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为农作物授粉用蜂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3868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为农作物授粉用蜂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蜂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为农作物授粉用蜂箱。



背景技术:

目前,大棚种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可以在各种季节栽培出各种农作物,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且产量高、病害控制容易,经济效益显著。但是,很多农作物要结果就离不开授粉,而大棚隔绝了外部环境,无法利用风力、昆虫等进行自然授粉,为了保证农作物正常的结果,一般会在大棚内养殖蜜蜂,利用蜜蜂授粉,同时可以得到蜂蜜,增加收益。

现有的养殖蜂箱有多种,如申请号为201320397257.6的便携式授粉蜂箱,申请号为201610057894.7的授粉用安全蜂箱等,采用这种蜂箱养殖时,蜜蜂酿蜜的过程为: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分蒸发,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在此过程中,为了加快花蜜水分的蒸发,蜜蜂会通过挥动翅膀产生风力,使花蜜尽快浓缩。这就加大了蜜蜂的劳动强度,不利于提高蜂蜜的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加速花蜜水分蒸发、提高蜂蜜产量的用于为农作物授粉用蜂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为农作物授粉用蜂箱,包括蜂箱,

还包括挡水棚,所述挡水棚由顶棚和三面侧棚围成养殖间,所述养殖间内设置有支撑架A;

所述支撑架A包括一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安装有多层水平的支撑板,每层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每个凹槽内放置有一蜂箱;

所述蜂箱包括底板、侧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侧板和顶板围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可拆卸地安装有蜂巢,所述蜂巢上设置有多个正六边形的巢孔;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与空腔相通的通行孔,所述侧板顶部的内壁有滑槽,所述顶板的两边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中设置有定位件;

所述蜂巢的上方安装有热风风机和蓄电池,所述热风风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所述导线上设置有定时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风机与蜂巢之间设置有匀风装置,所述匀风装置包括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且扰流板的边缘设置有弧形的导流面,所述扰流板与蜂巢之间设置有匀风板,所述匀风板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孔,所述进风孔的上孔口设置有集风罩。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多个防蚁容器,所述防蚁容器的上端开口,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柱位于通孔内,所述防蚁容器中盛装有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架B,所述蜂巢放置于支撑架B并通过插销与支撑架B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蜂巢的两端设置有提手。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为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蜂箱中设置热风风机,不仅有利于蜂箱内部保暖,还能够将热风吹向巢孔中的花蜜,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缩短蜂蜜酿造时间,同时减轻蜜蜂的劳动量,使蜜蜂有更多的时间收集花蜜,酿造更多的蜂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蜂巢的俯视图;

图3是扰流板示意图;

图4是匀风板示意图。

附图标记:1—挡水棚;2—蜂箱;3—支撑架A;4—蜂巢;5—巢孔;6—定位件;7—热风风机;8—蓄电池;9—定时开关;10—扰流板;11—通风孔;12—导流面;13—匀风板;14—进风孔;15—集风罩;16—防蚁容器;17—支撑架B;18—提手;21—底板;22—侧板;23—顶板;24—通行孔;31—支撑柱;32—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为农作物授粉用蜂箱,包括蜂箱2,

由于需要经常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或打药,为了避免水滴溅射在蜂箱2上并对蜂箱2进行侵蚀,在大棚的一角设置了挡水棚1,所述挡水棚1由顶棚和三面侧棚围成养殖间,所述养殖间内设置有支撑架A3。挡水棚1可采用塑料或者砖头混凝土搭建,为蜜蜂提供稳定的饲养环境。

所述支撑架A3包括一对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上安装有多层水平的支撑板32,每层支撑板32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每个凹槽内放置有一蜂箱2。支撑架A3设置多层支撑板32,增加能够安置的蜂箱2的数量,提高喂养密度。

所述蜂箱2包括底板21、侧板22和顶板23,所述底板21、侧板22和顶板23围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可拆卸地安装有蜂巢4,以便于将蜂蜜取出后再将蜂巢4装回蜂箱2。所述蜂巢4上设置有多个正六边形的巢孔5。蜂巢4用于蜂蜜的酿造,蜜蜂将花蜜采集回来后存储到巢孔5中,再不断的用口器吸入、吐出花蜜,期间混入体内的微量元素、多种酶类等营养物质,使花蜜发酵。巢孔5中的蜂蜜酿造好后,蜂蜜吐出蜂蜡将蜂巢4盖上,取蜜的时候把封盖的蜂蜜拿出来,割掉封盖的蜂蜡,用特制的摇蜜机就可以把蜂蜜从蜂巢4中分离出来。所述侧板22上设置有与空腔相通的通行孔24,用于蜜蜂出入。所述侧板22顶部的内壁有滑槽,所述顶板23的两边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顶板23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中设置有定位件6。取蜜时,拆下定位件6,向外抽动顶板23,使蜂箱2打开,再将蜂巢4取出即可。

所述蜂巢4的上方安装有热风风机7和蓄电池8,所述热风风机7通过导线与蓄电池8相连,所述导线上设置有定时开关9。对定时开关9进行设置,使其每隔一段时间导通,热风风机7通电转动,将热风吹向蜂巢4,使花蜜中的水分加速蒸发,缩短花蜜的酿造周期,蜜蜂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有利于蜂箱2的内部保暖。

采用原来的养蜂设备,蜂蜜的酿造时间为5到15天,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蜂箱2进行养殖,蜂蜜的酿造时间缩短为3到10天,大大提高了蜂蜜的酿造效率,提高蜂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热风风机7与蜂巢4之间设置有匀风装置,所述匀风装置包括扰流板10,所述扰流板10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11,且扰流板10的边缘设置有弧形的导流面12,所述扰流板10与蜂巢4之间设置有匀风板13,所述匀风板13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孔14,所述进风孔14的上孔口设置有集风罩15。热风经过扰流板10分散后经过集风罩15进入进风孔14,再从进风孔14吹向蜂巢4,使蜂巢4各个部位接收的风力均衡,保证蜂蜜的质量稳定。

为了防止蚂蚁爬入蜂箱2,影响蜜蜂的正常工作,所述支撑柱31上设置有多个防蚁容器16,所述防蚁容器16的上端开口,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柱31位于通孔内,所述防蚁容器16中盛装有液体。液体采用清水即可,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蚂蚁从地面爬至支撑柱31的防蚁容器16时受到阻挡,如果要继续向上爬行,必须经过防蚁容器16,当其进入防蚁容器16内壁时,掉落在液体中被淹死,从而起到防治蚂蚁的作用。

为了方便蜂巢4的取放,所述底板21上设置有支撑架B17,所述蜂巢4放置于支撑架B17并通过插销与支撑架B17相连。所述蜂巢4的两端设置有提手18。

定位件6可采用螺钉、卡扣等,优选的,所述定位件6为定位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