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柱状多层活框蜂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3867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柱状多层活框蜂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蜂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柱状多层活框蜂箱。



背景技术:

蜜蜂在养殖过程中,粪便一般会排入蜂箱的底部,必须定期清理,现有的蜂箱为较大的长方体,巢脾构筑于蜂箱内,占用大部分的空间,清理粪便时巢脾会造成干涉,容易对巢脾造成损坏,且清理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柱状多层活框蜂箱,能够方便地清理蜂箱底部的粪便等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柱状多层活框蜂箱,包括多层重叠设置的蜂桶,位于最底层的蜂桶设置有底板,位于最上层的蜂桶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蜂桶之间设置有通行孔,位于中间的多层蜂桶上端和下端均开口;

每个蜂桶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每个蜂桶的下端面设置有环形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位于凹槽内并与凹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位于最上层的蜂桶的外侧壁设置有水平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一组竖直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穿过盖板并与盖板滑动配合,所述盖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一组竖直的压缩弹簧,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配重。

进一步地,与最底层蜂桶相邻的蜂桶外侧壁设置有一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长度大于最底层蜂桶的高度,且支撑脚的一端与蜂桶铰接,另一端设置有防滑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与蜂桶铰接处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定位扣,所述支撑脚位于定位扣中。

进一步地,所述蜂桶为4至7层。

进一步地,所述蜂桶为圆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蜂箱设置为多层上下开口的且可拆卸的蜂桶,每个蜂桶养殖一群蜜蜂,取蜜时可将蜂桶取下,取蜜更加方便,且蜜蜂的粪便和其他杂质落入最底层的蜂桶,清除粪便时,将最底层的蜂桶取出,清理十分方便,且不会破坏巢脾,有利于蜂蜜的正常繁殖和生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蜂桶;2—底板;3—盖板;4—通行孔;5—定位凸台;6—支撑板;7—滑杆;8—压缩弹簧;9—配重;10—支撑脚;11—防滑垫片;12—定位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柱状多层活框蜂箱,包括多层重叠设置的蜂桶1,位于最底层的蜂桶1设置有底板2,位于最上层的蜂桶1设置有盖板3,所述盖板3与蜂桶1之间设置有通行孔4,位于中间的多层蜂桶1上端和下端均开口;

每个蜂桶1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每个蜂桶1的下端面设置有环形的定位凸台5,所述定位凸台5位于凹槽内并与凹槽滑动配合。这种扣合连接结构不影响蜂桶1的取放,不仅能够使蜂桶1稳定性更好,还具有防水、防风、保暖的效果,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蜜蜂。

蜂桶1采用木板制造,高度约为20至35cm,在每个蜂桶1内安装支撑杆,用于蜜蜂建造巢脾,根据蜜蜂的习性,巢脾与蜂桶1内壁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距,因此,下层蜂桶1内的蜜蜂能够通过各层蜂桶1并通过通行孔4进出。由于各层蜂桶1能够方便地取放,取蜜时,可将蜂桶1取下,取蜜更加方便.蜜蜂的粪便以及在筑巢时产生的杂质落入最底层的蜂桶1,清除粪便时,将最底层的蜂桶1取出,清理十分方便,且不会破坏巢脾,有利于蜂蜜的正常繁殖和生活。

当春季和夏季蜜蜂繁殖较快、花卉较多时,蜜蜂的数量增加,通行次数增多,因此,需要扩大通行孔4;当秋季和冬季花卉较少时,蜜蜂的进出频率降低,需要缩小通行孔4,以尽可能地避免其他动物进入蜂桶1。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位于最上层的蜂桶1的外侧壁设置水平的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上固定设置有一组竖直的滑杆7,所述滑杆7的上端穿过盖板3并与盖板3滑动配合,所述盖板3与支撑板6之间设置有一组竖直的压缩弹簧8,所述盖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配重9。通过增减配重9,调整盖板3对压缩弹簧8的压力,调整压缩弹簧8的长度,从而调节盖板3的位置,控制通行孔4的大小。

与最底层蜂桶1相邻的蜂桶1外侧壁设置有一组支撑脚10,所述支撑脚10的长度大于最底层蜂桶1的高度,且支撑脚10的一端与蜂桶1铰接,另一端设置有防滑垫片11。在清除粪便时,利用从下至上第二层蜂桶1的支撑脚10支撑起整个蜂箱,以便于轻松地取出和安装最下层的蜂桶1,同时避免其他蜂桶1产生振动而影响蜂群的正常生活。

所述支撑脚10与蜂桶1铰接处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定位扣12,所述支撑脚10位于定位扣12中。支撑脚10能够上下转动,在平时,将支撑脚10固定于铰接点上方的定位扣12中,需要取出最下层的蜂桶1时,将支撑脚10从铰接点上方的定位扣12中取出,向下转动使其防滑垫片11接触地面,并将支撑脚10卡入铰接点下方的定位扣12中,从而防止支撑脚10晃动,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蜂桶1为4至7层。

蜂桶1的横截面可以是矩形,优选的,所述蜂桶1为圆筒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