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弯囊苔草育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弯囊苔草采种及种子催芽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野生状态下,弯囊苔草种子具有很强的休眠特性,萌发率和发芽率极低,长期以来限制了弯囊苔草的大面积种植。
在野生状态下,弯囊苔草主要靠地下茎延伸产生新植株,且对环境的选择性较强。局部环境的变化极大的限制的弯囊苔草的地下茎蔓延,以至于限制了其种群的扩展。
园林绿化工程中种植弯囊苔草,主要采用采挖地下茎,进行分株栽培。本方式死亡率高,后期对死亡空缺地带需要补苗,增加了工程成本。而且分株繁殖本身就很难很快形成片植的效果。
目前对弯囊苔草的采种、制种和催芽方法,未见有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种质量高、种子发芽率高的弯囊苔草采种及种子催芽方法。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弯囊苔草采种及种子催芽方法,其步骤包括:
(1)每年6-8月在野外选取发育良好、生长健硕的弯囊苔草植株,然后采集植株上的种子,剔除杂质,筛选出纯净的弯囊苔草种子;
(2)将步骤(1)获得的弯囊苔草种子用15-25℃的清水洗净,然后晾干,再置于23-27℃的清水中浸泡24-36h,浸泡的同时用增氧机向清水中曝气;
(3)配置湿沙:将细沙、黄土和晒干的河道底泥以1:1:1的比例混合,并加入蒸馏水进行搅拌,待湿沙达到手握成团、松手土散的状态时停止加水和搅拌,湿沙制成;
(4)将步骤(3)制成的湿沙置于沙藏桶中,再将步骤(2)中浸泡完成的弯囊苔草种子取出并埋藏于湿沙中,然后将沙藏桶放置于温度为0-5℃的培养箱中15-20天;
(5)将步骤(4)中沙藏桶中埋藏有弯囊苔草中的湿沙取出并放入空白培养盘中,将培养盘放置于相对湿度为70%-80%、温度为23-27℃且具有光照的培养箱中进行催芽,催芽3-4天,每天手动轻柔翻拌湿沙1-3次,在催芽过程中,如种子1/3露白则停止翻拌和催芽,催芽完成。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本发明综合利用浸泡、沙藏、翻拌等方法促使种子发芽,操作简易,成本低。
2.本发明的采种方法保证了弯囊苔草种子的质量和成熟度。
3.采种及种子催芽过程所用到的原材料成本低廉且容易获取。
4.运用低温沙藏的方法完成了种子后熟,通过温度变化快速代谢种子内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促使种子萌发。
5.采用本发明办法处理的弯囊苔草种子,其发芽速率和成活率皆大幅提高,且出苗一致,长势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白培养盘中的培养效果图;
图2是本发明弯囊苔草种子播种后生长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弯囊苔草采种及种子催芽方法,其步骤包括:
(1)6月中旬在野外选取发育良好、生长健硕的弯囊苔草植株,然后采集植株上种子,剔除杂质,筛选出弯囊苔草纯净的种子;
(2)将步骤(1)获得的弯囊苔草种子用20℃的清水洗净,然后晾干,再置于24℃的清水中浸泡33h,浸泡的同时用增氧机向清水中曝气;
(3)配制湿沙:将细沙、黄土和晒干的河道底泥以1:1:1的比例混合,并加入蒸馏水进行搅拌,待湿沙达到手握成团、松手土散的状态时停止加水和搅拌,湿沙制成;
(4)将步骤(3)制成的湿沙置于沙藏桶中,再将步骤(2)中浸泡完成的弯囊苔草种子取出并埋藏于湿沙中,然后将沙藏桶放置于温度为2℃的培养箱中20天;
(5)将步骤(4)中沙藏桶中埋藏有弯囊苔草中的湿沙取出并放入空白培养盘中,将培养盘放置于相对湿度为70%、温度为24℃、光照强度为3500Lx的培养箱中进行催芽,催芽3天,每天手动轻柔翻拌湿沙2次,催芽过程中,如种子1/3露白则停止翻拌和催芽,催芽完成。
实施例2
一种弯囊苔草采种及种子催芽方法,其步骤包括:
(1)7月中旬在野外选取发育良好、生长健硕的弯囊苔草植株,然后采集植株上种子,剔除杂质,筛选出弯囊苔草纯净的种子;
(2)将步骤(1)获得的弯囊苔草种子用25℃的清水洗净,然后晾干,再置于26℃的清水中浸泡28h,浸泡的同时用增氧机向清水中曝气;
(3)配制湿沙:将细沙、黄土和晒干的河道底泥以1:1:1的比例混合,并加入蒸馏水进行搅拌,待湿沙达到手握成团、松手土散的状态时停止加水和搅拌,湿沙制成;
(4)将步骤(3)制成的湿沙置于沙藏桶中,再将步骤(2)中浸泡完成的弯囊苔草种子取出并埋藏于湿沙中,然后将沙藏桶放置于温度为3℃的培养箱中18天;
(5)将步骤(4)中沙藏桶中埋藏有弯囊苔草中的湿沙取出并放入空白培养盘中,将培养盘放置于相对湿度为75%、温度为26℃、光照强度为3000Lx的培养箱中进行催芽,催芽3天,每天手动轻柔翻拌湿沙1次,催芽过程中,如种子1/3露白则停止翻拌和催芽,催芽完成。
实施例3
一种弯囊苔草采种及种子催芽方法,其步骤包括:
(1)8月中旬在野外选取发育良好、生长健硕的弯囊苔草植株,然后采集植株上种子,剔除杂质,筛选出弯囊苔草纯净的种子;
(2)将步骤(1)获得的弯囊苔草种子用18℃的清水洗净,然后晾干,再置于25℃的清水中浸泡24h,浸泡的同时用增氧机向清水中曝气;
(3)配制湿沙:将细沙、黄土和晒干的河道底泥以1:1:1的比例混合,并加入蒸馏水进行搅拌,待湿沙达到手握成团、松手土散的状态时停止加水和搅拌,湿沙制成;
(4)将步骤(3)制成的湿沙置于沙藏桶中,再将步骤(2)中浸泡完成的弯囊苔草种子取出并埋藏于湿沙中,然后将沙藏桶放置于温度为4℃的培养箱中15天;
(5)将步骤(4)中沙藏桶中埋藏有弯囊苔草中的湿沙取出并放入空白培养盘中,将培养盘放置于相对湿度为80%、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3500Lx的培养箱中进行催芽,催芽4天,每天手动轻柔翻拌湿沙3次,催芽过程中,如种子1/3露白则停止翻拌和催芽,催芽完成。
将上述3个实施例中催芽完成的弯囊苔草种子进行播种,均在播种后5天左右发芽,并且28天的种子成活率均在90%以上。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空白培养盘中的培养效果图。
如图2所示,为利用本发明催芽的弯囊苔草种子播种后的生长效果图。
本发明中所述的沙藏桶是用于放置埋藏有弯囊苔草种子的湿沙的容器,以便于将催芽的种子放入培养箱培养,也可用其他容器代替沙藏桶。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综合利用浸泡、沙藏、翻拌等方法促使种子发芽,操作简易,成本低。
2、采种方法保证了弯囊苔草种子的质量和成熟度。
3、采用的各类原材料价格便宜且易得。
4、运用低温沙藏的方法,完成了种子后熟,通过温度变化,快速代谢种子内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促使种子萌发。
5、采用本发明办法处理的弯囊苔草种子,其发芽速率和成活率皆大幅提高,且出苗一致,长势好。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