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稻飞虱隔离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143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保护方向中昆虫饲养、昆虫生物学观察、诱导抗性机制研究与昆虫-寄主间互作影响关系的技术研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稻飞虱隔离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是我国及东南亚等各稻区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长期以来,国内外对稻飞虱的研究集中在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稻飞虱的饲养与种群建立是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

关于稻飞虱的在室内饲养的装置与方法,不同地方不同实验室由于各种因素的原因,会有所差异。目前人工饲料成本高、操作麻烦,饲养稻飞虱有存活率低、繁殖力下降等问题,所以饲养稻飞虱主要以天然饲料——水稻为主。根据不同的用途,不同的目的,选用不同时期的水稻,如芽、苗、分蘖株,且运用的装置和方法也有所区别。

目前稻飞虱在室内的群体饲养,主要在纱网或尼龙网制成的养虫笼中培育稻芽进行饲养,该方法难以控制飞虱的虫龄,也不便于对其进行转移,适用于大规模粗放的保种饲养;将稻苗在烧杯中土培,群体饲养稻飞虱,在控制飞虱虫龄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任春梅,程兆榜,周益军等,申请号: 201410298198.6),但该方法繁琐、工作量大,在更换稻苗的时候常会有飞虱逃逸,且土培水稻不卫生,易发霉,也不便观察飞虱生物学特性;在盛有水稻营养液的杯子中安放圆锥形观察容器,以稻芽进行飞虱的群体饲养(李向永,尹艳琼,谌爱东,等,申请号201610142820.3),该方法用稻苗进行饲养,需要经常换苗,且由于水稻根部扎入海绵,更换水稻不方便,还会使得苗子上的虫卵遗漏,且上下隔开的海绵垫容易使低龄飞虱若虫逃逸或钻入孔中受困死亡,进行飞虱的大量饲养较为繁琐。

在室内隔离饲养稻飞虱主要为单头、单对等方法。刘玉娣等采用稻苗或分蘖单株放入底部盛有营养液的平底小试管(长15cm,直径2.5cm)中饲养(刘玉娣,侯茂林,申请号:201520084390.5),该方法虽能较好地饲养单头或单对飞虱,但由于只有一个开口对水稻下部分根部浸泡的液体进行更换不方便,更换水稻的时候飞虱易逃逸,且装置稳定性不强,试管的材料为玻璃,稍不注意容易碎,封住两头的海绵易使低龄飞虱若虫逃逸或钻入孔中受困死亡;李凯龙等将两端开口的空心圆筒置于装有固体培养基的塑料杯上饲养飞虱(李凯龙,唐耀华,王渭霞,等,申请号:201520528370.2),该装置没有固定空心圆筒,以及未将空心圆筒与和塑料杯隔离,容易造成飞虱若虫死亡;冯炳灿等报道将水稻放入两端扎好双层纱布的两头通玻璃管内,再将其整体直立于水盆中保湿来饲养飞虱(冯炳灿,黄次伟,王焕弟,等.温度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J].昆虫学报,1985(4)390-397.)由于管子的材质为玻璃,有挪动不方便、易碎的缺点,下开口是用纱布包好保湿,不利于植株生长的同时飞虱也容易掉落在水面上,且管子一起放在水盆中也不便于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转移容易,自制简单,观察清晰,既能单头饲养飞虱,也能群体饲养,同时还能观察飞虱生理行为的装置。不仅可以用苗期水稻,也可以用分蘖期水稻单株连续饲养一个或多个世代各虫态的飞虱,以延长世代饲养时间,方便观察飞虱生物学特性,有助于获取受飞虱取食胁迫下的各类水稻材料,开展水稻对飞虱诱导抗性机制,互作影响关系等等不同领域的研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适用稻飞虱隔离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的装置,其包括透明筒罩、塑料杯和底盒;所述透明筒罩是由一个以上的单体透明筒罩捆绑组成;每个所述透明筒罩均为两头开口的中空圆筒管,其上开口通过透气纱网包裹住,下开口内塞有棉花;将水稻植株的茎杆塞入所述透明筒罩的下开口内并由所述棉花包覆,所述棉花填满所述透明筒罩的下开口处的缝隙;所述塑料杯为透明结构,其底部封闭,顶部呈开口状且口径大于捆绑后的所述透明筒罩的最大直径;所述塑料杯内盛有占其容积三分之一的水稻营养液;所述底盒为密闭不透光结构,其高度小于所述塑料杯的高度并大于所述塑料杯高度的一半;所述底盒的顶面均匀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塑料杯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塑料杯的底部直径且小于所述塑料杯的顶部口径;捆绑后的所述透明筒罩置于所述塑料杯内并随所述塑料杯一起置于所述放置孔内。

所述适用稻飞虱隔离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的装置,其中:单个所述透明筒罩采用亚克力塑料制成,其长度为15~30cm,口径为2~4cm。

所述适用稻飞虱隔离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的装置,其中:所述棉花填满所述透明筒罩的下开口至上2~4cm处的缝隙;所述透气纱网的网孔密度为 80~100目。

所述适用稻飞虱隔离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的装置,其中:所述塑料杯的高为15cm,底部直径为5~6cm,顶部口径为8~10cm。

所述适用稻飞虱隔离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的装置,其中:所述塑料杯的材质为PET或PP透明塑料。

所述适用稻飞虱隔离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的装置,其中:所述底盒的高为8~14cm;所述放置孔的直径为6~8cm。

所述适用稻飞虱隔离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的装置,其中:所述透明筒罩是由一个以上的透明筒罩单体通过橡皮筋捆绑组成;每个所述透明筒罩上开口处的透气纱网是采用橡皮筋缠绕固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转移方便,自制容易,观察清晰,既能单头饲养飞虱,也可以基本满足飞虱的群体饲养的要求,拥有烧杯饲养法中对飞虱虫龄进行控制的优点,保持其基本一致,达到进行飞虱相关实验的要求,同时还有干净、便于更换水稻的特点。透明筒罩可塑性强,可以根据所需设计不同的长度和口径以适合装入各种大小的水稻茎杆,从而便于获得受飞虱取食胁迫下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材料;用棉花填满透明筒罩下开口与水稻茎杆之间的空隙,避免飞虱掉落到杯中死亡,相比海绵有避免飞虱若虫受困于海绵空隙和减少其逃逸率的优势,也能对水稻植株起到稳定的作用;透明筒罩的材质为亚克力塑料,有耐用、透明、无毒、稳定、可塑性强、轻便等特点;多个透明筒罩和塑料杯的组合体放入长方体底盒中,可以同时转移、放置多个,方便实验的进行,也能利于扩大实验样本数;底盒为密闭不透光的纸盒制作可对塑料杯进行遮光,可防止营养液中有藻类的产生,避免其光合作用也能对装置主体起到一定稳定作用。

同时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实、好携带、不易坏、使用时间长、更换水稻方便等的优势;透明筒罩设计为两头开口,用棉花包覆水稻茎杆,起到固定水稻、隔开飞虱的作用,能避免飞虱掉落到水稻根部的液体上,减少飞虱死亡率和逃逸率,也利于防止在更换水稻时飞虱逃逸;不管是试验室内单头、群体饲养还是当作田间采集飞虱的收纳、转移装置,均能胜任。

(2)本实用新型具有多个透明筒罩捆绑而成,可以更方便观察多个隔离饲养飞虱的空间,利用塑料杯和底盒进行搭配也容易对水稻根部营养液进行更换,延长水稻使用时间,减少更换水稻的次数,且也能对单头、单对的飞虱进行饲养,便于与飞虱生物学特征等试验的开展,满足较长时间、较多飞虱世代的分离饲养。经试验,使用本实用新型饲养飞虱,分蘖期水稻主茎可以经历至少一个飞虱世代后仍保持较好的生命力,降低了更换水稻的频率,节省了劳动力,有利于进行飞虱取食水稻后各个时间长度的实验,方便不同情况下的生理指标测定,也易获得受飞虱取食胁迫下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材料,而避免了只能局限于用水稻芽和水稻苗进行饲养。

(3)由于飞虱的取食后,水稻生命力会慢慢变弱,当需要更换水稻的时候,只需要将装置的上部分取出,放在水平面上,用手按住包围水稻茎杆的棉花,轻轻将生命力变差的水稻抽出,飞虱会安全掉落在透明筒罩内,然后用棉花包裹住新的水稻放入透明筒罩内即可。若是饲养了较小虫龄的飞虱或饲养了正在产卵的飞虱雌成虫而遇到了不想将水稻取出但原先的植株长势变弱又不得不换水稻的情况,只需要将水稻植株与棉花包围外露出的部分,丢掉被剪掉的带有根部的一截,将取出的上部分装置放在水平面上,取出棉花包裹住新的水稻放入透明筒罩,则有两批生长不同的水稻让飞虱进行过渡,减少了换水稻时飞虱的逃逸率。然后用该装置继续对飞虱进行饲养,直至下一次换水稻的时候再将之前的水稻取出。若需要转移飞虱,只需要将筒罩放在水平面上揭开纱网后用吸虫器吸取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适用稻飞虱隔离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适用稻飞虱隔离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的装置,包括透明筒罩1、塑料杯2和底盒3。

该透明筒罩1为两头均开口的中空圆筒管,可根据水稻生育期、品种和植株高度的不同设定长度为15~30cm,口径设定为2~4cm,一般情况下长度和口径可为别为20cm和2.5cm。其中,该透明筒罩1的上开口套有透气纱网11,下开口塞有棉花12;该透气纱网11以80~100目为合适(可以防止较小的飞虱若虫逃逸),尺寸大于透明筒罩1上开口径且恰好能将其包裹住,包裹透明筒罩1 上开口后用橡皮筋13缠绕固定住,最好选择较为柔软的透气纱网11以便于包裹。该透明筒罩1的材质以亚克力塑料为佳(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PMMA,又称有机玻璃),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玻璃或石英管代替,在使用的时候,将水稻植株4的茎杆塞入至透明筒罩1自下开口至上2~4cm处通过棉花12包覆,棉花12填满该透明筒罩1的下开口至上2~4cm处的缝隙,避免飞虱掉落到杯中逃逸或死亡,以固定和隔离水稻;该水稻植株4用作飞虱取食,根据不同目的选取苗期、分蘖期等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进行实验与喂养。该透明筒罩1是由多个透明筒罩单体通过橡皮筋13捆绑组成(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透明筒罩单体通过橡皮筋13捆绑而成),其可塑性强,可以根据所需设计不同的长度和口径以适合装入各种大小的水稻茎杆,从而便于获得受飞虱取食胁迫下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材料。

该塑料杯2用于盛水稻营养液并对组合后的透明筒罩1起到固定作用;该塑料杯2为透明结构,其顶部呈开口,底部封闭,高为15cm左右,底部直径为 5~6cm,顶部口径为8~10cm且稍大于组合后的透明筒罩1的最大直径,才能形成一定夹角使得组合后的透明筒罩1可以恰好稳定扣在塑料杯2内;其中,该塑料杯2的材质为PET或PP透明塑料,其在使用的时候盛有占其容积三分之一的水或营养液,该营养液为适合所述植物生长的营养液为佳,如木村B营养液用来培养水稻,定期进行更换,一般3天左右可更换一次。

该底盒3为长方体结构且为密闭不透光的纸盒制作而成,其可对塑料杯进行遮光,避免营养液中有藻类生长。该底盒3的长和宽不定,根据所需放置的塑料杯2数量进行调整;该底盒3的高要小于塑料杯2的高度且大于其高度的一半,该底盒3的高为8~14cm;该底盒3的顶面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塑料杯2的放置孔31,可以同时转移、放置多个塑料杯2并固定住,方便实验的进行;该放置孔31的数量根据所需来定,且直径为6~8cm,该放置孔31的直径大于塑料杯2 的底部直径且小于塑料杯2的上口径,以稳定住塑料杯2。捆绑后的透明筒罩1 置于塑料杯2内并随塑料杯2一起置于放置孔31内,用来饲养飞虱或获取受飞虱取食胁迫的水稻材料。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转移方便,自制容易,观察清晰,既能单头饲养飞虱,也可以基本满足飞虱的群体饲养的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