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4589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方法,属于农药虫害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大豆连作面积的不断增加,大豆根部病害逐年加重,其中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病又称大豆黄萎病,是危害大豆的主要土传病害,是制约大豆产量提高的重要病害之一。因其病原大豆胞囊线虫形成具有防护外壳的胞囊存在于土壤中,生活史中的几个龄期专性寄生于大豆根部,极难防治。目前在我国对该病的防治主要是使用化学药剂拌种,但化学农药的施用造成土壤和环境污染,影响人畜以及自然环境安全,生产上最经济有效的控制方法是种植抗病品种,但我国大豆主产区育成的抗病品种较少,且抗线育种是一项经济有效环保的措施,但是其丰产性不佳、地域限制明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抗线品种的推广和大面积种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化学农药大量使用造成土壤和环境污染,影响人畜以及自然环境安全及抗线虫品种少、抗线育种受到条件制约难以推广和大面积种植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槟榔壳粉末100-200份、五加皮粉末20-90份、白僵菌孢子粉15-25份、羧甲基纤维素10-15份及壳聚糖30-5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槟榔壳粉末、五加皮粉末与白僵菌孢子粉及羧甲基纤维素及壳聚糖混合可以有效控制大豆连作造成大豆胞囊线虫病,由于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羧甲基纤维素和壳聚糖可以较好的维持白僵菌孢子粉的活性,再通过槟榔壳粉末、五加皮粉末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白僵菌孢子粉在田中的定殖和繁殖,提高抑制大豆胞囊线虫的效果。

本发明生防制剂可以有效控制大豆田土壤中胞囊线虫的胞囊、卵和二龄幼虫数量,降低连作大豆田胞囊线虫虫源基数,减轻胞囊线虫对第二年种植大豆的危害。该生防制剂无化学残留,可以有效防止施用化学农药造成的土壤和环境污染,对人畜无害、安全、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可以利用废弃资源,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和节能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进一步,所述槟榔壳粉末和所述五加皮粉末过10至100目筛。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土壤中可以快速分解,分解后可以为白僵菌孢子粉生长提供有利环境。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进一步,所述的白僵菌孢子粉含孢量为1.0×109~2.0×1011个孢子/g,活孢率大于85%。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进一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槟榔壳粉末120份、五加皮粉末20份、白僵菌孢子粉20份、羧甲基纤维素12份及壳聚糖35份。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进一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槟榔壳粉末180份、五加皮粉末40份、白僵菌孢子粉25份、羧甲基纤维素15份及壳聚糖40份。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最大程度发挥白僵菌孢子粉的抗虫及抑虫、杀虫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槟榔壳及五加皮在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后的槟榔壳及五加皮通过粉碎机粉碎成粉末状;

步骤2)将槟榔壳粉末和五加皮粉末按照上述的重量份比例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体A;

步骤3)将白僵菌孢子粉、羧甲基纤维素及壳聚糖按照1至5任一项重量份比例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体B,将混合体放入包衣机内进行包衣造粒获得包衣颗粒过10至100目筛;

步骤4),将步骤2)获得所述混合体A和步骤3)获得的混合体B混合均匀。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制备方法,进一步,烘干温度为40-65℃,烘干时间为5至20小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使用方法,每亩土地施用20-50公斤生防制剂。

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在整地时,将每亩按照20-50公斤生防制剂的施用量与20厘米厚度的土层混合均匀。

采用本发明生防制剂在田间使用方法,大田试验表明在整地过程中将每亩按照20-50公斤生防制剂的施用量与20厘米厚度的土层混合均匀,在秋季土壤中胞囊较春季减少了31.1%-100%;将每亩按照50公斤生防制剂的施用量与20厘米厚度的土层混合均匀秋季土壤中胞囊较春季减少了81.3%-1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槟榔壳粉末120kg、五加皮粉末20kg、白僵菌孢子粉20kg、羧甲基纤维素12kg及壳聚糖35kg。所述槟榔壳粉末和所述五加皮粉末过20目筛,所述的白僵菌孢子粉含孢量为2.0×109个孢子/g,活孢率86%。

上述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槟榔壳及五加皮在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后的槟榔壳及五加皮通过粉碎机粉碎成粉末状;烘干温度为40℃,烘干时间为20小时,含水量小于1%。

步骤2)将槟榔壳粉末和五加皮粉末按照上述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体A;

步骤3)将白僵菌孢子粉、羧甲基纤维素及壳聚糖按照上述重量比例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体B,将混合体放入包衣机内进行包衣造粒获得包衣颗粒过10至100目筛;

步骤4),将步骤2)获得所述混合体A和步骤3)获得的混合体B混合均匀获得该生防制剂。

实验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取春季在大豆4年连作的四个片区的土壤,经过蔗糖离心漂浮法测得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和对照(不做处理)4个区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数量分别是60个/100克土、56个/100克土、63个/100克土和62个/100克土;在整地时每亩土地施用50公斤实施例1制备的生防制剂应用于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在秋季10月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和对照区的4个区取土样测得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数量分别是2个/100克土、0个/100克土、1个/100克土和163个/100克土中,结果显示秋季土壤中胞囊较春季减少了96.7%-100%。

实施例2

一种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槟榔壳粉末180kg、五加皮粉末40kg、白僵菌孢子粉25kg、羧甲基纤维素15kg及壳聚糖40kg;所述槟榔壳粉末和所述五加皮粉末过10至100目筛,所述的白僵菌孢子粉含孢量为1.0×1010个孢子/g,活孢率88%。

上述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槟榔壳及五加皮在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后的槟榔壳及五加皮通过粉碎机粉碎成粉末状;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15小时,含水量小于1.5%。

步骤2)将槟榔壳粉末和五加皮粉末按照上述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体A;

步骤3)将白僵菌孢子粉、羧甲基纤维素及壳聚糖按照上述重量比例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体B,将混合体放入包衣机内进行包衣造粒获得包衣颗粒过50目筛;

步骤4),将步骤2)获得所述混合体A和步骤3)获得的混合体B混合均匀获得该生防制剂。

实验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取春季在大豆6年连作的四个片区的土壤,经过蔗糖离心漂浮法测得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和对照(不做处理)4个区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数量分别是73个/100克土、56个/100克土、66个/100克土和60个/100克土;在整地时每亩土地施用20公斤实施例2制备的生防制剂应用于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在秋季10月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和对照区的4个区取土样测得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数量分别是1个/100克土、2个/100克土、0个/100克土和182个/100克土中,结果显示秋季土壤中胞囊较春季减少了96.4%-100%。

实施例3

一种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槟榔壳粉末200kg、五加皮粉末90kg、白僵菌孢子粉25kg、羧甲基纤维素15kg及壳聚糖50kg;所述槟榔壳粉末和所述五加皮粉末过80目筛,所述的白僵菌孢子粉含孢量为2.0×109个孢子/g,活孢率90%。

上述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槟榔壳及五加皮在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后的槟榔壳及五加皮通过粉碎机粉碎成粉末状;烘干温度为65℃,烘干时间为8小时。

步骤2)将槟榔壳粉末和五加皮粉末按照上述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体A;

步骤3)将白僵菌孢子粉、羧甲基纤维素及壳聚糖按照上述重量比例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体B,将混合体放入包衣机内进行包衣造粒获得包衣颗粒过100目筛;

步骤4),将步骤2)获得所述混合体A和步骤3)获得的混合体B混合均匀获得该生防制剂。

实验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取春季在大豆6年连作的四个片区的土壤,经过蔗糖离心漂浮法测得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和对照(不做处理)4个区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数量分别是82个/100克土、66个/100克土、75个/100克土和60个/100克土;在整地时每亩土地施用20公斤实施例3制备的生防制剂应用于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在秋季10月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和对照区的4个区取土样测得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数量分别是10个/100克土、4个/100克土、2个/100克土和138个/100克土中,结果显示秋季土壤中胞囊较春季减少了87.8%-97.3%。

实施例4

一种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槟榔壳粉末100kg、五加皮粉末20kg、白僵菌孢子粉15kg、羧甲基纤维素10kg及壳聚糖30kg;所述槟榔壳粉末和所述五加皮粉末过60目筛,所述的白僵菌孢子粉含孢量为1.0×1011个孢子/g,活孢率89%。

上述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制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槟榔壳及五加皮在烘干机中烘干,烘干后的槟榔壳及五加皮通过粉碎机粉碎成粉末状;烘干温度为65℃,烘干时间为5小时。

步骤2)将槟榔壳粉末和五加皮粉末按照上述的重量比例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体A;

步骤3)将白僵菌孢子粉、羧甲基纤维素及壳聚糖按照上述重量比例混合均匀获得混合体B,将混合体放入包衣机内进行包衣造粒获得包衣颗粒过10目筛;

步骤4),将步骤2)获得所述混合体A和步骤3)获得的混合体B混合均匀获得该生防制剂。

实验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取春季在大豆5年连作的四个片区的土壤,经过蔗糖离心漂浮法测得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和对照(不做处理)4个区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数量分别是80个/100克土、78个/100克土、65个/100克土和60个/100克土;在整地时每亩土地施用20公斤实施例4制备的生防制剂应用于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在秋季10月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和对照区的4个区取土样测得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数量分别是15个/100克土、2个/100克土、0个/100克土和158个/100克土中,结果显示后秋季土壤中胞囊较春季减少了81.3%-100%。

对比例

实验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取春季在大豆3年连作的四个片区的土壤,经过蔗糖离心漂浮法测得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和对照(不做处理)4个区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数量分别是55个/100克土、48个/100克土、50个/100克土和42个/100克土;在整地时每亩土地施用2公斤白僵菌孢子粉应用于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在秋季10月试验1区、试验2区、试验3区和对照区的4个区取土样,测得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数量分别是39个/100克土、28个/100克土、30个/100克土和89个/100克土中,结果显示秋季土壤中胞囊较春季减少了29%-41.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