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8200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无土栽培种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设施农业是当今我国现代农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目前我国设施园艺栽培面积已达346万公顷,设施农业总产值已达76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同时,设施农业还吸纳了6500-7000万个劳动力。

设施技术的提升将极大地增加经济收益,带动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作为设施种植业又能对改善环境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虽然我国设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科技总体水平低,从设施设备到栽培技术管理不配套、不规范,难以形成较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2010年06月09日公开的、专利申请号为200920173074.X、名称为“一种漂浮式水耕栽培定植板”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漂浮式水耕栽培定植板,漂浮式水耕栽培是无土栽培中DFT(深液流栽培)水耕栽培的一种重要模式,定植板上具有等间距的定植孔,定植板下方有漂浮部,漂浮部可以为2-3个。利用泡沫板作为漂浮式水耕栽培定植板材料,该泡沫板优选聚苯乙烯泡沫板,可以更好的保持植株根际及营养液温度环境和根系周围环境的供氧需要。该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定植板下部虽有浮水层,但放上植物后,直接压在营养液面上,长期使用后,易导致定植板四周和表面长满绿苔,缠绕在植株的根际周围,影响种植效果和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定植板直接漂浮在液面上,严重阻碍植物的根系的供氧,特别是在营养液面温度偏高时,植株的根系很容易出现缺氧的状况,根系进行无氧呼吸,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产量。

为实现漂浮式水耕栽培的技术应用推广,需要开发相对简易、实用、新型的漂浮式水耕栽培定植板,使种植在其上的植物能够进行有效的有氧呼吸,不仅能减少绿苔,又提高了产量。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对提升设施农业的栽培技术水平与装备水平,对提高种植效率和种植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式的、方便利用和拆解、操作简单、能很好的避免长期使用后定植板上易生绿苔的现象、解决阻碍植株根系供氧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品质与产量的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

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贯通的空气凹槽的定植板、凹形栽培槽、栽培槽正挡板和栽培槽反挡板,所述凹形栽培槽分别与所述栽培槽正挡板和栽培槽反挡板相连接,所述设有贯通的空气凹槽的定植板置于所述凹形栽培槽内。

优选地,所述设有贯通的空气凹槽的定植板的结构为:所述定植板上设有等间距的定植孔,所述定植孔位于定植板正面一侧的称为正面定植孔,所述定植孔位于定植板背面一侧的称为背面定植孔,所述正面定植孔上设有圆形凸起,所述贯通的空气凹槽位于所述背面定植孔的横向方向,所述空气凹槽的两侧为漂浮部。

优选地,所述两个所述空气凹槽之间所述漂浮部中间还设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定植板由泡沫板构成。

优选地,所述正面定植孔的直径为0.03m-0.035m,所述背面定植孔的直径为0.02m-0.025m。

优选地,所述定植孔的柱距和行距均为0.12m-0.13m。

优选地,所述圆形凸起的直径为所述正面定植孔直径的2.5-3倍。

优选地,所述空气凹槽的数量为3个。

优选地,所述空气凹槽的深度为0.01m-0.02m。

优选地,所述漂浮部位于所述空气凹槽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漂浮部与所述定植板平行排列,漂浮部与营养液面间的接触面有8个。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3个。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为0.01m-0.02m。

优选地,所述凹形栽培槽两侧设有卡口。

优选地,所述凹形栽培槽两侧设有3个卡口。

优选地,所述栽培槽正挡板上设有卡口,内侧设有凹陷。

优选地,所述栽培槽正挡板上设有3个卡口。

优选地,所述栽培槽反挡板上设有卡口,内侧设有凸起。

优选地,所述栽培槽反挡板上设有3个卡口。

优选地,所述凹形栽培槽设有与供回液管(UPVC管)连接的接口。

优选地,所述凹形栽培槽的底部设有固定槽。

优选地,所述栽培槽正挡板和栽培槽反挡板的底部设有固定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定植板漂浮于栽培槽内的营养液面上,叶菜定植在定植板上的定植孔内。栽培槽用于盛放供叶菜生长所需的营养液,叶菜的吸收根系也在栽培槽内生长。新型栽培槽是可拆卸式的,方便利用和拆解,操作简单。栽培槽连有供回液管(UPVC管),UPVC管用于营养液循环流动。其中,供液管上还可以进一步连接定时器和供液泵,由此控制营养液的供液循环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定植板利用泡沫板作为漂浮式水耕栽培定植板的材料,该泡沫板优选聚苯乙烯泡沫板,可以更好的保持植株根际及营养液温度环境和根系周围的供氧需要。同时,该实用新型定植板还能很好的避免长期使用后定植板上易生绿苔的现象,解决了阻碍植株根系供氧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品质与产量。

本实用新型开发出的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操作简单、实用,增加了土地利用率,可实现大规模化生产应用。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选的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定植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定植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定植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定植板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栽培槽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栽培槽正挡板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栽培槽反挡板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栽培卡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 正面定植孔 2 圆形凸起

3 背面定植孔 4 漂浮部

5 加强筋 6 空气凹槽

7 卡口 8 卡子

9 栽培槽正挡板 10 栽培槽反挡板

11 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定植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定植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定植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定植板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栽培水槽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栽培槽正挡板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栽培槽反挡板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中栽培卡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正面定植孔,2为圆形凸起,3为背面定植孔,4为漂浮部,5为加强筋,6为空气凹槽,7为卡口,8为卡子,9为栽培槽正挡板,10为栽培槽反挡板,11为固定槽。

本实施例中,定植板长宽各为0.6m,板厚0.025m-0.03m,按栽培实施要求,株间距为0.12m-0.13m,定植板上打孔4排,每排4个定植孔,正面定植孔1的直径为0.03m-0.035m,正面定植孔1上设有圆形凸起2,圆形凸起2的直径为正面定植孔1直径的2.5-3倍,背面定植孔3的直径为0.02m-0.025m。定植板在柱距方向两边对等预留空间,行距方向亦然。定植板背面的4排的背面定植孔的每一排的方向设有贯通的空气凹槽6,空气凹槽6的两侧为漂浮部4,漂浮部4与所述定植板平行排列,漂浮部4与营养液面间的接触面有8个。定植板背面设有加强筋5,定植板和加强筋5的材料为泡沫板,优选聚苯乙烯泡沫板,泡沫软,可以增加泡沫强度。

本发明的可拆卸式漂浮培植物栽培装置的整体结构见图9,包括定植板,栽培槽,栽培槽正挡板9和栽培槽反挡板10,栽培槽分别与栽培槽正挡板9和栽培槽反挡板10相连接,定植板置于栽培槽内;定植板如图4所示,其结构如上所述;栽培槽如图5所示,其为凹形结构,底部为正方形,两侧各设有3个卡口7,底面设有横向的3个固定槽11;栽培槽的两个开口端分别与栽培槽正挡板9和栽培槽反挡板10相连接,栽培槽的材料为泡沫板,优选聚苯乙烯泡沫板;如图6所示,栽培槽正挡板9的底部设有3个固定槽11,其外侧设有3个卡口7,在栽培槽正挡板9的内侧设有凹陷,栽培槽正挡板9的材料为泡沫板,优选聚苯乙烯泡沫板;如图7所示,栽培槽反挡板10的底部设有3个固定槽11,其外侧设有3个卡口7,在栽培槽反挡板10的内侧设有凸起,栽培槽反挡板10的材料为泡沫板,优选聚苯乙烯泡沫板。

实际栽培操作过程如下:先对定植板和栽培槽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将栽培槽和栽培槽正挡板以及栽培槽反挡板固定安装好后,再将防水膜固定到栽培槽内,用卡子8将防水膜固定到栽培槽的卡口7上,如图8所示,为卡子8的结构示意图。设定好栽培槽内的营养液的水位,接通供回液系统,往栽培槽内放营养液,然后将叶菜植株定植于新型的漂浮式水耕栽培定植板上的定植孔内,然后将定植板放于栽培槽内,定植后,通过漂浮部4和加强筋5,与栽培槽的液面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形成一层空气层,用于植株进行有氧呼吸。栽培槽通过供液管和回液管(图中未标出)连接营养液储液池,储液池中的营养液通过供液抽入到供液管内,然后流入栽培槽,再经过回液管流回到储液池中,实现营养液的自动循环利用。

根据栽培架的长度确定所能用的定植板和栽培槽的个数,以及防水膜的尺寸。此新型的漂浮式水耕栽培定植板既适用于连栋温室,又适用于日光温室,或者是塑料大棚生产。

以上,采用所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明确,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不脱离利用权利要求栏的记载决定的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和范围地作为修改和变更形态进行实施。因而,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于本实用新型并不具有任何限制的意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