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小区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082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小区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田播种试验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小区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育种田与大田大豆生产最大的不同在于大豆育种田品种较多,且每个品种种植面积很小,往往一个品种只种植5-7行,每行行长在1-6米间,每个品种拥有独立编号,必须单独播种,与邻近小区不能混种。因此,为防止出现混杂现象,不能使用大型播种机械。

在大豆的田间育种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大豆品种的种植过程中,传统的种植程序是三种:一是人工点播。人工或机械进行开沟,把需要种植的品种的试验袋交给试验工人,由工人按试验规定尺寸、数量进行人工点播,而后进行人工掩埋,最后人工封陇,种植完规定的小区行数,将多余种子放回原袋内,至此完成一个小区的大豆试验种植。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人工种植速度较慢,且在种植中极易出现种植尺寸偏差和行数混肴,当多人联合完成时,更容易加大这种种植错误,进而影响大豆育种试验的准确性。二是利用国内生产的小区播种机械种植,部分育种单位使用国内的小区播种机进行试验种植,播种速度较人工点播快,但极易出现漏种情况,造成试验的缺苗断陇,影响试验准确性。三是利用国外高精度大豆试验播种机械种植。也有部分育种单位使用国外进口的小区播种机进行试验种植,试验的精度可以保障,但这些机械价格昂贵,国内绝大多数科研单位无法配备,因此大豆育种试验急需一种集精确、廉价与一体的播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现有试验田大豆播种方式种植速度慢,极易出现尺寸偏差和行数混淆,易出现漏种,价格昂贵的缺陷,从而实现一种种植效率高,种植准确度高,不会出现漏种,价格便宜的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小区播种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小区播种装置,包括进料盒、播种管道机构、播种控制机构、出料盒、封垄机构和外框机构,所述外框机构包括支撑框架、开沟器、前轮和后轮,所述支撑框架的侧面为三角形状,开沟器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前端;所述进料盒固定于外框机构的上部,出料盒固定于外框机构的下部,播种管道机构固定设置于进料盒和出料盒之间的支撑框架上,且播种管道机构的上端与进料盒连通,播种管道机构的下端与出料盒连通;所述播种控制系统平行支撑框架且可调节地斜向插入播种管道机构中;所述封垄机构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的后端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播种管道机构包括上弯管、下弯管、斜向管道和直立管道,所述斜向管道顶端通过上弯管与进料盒连通,斜向管道底端通过下弯管与出料盒连通,所述直立管道在斜向管道下部竖直直线均布排列,且直立管道与斜向管道内部连通,所述直立管道与开沟器在播种装置前进方向上保持共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播种控制机构包括开关片、连接框架和弹簧,所述开关片直线均布设置于连接框架上,且开关片位置与播种管道机构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框架通过弹簧与外框机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垄机构包括封垄连接杆和封垄器,所述封垄连接杆顶端固连于支撑框架底部,封垄连接杆底端安装封垄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架前端铰接固定有拖拉环,可以供动力机械拉动播种装置进行播种作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盒和出料盒的出口处均设置有横向推拉式下料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小区播种装置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小区播种装置,外框机构上设置有前轮和后轮,可以进行快速移动,可以满足在田间行走的需要,播种速度较人工点播的速度大大改善,提高了播种装置的播种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小区播种装置,进料盒中的大豆种子在自身重量作用下,通过在播种管道机构的弯管和斜向管道内的滚动,到达直立管道上方,保障试验每穴内有种子,不会产生漏种现象。

3.本实用新型的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小区播种装置,由于播种管道系统的直立管道间距固定,通过播种管道和播种控制机构两部分装置的配合,可以精确的保障大豆试验按照试验计划的尺寸种植。

4.本实用新型的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小区播种装置,播种管道同时使用,通过封垄机构,使大豆种子种植入土壤后,形成土垄,保护大豆种子顺利出苗;大豆种子在自身重量作用下,通过在播种管道机构的斜向管道和弯管内的滚动,到达出料盒,便于取出多余种子,保证种植试验时不会出现混杂现象,保障了试验的准确性;全部装置采用常见材料,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小区播种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小区播种装置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播种管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播种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4:1-进料盒,2-播种管道机构,201-上弯管,202-下弯管,203-斜向管道,204-直立管道,3-播种控制机构,301-开关片,302-连接框架,4-出料盒,5-封垄机构,501-封垄连接杆,502-封垄器,6-外框机构,601-支撑框架,602-开沟器,603-前轮,604-后轮,7-拖拉环,8-下料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小区播种装置做更加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大豆育种试验田专用小区播种装置,包括进料盒1、播种管道机构2、播种控制机构3、出料盒4、封垄机构5和外框机构6,所述外框机6构包括支撑框架601、开沟器602、前轮603和后轮604,所述支撑框架601的侧面为三角形状,开沟器602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601前端;所述进料盒1固定于外框机构6的上部,出料盒4固定于外框机构6的下部,播种管道机构2固定设置于进料盒1和出料盒4之间的支撑框架6上,且播种管道机构2的上端与进料盒1连通,播种管道机构2的下端与出料盒4连通,所述进料盒和出料盒的出口处均设置有横向推拉式下料开关8;所述播种控制系统3平行支撑框架601且可调节地斜向插入播种管道机构2中;所述封垄机构5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601的后端下部。

所述播种管道机构2包括上弯管201、下弯管202、斜向管道203和直立管道204,所述斜向管道203顶端通过上弯管201与进料盒1连通,斜向管道203底端通过下弯管202与出料盒4连通,所述直立管道204在斜向管道203下部竖直直线均布排列,且直立管道204与斜向管道203内部连通,所述直立管道204与开沟器602在播种装置前进方向上保持共线。

所述播种控制机构3包括开关片301、连接框架302和弹簧,所述开关片301直线均布设置于连接框架302上,且开关片301位置与播种管道机构2的直立管道204截面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框架302通过弹簧与外框机构6连接。

所述封垄机构5包括封垄连接杆501和封垄器502,所述封垄连接杆501顶端固连于支撑框架601底部,封垄连接杆501底端安装封垄器502。

所述支撑框架601前端铰接固定有拖拉环7,可以供动力机械拉动播种装置进行播种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