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草莓种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5705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架,特别是一种旋转式草莓种植架。



背景技术:

草莓,又称为红莓、凤梨草莓、洋梅等,外观呈心形、果肉多汁且芳香浓郁,是一种鲜红色的水果。且草莓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能够有效促进生长发育以及帮助人体消化,具有保健功效,被称赞为“水果皇后”。近年来,草莓越来越受人们喜爱,一年四季的销售量都居高不下,市场需求大。

现目前草莓的种植主要依靠土壤种植方式。传统的种植是将草莓直接种植在地面进行统一种植管理,但是草莓喜光,需要大量光照;其又喜温凉气候,当气温过高时,需要采取遮荫措施,所以传统的草莓种植需要大量的土壤资源,空间利用不合理,且种植管理操作繁杂。另外,现有的草莓种植架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据种植需求进行及时移动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草莓种植架,能够满足种植架上各个草莓植株的光照需求以及进行统一遮荫处理,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且草莓种植管理操作简单,同时还能够根据种植需求进行位置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草莓种植架,包括主支架,主支架上从上至下依次套有顶支架、第一种植架、第二种植架、第三种植架、第四种植架,且在第三种植架与第四种植架之间的主支架上设有支撑脚;第一种植架、第二种植架、第三种植架和第四种植架上左右对称间隔设有盆孔。

前述的旋转式草莓种植架,所述第一种植架、第二种植架、第三种植架、第四种植架的长度依次递增,对应四个种植架上的盆孔数量依次递增。

前述的旋转式草莓种植架,所述第一种植架、第二种植架、第三种植架、第四种植架之间的高度间距为30-40cm。

前述的旋转式草莓种植架,所述第四种植架两端下方均设有第一万向轮,所述支撑脚下端设有第二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旋转结构,充分利用上层空间进行草莓种植,能够满足种植架上各个草莓植株的光照需求;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又能将种植架进行旋转调整成同一垂直位置,统一进行遮荫处理,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且草莓种植管理操作简单。同时利用万向轮使其还能够根据种植需求进行位置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顶支架、2-第一种植架、3-第二种植架、4-第三种植架、5-第四种植架、6-第一万向轮、7-第二万向轮、8-主支架、9-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旋转式草莓种植架,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主支架8,主支架8上从上至下依次套有顶支架1、第一种植架2、第二种植架3、第三种植架4、第四种植架5,第一种植架2、第二种植架3、第三种植架4、第四种植架5能够围绕主支架8进行旋转,当草莓植株需要进行充分光照时,将第一种植架2、第二种植架3、第三种植架4、第四种植架5旋转成螺旋状,使得种植架上的草莓植株能够受光照均匀,充分吸收光照,且操作便利;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将第一种植架2、第二种植架3、第三种植架4、第四种植架5旋转到同一垂直面,然后在顶支架1上放置遮荫布,使得整个种植架能够被遮荫布覆盖,由于整个种植架空间缩小,使得遮荫过程操作简单。在第三种植架4与第四种植架5之间的主支架8上设有支撑脚9,使得整个种植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固。第一种植架2、第二种植架3、第三种植架4和第四种植架5上左右对称间隔设有盆孔,用于固定置放草莓种植盆。

所述第一种植架2、第二种植架3、第三种植架4、第四种植架5的长度依次递增,对应四个种植架上的盆孔数量依次递增,便于置放草莓种植盆以及观察草莓种植情况。

所述第一种植架2、第二种植架3、第三种植架4、第四种植架5之间的高度间距为30-40cm,满足草莓植株的生长空间需求以及舒适的人机操作。

所述第四种植架5两端下方均设有第一万向轮6,所述支撑脚9下端设有第二万向轮7,使其能够在地面上进行各个方位的移动,最终根据种植需求进行位置调整。

工作原理:利用旋转结构,使其上层空间在被利用的同时,还能满足草莓种植的光照需求以及遮荫需求;利用万向轮满足整体种植架的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