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35112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种植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芦笋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为百合科天门冬属中的多年生宿根植物。芦笋质地细嫩、鲜美芳香、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蔬菜。其含有丰富的组织蛋白、叶酸、核酸,以及锌、锰、钼、硒、铬等微量元素,并含有天门冬酰胺、槲皮黄酮、洋菝契皂角甙、香豆素和芦丁等药效成分,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食品和抗癌食品,芦笋作为多年生作物,栽培后第二年即可采收,第三年即可丰收,其经济寿命可达15-20年之久,目前我国芦笋的种植面积有8万hm2,占世界首位。芦笋根量大,根群发达,适合在排灌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肥力强、地下水位较低、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和沙质土上栽培,栽培难度大。目前我国芦笋种植主要是小规模生产和粗放式的管理,生产出的芦笋常在3-5份才陆续开始上市,上市时间迟,且还存在如笋杆较细、产量低、病虫害多等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市时间早的高产优质的芦笋的栽培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芦笋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种:选用阿波罗、玛丽华盛顿或杰立姆系列芦笋品种;s2、栽种:a.配制营养土:按45-60wt%的近2年内未种植芦笋的疏松田土,5-15wt%腐熟的有机肥,5-15wt%草木灰,1-5wt%的菜籽油渣,5-20wt%的复合肥充分混合,即得营养土;b.整地:选择保肥、松散通气、易于排涝的ph值为中性的壤土或沙壤土,深耕栽培田,消毒,每亩施800-1000kg腐熟的有机底肥和5-10kg无公害化复合肥料,细耙整平,开沟做畦,做成床宽0.3-0.8m,床高60-100cm,沟距0.6-1.2m,沟深20-40cm的高平畦,浇足底水,隔一天后,浅耕培土,覆盖1-2cm厚的营养土,并支好棚架,覆上棚膜;c.播种:播种前先将种子放置在25-40℃的浸水液中避光浸泡2-4天,后捞出,放在40-50℃的阴暗处堆置1-3天进行催芽,至种子露白即可;随后用清水洗净,沥干,备用;播种期在12月下旬,每亩苗床用种量0.6-1.2kg,按行距(6-12)×(6-12)cm在栽培田开穴播种,播后覆营养土1-2cm,用湿草覆盖畦央;出苗前每天浇1次水以保持床土潮湿,且夜晚在棚面上加盖枯草保温;苗出齐后,每隔2-5天浇一次水,并及时施肥,以提供充足的水肥;s3、栽培管理:a.水分管理:及时浇水,保持土壤75-90%的相对湿度;b.土壤管理:嫩茎自萌芽后,打开棚面,昼夜通风,以降温排湿,促进生长,并且每半月进行一次中耕培土;c.养分管理:嫩茎生长时期结合浇水10-15天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用复合肥8-12kg或腐熟有机肥100-200kg,并喷洒0.5%的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结果期结合浇水一周追肥一次,每亩的复合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为3-8kg/次;d.病虫害防治:嫩茎生长时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60%代森铵800倍液(v/v)=1:1的混合药液进行喷施,每周一次,连喷3-6次。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肥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含氯氮磷钾复合肥料50份,含氯钙镁复合肥料5-15份,硼酸0-5份。所述含氯氮磷钾复合肥料为市售含氯离子的三元复合肥,所述含氯钙镁复合肥料为市售含氯离子的二元复合肥。进一步的,所述芦笋在出苗前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18-23℃,夜晚温度不低于15℃,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夜晚温度不低于18℃。进一步的,所述水分管理步骤中的水为经灭菌处理后的浓度为0.01-0.05%的发酵尿和/或粪液或发酵淘米水。发酵尿和/或粪液或发酵淘米水均为含有机质的低浓度水溶液,以发酵液代替常规水溶液进行浇灌,能更好的为土壤补给营养成分,有助于降低芦笋的成熟时间。进一步的,所述播种步骤中的浸水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4-氨基-5-咪唑甲酰胺10-15份,芽孢杆菌2-5份,赤霉素0.01-0.5份,水100份。上述浸水液能缩减种子破皮的时间,并能加快种子的萌发进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针对芦笋独特的生长特点,而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栽培方法,通过大棚种植及合理的温湿度及水肥管理,栽培出的芦笋笋杆粗壮,产量高,病虫害发生率低,且在2月初即可上市,大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一种芦笋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种:选用阿波罗、玛丽华盛顿或杰立姆系列芦笋品种;s2、栽种:a.配制营养土:按60wt%的近2年内未种植芦笋的疏松田土,5wt%腐熟的有机肥,15wt%草木灰,1wt%的菜籽油渣,19wt%的复合肥充分混合,即得营养土;b.整地:选择保肥、松散通气、易于排涝的ph值为中性的壤土或沙壤土,深耕栽培田,消毒,每亩施1000kg腐熟的有机底肥和5kg无公害化复合肥料,细耙整平,开沟做畦,做成床宽0.3-0.8m,床高60-100cm,沟距0.6-1.2m,沟深20-40cm的高平畦,浇足底水,隔一天后,浅耕培土,覆盖1-2cm厚的营养土,并支好棚架,覆上棚膜;所述复合肥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含氯氮磷钾复合肥料50份,含氯钙镁复合肥料15份;c.播种:播种前先将种子放置在25-40℃的浸水液中避光浸泡4天,后捞出,放在40-50℃的阴暗处堆置1天进行催芽,至种子露白即可;随后用清水洗净,沥干,备用;所述浸水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4-氨基-5-咪唑甲酰胺15份,芽孢杆菌2份,赤霉素0.5份,水100份;播种期在12月下旬,每亩苗床用种量0.6-1.2kg,按行距(6-12)×(6-12)cm在栽培田开穴播种,播后覆营养土1-2cm,用湿草覆盖畦央;出苗前每天浇1次水以保持床土潮湿,且夜晚在棚面上加盖枯草保温;苗出齐后,每隔5天浇一次水,并及时施肥,以提供充足的水肥;s3、栽培管理:a.水分管理:及时浇水,保持土壤75-90%的相对湿度;所浇的水为经灭菌处理后的浓度为0.01-0.05%的发酵尿、粪液;b.土壤管理:嫩茎自萌芽后,打开棚面,昼夜通风,以降温排湿,促进生长,并且每半月进行一次中耕培土;c.养分管理:嫩茎生长时期结合浇水15天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用复合肥8kg或腐熟有机肥200kg,并喷洒0.5%的磷酸二氢钾;结果期结合浇水一周追肥一次,每亩的复合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为8kg/次;d.温度管理:芦笋在出苗前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18-23℃,夜晚温度不低于15℃,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夜晚温度不低于18℃;e.病虫害防治:嫩茎生长时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60%代森铵800倍液=1:1的混合药液进行喷施,每周一次,连喷6次。实施例2:一种芦笋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种:选用阿波罗、玛丽华盛顿或杰立姆系列芦笋品种;s2、栽种:a.配制营养土:按45wt%的近2年内未种植芦笋的疏松田土,15wt%腐熟的有机肥,15wt%草木灰,5wt%的菜籽油渣,20wt%的复合肥充分混合,即得营养土;b.整地:选择保肥、松散通气、易于排涝的ph值为中性的壤土或沙壤土,深耕栽培田,消毒,每亩施800kg腐熟的有机底肥和10kg无公害化复合肥料,细耙整平,开沟做畦,做成床宽0.3-0.8m,床高60-100cm,沟距0.6-1.2m,沟深20-40cm的高平畦,浇足底水,隔一天后,浅耕培土,覆盖1-2cm厚的营养土,并支好棚架,覆上棚膜;所述复合肥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含氯氮磷钾复合肥料50份,含氯钙镁复合肥料5份,硼酸5份;c.播种:播种前先将种子放置在25-40℃的浸水液中避光浸泡2天,后捞出,放在40-50℃的阴暗处堆置3天进行催芽,至种子露白即可;随后用清水洗净,沥干,备用;所述浸水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4-氨基-5-咪唑甲酰胺10份,芽孢杆菌5份,赤霉素0.01份,水100份;播种期在12月下旬,每亩苗床用种量0.6kg,按行距(6-12)×(6-12)cm在栽培田开穴播种,播后覆营养土1-2cm,用湿草覆盖畦央;出苗前每天浇1次水以保持床土潮湿,且夜晚在棚面上加盖枯草保温;苗出齐后,每隔5天浇一次水,并及时施肥,以提供充足的水肥;s3、栽培管理:a.水分管理:及时浇水,保持土壤75-90%的相对湿度;所浇的水为经灭菌处理后的浓度为0.01-0.05%的发酵尿和/或粪液或发酵淘米水。b.土壤管理:嫩茎自萌芽后,打开棚面,昼夜通风,以降温排湿,促进生长,并且每半月进行一次中耕培土;c.养分管理:嫩茎生长时期结合浇水10天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用复合肥12kg或腐熟有机肥100kg,并喷洒0.5%的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结果期结合浇水一周追肥一次,每亩的复合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为8kg/次;d.温度管理:芦笋在出苗前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18-23℃,夜晚温度不低于15℃,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夜晚温度不低于18℃;e.病虫害防治:嫩茎生长时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60%代森铵800倍液=1:1的混合药液进行喷施,每周一次,连喷3次。实施例3:一种芦笋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种:选用阿波罗、玛丽华盛顿或杰立姆系列芦笋品种;s2、栽种:a.配制营养土:按50wt%的近2年内未种植芦笋的疏松田土,10wt%腐熟的有机肥,15%草木灰,5%的菜籽油渣,20%的复合肥充分混合,即得营养土;b.整地:选择保肥、松散通气、易于排涝的ph值为中性的壤土或沙壤土,深耕栽培田,消毒,每亩施850kg腐熟的有机底肥和5kg无公害化复合肥料,细耙整平,开沟做畦,做成床宽0.3-0.8m,床高60-100cm,沟距0.6-1.2m,沟深20-40cm的高平畦,浇足底水,隔一天后,浅耕培土,覆盖1-2cm厚的营养土,并支好棚架,覆上棚膜;所述复合肥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含氯氮磷钾复合肥料50份,含氯钙镁复合肥料5份,硼酸5份;c.播种:播种前先将种子放置在25-40℃的浸水液中避光浸泡3天,后捞出,放在40-50℃的阴暗处堆置2天进行催芽,至种子露白即可;随后用清水洗净,沥干,备用;所述浸水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4-氨基-5-咪唑甲酰胺12份,芽孢杆菌3份,赤霉素0.02份,水100份;播种期在12月下旬,每亩苗床用种量0.8kg,按行距(6-12)×(6-12)cm在栽培田开穴播种,播后覆营养土1-2cm,用湿草覆盖畦央;出苗前每天浇1次水以保持床土潮湿,且夜晚在棚面上加盖枯草保温;苗出齐后,每隔5天浇一次水,并及时施肥,以提供充足的水肥;s3、栽培管理:a.水分管理:及时浇水,保持土壤75-90%的相对湿度;所浇的水为经灭菌处理后的浓度为0.01-0.05%的发酵尿和/或粪液或发酵淘米水。b.土壤管理:嫩茎自萌芽后,打开棚面,昼夜通风,以降温排湿,促进生长,并且每半月进行一次中耕培土;c.养分管理:嫩茎生长时期结合浇水12天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用复合肥12kg或腐熟有机肥100kg,并喷洒0.5%的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结果期结合浇水一周追肥一次,每亩的复合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为5kg/次;d.温度管理:芦笋在出苗前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18-23℃,夜晚温度不低于15℃,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夜晚温度不低于18℃;e.病虫害防治:嫩茎生长时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60%代森铵800倍液=1:1的混合药液进行喷施,每周一次,连喷4次。利用上述栽培技术生产出的芦笋与常规方式生产出的芦笋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平均亩产/(kg)笋株直径(cm)病虫害发生率(%)上市时间本发明3200-36007-134%2月初常规方式1200-20004-921%3-4月所述常规方式是指将种子直接播种,以及进行简单的水肥管理的栽培方法。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