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集约化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集约化育苗的简易苗床配套拱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相关植物进行嫁接时,为了保证接穗不发生萎蔫失水,必须为嫁接苗提供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确保嫁接苗能够顺利完成愈合过程。因此,在温室或大棚的苗床上需要架设塑料拱棚,一般由拱架和其上覆盖的塑料薄膜构成。最早常见的是农村使用的竹拱棚,拱架材质为竹片,其具有取材方便、轻巧、易成型等优点,但因其材质较软,需辅以木条、绳索固定,在使用中容易变形、不牢固,且其结构不规范。
随社会的进步,现有的拱棚结构已经与大棚结构类似,需要拱杆、卡条、槽钢,并利用连接杆将棚膜固定在棚架上,这种结构的拱棚结构虽然结实、美观,但与简单、易存有的拱棚的设计初衷有很大差距,存在用料多、造价高、安装复杂、不易操作等缺点,且大量的拱架会对植株产生挡光,对浇水和打药也有一定影响。除此之外,普通的拱棚结构多为拱圆型或双斜面型,由于两边的棚膜贴近地面或苗床,两边不宜放置植株,造成苗床有效面积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集约化育苗的简易苗床配套拱棚装置,通过利用支撑杆、托幕线作为拱棚结构的主要支撑件,具有成本较低,搭建拆卸操作简单、省力、高效,能够循环使用,绿色环保等优点,与此同时,还可有效提高育苗空间,提高透光率,增加操作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集约化育苗的简易苗床配套拱棚装置,包括苗床骨架、固定座、支撑杆、托幕线、塑料薄膜,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端、连接螺纹、连接端三部分,所述支撑端的顶端固定连接螺母,所述相邻支撑杆顶端的螺母之间通过托幕线连接;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苗床骨架的夹角处,固定座的上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支撑杆的连接螺纹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塑料薄膜覆盖在支撑杆、托幕线连接构成的拱棚框架结构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拱棚装置宽度方向设有三根支撑杆,所述位于两侧的支撑杆的高度为240mm,位于中间的支撑杆的高度为430mm。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连接端为正六棱柱,其端面正六边形的内切圆与支撑端的外圆周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与支撑杆支撑端的顶端之间、固定座在苗床骨架的夹角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集约化育苗的简易苗床配套拱棚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拱棚装置的结构简单,结构件成本低,搭建拆卸简单、省力、高效,降低了劳动时间,减轻了人力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
2、所述支撑杆、托幕线及塑料薄膜可灵活取下,使用储存占用空间小,而且可多次使用,绿色环保。
3、所述拱棚装置宽度方向的长、短支撑杆的结合使用,可有效提高育苗空间,增加效益。
4、所述托幕线较细,占用空间小,可有效提高透光率,增加操作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苗床骨架;2固定座;3支撑杆;4托幕线;5塑料薄膜;6螺母;7支撑端;8连接螺纹;9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主体及实施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集约化育苗的简易苗床配套拱棚装置,包括苗床骨架1、固定座2、支撑杆3、托幕线4、塑料薄膜5,所述支撑杆3包括支撑端7、连接螺纹8、连接端9三部分,所述支撑端7的顶端固定连接螺母6作为穿孔,通过焊接实现,所述相邻支撑杆3顶端的螺母6之间通过托幕线4连接,所述托幕线4在拱棚长度或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螺母6处利用绳锁实现托幕线的紧固。
进一步的,所述托幕线4具有强度高、抗静电、不易断裂、耐气候老化、表面光滑、抗UV辐射等特点,可在-40℃至70℃的情况下可以完全保持其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不变,且容易被张紧,一旦被张紧,将保持这样张紧状态而不必重新再次张紧,使用寿命长。
所述固定座2固定连接在苗床骨架1的夹角处,通过焊接实现,固定座2的上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支撑杆3的连接螺纹8之间活动连接,即支撑杆3具有活动性,嫁接苗愈合后不再需要特殊环境时可撤掉拱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拱棚宽度方向上设有三根支撑杆3,所述位于两侧的支撑杆3的高度为240mm,位于中间的支撑杆3的高度为430mm;所述拱棚长度方向上与宽度方向等截面间隔设置支撑杆3。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3的连接端9为正六棱柱,其端面正六边形的内切圆与支撑端7的外圆周重合,可借助钳子或扳手等工具,通过对连接端9进行夹紧操作,实现连接螺纹8与固定座2的螺纹连接。
所述支撑杆3、托幕线4连接构成拱棚装置的框架结构,其外侧覆盖塑料薄膜5,利用塑料薄膜5的自重实现拱棚的搭建。进一步的,苗床骨架1上放有苗盘,竖直方向下垂的塑料薄膜5压在苗床骨架1上苗盘的下方,实现拱棚结构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支撑杆3旋转固定在苗床夹角处的固定座2上,此时,可借助钳子或扳手等工具,通过对连接端9进行夹紧操作,通过螺纹连接实现。然后,将托幕线4穿过支撑端7顶端的螺母6的穿孔,并在两端利用绳锁进行拉紧固定,托幕线4拉紧固定的顺序为先完成长度方向的固定,再进行宽度方向的固定。最后,将塑料薄膜5均匀铺设在托幕线4上,同时将四周下垂的塑料薄膜5压在苗床骨架1上苗盘的下方,实现拱棚结构的密封。
拱棚装置内的嫁接苗在需要通风、浇水时,只需将塑料薄膜5由苗床骨架1上的苗盘的下方取出,并在长度方向上从一边掀到另一边,完成相应操作后再进行覆盖。嫁接苗愈合好后,将塑料薄膜5、托幕线4、支撑杆3拆下并保存,可重复使用。
上面所述的实施案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到如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