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式阶梯植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8400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圆盘式阶梯植物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种植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盘式阶梯植物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其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情趣的要求也日益高涨。人们喜欢在家里的阳台或者在办公室内栽培一些绿色植物和摆放一些花卉,在工作或生活空闲时养养花、种种菜、浇浇水,陶冶一下情操,放松心情。但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盆栽都是使用传统的花盆内种植花卉种子或果实类的绿色植物,其缺点是摆放在地上,占地空间大,没有层次感。而当空间不够用时,需要堆叠时,一般都是使用单独的多层阶梯架子,然后将花盆等逐一放置在阶梯架子的台阶上,但是不管是单盆放置的还是阶梯架子上放置的,都无法避免要对植物进行逐一的浇灌,其工作量相当大,不仅会弄脏地面,而且对于一些植物聚集密度较高的花盆架,人们难以浇灌到每株植物,故无法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而那些植物聚集密度较低的花盆架,则无法起到震撼的植物汇聚效果,同样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植物架的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盘式阶梯植物架,有助于优化阶梯结构藉以提高架子的观瞻性和种植植物后的观赏性,有利于优化各盆体之间的连接结构藉以提高浇水的效率和覆盖率,能极大地降低劳动强度,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重量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圆盘式阶梯植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浇水盆、阶梯盆架和底盘,所述的浇水盆和底盘分别设置在阶梯花盆架高度方向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的阶梯花盆架由一组直径不同的阶梯花盆构成,各阶梯花盆自上而下以逐渐变大的顺序叠置并构成塔形结构,每一阶梯花盆包括一外盆托和一内盆托,所述的外盆托呈上大下小且中空的喇叭状圆筒,所述的内盆托连接固定在外盆托的内侧面的近下端部,其呈上小下大且中空的锥台状圆筒,所述的外盆托和内盆托相互配合而构成开口朝向上的花盆腔,上下相邻两阶梯花盆之间通过下方的阶梯花盆的内盆托的上边沿向上探入到上方的阶梯花盆的外盆托的底部型腔内并与该外盆托的下边沿连接固定,并且在两者的连接处构成有积水槽;所述的底盘呈圆盘状,上述阶梯花盆架最底层的阶梯花盆的外盆托的下边沿坐落在底盘的底平面上;所述的浇水盆由外盆和盆底构成,所述的外盆同样呈上大下小且中空的喇叭状圆筒,所述的盆底水平固定在外盆内侧面的近中部位置处并在上方形成有蓄水腔,上述阶梯花盆架最顶层的阶梯花盆的内盆托的上边沿向上探入到外盆的底部型腔中并与该外盆的下边沿连接固定,并且在两者的连接处构成有浇水盆积水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阶梯花盆的内盆托在与外盆托相连接处的近下边沿上且沿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一组进水孔,各进水孔与下方的积水槽相对应;所述阶梯花盆的外盆托在靠近积水槽的下边沿处且沿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一组出水孔,所述的出水孔与下方的花盆腔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浇水盆的盆底在与外盆连接处的外边沿且沿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一组浇水盆进水孔,所述的浇水盆进水孔与下方的浇水盆积水槽相对应;所述浇水盆的外盆在靠近浇水盆积水槽的下边沿处且沿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一组浇水盆出水孔,所述的浇水盆出水孔与阶梯盆架最顶层的阶梯花盆的花盆腔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盘在底平面的下方间隔安装有一组万向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浇水盆、浇水盆与阶梯盆架之间以及各阶梯花盆之间的连接均采用定点焊接或定点开孔以连接端弯折卡扣的形式构为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外盆托在围绕花盆腔的位置处间隔开设有一组漏水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由于采用了自上而下直径逐级递增的阶梯花盆叠置并构成塔形结构,因而不管是架子本身还是种植植物后构成的整体形状,都构成一种极其美观的圆盘式塔形结构,提高了植物架的观瞻性和种植植物后的观赏性;其次,由于在每层的圆周方向都采用了积水槽配合进水孔和出水孔的结构进行逐级浇灌,因而避免了已有技术中对每层阶梯花盆都要分别灌溉的麻烦,极大地提高了浇水的效率和覆盖率,降低了劳动强度;第三,结构简单,自上而下逐级增大并且内部是中空的结构,因而整体的重量轻盈、价格低廉,能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简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中:1.浇水盆、11.浇水盆积水槽、12.外盆、121.浇水盆出水孔、13.盆底、131.浇水盆进水孔、14.蓄水腔;2.阶梯盆架、21.阶梯花盆、211.外盆托、2111.出水孔、2112.漏水孔、212.内盆托、2121.进水孔、213.花盆腔、214.积水槽;3.底盘、31.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盘式阶梯植物架,包括浇水盆1、阶梯盆架2和底盘3,所述的浇水盆1和底盘3分别设置在阶梯花盆架2高度方向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的阶梯花盆架2由一组直径不同的阶梯花盆21构成,各阶梯花盆21自上而下以逐渐变大的顺序叠置并构成塔形结构,每一阶梯花盆21包括一外盆托211和一内盆托212,所述的外盆托211呈上大下小且中空的喇叭状圆筒,所述的内盆托212连接固定在外盆托211的内侧面的近下端部,其呈上小下大且中空的锥台状圆筒,所述的外盆托211和内盆托212相互配合而构成开口朝向上的花盆腔213,上下相邻两阶梯花盆21之间通过下方的阶梯花盆21的内盆托212的上边沿向上探入到上方的阶梯花盆21的外盆托211的底部型腔内并与该外盆托211的下边沿连接固定,并且在两者的连接处构成有积水槽214;所述的底盘3呈圆盘状,上述阶梯花盆架2最底层的阶梯花盆21的外盆托211的下边沿坐落在底盘3的底平面上,在底平面的下方间隔安装有一组万向轮31;所述的浇水盆1由外盆12和盆底13构成,所述的外盆12同样呈上大下小且中空的喇叭状圆筒,所述的盆底13水平固定在外盆12内侧面的近中部位置处并在上方形成有蓄水腔14,上述阶梯花盆架2最顶层的阶梯花盆21的内盆托212的上边沿向上探入到外盆12的底部型腔中并与该外盆12的下边沿连接固定,并且在两者的连接处构成有浇水盆积水槽11。

进一步地,所述阶梯花盆21的内盆托212在与外盆托211相连接处的近下边沿上且沿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一组进水孔2121,各进水孔2121与下方的积水槽214相对应;所述阶梯花盆21的外盆托211在靠近积水槽214的下边沿处且沿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一组出水孔2111,所述的出水孔2111与下方的花盆腔213相对应。所述的外盆托211在围绕花盆腔213的位置处间隔开设有一组漏水孔2112。

进一步地,所述浇水盆1的盆底13在与外盆12连接处的外边沿且沿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一组浇水盆进水孔131,所述的浇水盆进水孔131与下方的浇水盆积水槽11相对应;所述浇水盆1的外盆12在靠近浇水盆积水槽11的下边沿处且沿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一组浇水盆出水孔121,所述的浇水盆出水孔121与阶梯盆架2最顶层的阶梯花盆21的花盆腔213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浇水盆1、浇水盆1与阶梯盆架2之间以及各阶梯花盆21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受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定点焊接或定点开孔以连接端弯折卡扣的形式构为固定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并结合图2,叙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首先在每个阶梯花盆21的花盆腔213内填入土壤并围绕花盆腔213的圆周方向均匀栽种各类植物,等到植物成长到一定高度,能逐渐遮挡住向外张开的外盆托211,此时植物按照所述阶梯盆架2的结构形状构成圆盘式宝塔形,形态十分美观;当需要对花盆腔内的植物进行浇水时,只要将水注入最上端的浇水盆1内,积聚在浇水盆1的蓄水腔14内的水会顺着浇水盆进水孔131流入浇水盆积水槽11内,所述浇水盆积水槽11中的水又会顺着浇水盆出水孔121流出,并沿下方的阶梯花盆21的内盆托212外壁流入至该层花盆腔213的土壤内对植物进行浇灌,而流向土壤底部的水又会顺着进水孔2121进入下方的积水槽214内,其中有部分水会顺着漏水孔2112直接进入下一层的阶梯花盆21的花盆腔213内,而进入积水槽214内的水会从积水槽214一侧的出水孔2111流出,并沿着下一层的阶梯花盆21的内盆托211外壁流入到该层花盆腔213的土壤内对植物进行浇灌,而且水自上而下会逐级对各层阶梯花盆21内的植物进行浇灌,直至对最底层的花盆腔213的土壤内的植物完成浇灌后,剩余的水会由最底层的阶梯花盆21的出水孔2111中流出并进入底盘3的盘腔中,从而完成整个浇灌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