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蜜蜂饲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1255阅读:30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蜜蜂饲喂器。



背景技术:

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处所,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1857年美国人郎氏发明了活框蜂箱与随后发明的巢础机和分蜜机一起被称为蜂具的三大发明,而正是这些养蜂工具的使用,结束了数千年传统养蜂采用土窝、毁巢取蜜的生产方式,奠定了新式养蜂的基础,使养蜂生产出现巨大的飞跃。上世纪初活框蜂箱和意大利蜜蜂一起传入我国,现在我国使用的蜂箱很多,比如十框蜂箱、达旦蜂箱、十二框方形蜂箱等,其规格大小不尽相同,但结构原理基本一致。初学养蜂者可以向养蜂户购买别人使用过的蜂箱,也可以根据规格自己制作蜂箱。

标准蜂箱也称为十框蜂箱、郎氏蜂箱,是目前养蜂者最为常用的一种叠加式活框蜂箱。标准蜂箱是由10个巢框、箱身、箱底、巢门档、副盖、箱盖及隔板组成的。需要时可以在箱身上叠加继箱,继箱没有箱底,可以与巢箱的箱身通用。蜂群发展到8~l0框时,就需要向上叠加继箱,可以及时扩大蜂巢。

目前现有的饲养蜜蜂用的饲喂器能不够提供不同原料的饲喂,安装不方便,不容易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供不同原料的饲喂,安装方便,容易操作的蜜蜂饲喂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蜜蜂饲喂器,包括盒体、隔板、圆筒和料筒,所述隔板设在盒体中部,所述隔板与盒体一体成型,所述圆筒安装在盒体两端,所述圆筒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圆筒一侧设置有条形孔,所述圆筒通过条形孔与盒体连通,所述料筒设在圆筒上,所述料筒与圆筒螺纹连接,所述圆筒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圆筒一体成型,所述安装板呈半圆形设置,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盒体一侧设置有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设有一块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呈等距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料筒上设置有端盖。

作为优选,所述条形孔设有一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圆筒安装在盒体两端,两个圆筒的料筒能够提供不同原料的饲喂;设置的料筒与圆筒螺纹连接,保持容易操作;设置的圆筒通过条形孔与盒体连通,方便料筒内的原料从条形孔内流入到盒体内;设置的端盖方便往料筒内添加原料,安装板保持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蜜蜂饲喂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蜜蜂饲喂器,包括盒体1、隔板2、圆筒3和料筒4,所述隔板2设在盒体1中部,所述隔板2与盒体1一体成型,所述圆筒3安装在盒体1两端,所述圆筒3与盒体1固定连接,所述圆筒3一侧设置有条形孔5,所述圆筒3通过条形孔5与盒体1连通,所述料筒4设在圆筒3上,所述料筒4与圆筒3螺纹连接,所述圆筒3底部设置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与圆筒3一体成型,所述安装板6呈半圆形设置,所述安装板6上设置有安装孔7,所述盒体1一侧设置有挡板8。

所述挡板8设有一块以上。

所述挡板8呈等距分布。

所述料筒4上设置有端盖9。

所述条形孔5设有一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圆筒安装在盒体两端,两个圆筒的料筒能够提供不同原料的饲喂;设置的料筒与圆筒螺纹连接,保持容易操作;设置的圆筒通过条形孔与盒体连通,方便料筒内的原料从条形孔内流入到盒体内;设置的端盖方便往料筒内添加原料,安装板保持安装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