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艾滋病病毒的方法及其过滤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6203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去除艾滋病病毒的方法及其过滤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艾滋病病毒的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过滤装置过滤血液进而去除艾滋病病毒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据有关报道,截止2014年10月底,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已达49.7万例,死亡15.4万例。中国2014年新报告感染者和病人10.4万例,较前年增加14.8%。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有60%的病人会接受药物治疗。

不过,艾滋病药物的急性和慢性毒副作用也非常明显,急性副作用如奈韦拉平会造成皮炎湿疹,茚地那韦会造成肾结石,施多宁造成多梦。慢性作用会在用药一两年后出现,主要是代谢异常,出现高糖血症——糖尿病,脂肪异常丰富,肤轻松综合症等病症。

因此,亟需一种不使用药物的物理治疗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安全性强、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的纯物理去除血液中艾滋病病毒的过滤装置。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去除艾滋病病毒的方法,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过滤装置,有效去除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95%以上。而且,不会使血浆中的其他蛋白质受到任何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艾滋病病毒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及连通至所述过滤器的管路套件;

所述过滤器至少包括盒体及过滤膜,所述的盒体包括盖体和本体,盖体顶部设有血浆入口和排气口,本体底部设有血浆出口,所述过滤膜设置在盒体内,所述过滤膜由美国3M公司出产的VR系列过滤膜中的VR03、VR05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层叠而成;

所述管路套件包括进液管、血液分离器及出液管;

所述进液管用于将血液引入所述过滤装置;

所述血液分离器与所述进液管连通,用于将所述进液管输送的血液分离为血浆与血细胞,并分别输出血浆与血细胞;

所述血液分离器与所述过滤器连通,所述过滤器用于过滤所述血液分离器输送的血浆,并输出过滤后的血浆;

所述滴液腔分别与所述血液分离器及所述过滤器连通,接收所述血液分离器输送的血细胞及所述过滤器输送的过滤后的血浆,并将混合物经所述出液管输出。

进一步,所述盖体与本体周边设有凸起,且凸起低压住组合膜芯。

进一步,所述过滤膜由VR03、VR03、VR05、VR05顺序叠层排列形成。

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进液管连通的抗凝剂管道,用于向所述进液管中输入抗凝剂。

进一步,在所述抗凝剂管道上设置有线泵管,所述线泵管与外部泵连接,用以控制所述抗凝剂管道内的液体流速,在所述进液管处、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血液分离器之间分别设置有线泵管,所述线泵管与外部泵连接,用以控制液体流速。

进一步,在所述进液管处设置有进液压力检测装置、在所述过滤器的血浆入口设置有过滤器压力检测装置、及在所述滴液腔的血浆进口设置有返血压力检测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一盐水转移袋,与所述过滤器的血浆出口连通,用于收集装置中的气体。

进一步,包括一冲洗管路,所述冲洗管路包括一用于向进液管中输送盐水的第一盐水输入管,一用于出液管中输送盐水的第二盐水输入管及一与所述过滤器连通的废液收集装置,所述废液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冲洗时过滤器排出的废液。

进一步,还包括一备用管路,所述备用管路一端与所述过滤器的血浆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过滤器的血浆进口连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去除艾滋病病毒的方法,采用上述的过滤装置,将由血液分离器进行血细胞、血浆分离处理后的血液,从盖体的血浆入口进入过滤装置,经由组合膜芯向下渗漏,血浆在通过组合膜芯的过滤膜时,滤去了艾滋病病毒,经处理的血浆由本体的血浆出口流出,并在滴液腔与血液分离器分离出的血细胞混合,进而去除血液中艾滋病病毒。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艾滋病潜伏期,通过规律性体外血液净化临床治疗,特异性吸附HIV-1病毒,清理血液病毒,长期保持病毒携带者低带毒状态,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存生活质量。本发明过滤方法临床应用机理为纯物理吸附过滤,几乎无肝肾毒副作用,在治疗的同时,带来机体的其他损伤较少,长期使用于人体损伤方面较药物治疗有明显优势。如其后与现今的生物免疫治疗、提高免疫力中药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类鸡尾酒联合治疗”,甚至对艾滋病治疗领域科研及临床,提供新方向,带来新突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过滤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过滤装置的冲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去除艾滋病病毒的方法及其过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去除艾滋病病毒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100及连通至所述过滤器100的管路套件。

参见图2,所述过滤器100至少包括盒体101及位于盒体101内的过滤膜102。

盒体101可采用聚砜或其他注塑材料制作,由盖体103与本体104连接构成,在盖体103顶部设有血浆入口105及排气口106,借此可保证血浆顺利流入。盖体103外形结构设计成弧形结构,使得血浆入口105位于弧形结构的顶端,这样有利于血浆进入盒体101内后更顺畅、更均匀的进入过滤膜102。在本体104底部上设有用于血浆流出的血浆出口107。

制作时,盖体103与本体104分别预制,再将过滤膜102放置于盖体103与本体104之间,借助设在盖体103与本体104周边的凸起108抵压住过滤膜102,再将组合好的过滤膜102的盖体103与本体104安置在模腔内,合模,通过注塑在其周边形成连接边圈109,将盖体103与本体104塑成一体。

所述过滤膜102是美国3M公司出产的VR系列过滤膜,VR03、VR05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层叠而成。本实施例采用依VR03、VR03、VR05、VR05顺序排列叠层,由于VR03、VR05组合膜是一种深层过滤并带有电荷吸附原理的过滤材料,(此材料通过ISO10993、美国USP ClassVI生物相容性试验)。当血浆通过此过滤介质时,其中的HIV病毒即被此材料所吸附,截留在过滤器中,然后将处理好无病毒的血浆通过过滤器回输给患者。经检测,血浆在通过过滤膜102时,有95%以上的艾滋病病毒被截留。而经处理的血浆由本体的出口流出,血浆中的其他蛋白质未受到任何损失。

参见图1,所述管路套件包括一进液管201、一血液分离器202、一滴液腔203及一出液管204。

所述进液管201用于将血液引入所述过滤装置,在所述进液管201处,例如,进液管201的起始端、进液管201的中段或进液管201的末端设置有进液管线泵管205,所述进液管线泵管205与外部泵(附图中未标示)连接,用于为血液输入提供动力并控制该管路中血液的流速。进一步,在所述进液管201处还设置有软接口206,用以将外部设备接入。

所述血液分离器202与所述进液管201连通,所述进液管201将血液输入所述血液分离器202中,所述血液分离器202将所述进液管201输送的血液分离为血浆与血细胞,并从输出管道中分别输出血浆与血细胞。

所述过滤器100与所述血液分离器202连通,用于过滤所述血液分离器202输送的血浆,并输出过滤后的血浆。

进一步,在所述过滤器100与所述血液分离器202之间分别设置有线泵管207,所述线泵管207与外部泵(附图中未标示)连接,用以为输送液体提供动力并控制该管道内的液体流速。

所述滴液腔203分别与所述血液分离器202及所述过滤器100连通,接收所述血液分离器202输送的血细胞及所述过滤器100输送的过滤后的血浆,并将混合物经一出液管204输出。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进液管201连通的抗凝剂管道209,用于向所述进液管201中输入抗凝剂。所述抗凝剂管道209的一端与抗凝剂储存装置(附图中未示)连通,另一端与进液管201连通,将抗凝剂由抗凝剂储存装置输送至进液管201,所述抗凝剂与进液管201处输入的血液混合,从而防止过滤装置中的血液凝固。优选地,在所述抗凝剂管道209上设置有抗凝剂线泵管211,所述抗凝剂线泵管211与外部泵(附图中未标示)连接,用以提供输送抗凝剂的动力并控制该管道内的液体流速。

进一步,在所述进液管201处设置有进液压力检测装置212,用于检测进液压力,所述进液压力检测装置212可设置在进液管线泵管205之前。在所述过滤器100的血浆进口设置有过滤器压力检测装置213,用于检测过滤器压力。在所述滴液腔203的血浆进口设置有返血压力检测装置214,用于检测返血压力。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一盐水转移袋215。所述盐水转移袋215与所述过滤器100的血浆出口连通,用于收集设备中的气体,以避免设备管路中存在气体,破坏密封环境。所述盐水转移袋215内放置盐水,在设备管路中存在气体时,气体进入所述盐水转移袋215,盐水转移袋215内的盐水进入设备管路。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一备用管路216,所述备用管路216一端与所述过滤器100的血浆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过滤器100的血浆进口连通。当所述过滤器100出现故障时,启用备用管路216将所述过滤器100从所述过滤装置中隔离。

进一步,在所述过滤装置的各个管道上设置有开关,以控制所述过滤装置的各个管道的开启及关闭。所述开关可以为弹力夹217,所述弹力夹217开启或关闭,以控制该管路的开启及关闭。例如,参见图1所示,在进液管201入口、抗凝剂管道209、第一盐水输入管218、第二盐水输入管219、过滤器100的管路及出液管204的出口处等均设置一个或多个弹力夹217。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过滤装置工作过程如下,其中液体走向采用箭头示意性标示。

血液从进液管201进入过滤装置;所述血液分离器接收进液管201输送的血液并将血液分离为血浆和血细胞,在血液分离后,所述血液分离器分别输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输送至过滤器100,具有一定压力的血浆由顶部的血浆入口105进入过滤器100的过滤膜102的表层,排气口106则可保证血浆的顺利流入。过滤膜102四周采用医用硅橡胶圈109密封在盒体内,由于血浆带有一定的压力,其经由血浆入口流入后就直接通过过滤膜102向下渗漏,经过血浆出口流出,过滤器100过滤所述血浆并输出;血细胞输送至滴液腔203,并通过出液管204输出;所述过滤器100输出的过滤后的血浆输送至滴液腔203,并在滴液腔203内与血细胞混合后通过出液管204输出。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一冲洗管路,所述冲洗管路包括一用于向进液管201中输送盐水的第一盐水输入管218,一用于出液管204中输送盐水的第二盐水输入管219及一与所述过滤器100连通的废液收集装置208。所述废液收集装置208用于收集冲洗时过滤器100排出的废液。

参见图3,本发明过滤装置冲洗过程如下,其中液体走向采用箭头示意性标示。

将所述进液管201与所述出液管204连通,第一盐水输入管218及第二盐水输入管219分别向向所述进液管201及出液管204输入盐水;盐水从进液管流经血液分离器202,血液分离器202分离的一部分盐水经过过滤器100后进入废液收集装置208,另一部分盐水经过滴液腔203及出液管204后再次进入进液管201,循环使用,从而完成过滤器100的冲洗。在该冲洗过程中,所述抗凝剂管道209需要一直有液体通过,在冲洗的初始阶段,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在抗凝剂管道209中采用盐水代替抗凝剂流通,在冲洗的后段,再将盐水替换为抗凝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过滤器过滤血液的去除艾滋病病毒的方法,所述方法时将由血液分离器进行血细胞、血浆分离处理后的血液,从盖体的血浆入口进入过滤装置,经由组合膜芯向下渗漏,血浆在通过组合膜芯的过滤膜时,滤去了艾滋病病毒,经处理的血浆由本体的血浆出口流出,并在滴液腔与血液分离器分离出的血细胞混合,进而去除血液中艾滋病病毒。

经本申请人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联合进行预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的装置对HIV有明显的去除作用,其平均去除率达90%以上,去除率按compies/ml计算。因此,对发病期及妊娠期的艾滋病患者,采用体外血液循环的物理治疗方法来去除及降低患者血液中的HIV病毒含量有着积极意义。

下表1为第一次试验结果,第一次试验结果表明,VR03及VR05病毒去除率效果相对较佳,达80%左右。

表1

下表2为第二次试验结果,第二次试验将VR03与VR05进行组合,形成组合过滤膜,来考虑增加其对病毒的吸附量。其采用的血浆样品为阳性混合血浆,其血浆原样病毒量为7572compies/ml。

表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