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1703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花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远程控制、自动浇水功能的智能花盆。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观念也正经历着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的发展变化。植物盆栽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一抹绿色,同时也可改善生活的小环境,植物盆栽等家庭园艺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并不十分了解如何种植植物或没有时间照料,导致植物存活率低,养植困难,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远程控制功能,实时采集植物周围温湿度等参数,可自动浇水的智能花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花盆,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用于放置土壤的内胆,外壳内还设置蓄水壳,蓄水壳与内胆之间具有蓄水空间;

还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水泵、指示灯、照明灯、USB接口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水泵、指示灯、照明灯、USB接口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蓄水壳从下到上的横截面面积依次增大,内胆底面的面积大于蓄水壳的最小横截面面积、且小于蓄水壳的最大横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内胆底面上设置排水缝。

进一步地,内胆侧壁上设置通气缝。

进一步地,蓄水壳设置在内胆上。

进一步地,内胆底部设置第一排水孔,外壳底部设置第二排水孔,第一排水孔与第二排水孔之间通过排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蓄电池和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蓄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太阳能板与太阳能蓄电池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LCD液晶显示屏,所述LCD液晶显示屏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无线传输模块为WiFi无线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花盆,利用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做成灵敏度高、体积小的传感器控制系统。传感器分布在花盆内,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实时将植物周围的温度、湿度等参数以数据形式传到云端,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实现远程操控,一键浇水、一键照明等操作。本实用新型提高盆栽的生活环境,使盆栽更加健康,实现盆栽自动化,即使家内长时间无人,盆栽也可能存活;实现了花盆与小型温室的结合,种植盆栽更省心,节省了因盆栽不健康或枯死而更换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示意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花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花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温度传感器,2湿度传感器,3水位传感器,4光照传感器,5水泵,6指示灯,7控制器,8照明灯,9LCD液晶显示屏,10USB接口模块,11无线传输模块,12太阳能蓄电池,13太阳能板,14通气缝,15排水缝,16蓄水空间,17内胆,18蓄水壳,19外壳,20第一排水孔,21排水管,22第二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花盆,包括:外壳19、和设置在外壳19内用于放置土壤的内胆17。外壳19内还设置蓄水壳18,蓄水壳18与内胆17之间具有蓄水空间16。

还包括:控制器7、温度传感器1、湿度传感器2、水位传感器3、光照传感器4、水泵5、指示灯6、照明灯8、USB接口模块10、无线传输模块11和电源模块。温度传感器1、湿度传感器2、水位传感器3、光照传感器4、水泵5、指示灯6、照明灯8、USB接口模块10、无线传输模块11、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器7电连接。控制器7实时将各传感器的检测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1传输给远程控制端,实现远程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实现用户随时随地监控盆栽。其中无线传输模块11可以是WiFi无线模块,传输方便快捷。

温度传感器1、湿度传感器2、光照传感器4分别用于检测植物周围的温度、植物土壤的湿度以及植物周围的光照强度,当植物周围的温度或光照低于设定值时,远程控制端下达指令至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照明灯8开启,既可以补偿光照又可提高土壤温度。当植物土壤湿度过低时,远程控制端下达指令至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水泵5工作,将蓄水空间16内的水抽到土壤内,给植物补充水分。同时植物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时,指示灯6工作,以提醒用户土壤水分情况。水位传感器3用于检测蓄水空间16内的蓄水情况。控制器7还连接有USB接口模块10,用户可用USB将植物的参数检测数据等导出,以便更好地控制植物养植参数。控制器7还连接有LCD液晶显示屏9,用于显示植物养植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便于用户直观观察养植情况。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蓄电池12和太阳能板13,太阳能蓄电池12与控制器7电连接,太阳能板13与太阳能蓄电池12电连接,采用太阳能供电,绿色环保,有效利用资源。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蓄水壳18蓄水壳18从下到上的横截面面积依次增大,内胆17底面的面积大于蓄水壳18的最小横截面面积、且小于蓄水壳18的最大横截面面积,内胆17至于蓄水壳18内,内胆17下端与蓄水壳18之间形成蓄水空间16,内胆17上部与蓄水壳18之间的干燥空间便于走线,给土壤补充水分的水管可从内胆17底部穿入内胆17。当蓄水空间16内存水不足时,将内胆17提出,向蓄水空间16内蓄水。

内胆17底面上设置排水缝15,便于土壤内的多余对分再次渗透到蓄水空间16内,避免水分浪费。内胆17侧壁上设置通气缝14,便于土壤通风排气等,保证土壤内氧气充足。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蓄水壳18设置在内胆17上,蓄水壳18沿内胆17外壁周边设置,与内胆17外壁形成喇叭状开口的蓄水空间16,该结构便于蓄水。内胆17底部设置第一排水孔20,外壳19底部设置第二排水孔22,第一排水孔20与第二排水孔22之间通过排水管21连通,土壤内的多余水分从第一排水孔20、第二排水孔22和排水管21内排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