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蝴蝶幼虫疾病的饲养笼及其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
现有的蝴蝶幼虫养殖通常采用室内饲养,是从室外采摘寄主植物叶片,放置在养虫笼或容器内饲养,这种饲养方法的缺点是:(1)现有的养虫笼均是固定不可拆卸,这就导致养虫操作困难,如:更换饲料难,养虫笼的清洗和消毒难;(2)现有的蝴蝶幼虫饲养都是采用叶片饲养,叶片在离开枝条后容易干枯,叶片上的蛋白质容易变质;(3)饲养的叶片均是放置在饲养笼的底部,蝴蝶幼虫在叶片上取食、爬行、排粪,虫粪是病源的重要载体,这就导致饲养叶片中容易受虫粪中病源的感染,蝴蝶幼虫食用该饲养叶片后容易得病;(4)现有的蝴蝶幼虫饲养过程中,当需要更换饲料时,需要移动幼虫,这就惊动了幼虫,容易导致:(a)蝴蝶幼虫停食、(b)无法完成蜕皮而死亡,(c)正在化蛹的老熟幼虫无法完成化蛹;(5)老熟幼虫要化蛹时,会爬上笼子顶部化蛹,由于饲养笼是固定的,化了的蛹无法及时移走,当达到一定密度时,老熟幼虫的爬动会干扰正在蜕皮化蛹的虫子,致使幼虫化蛹不能完成而死亡。
这些饲养方法不仅操作不便、花费较多工时、效率低,养虫笼清洗消毒困难,而且疾病传播快,幼虫得病率增高,增加了蝴蝶幼虫的死亡率,有时死亡率达100%。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减少蝴蝶幼虫疾病的饲养笼及其饲养方法,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有效降低蝴蝶幼虫的得病率,提高养殖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少蝴蝶幼虫疾病的饲养笼,包括饲养笼本体,所述饲养笼本体是由前端面框、后端面框以及两侧部面框围成一中空的六面体框架,所述饲养笼本体的上端设有一可活动的顶盖,饲养笼本体的下端设有一可活动的底座,所述顶盖、底座、前端面框、后端面框以及两侧部面框的中间均固定有以利封闭的纱网,所述前端面框的上端和后端面框的上端之间设有若干用于夹持植物枝条的夹持件。
进一步的,所述饲养笼本体为长方体状,所述前端面框、后端面框以及两侧部面框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框,所述前端面框和后端面框的左、右两边框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用于与两侧部面框固联的螺孔,所述前端面框和后端面框的上边框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开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穿绳孔。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包括两条相互平行并紧贴的支撑绳,两条所述支撑绳的一端穿过前端面框上边框的同一穿绳孔并进行打结,两条所述支撑绳的另一端穿过后端面框上边框的对应穿绳孔并进行打结,所述支撑绳与两侧部面框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与前端面框、后端面框以及两侧部面框的上端可拆连接,所述底座与前端面框、后端面框以及两侧部面框的下端可拆连接。
本发明另一种方案:一种减少蝴蝶幼虫疾病的饲养笼的饲养方法,饲养时:取蝴蝶幼虫的寄主植物枝条倒挂在饲养笼本体内,植物枝条的基部夹持在两条支撑绳之间,蝴蝶幼虫在倒挂的植物枝条上取食;当更换寄主植物时,将新鲜的植物枝条靠近旧植物枝条,幼虫自动转移到新鲜植物枝条上;饲养一段时间后,更换底座以清理蝴蝶幼虫的粪便,更换顶盖以收集老熟幼虫化成的蛹。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枝条带有叶片,植物枝条的长度为40厘米,植物枝条的剪断处与基部第一叶的叶柄距离为1-2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1)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饲养笼方便饲养操作,易拆卸,便于彻底清洗和消毒;(2)使用带有叶片的植物枝条饲养蝴蝶幼虫,植物枝条的保鲜期更长,叶片不易干枯,叶片上的蛋白质不易变质,且叶片悬空设置,虫粪易掉落在饲养笼底部,不会粘在叶片上,减少幼虫接触虫粪的机会,降低蝴蝶幼虫的得病率;(3)植物枝条的基部由支撑绳夹持,更换寄主植物时,只需将新鲜植物枝条靠近旧植物枝条即可,幼虫会自动爬到新鲜植物上,不用手动转移幼虫,就不会惊动幼虫的取食和蜕皮,提高幼虫的存活率;(4)植物枝条悬挂在饲养笼中,蝴蝶幼虫的粪便直接落入至底座上,清理时只需更换底座即可,清理方便,及时;(5)顶盖装拆方便,便于更换,可及时移走蝴蝶的蛹,当老熟幼虫化蛹密度大时,及时更换顶盖,可减少老熟幼虫化蛹的干扰,提高化蛹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1-饲养笼本体;10-前端面框;11-后端面框;12-左端面框;13-右端面框;14-螺孔;15-穿绳孔;2-纱网;3-支撑绳;4-顶盖;5-底座;6-植物枝条;60-叶片;61-枝条基部;62-枝条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一种减少蝴蝶幼虫的饲养笼,包括饲养笼本体1,所述饲养笼本体1是由前端面框10、后端面框11以及两侧部面框(左端面框11和右端面框12)围成一中空的六面体框架,所述饲养笼本体1的上端设有一可活动的顶盖4,饲养笼本体1的下端设有一可活动的底座5,所述顶盖4、底座5、前端面框10、后端面框11以及两侧部面框的中间均固定有以利封闭的纱网2,所述前端面框10的上端和后端面框11的上端之间设有若干用于夹持植物枝条的夹持件;饲养时:取带有叶片的植物枝条6,其基部60通过夹持件3夹持,实现倒挂悬空设置在饲养笼本体1内,蝴蝶幼虫在植物枝条6上取食,蝴蝶幼虫的粪便落至底座5上,可随时更换底座5,以清除粪便,老熟幼虫在顶盖4上化蛹,可随时更换顶盖4,以收集虫蛹。
本实施例中,所述饲养笼本体1为长方体状,所述前端面框10、后端面框11以及两侧部面框(12,13)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框,所述前端面框10和后端面框11的左、右两边框(12,13)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用于与两侧部面框固联的螺孔14,所述前端面框10和后端面框11的上边框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开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穿绳孔15。
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工方便,所述前端面框10、后端面框11、左端面框12、右端面框13、顶盖4以及底座5的材质可以是木材,也可以是铝合金或不锈钢等,所述左端面框12、右端面框13、前端面框10以及后端面框11均由4根边长为0.6米,厚度为3厘米的条状边框组成,所述顶盖4和底座5均是2根边长为0.66米,2根宽为0.6米,厚度为3厘米的条状边框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包括两条相互平行并紧贴的支撑绳3,两条所述支撑绳3的一端穿过前端面框10上边框的同一穿绳孔15并进行打结,两条所述支撑绳3的另一端穿过后端面框11上边框的对应穿绳孔15并进行打结,所述支撑绳3与两侧部面框相平行;使用时,只需将植物枝条6的基部60夹持在两支撑绳3之间即可,夹持牢固,方便植物枝条的更换,且加工成本低廉。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4与前端面框10、后端面框11以及两侧部面框的上端可拆连接,所述顶盖4;所述底座5与前端面框10、后端面框11以及两侧部面框的下端可拆连接,即为了装拆方便和提高顶盖4以及底座5连接的牢固性,顶盖4的四边中部分别与前端面框10、后端面框11以及两侧部面框的上边框的中部通过搭扣锁可拆连接;底座5的中部分别前端面框10、后端面框11以及两侧部面框的下边框的中部通过搭扣锁可拆连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可以直接将前端面框、后端面框11、左端面框12以及右端面框13搭接在底座5上,顶盖4直接覆盖在前端面框10、后端面框11、左端面框12以及右端面框13的上端。
本发明另一种方案:一种减少蝴蝶幼虫疾病的饲养笼的饲养方法,饲养时:取蝴蝶幼虫的寄主植物枝条6倒挂在饲养笼本体1内,植物枝条6的基部60夹持在两条支撑绳3之间,蝴蝶幼虫在倒挂的植物枝条6上取食;当更换寄主植物时,将新鲜的植物枝条靠近旧植物枝条,幼虫自动转移到新鲜植物枝条上;饲养一段时间后,更换底座5以清理蝴蝶幼虫的粪便,更换顶盖4以收集老熟幼虫化成的蛹。
本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枝条6带有叶片60,植物枝条的长度为40厘米,植物枝条的剪断处与基部第一叶的叶柄距离为1-2厘米,方便两支撑绳夹持植物枝条。
本实施例中,由于植物枝条采用倒挂放置,植物枝条的尾部向下,叶片也向下,蝴蝶幼虫取食后产生的粪便可直接落在底座5上,使幼虫与粪便分离,叶片与粪便分离,大大的降低的蝴蝶幼虫的患病率。
本发明中可及时更换底座,减小粪便对环境的污染;蝴蝶幼虫可自动转移至新的寄主植物,不用手动转移幼虫,可减少惊动蝴蝶幼虫,提高蝴蝶幼虫的蜕皮成功率;当老熟幼虫化蛹密度大时,及时更换顶盖,可减少老熟幼虫化蛹的干扰,提高化蛹率;植物枝条倒挂进行养殖蝴蝶幼虫,可以减少蝴蝶幼虫与粪便的接触,减少叶片与粪便的接触,减少疾病的传播,从而减小蝴蝶幼虫的得病率,提高蝴蝶幼虫的成活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