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安全亲虾生物饲料的工厂化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1264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安全亲虾生物饲料的工厂化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对虾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安全亲虾生物饲料的工厂化培育系统。



背景技术:

对虾作为一种优质海产品备受国内外市场欢迎,优质对虾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对虾养殖已成为我国渔业的优势产业。但近年来,由于对虾养殖品种品质的不断退化、缺泛优良的替代品种以及良种选育繁育技术滞后,造成难以繁育优质的对虾种苗。优质的对虾种苗已成为制约对虾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而健康、性腺发育良好的亲虾又是生产优质种苗的根本保证。目前国内多数虾苗生产企业采取从国外引进亲虾,其程序繁杂且价格昂贵,因此,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亲虾已成为我国对虾养殖的关键。

营养饵料是亲虾培育中的关键因素,决定亲虾的性腺发育和繁殖能力。性腺发育阶段亲虾卵巢需积累充足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因此,营养成分不当的饵料不但会降低亲虾的繁殖能力,甚至会终止繁殖活动。活体沙蚕等生物饲料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锌等能促进亲虾性腺成熟的活性物质而成为亲虾催熟的首选生物饲料。然而使用活体沙蚕等生物饲料存在以下问题:(1)活体沙蚕等生物饲料是对虾白斑病毒、桃拉病毒以及各种病菌的携带体,能将病毒、病菌传染给亲虾并遗传给虾苗;(2)活体沙蚕等生物饲料的残饵及汁液容易污染养殖水体;这些因素限制了活体沙蚕等生物饲料在亲虾养殖中的应用。

因此,亟需研究和开发高效安全的亲虾生物饲料的培育模式,为培育出健康、性腺发育良好的亲虾提供安全可靠的营养饵料,进而为生产优质的对虾种苗提供保证,促进对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效安全亲虾生物饲料的工厂化培育系统,为培育出健康、性腺发育良好的亲虾提供安全可靠的生物营养饵料,进而为生产优质的对虾种苗提供保证。

本申请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高效安全亲虾生物饲料的工厂化培育系统,包括室内养殖车间、进水总管和溶氧装置,所述室内养殖车间包括若干组养殖单元,每组养殖单元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生物饲料养殖池和设置于所述两个生物饲料养殖池之间的排水池,每组养殖单元中的两个生物饲料养殖池的出水口均与对应的一个排水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水总管的输出端分别与每个生物饲料养殖池的进水口连通。

其中,所述生物饲料养殖池凹设于地面,并且所述生物饲料养殖池的顶部开口处高于地面25~35cm。

其中,所述排水池凹设于地面,所述排水池的顶部开口处铺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地面平齐。

其中,所述生物饲料养殖池的底部高于所述排水池的底部,且所述生物饲料养殖池高于所述排水池的地下空间内埋设有排水管,所述生物饲料养殖池的出水口通过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池的进水口连通。

其中,所有的排水池的出水口相互连通,并且所有的排水池的出水口沿排水方向呈高度依次递减排列设置。

其中,所述室内养殖车间的顶部开设有天窗,所述天窗铺设有透明塑料膜。

其中,所述室内养殖车间设置有照明灯和加热装置。

其中,所述溶氧装置包括增氧机、输氧总管和若干输氧头,所述若干个输氧头通过输氧总管与所述增氧机连接,所述若干个输氧头悬挂设置于所述生物饲料养殖池的池底上方。

其中,所述输氧头的数量设置为每平方米生物饲料养殖池内设置0.5~1个输氧头。

其中,还包括废水回收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和解毒池,所述排水池的出水口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解毒池与所述进水总管的输入端连通。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一种高效安全亲虾生物饲料的工厂化培育系统,包括室内养殖车间、进水总管和溶氧装置,所述室内养殖车间包括若干组养殖单元,每组养殖单元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生物饲料养殖池和设置于所述两个生物饲料养殖池之间的排水池,每组养殖单元中的两个生物饲料养殖池的出水口均与对应的一个排水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水总管的输出端分别与每个生物饲料养殖池的进水口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建立了一种高效安全亲虾生物饲料的工厂化养殖模式,用于培养不含有病毒或细菌的沙蚕等生物饲料,从而保证了亲虾食用饵料的安全性,本申请通过对生物饲料养殖池的水质、温度、光照、溶氧以及污水排放等条件的综合性调控,为培育健康、性腺发育良好的亲虾提供安全可靠的生物营养饵料,进而为生产优质的对虾种苗提供保证,促进对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申请实现了工厂化亲虾生物饲料的培育,能够全天候规模化生产,产量高,安全性好,充分满足对虾养殖的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高效安全亲虾生物饲料的工厂化培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种高效安全亲虾生物饲料的工厂化培育系统的养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室内养殖车间1、天窗11;

养殖单元10、生物饲料养殖池101、排水池102;

进水总管2;

废水回收处理系统3、沉淀池31、过滤池32、消毒池33、解毒池34;

排水管4;

地面5;

盖板6。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效安全亲虾生物饲料的工厂化培育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室内养殖车间1、进水总管2和溶氧装置,所述室内养殖车间1包括若干组养殖单元10,每组养殖单元10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生物饲料养殖池101和设置于两个生物饲料养殖池101之间的排水池102,每组养殖单元中的两个生物饲料养殖池101的出水口均与对应的一个排水池102的进水口相连通,即一组养殖单元中的一个排水池102用于收集两个生物饲料养殖池101的废水。进水总管2的输出端分别与每个生物饲料养殖池101的进水口连通,通过进水总管2向生物饲料养殖池101内供水。进水总管2设置有控制阀。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高效、合理地使用室内养殖车间1的空间,采用以下布局:

生物饲料养殖池101凹设于地面5,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并且生物饲料养殖池101的顶部开口处高于地面525~35cm,优选设置为30cm,池顶采用该高度,是考虑到人体的高度,为了便于人工在生物饲料养殖池101进行各种观察和操作,提供工作效率。

排水池102凹设于地面5,排水池102的顶部开口处铺设有盖板6,盖板6与地面5平齐。采用该设计,使排水池102完全设置在地下,当不使用时,盖板6完全盖住排水池102开口处,人可以踏上盖板6通过,完全不会占用地面5上的空间,当使用时,直接打开盖板6即可观察排水池102内情况或者进入排水池102进行维修等操作。

如图2所示,生物饲料养殖池101的底部高于排水池102的底部,且生物饲料养殖池101高于排水池102的地下空间内埋设有排水管4,生物饲料养殖池101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4与排水池102的进水口连通。采用该设计,可将生物饲料养殖池101的出水口设置在底部,排水池102的进水口设置在侧壁,使排水管4的布局更加合理,这样每组养殖单元中的两个生物饲料养殖池101和排水管4可以对称分布在公用排水池102的两侧,从而大大节约了整个室内养殖车间1的空间。

所有的排水池102的出水口相互连通,并且所有的排水池102的出水口沿排水方向呈高度依次递减排列设置,这样地势高的排水池102内的废水自动排放至地势低的排水池102而被收集。

本实施例中,室内养殖车间1的顶部开设有天窗11,提供照明,天窗11铺设有透明塑料膜,起到阻挡灰尘又可以保温的作用。

室内养殖车间1设置有照明灯和加热装置,以提供所需的光照强度和温度。

溶氧装置包括增氧机、输氧总管和若干输氧头,若干个输氧头通过输氧总管与增氧机连接,若干个输氧头悬挂设置于生物饲料养殖池101的池底上方。输氧头的数量设置为每平方米生物饲料养殖池101内设置0.5~1个输氧头。输氧头向生物饲料养殖池101内提供所需的溶氧量。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效安全亲虾生物饲料的工厂化培育系统还包括废水回收处理系统3,如图1所示,废水回收处理系统3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31、过滤池32、消毒池33和解毒池34,排水池102的出水口与沉淀池31连通,解毒池34与进水总管2的输入端连通。废水回收处理系统3将所有排水池102内收集的废水统一回收处理,先经过沉淀池31沉淀24小时以上,然后在过滤池32经过多级过滤处理,然后在消毒池33内用化学试剂进行彻底消毒,最后在解毒池34内经过中和解毒处理后,获得无菌且不含有病毒的水,经过进水总管2输送给生物饲料养殖池101,从而保证了亲虾养殖所用的水质的安全,防止亲虾感染病毒或者细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建立了一种高效安全亲虾生物饲料的工厂化养殖模式,用于培养不含有病毒或细菌的沙蚕等生物饲料,从而保证了亲虾食用饵料的安全性,本申请通过对生物饲料养殖池的水质、温度、光照、溶氧以及污水排放等条件的综合性调控,为培育健康、性腺发育良好的亲虾提供安全可靠的生物营养饵料,进而为生产优质的对虾种苗提供保证,促进对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申请实现了工厂化亲虾生物饲料的培育,能够全天候规模化生产,产量高,安全性好,充分满足对虾养殖的市场需求。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