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舍小型自动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3863阅读:1093来源:国知局
鸡舍小型自动上料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鸡舍小型自动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的养鸡场在喂饲料的时候,大部分需要人工来回的走来走去的将饲料放置在饲料槽内进行喂养,工作的强度很大,工作的效率也很低,同时喂养的时候给料也不是很均匀。

如果采用大型养殖场的自动上料系统,则成本太高,且会受空间的限制。

授权公告号为CN 204350859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喂料机,它设计成小车,能够移动自如,无需人工操作,只需要控制控制箱即可实现直行,转弯,前进和后退,操作非常方便,只需要将饲料装入到进料斗里面,该喂料机就可以通过出料管送入到需要添加饲料的部位,操作非常方便。但是,该喂料机仍存在以下问题:

1、喂料时仍需要一个人跟着操作小车,没有完全解放劳动力。

2、依靠人观察喂料机的出料口是否达到食槽的端点,经常发生出料口离食槽端点很远就停止送料了,或者出料口已经越过食槽的端点,送料还未停止导致料撒在地上。

3、出料管并排设置多个,当前面的出料管到达食槽的端点时,后面的距离端点还有一端距离,这时停止送料会有几个食槽有一部分没有喂入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完全实现自动送料,不需要人工跟随,且不会出现撒料现象的鸡舍小型自动上料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鸡舍小型自动上料系统,它包括行走小车、料箱和提料管,所述行走小车包括电池、控制器和行走驱动总成,所述控制器连接有电源开关,所述料箱位于所述行走小车上,所述提料管从所述料箱的底部向上延伸,在所述提料管内设置有提料蛟龙,在所述提料管上设置有下料管,所述提料蛟龙由伺服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带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走小车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光电传感器和一个与所述光电传感器在同一竖直线上的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位于所述行走小车的中间位置,且与所述提料管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光电传感器位于所述行走小车的前端;在鸡舍的多排鸡笼之间的地面上呈S型设置有黑色寻址线;在所述黑色寻址线上,与鸡笼上的食槽两端平齐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磁铁片;

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有一个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光电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连接,在所述行走驱动总成的回路和伺服电机的回路中分别串接一个继电器开关,所述继电器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提料管上至少设置有两个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包括固定端和套接端,所述套接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端拉伸。

进一步的,在所述料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提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驱动总成包括一个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调速器。

进一步的,在所述黑色寻址线的起始端和末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滚轮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它实现了自动行走,不需要人跟随操作,且能够精准的在食槽的长度范围内撒料,不会撒到地上或者出现食槽的端点位置没有送上料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行走小车底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鸡舍黑色寻址线设置示意图。

图中,行走小车1、光电传感器11、霍尔传感器12、电池13、料箱2、提料管3、下料管31、固定端311、套接端312、鸡笼4、食槽41、鸡笼4'、黑色寻址线5、磁铁片6、滚轮凹槽7、底座8、空腔8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行走小车1、料箱2和提料管3,所述行走小车1包括电池13、控制器和行走驱动总成,行走驱动总成包括行走轮、转向系统和驱动电机等,控制器控制行走小车行驶的原理与授权公告号为CN 204350859 U中公开的控制器控制原理很相近,只不过是把控制器的手动操作开关换成传感器开关,控制器可以采用授权公告号为CN 204350859 U中公开的控制器,也可以采用送餐机器人上的控制器。具体技术方案见下文详述。所述控制器连接有电源开关。如图1所示,行走小车1上设置有固定料箱2的底座8,底座8内设置有空腔81,所述电池13、控制器等设置在所述空腔81内。

所述料箱2位于所述行走小车1上,料箱2的结构为锥形,如图1所示,所述提料管3从所述料箱2的底部一侧倾斜向上延伸,提料管3的底部位于所述料箱2的底部,在所述提料管3内设置有提料蛟龙,所述提料蛟龙由伺服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带动,饲料从提料管3的底部由提料蛟龙运送到提料管3的上端。在所述提料管3上设置有下料管31,进一步的,在所述提料管3上至少设置有两个下料管31,下料管31与提料管3在同一平面内。如图1中所示,采用了三个下料管31,所述下料管31包括固定端311和套接端312,所述套接端312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端311拉伸,在上下食槽间距不同时,可以通过拉出和缩回套接端312对准食槽。

在所述行走小车1的滚轮与授权公告号为CN 204350859 U中公开的可以相同,驱动机构也相同。当然,滚轮也可以设置四个,滚轮的驱动机构为现有技术,与授权公告号为CN 204350859 U中公开的相同,或者与现在的遥控玩具车上的相同也可,在这里不再赘述。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光电传感器11和一个与所述光电传感器11在同一竖直线上的霍尔传感器12,所述霍尔传感器12位于所述行走小车1的中间位置,且与所述提料管3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就能实现送料的启动和停止与提料管的位置对应。所述光电传感器11位于所述行走小车1的前端,光电传感器感应黑色寻址线,沿着黑色寻址线行走,这种方式与现在很多机器人(如送餐机器人)相同,都是利用光电传感器感应黑色寻址线来实现行走的,该技术已属于公知常识,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在鸡舍的多排鸡笼4之间的地面上呈S型设置有黑色寻址线5,这样行走小车就能来回穿梭送料了。所述控制器与一个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光电传感器11和霍尔传感器12连接,在所述行走驱动总成的回路和伺服电机的回路中分别串接一个继电器开关,所述继电器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驱动连接,对于控制器与继电器开关的连接,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按照控制器的接线头与继电器开关连接即可。在所述黑色寻址线5上,与鸡笼4上的食槽41两端平齐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磁铁片6,当霍尔传感器12检测到磁铁片6时,单片机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驱动与伺服电机的回路连接的继电器开关,启动或停止提料蛟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为了能够实现两侧同时送料,在所述料箱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提料管3,结构与上述的提料管相同,这样就能同时向行走小车1两侧的食槽送料了。

为了能够控制行走小车1的行走速度,所述行走驱动总成包括一个变速器。

在所述黑色寻址线5的起始端和末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滚轮凹槽7,滚轮凹槽7是一个很浅的圆弧形凹槽,滚轮进入后很容易出来。其目的是方便光电传感器11正好对准黑色寻址线5。当行走小车1两侧的滚轮分别位于滚轮凹槽7内时,光电传感器11正好对准黑色寻址线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打开电源开关,将行走小车1放在黑色寻址线5上(图3中最左端的黑色寻址线5),光电传感器11位于黑色寻址线5上方,光电传感器11检测到黑色寻址线5后开始行走,当行走到第一个磁铁片6上方时,霍尔传感器12检测到磁铁片6,单片机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继电器开关接通伺服电机的回路,提料蛟龙开始工作,将饲料送到提料管3上端,从下料管31落到鸡笼4左侧的食槽41内。当行走小车1行走到食槽41的末端时,霍尔传感器12检测到与食槽41末端平齐的磁铁片6后,控制器控制继电器开关关断伺服电机的回路,提料蛟龙停止工作。然后行走小车1开始转弯,沿着黑色寻址线5走到两排鸡笼之间,这时,提料管3位于鸡笼4右侧的食槽上方,当霍尔传感器12检测到两排鸡笼4之间的第一个磁铁片6时,开始送料,再运动到两排鸡笼4之间的第二个磁铁片6时停止送料,行走小车1沿着黑色寻址线5转弯,然后进行下一排鸡笼的送料。这个过程中,鸡笼4'被行走小车1绕过,无法上料,在行走小车1完成单程送料后,再将行走小车1从没有送料的鸡笼4'的一侧放上行走小车1,使行走小车1再反向完成一个单程送料,这样鸡舍内的所有鸡笼就都完成了送料。

如果料箱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提料管3,行走小车1单程行走完后就能实现全部送料。

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