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菜收集成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003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紫菜收集成捆生产线。



背景技术:

紫菜是在海中互生藻类,紫菜营养丰富,其蛋白质、铁、磷、钙、核黄素、胡萝卜素等含量居各种蔬菜之冠,故紫菜又有“营养宝库”的美称。供食用和药用。同时紫菜还可以入药,制成中药,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紫菜之乡霞浦县地处闽东,是福建最古老的县份之一,也是我国南方最早养殖海带、紫菜的地区,早在元朝时期,就有霞浦人养殖紫菜的记录。是中国的紫菜之乡,拥有“霞浦紫菜”国家地理标志。紫菜饼生产后需要逐个堆叠后捆绑包装,而这个操作一般采用人工,费时费力,操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紫菜收集成捆生产线,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紫菜收集成捆生产线,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挡齐机构,所述挡齐机构包含通过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基架进行支撑的挡齐板,所述挡齐板的顶端铰接在基架上,所述传送带在基架的位置设置有感应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装置有一转盘,所述转盘的边缘处设有一定位杆,所述挡齐板通过调节连杆连接定位杆;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通过导料斜板设置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含若干并列设置的收集筒,所述收集筒的下方分别通过相应的同步气缸设置有承接板。

所述收集筒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弧形板对称设置,所述弧形板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板。

所述导料斜板根据紫菜饼的宽度通过隔板隔成若干区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紫菜饼收集成捆的操作机械化和人工结合,省时省力,提高紫菜收集整理成捆的效率和规整度;通过挡齐机构和收集机构的配合设置,增加紫菜的加工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2,一种紫菜收集成捆生产线,包括传送带1,所述传送带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挡齐机构2,所述挡齐机构2包含通过驱动电机21进行驱动、基架22进行支撑的挡齐板23,所述挡齐板23的顶端铰接在基架22上,所述传送带1在基架22的位置设置有感应器4;所述驱动电机21的驱动轴装置有一转盘24,所述转盘24的边缘处设有一定位杆25,所述挡齐板23通过调节连杆26连接定位杆25;所述传送带1的出料端通过导料斜板5设置收集机构6,所述导料斜板5根据紫菜饼的宽度通过隔板7隔成若干区间;所述收集机构6包含若干并列设置的收集筒(未标识),所述收集筒的下方分别通过相应的同步气缸61设置有承接板62;所述收集筒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弧形板63对称设置,所述弧形板63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板6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第一步:紫菜饼生产烘干后并列放置在传送带1上进行进料;

第二步:此时驱动电机21带动转盘24运转至定位杆25距离基架22最近的位置,挡齐板23向前推动,如图2所示;

第三步:传送带1将第一排紫菜饼传送到基架22处,感应器4感应到第一排紫菜饼后,驱动电机21带动转盘24运转至定位杆25距离固定机架最远的位置,挡齐板23向后拉回,第一排紫菜饼被挡齐板23遮挡住进行整理;

第四步:转盘24运转至定位杆25距离基架22最近的位置,挡齐板23向前推动第一排紫菜饼移动至挡齐机构2前方,同时第二排紫菜饼再移动至挡齐机构2下方,重复第三步完成紫菜并的挡齐整理;

第五步:经过整理的紫菜饼排通过导料斜板5分别移动到收集筒的承接板62上,随着收集筒内的紫菜饼逐渐增高,同步气缸61的活塞杆逐渐复位;

第六步:当同步气缸61的活塞杆复位完全后,传送带1停止传送,人工将收集筒内的紫菜统一拿出进行捆绑包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