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620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种植领域的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



背景技术:

植物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色彩与情调,在生活节奏日益繁忙的今天,许多人开始通过养花种草来调节自己紧张的生活。但是,时常会因为忙碌而忘记给植物补水,这样一些水生植物难免会因缺水而生长不良甚至死掉。现有技术的可补水的花器一般由储水容器、种植区以及用于连接两者的连通器组成。CN102461430A公开了一种包括连通器的自动补水花盆,在这样的花器中,因为连通器的存在,储水容器具有与种植区同高的水位,故储水容器中的水位不易过高,也不易过低。水位过高容易造成水浪费,或者造成给植物过度补水,而水位过低可能起不到自动补水的效果。因此,需要频繁向储水容器补水。

同时,现有花器的储水容器与种植区一般是分立部件,造成结构复杂,且种植区中的植物会生长无规律,欠缺美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自动补水的花器,其一方面具有充足的储备水,另一方面又可保证种植区中合理的水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可以包括储水箱和种植区,所述储水箱可以设置有位于下部或底部的流通口,所述种植区可以设有经所述流通口与所述储水箱流体连通的水槽,所述水槽可以限定出至少基本封堵所述流通口并因此封闭所述储水箱的水槽最高水位。

另外,借助于设置在储水箱下部或底部的流通口,储水箱中的水可以例如借助于重力自动补充到种植区或种植区的水槽中,此时与水相同体积的空气也会通过该流通口注入到储水箱内,以达到内外压力平衡。当水槽中的水位封堵或基本封堵流通口时,因为例如外部大气压和储水箱内之间的内外压力平衡,补水得以停止以获得合适的种植区水位。而且,当水槽中的水位下降时,可以再次借助于流体连通的流通口来对种植区进行补水。内外气压平衡原理使所述花器能够自动为植物补充水分,又自动停止。

另外,所述流通口限定出储水箱加水的最低水位,在所述储水箱中的水位至少高于所述流通口时,所述花器可以实现自动补水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储水箱还可以设有能封闭所述流通口的第一塞子,以便在向所述储水箱加水时可以封闭所述流通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流通口可以形成在储水箱的下部侧壁中,以便在所述花器自动补水期间向所述水槽供水,以给种植区中的植物补水,弥补被植物吸收和蒸发的水分,当水面达到流通口的高度就自动停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储水箱还可以设有用于储水箱中注水的加水口和能封闭该加水口的第二塞子。在储水箱注满水之后,所述加水口被所述第二塞子封闭。在储水箱注满水且盖上第二塞子之后,储水箱内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塞子和所述第二塞子可以通过连接件比如线、绳等被连接起来,从而在它们未封闭各自对应的开口时以防丢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种植区还可以具有至少部分限定所述水槽的侧壁,侧壁的顶部高于所述流通口,从而防止水槽中的水溢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具有形成整体的储水箱和种植区且从俯视具有正方形横截面。所述储水箱可以与种栽在种植区中的植物形成立方体构型。换言之,该储水箱和种植区可以处于立方体的包络中。该立方体优选具有90mm的长度、90mm的宽度和90mm高度。从而,该立方体中的“缺失”空间可以作为允许种植植物生长的空间。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当种栽在作为“缺失”空间的种植区中的植物的高度超过立方体的范围时,可以以储水箱的高度为基准去修剪,以达到完整的立方体形态,以使植物达到美好的形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储水箱和所述种植区按照下述其中之一构造:所述储水箱具有方形横截面且所述种植区具有L形横横截面;所述储水箱具有L形横截面且所述种植区具有方形横横截面;所述储水箱具有L形横截面且所述种植区具有L形横横截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加水口设置在储水箱的底部,在加水口的周围还设置有底部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储水箱被支承臂支承在水槽上,且所述流通口设置在所述储水箱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的储水箱和种植区是整体形成的,无需额外的连通器便能实现自动补水的效果,且一方面具有充足的储备水,另一方面又可保证种植区中合理的水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的另一个立体图,以显示出该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的底部结构。

图3是图1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的立体图,其中种植区底部被注水。

图4是图1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的立体图,显示出在种植区中自由生长的植物。

图5是以储水箱高度修剪植物的示意图。

图6A至6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的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B是图10A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于相同的或相似的零部件。

现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的示意性方案。尽管提供附图是为了呈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附图不必按具体实施方案的尺寸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被放大、移除或局剖以更好地示出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附图中的部分构件可在不影响技术效果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位置调整。

实施例1

图1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1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1可以包括储水箱2和种植区3,储水箱2可以设置有在下部侧壁中的流通口5(参考图3)和能封闭所述流通口5的第一塞子7,其中流通口5被第一塞子7封闭。种植区3还可以设有经所述流通口5与储水箱2流体连通的水槽4,其中在水槽4中可以摆放种子9。所述种植区3还可以具有至少部分限定所述水槽4的侧壁12,侧壁12的顶部高于所述流通口5,从而防止水槽4中的水溢出。

图2示意性示出图1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1的底部结构。如图2所示,储水箱2的底部可以具有加水口6和第二塞子8,储水箱2的底部还具有设置在加水口5周围的底部凹槽10。参考图1和2,在储水箱2正被注水时,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1可以是倒置的,并且加水口6是敞开的以便水从该加水口6流入储水箱2,此时流通口6被第一塞子7封闭。在储水箱2被注满水之后,加水口6被第二塞子8封闭。

图3示意性示出图1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1,其中流通口5是敞开的且水槽4已被注水。在水槽4中摆放种子9之后,流通口5可以是敞开的以使水可以通过该流通口5从储水箱2流入水槽4中。因为内外气压平衡,当水面达到或几乎达到封堵流通口5的高度时(如图3所示)即自动停止。如图所示,所述水槽4具有侧壁12。该侧壁12的顶部高于该流通口5,从而由该侧壁12的顶部限定出的水槽最高水位高于所述流通口5。换言之,足以封堵流通口5的水槽水位低于或至少不高于水槽最高水位。参考图2和图3,第一塞子7和第二塞子8可以通过连接件比如线、绳等被连接起来,从而在它们未封闭各自对应的开口时以防丢失。

图4示意性示出图1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1,其中植物在种植区3中自由生长。

参考图1至4和图6A至图6D,在储水箱2注满水且盖上第二塞子8之后,储水箱2内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当水槽4内的第一塞子7打开时,一部分水经由在储水箱2的下部侧壁中的流通口5从储水箱2流到水槽4内,以给种植区3中的植物补水来弥补被植物吸收和蒸发的水分。此时,与所流入的水相同体积的空气也会注入到储水箱2内(参考图6C),以达到内外压力的平衡。当水槽4内的水面低于流通口5时,由于外部压力与储水箱2的内外压力平衡,储水箱2内的高水位造成了其中的水被自动补充到水槽4中。当水槽4中的水面升高到没过或基本没过流通口5时,出水就会自动停止。所述基本没过例如是因为在水槽4中的水面与流通口5还有一丁点空间时,水面由于水面张力就形成一个弧形面,从而堵住流通口5。内外气压平衡原理使所述花器1能够自动为植物补充水分,又自动停止。

图5是示出以储水箱高度修剪草花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1具有形成整体的储水箱2和种植区3且从俯视具有正方形横截面,其中储水箱2具有L形横截面且种植区3具有方向横横截面。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该立方体具有90mm的长度、90mm的宽度和90mm高度。如图5所示,储水箱2可以与种栽在种植区3中的植物形成立方体构型。当种栽在作为“缺失”空间的种植区中的植物的高度超过立方体高度时,即超过储水箱2高度时,可以以储水箱2的高度为基准去修剪,以达到完整的立方体形态,以使植物达到美好的形态。

图6A至图6D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1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如图6A所示,在准备向储水箱2加水时,加水口6是敞开的,流通口5被第一塞子7封闭。如图6B所示,在储水箱2被注满水之后,流通口5和加水口6分别被第一塞子7和第二塞子8封闭。如图6C和图6D所示,从流通口5拉出第一塞子7,水可以通过该流通口5从储水箱2流入种植区3底部的水槽4中。图6D是图6C的局部放大图,以更细节地示出储水箱2的局部结构。

实施例2

图7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1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流通口5未被第一塞子(未示出)封闭。如图7所示,储水箱2具有方形横截面,而种植区3具有L形横横截面。除此之外,图7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基本上与图1至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和4

图8和图9分别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1的第三和第四实施例,其中流通口5未被第一塞子(未示出)封闭。如图8和9所示,储水箱2具有L形横截面,而种植区3也具有L形横横截面。除此之外,图8和图9所示的第三和第四实施例基本上与图1至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图10A和图10B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1的第五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储水箱2的顶部可以设有加水口,但为简便起见,该加水口、封闭该加水口的第二塞子以及封闭流通口5的第一塞子均未示出。如图10A所示,储水箱2可以通过支承臂11被支承在水槽4上,且定位在水槽4的中心,并且储水箱2的底部具有用于使水槽4和储水箱2流体流通的流通口5。如图10B所示,储水箱2和水槽4均具有圆形横截面,且优选两者同心定位。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和特征也可以经适当组合而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自动补水植物种栽花器,2-储水箱,3-种植区,4-水槽,5-流通口,6-加水口,7-第一塞子,8-第二塞子,9-种子,10-凹槽,11-支承臂,12-凹槽的侧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