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8265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设海绵城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生态屋顶是构成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利用屋面雨水种植植被,屋面雨水是城市低水质用水的理想水源,属于轻度污染水,有机物含量极低,溶解氧接近饱和,总硬度小,可以直接作为绿化和生态补水,能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是重要的开源措施,而且还可有效地减轻雨水排除设施的压力,减少城市洪灾,创造宜人的城市景观。

授权公告号为CN203462664U、申请日为2013年9月10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顶部生态屋顶结构,在混凝土挡墙以内、屋面结构层上依次设置找坡层、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排蓄水层、隔根膜层、反滤土工布层、过滤层、营养土层;其中,防水层、隔根膜层、反滤土工布层同时沿混凝土内侧挡墙铺设,且铺设高度应超过营养土层的厚度;在排蓄水层与营养土层之间竖向设置一个以上吸湿性轴向纤维束。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雨水流入若干层结构之间,通过若干层结构自身的吸收力将雨水收集起来,只能够短时间内灌溉植被,时间长了雨水就蒸发了,不能将雨水长时间储存起来,满足平时灌溉植被的需求,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其解决了不能将雨水长时间储存起来,满足平时灌溉植被需求,造成资源浪费问题,具有将雨水长时间储存起来,多次重复利用,节约资源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包括屋顶,所述屋顶设有集水箱和植被种植装置,所述植被种植装置位置低于集水箱,所述植被种植装置上设有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通过出水管与集水箱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下雨时,集水箱收集雨水长时间储存起来,由于集水箱高于植被种植装置,雨水在自身重力下通过进水管流入灌溉装置,灌溉植被种植装置中的植被,避免雨水直接排出落入地面,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利用雨水,具有节约雨水资源的优点。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集水箱上端为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若干个盖板,所述盖板通过转动装置相对集水箱翻转封闭开口,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齿轮和将若干齿轮连接起来的传送带。

采用上述结构,每个盖板上设有一个齿轮,传送带将所有齿轮连接起来,下雨时,电机启动,带动其中一个盖板转动,进而同步带动所有盖板一起转动,打开集水箱的开口,收集雨水;雨停时,启动电机,将所有盖板旋转封闭集水箱开口,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减少了雨水蒸发的速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植被种植装置包括蜂窝状格栅和围住蜂窝状格栅的围墙,所述蜂窝状格栅上设有连通相邻蜂窝空间的通孔。

采用上述结构,植被种植装置设置为蜂窝状格栅,四周设有围墙,蜂窝状格栅上设有连通相蜂窝空间的通孔,植被种于蜂窝空间内,雨水通过通孔流通于每个蜂窝空间,灌溉每个蜂窝空间内的植被。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支架和与支架相连的灌溉水管,所述灌溉水管上设有多个喷头。

采用上述结构,灌溉水管上设有多个喷头,且连接于支架,通过喷头将水流变小,更加温和均匀的对植被喷洒,减少对植被的冲击,避免对植被造成损伤。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电磁阀。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电磁阀控制进水管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植被种植装置还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连接植被种植装置底部,一端连接有蓄水箱。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出水管将植被种植装置中多余的水流入蓄水箱中储存起来,做其他利用,避免水一直浸泡着植被,避免植被根系腐烂。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水管与集水箱连接处设有过滤网,所述出水管与植被种植装置连接处设有过滤网。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过滤网将雨水中的杂物隔绝,避免从进水管中进入灌溉水管中堵塞喷头,以及隔绝植被中的沙土从出水管中流入储水箱,影响下一步雨水利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屋顶上还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通过电线连接于电机和电磁阀。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供电给与电机和电磁阀中,方便了操作,避免了使用家用电源,节约了资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集水箱和灌溉装置,利用雨水资源灌溉植被,达到了重复利用雨水资源,避免雨水直接落入地面造成资源浪费,节约资源的效果;

2、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供电给电机和电磁阀,方便了操作和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整体结构;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屋顶;2、集水箱;3、植被种植装置;31、蜂窝状格栅;32、围墙;33、通孔;4、灌溉装置;41、支架;42、灌溉水管;43、喷头;5、进水管;6、盖板;7、转动装置;71、齿轮;72、电机;73、传送带;8、电磁阀;9、出水管;10、储水箱;11、过滤网;12、太阳能发电装置;13、电线;14、U型管卡;15、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如图1所示,包括屋顶1,所述屋顶1上设有集水箱2和植被种植装置3,所述植被种植装置3位置低于集水箱2,所述植被种植装置3上设有灌溉装置4,所述灌溉装置4通过进水管5与集水箱2连接,所述进水管5上还设有电磁阀8(参照图3),且与集水箱2连接处设有过滤网11(参照图2)。

参照图2,所述集水箱2上端为开口,所述开口设有若干个盖板6,所述盖板6通过转动装置7相对集水箱2翻转打开或封闭开口,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72、设于盖板6上的齿轮71和将若干齿轮71连接起来的传送带73;下雨时,电机72带动其中一个盖板6转动,进而通过传送带73与齿轮71的配合,同步带动所有的盖板6转动,打开开口,便于收集雨水,雨停时,电机72带动盖板6转动,封闭开口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减少雨水的蒸发速度,加强长时间储水能力,本实施例中集水箱2上设有支撑架15,所述电机72放置于支撑架15上。

参照图2,所述植被种植装置3包括蜂窝状格栅31和将蜂窝状格栅31围起来的围墙32,所述蜂窝状格栅31上设有连通相邻蜂窝空间的通孔33,植被种植与蜂窝空间中,雨水从通孔33中流通于各个蜂窝空间中灌溉植被,本实施例中围墙32高于蜂窝状格栅31,更好的将雨水储存于围墙32内,灌溉植被。

参照图2,所述灌溉装置4包括支架41和与支架41相连的灌溉水管42,所述灌溉水管42上设有多个喷头43,本实施例中支架41设于围墙32上,灌溉水管42上连接于支架41,与植被保持一定高度,使得喷头43对植被的喷洒更加均匀,且通过喷头43将水流减小,减少对植被的冲击力,避免损害植被。

参照图1,所述植被种植装置3还设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一端连接于植被种植装置3底部且设有过滤网11(参照图3),另一端连接有蓄水箱,植被种植装置3中多余的水从出水管9中流入储水箱10中,储存起来做下一步利用,本实施例中出水管9通过U型管卡14固定于墙壁上,使其更加牢固,不易倾倒损坏。

参照图3,所述屋顶1上还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12,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12通过电线13连接于电机72和电磁阀8,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12供电给电机72和电磁阀8,满足电机72和电磁阀8的日常需求,不需要使用家用电源,节约了资源。

工作原理:下雨时,启动电机72,电机72带动盖板6旋转打开集水箱2上端开口,收集雨水,雨停时,电机72带动盖板6旋转封闭集水箱2上端开口,形成密闭空间,减少集水箱2中雨水的蒸发,当植被需要浇水灌溉时,打开电磁阀8,使得集水箱2中的雨水从进水管5中流入灌溉水管42中,进而通过喷头43喷洒灌溉于植被,滋养植被;植被中多余的水从出水管9中流入储水箱10中,储存起来做进一步利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