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土鸡养殖的易清理式栖架及其清理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8904阅读:16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鸡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土鸡养殖的易清理式栖架及其清理刷。



背景技术:

在土鸡养殖中土鸡在休息时一般需要栖息在栖架上,传统的栖架均为简单的架体,土鸡在栖息中会将排泄物直接排泄在栖架下方的地面上;如果长期不对栖架下的地面进行清扫,可能因为排泄物的发酵腐烂等导致土鸡染上疾病,造成严重的损失;但是掉落地面上的排泄物随地散落,难以收集,导致其清扫的人力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土鸡养殖的易清理式栖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土鸡养殖的易清理式栖架,包括支架、栖网和粪便收集装置,所述粪便收集装置为倒锥形筒,所述栖网为锥形筒,所述粪便收集装置的底面与所述栖网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粪便收集装置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粪便收集装置包括锥筒、圆台筒和连接装置,所述圆台筒的大圆面与所述栖网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圆台筒的小圆面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圆台筒的小圆面连接。

具体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弧板和直板,所述直板设置在所述圆台筒的小圆面的外侧,且所述直板两端分别与所述圆台筒固定连接,所述直板的中段与所述圆台筒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弧板穿过所述间隙,并可在所述间隙内沿所述圆台筒的外侧面上下滑动。

优选地,所述圆台筒的小圆面的直径与所述锥筒的底面的直径相等,所述圆台筒的大圆面的直径与所述栖网的底面的直径相等,所述圆台筒的大圆面的圆周与所述栖网的底面的圆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栖网的网孔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土鸡的最小体型。

为了便于清理,提供一种用于清理所述栖架的清理刷,所述清理刷包括直杆和清理铲,所述清理铲为三角锥型结构,所述直杆的一端与所述清理铲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清理铲的其中一个侧面为弧形面,且与所述圆台筒的内侧面贴合。

优选地,所述清理铲底面的最大边长小于所述栖网的网孔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土鸡养殖的易清理式栖架将栖网设置在粪便收集装置的上方,使土鸡的排泄物直接掉落至粪便收集装置内,在进行清扫时,只需要对粪便收集装置进行清理即可,方便操作,能有效的减轻养殖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土鸡养殖的易清理式栖架及其清理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土鸡养殖的易清理式栖架,包括支架1、栖网2和粪便收集装置,粪便收集装置为倒锥形筒,栖网2为锥形筒,粪便收集装置的底面与栖网2的底面固定连接,粪便收集装置与支架1固定连接,粪便收集装置包括锥筒4、圆台筒3和连接装置,圆台筒3的大圆面与栖网2的底面固定连接,圆台筒3的小圆面通过连接装置与圆台筒3的小圆面连接,连接装置包括弧板5和直板6,直板6设置在圆台筒3的小圆面的外侧,且直板6两端分别与圆台筒3固定连接,直板6的中段与圆台筒3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弧板5穿过间隙,并可在间隙内沿圆台筒3的外侧面上下滑动,圆台筒3的小圆面的直径与锥筒4的底面的直径相等,圆台筒3的大圆面的直径与栖网2的底面的直径相等,圆台筒3的大圆面的圆周与栖网2的底面的圆周固定连接,栖网2的网孔的直径不大于土鸡的最小体型。

一种用于清理栖架的清理刷,清理刷包括直杆7和清理铲8,清理铲8为三角锥型结构,直杆7的一端与清理铲8的底面固定连接,清理铲8的其中一个侧面为弧形面,且与圆台筒3的内侧面贴合,清理铲8底面的最大边长小于栖网2的网孔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正常使用时,将其安装成如图1所示的结构,将多个弧板5下滑至最下端,使弧板5的下端组成的圆形面的直径小于锥筒4的底面直径,因此可以将锥筒4与圆台筒3固定,此时土鸡栖息在栖网2上,排泄物从栖网2的网孔内落入至粪便收集装置内。

当需要对栖架进行清理时,将各个弧板5沿直板6与圆台筒3之间的间隙向上滑动,使弧板5的下端位于锥筒4的底面的上方,此时锥筒4与圆台筒3之间不连接,即可以将锥筒4拆除,可以将锥筒4内的土鸡的排泄物进行清洗。

同时在使用中,可能出现土鸡的排泄物堆积在圆台筒3的内侧面而不掉落至锥筒4内的情况,因此可将清理刷的清理铲8穿过栖网2的网孔,使清理铲8贴合在圆台筒3的内侧面上,并通过上下移动清理铲8,将圆台筒3内侧面上的排泄物清理至锥筒4内,即达到了对圆台筒3的清理,能有效的避免排泄物在圆台筒3上堆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