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便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440阅读:791来源:国知局
轻便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设备设施领域,具体是一种轻便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水稻联合收割机机型多、品种全,按行走方式分有自走式、背负式,按底盘结构不同分有轮式、履带式,按喂入方式分有全喂入式、半喂入式和梳脱式。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和中西部地区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机型、性能要求也不一样。传统的水稻联合收割机不管是全喂入式机型还是半喂入式机型都是先将作物割下再进行脱粒而新近研制开发的联合收割机是在作物处于自然站立状态下直接将谷粒脱下后再进行收割即割前脱联合收割机。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水稻联合收割机结构较为复杂,特别是收割高度较高的水稻时,常规的做法是将收割机前面的割台抬高,以便于对水稻的谷穗收割工作。但由于在收割过程中,把割台抬高到一定高度,不仅仅会造成较高的谷损率,直接损失了生产效益,而且在收割后稻田里留下的禾桩较高,不利于稻田耕耘,增加稻田的再次耕种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高效、故障率低的轻便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轻便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包括机架(9)、安装在机架内的切割机构和脱粒机构、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机构,所述切割机构由安装于收割机前进方向的下端处的割台、分禾器、和切割器、压持夹板传输部和拨禾轮齿构成,所述脱粒机构由与压持夹板传输部相对应设置的脱粒滚筒构成脱粒区,所述驱动机构经齿链传动驱动并由变速箱进行调节,所述压持夹板传输部由安装于机架前端且纵向倾斜设置的移动式链轮支架、换向锥齿轮、张紧轮、移动式折弯链轮、主动轮组成,由换向锥齿轮、张紧轮、主动轮与移动式折弯链轮进行调节移动式链轮支架的提升相应高度;在待收割水稻的禾杆经切割机构的分禾器和拨禾轮齿的首次切割折弯后由压持夹板传输部将其向上、斜后方传输进行二次压禾。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二次压禾由机架前端安装设置的二次压禾杆做向下压拨动作,该二次压禾杆经折折弯输送链与移动式折弯链轮由二次压禾轮进行调节控制,使得待收割水稻的穗头禾秆部分倒挂呈60°-70°角进入脱粒机构的脱粒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轻便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操作简单、高效、故障率低,在收割不同高度的作物时,通过调节链轮和切割器的位置,可以精准控制进入脱粒区的带谷穗的禾秆长度,保证穗头部分的禾秆长度不超过脱粒滚筒半径,从而大大减少断穗头现象,脱出的谷粒清洁度高,可以提高脱粒效率,并减少谷损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保证水稻作物的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实施方式中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实施方式中的右视图。

图中标号为:1、压板夹持传输系统;2、换向锥齿轮;3、移动式链轮支架;4、张紧轮;5、移动式折弯链轮;6、割台;7、分禾器;8、切割器;9、机架;10、首次折弯稻杆处;11、变速箱;12、二次压禾杆;13、二次压禾杆;14、脱粒滚筒;15、主动轮;16、拨禾齿轮;17、折弯输送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轻便组合式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包括机架9、安装在机架9内的切割机构和脱粒机构、以及安装在机架9上的驱动机构,所述切割机构由安装于收割机前进方向的下端处的割台6、分禾器7、和切割器8、压持夹板传输部1和拨禾轮齿16构成,所述脱粒机构由与压持夹板传输部1相对应设置的脱粒滚筒14构成脱粒区,所述驱动机构经齿链传动驱动并由变速箱11进行调节,所述压持夹板传输部1由安装于机架9前端且纵向倾斜设置的移动式链轮支架3、换向锥齿轮2、张紧轮4、移动式折弯链轮5、主动轮15组成,由换向锥齿轮2、张紧轮4、主动轮15与移动式折弯链轮5进行调节移动式链轮支架3的提升相应高度;在待收割水稻的禾杆经切割机构的分禾器7和拨禾轮齿16的首次切割折弯后由压持夹板传输部1将其向上、斜后方传输进行二次压禾。

所述二次压禾由机架9前端安装设置的二次压禾杆12做向下压拨动作,该二次压禾杆12经折折弯输送链17与移动式折弯链轮5由二次压禾轮13进行调节控制,使得待收割水稻的穗头禾秆部分倒挂呈60°-70°角进入脱粒机构的脱粒区。

本实用新型的切割机构作用为将所割作物与下次待割作物分开,其中割台(含拨禾鈎齿)为拨禾鈎齿把进入割台的作物拨送到切割器,切割器把作物的茎秆切断;压持夹板传输部的作用为接住、夹持、折弯稻秆(实现第一次折弯,使禾秆呈90°角),通过传输链将其向上、斜后方传输进行第二次压禾。

第二次压禾动作为通过二次压禾轮与二次压禾杆对禾秆进行二次折弯,使穗头禾秆部分倒挂呈60°-70°角进入脱粒区进行脱粒。

驱动机构的作用为为收割机行走,运转提供动力。

当然,上面只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描述,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构造以及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