具有保湿功能的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6204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具有保湿功能的花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盆,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保湿功能的花盆。



背景技术:

花盆是种花用的一种器皿,花盆形式多样,大小不一,花卉生产者或养花人士可以根据花卉的特性和需要以及花盆的特点选用花盆,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对于室内放置比较笨重的花盆,需要搬动的时候很费力,不能够方便的移动,使得花盆在放置的位置大多是固定的,而室内照射阳光的位置都是在固定的方向,使得花盆植物只能单面的接受阳光的照射,这样很不利于植物的平衡生长;再者,培养植物的时候,不能有效将土壤的湿度保持在合适植物生长的范围内,不是太多潮湿就是太多干燥,很不利于植物的培养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保湿功能的花盆,它对于体积笨重较大的花盆,可以方便转动,调节植物被光线照射的角度,同时有效保持土壤的湿度,使得植物能够更好的生长。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保湿功能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所述花盆本体为圆柱形,所述花盆本体包括内盆和外盆,所述内盆装配在外盆内腔,所述外盆内腔底面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内盆底面设有圆形凸块,所述圆形凸块的高度大于圆形凹槽的深度,所述圆形凸块放置在圆形凹槽中,所述内盆外壁与外盆内腔间隙配合,所述内盆内壁设有蓄水盒,所述蓄水盒底部侧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装配有吸水绳,所述吸水绳一端位于蓄水盒内腔另一端伸入内盆内腔,并且吸水绳与通孔之间固定有橡胶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内盆外壁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开口向内翻边,所述安装孔中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安装孔底面之间设有压簧,所述滚珠凸出安装孔开口,所述外盆内壁环绕有与滚珠相适配的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内盆开口外壁向外翻边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凸出外盆外壁,所述延伸部底面与外盆顶面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盒中设有浮动装置,所述浮动装置包括漂浮板和刻度杆,所述漂浮板与蓄水盒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刻度杆伸出内盆顶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对于体积较大且笨重的花盆,可以便捷的转动,使得花盆能够方便的调节位置,种植在花盆上的植物可以更好的接受阳光的照射,更好的保证植物生长;再者所述吸水绳能够吸附蓄水盒中的水分,传递到花盆的土壤中,使得土壤可以很好的保持湿度,使得植物更好的生长,并且蓄水盒中设置有浮动装置,通过浮动装置可以很好的了解到蓄水盒中的水量,在水分减少或者使用完后,可以便捷的添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盆内部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有保湿功能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1,所述花盆本体1为圆柱形,所述花盆本体1包括内盆2和外盆3,所述内盆2装配在外盆3内腔,所述内盆2开口外壁向外翻边形成延伸部21,所述延伸部21凸出外盆1外壁,所述延伸部21底面与外盆3顶面间隙配合,所述外盆3内腔底面设有圆形凹槽31,所述内盆2底面设有圆形凸块22,所述圆形凸块22的高度大于圆形凹槽31的深度,所述圆形凸块22放置在圆形凹槽31中,所述内盆2外壁与外盆3内腔间隙配合,推动延伸部21使得内盆2能够沿圆形凹槽31进行转动,调节花盆的位置,使得种植在花盆上的植物可以更全面的接受阳光照射,更好的保证植物生长。

所述内盆2外壁设有安装孔23,所述安装孔23开口向内翻边,所述安装孔23中设有滚珠24,所述滚珠24与安装孔23底面之间设有压簧25,所述滚珠24凸出安装孔23开口,所述外盆3内壁环绕有与滚珠24相适配的轨道32,在内盆2转动时所述滚珠24能够沿着轨道32转动,使得内盆2转动更加省力,并且在转动时可以有效保持内盆2的平衡,同时在拆卸内盆2的时候,所述滚珠24在力的作用下能够压进安装孔23中,使得内盆2可以方便和外盆3拆离。

所述内盆2内壁设有蓄水盒4,所述蓄水盒4底部侧壁设有通孔41,所述通孔41装配有吸水绳42,所述吸水绳42一端位于蓄水盒4内腔另一端伸入内盆2内腔,所述吸水绳42能够吸附蓄水盒4中的水分,传递到花盆的土壤中,使得土壤可以很好的保持湿度,使得植物更好的生长,并且吸水绳42与通孔41之间固定有橡胶垫圈43,可以增加两者之间的密封性,使得蓄水盒4中的水分不会流失过快;同时所述蓄水盒4中设有浮动装置5,所述浮动装置5包括漂浮板51和刻度杆52,所述漂浮板51与蓄水盒4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刻度杆52伸出内盆2顶面,所述漂浮板51浮动在水面上,通过浮动装置5可以很好的了解到蓄水盒4中的水量,在水分减少或者使用完后,可以便捷的添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