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0763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水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栽植浇灌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水车。



背景技术:

普通绿化浇灌水车只是简单的在水车后面安装抽水泵,将罐内的水通过抽水泵迅速经过蛇皮管靠工人进行浇洒,这种方法可用于乔灌木浇灌,但是在对绿篱地被尤其是在贴近道路的路边绿化、中央分隔带绿化进行浇灌时由于绿化带里程长,且水量的大小不好掌握,操作不方便,不能满足浇灌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水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水车,包括抽水车车体和水泵,在所述抽水泵出口设置消防栓接口,接口处连接软管,软管对接喷洒管,所述喷洒管与抽水车车体通过伸缩调节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上述多功能水车,所述喷洒管为90#PE硬管,所述喷洒管前端的喷头为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上述多功能水车,所述喷头的喷头主体内设有胆体,所述胆体上设有第一喷水孔;所述喷头主体上设有第二喷水孔;第一喷水孔与第二喷水孔错位设置。

优选的,上述多功能水车,所述伸缩调节杆包括伸缩臂和调节壁,所述伸缩臂由固定杆和滑动杆组成,所述滑动杆嵌入固定杆内部,通过第一气缸推动沿固定杆方向前后滑动,所述调节臂与伸缩臂轴动连接,所述调节臂上分别连有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通过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推动进行上下和左右转动,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分别与所述抽水车车体内部的控制系统线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多功能水车,具有自动喷洒及人工浇灌两用功能,有效提高浇灌效率、节水、省时省工,大大解决路边及中央隔离带绿化浇灌不便的问题,且安装简易,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水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水车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抽水车车体 2-水泵 3-消防栓接口 4-软管

5-喷洒管 6-喷头 6-1-喷头主体 6-2-胆体

6-3-第一喷水孔 6-4-第二喷水孔 7-固定杆

8-滑动杆 9-第一气缸 10-调节壁

11-第二气缸 12-第三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现配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所述多功能水车,包括抽水车车体1和水泵2,在所述抽水泵出口设置消防栓接口3,方便于随时更换自动喷洒和人工浇灌两种出水方法,接口处连接软管4,软管对接喷洒管5,所述喷洒管与抽水车车体通过伸缩调节杆固定连接,所述喷洒管为90#PE硬管,所述喷洒管前端的喷头6为可拆卸结构,从而方便调整浇灌水量大小及方向,所述喷头的喷头主体6-1内设有胆体6-2,该胆体构成容纳来水的第一承压区,所述胆体上设有第一喷水孔6-3;所述喷头主体上设有第二喷水孔6-4;第一喷水孔与第二喷水孔错位设置,来水在胆体内降低喷水速度,使流出喷头的水基本没有压力,达到水冲力最小的浇水效果,所述伸缩调节杆包括伸缩臂和调节壁10,所述伸缩臂由固定杆7和滑动杆8组成,所述滑动杆嵌入固定杆内部,通过第一气缸9推动沿固定杆方向前后滑动,所述调节臂与伸缩臂轴动连接,所述调节臂上分别连有第二气缸11和第三气缸12,通过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推动进行上下和左右转动,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分别与所述抽水车车体内部的控制系统(图略)线路连接,第一气缸和第三气缸固定于抽水车车体上,第二气缸固定于固定杆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