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鱼腥草食用幼嫩茎段的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35109阅读:8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鱼腥草的培养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野生鱼腥草食用幼嫩茎段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又名折耳根、蕺菜等,是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具有特殊风味的地方特色食用植物。据统计,每100克鱼腥草含碳水化合物0.3克、膳食纤维0.3克、维生素a575微克、胡萝卜素3450微克、维生素c70毫克、钙123毫克、磷38毫克、钠2.6毫克、镁71毫克、铁9.8毫克、锌0.99毫克、铜0.55毫克、锰1.71毫克。其秋冬挖掘的老根茎可以炖食,夏秋采收的茎叶晒干后可以泡茶喝、而最具有特色的是春季采其幼茎,凉拌而食,其味涩、腥、苦、甜,口感清脆,是我国西南地区地道的风味菜,颇受喜爱。由于春季鱼腥草出土后,幼嫩茎段比较短,产量比较低,夏秋开花结实前明显抽薹拔节,产量相对较高,但结实前的地面茎段的色彩和口感明显下降,不是最佳凉拌食用食材。如何通过栽培途径培养优质高产的幼嫩茎段,是提高鱼腥草蔬菜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生鱼腥草食用幼嫩茎段的培养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鱼腥草幼嫩茎段产量低,色泽和口感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生鱼腥草食用幼嫩茎段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育苗大棚和育苗床选一地势平坦的地块,将地面平整,搭建宽5-5.5m,长60-62m,拱高2.5-2.8m的大棚,在棚内按宽1.0-1.2,长56-58m的规格建立苗床,在各苗床四周用砖砌成高18cm的壁垒,然后向苗床内填10-12cm厚的栽培基质;其中,一个大棚内安排3个苗床,每个苗床之间间隔50cm;(2)播种育苗3-4月播种,在播种前一周,用500倍液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浇灌苗床进行消毒,在播种前按每平方1-1.2kg的用量在基质表面撒一层过磷酸钙肥料,然后疏松2-5cm的表层基质,将过磷酸钙与表层基质充分混合,再平整表层基质。选取优质的野生鱼腥草种子,按500-550粒/平方米的密度进行播种,播种后不盖土,用雾化水进行喷洒,使种子与基质紧密结合。播种后保持大棚内温度为20-25℃,湿度为85%以上,若湿度不够,则可通过空中喷雾的方法增加其湿度。种苗出土20天后,开始追肥,每平方苗床追肥40-45g,每周追肥一次,每次追肥3天后,用0.1%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辅助施肥一次,培养壮苗;其中,施用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尿素20-22份、硝酸钾10-12份和硝酸钙10-12份。(3)选苗培养次年2-3月,在鱼腥草种苗床中选择生长健壮,长势一致的鱼腥草种苗,从地下1-2节处剪取带顶端的插条,去除大叶片,保留小叶和节上的根,尤其保留其嫩根,用600-800倍液50%多菌灵消毒后待用。(4)培养土壤的选择和整地作床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肥力适中的壤土或沙壤土,且靠近种苗圃的地块。地块选好后,彻底清除杂草和碎石,深耕晒垡,栽植前每亩均匀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该农家肥为在沼气池中腐熟一年时间而成的腐熟农家肥),耕翻耙平,然后喷洒500倍液的50%多菌灵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做到地块疏松、肥沃、平整、无病虫害,在消毒后的地块上作床,床宽100-120cm,高15-20cm。(5)栽植种苗将步骤(3)所选取的种苗按行株距为10cm×10cm开穴栽植,栽植时将带根的茎段全部埋入土中,稍稍按压后浇水,一星期左右便可长出新芽。需注意的是,当天取的种苗当天栽,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采取和栽植。(6)生长调控与管理鱼腥草种苗栽植成活后,在全光照下培养,保持土壤湿润,畦面不积水,控制湿度为85%以上,温度为20-25℃,栽植后一个月内不需追肥,待茎叶生长旺盛,明显拔节时,用素沙或者蛭石覆盖至节位上只留顶叶,覆盖3天后,向叶面喷施一次20-40ppm的赤霉素促进节位长长,植株长高;当植株长出沙面5-6cm时,再次用素沙或者蛭石覆盖植株至留顶芽和顶叶,覆盖3天后,再喷施一次20-40ppm的赤霉素,喷后3天,按每平方米施100-110g配方肥,然后再向叶面喷施一次0.1%的磷酸二氢钾,从第2次覆盖开始,每当植株拔节至5-6cm时,开始重复上述操作,连续重复3-4次,培养时间2个月后收获沙埋部分茎段,可以达到产量高,色泽好,养分充实的优质茎段食材,其产量提高产量至常规栽培的2-3倍,同时还避免了植株徒长,品质变劣的茎段;其中,配方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尿素50-52份、硝酸钾28-32份和硝酸钙18-22份。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用栽培基质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含腐殖质的四川越西草炭土经粉碎、吸水,然后晾至手捏不出水为止,再与蛭石和消毒后的沙壤土按体积比为3:1:2充分混合均匀制成。进一步地,步骤(2)中施用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尿素20份、硝酸钾10份和硝酸钙10份。进一步地,步骤(6)中喷施赤霉素的浓度为20ppm。进一步地,步骤(6)中的配方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尿素50份、硝酸钾30份和硝酸钙20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野生鱼腥草食用幼嫩茎段的培养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培养方法简单,能有效提高鱼腥草幼嫩茎段产量,色泽和口感。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野生鱼腥草食用幼嫩茎段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育苗大棚和育苗床选一地势平坦的地块,将地面平整,搭建宽5m,长60m,拱高2.5m的大棚,在棚内按宽1.0-1.2m,长58m的规格画出框线,一个框线所框住的范围就为一个苗床,一个大棚安排3个苗床,每个苗床之间间隔50cm;在框线上用砖砌成高18cm的壁垒,往框内填12cm厚的高效轻型栽培基质,建立种苗床。所用高效轻型栽培基质为:含腐殖质的四川越西草炭土经粉碎、充分吸水,然后晾至手捏不出水为止,再与蛭石和消毒后的沙壤土按体积比为3:1:2充分混合均匀制成。(2)播种育苗3-4月播种,在播种前一周,用500倍液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浇灌苗床进行消毒,在播种前按每平方1kg的用量在基质表面撒一层过磷酸钙肥料,然后疏松2-5cm的表层基质,将过磷酸钙与表层基质充分混合,再平整表层基质。选取优质的野生鱼腥草种子,按500粒/平方米的密度进行播种,播种后不盖土,用雾化水进行喷洒,使种子与基质紧密结合。播种后保持大棚内温度为20-25℃,湿度为85%以上,若湿度不够,则可通过空中喷雾的方法增加其湿度。种苗出土20天后,开始追肥,每平方苗床追肥40g,其中尿素20g、硝酸钾10g和硝酸钙10g,每周追肥一次,每次追肥3天后,用0.1%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辅助施肥一次,培养壮苗。(3)选苗培养次年2-3月,在鱼腥草种苗床中选择生长健壮,长势一致的鱼腥草种苗,从地下1-2节处剪取带顶端的插条,去除大叶片,保留小叶和节上的根,尤其保留其嫩根,用600-800倍液50%多菌灵消毒后待用。(4)培养土壤的选择和整地作床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肥力适中的壤土或沙壤土,且靠近种苗圃的地块。地块选好后,彻底清除杂草和碎石,深耕晒垡,栽植前每亩均匀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该农家肥为在沼气池中腐熟一年时间而成的腐熟农家肥),耕翻耙平,然后喷洒500倍液的50%多菌灵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做到地块疏松、肥沃、平整、无病虫害,在消毒后的地块上作床,床宽100-120cm,高15-20cm。(5)栽植种苗将步骤(3)所选取的种苗按行株距为10cm×10cm开穴栽植,栽植时将带根的茎段全部埋入土中,稍稍按压后浇水,一星期左右便可长出新芽。需注意的是,当天取的种苗当天栽,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采取和栽植。(6)生长调控与管理鱼腥草种苗栽植成活后,在全光照下培养,保持土壤湿润,畦面不积水,控制湿度为85%以上,温度为20-25℃,栽植后一个月内不需追肥,待茎叶生长旺盛,明显拔节时,用素沙或者蛭石覆盖至节位上只留顶叶,覆盖3天后,向叶面喷施一次20ppm的赤霉素促进节位长长,植株长高;当植株长出沙面5-6cm时,再次用素沙或者蛭石覆盖植株至留顶芽和顶叶,覆盖3天后,再喷施一次20ppm的赤霉素,喷后3天,按每平方米施100g配方肥,其中尿素50g、硝酸钾30g和硝酸钙20g,然后再向叶面喷施一次0.1%的磷酸二氢钾,从第2次覆盖开始,每当植株拔节至5-6cm时,开始重复上述操作,连续重复3-4次,培养时间2个月后收获沙埋部分茎段,可以达到产量高,色泽好,养分充实的优质茎段食材,其产量提高产量至常规栽培的2-3倍,同时还避免了植株徒长,品质变劣的茎段。实验例1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其生长的影响实验选择生长良好,长势一致的鱼腥草300株,将其平均分成3组,进行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处理浓度为0、20ppm、40ppm,处理方式为叶面喷施处理。在处理前,对鱼腥草茎节长度进行测量,第一次喷施后15天测量其茎节长度,然后进行第二次叶面喷施,15天后再测量其茎节长度,每组数据测定后并计算其平均值,三次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鱼腥草茎段伸长生长的影响赤霉素浓度(ppm)02040喷洒前茎长4.5±0.2cm4.3±0.10cm4.6±0.10cm第一次喷洒后茎长6.2±0.15cm10.9±0.2cm10.5±0.10cm第二次喷洒后茎长9.3±0.2cm18.4±0.10cm20.1±0.2cm由表1可知,喷施了赤霉素的鱼腥草茎段长度要明显高于未喷施赤霉素的茎段长度,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其茎段长度增加越快,当喷施浓度为40ppm时,茎节最长,但赤霉素浓度过高时会影响鱼腥草的品质,因此采用浓度为20ppm的赤霉素对鱼腥草进行处理。实验例2素沙埋茎提苗对鱼腥草性状其产量的影响选择生长良好,长势一致的鱼腥草200株,平均分为2组,一组进行素沙埋茎处理,另一组不埋茎作为对照。当植株拔节至5-6cm时,对茎段进行处理时间为一个月,用素沙覆盖至节位上只留顶叶,当植株长出沙面5-6cm时,再次用素沙覆盖植株至留顶芽和顶叶,每当植株拔节至5-6cm时,开始重复上述操作,处理时间为一个月。素沙埋茎对鱼腥草茎段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见表2。表2素沙埋茎对鱼腥草茎段生长情况的影响未埋沙处理的鱼腥草茎段呈红绿色,性状差异很大,而埋沙处理后的茎段呈白色,性状较好,且生长一致。由表2可知,埋沙处理的茎段长度明显高于未埋沙处理的茎段长度,表明埋沙处理有利于保持鱼腥草茎段色泽并可提高其产量。实验例3配方肥对茎段生长质量的影响在经过喷施赤霉素和素沙埋茎处理后,鱼腥草茎段营养生长情况明显优于未进行处理的鱼腥草,但营养生长过快容易造成茎段徒长,过度的增粗生长,品质不能得到保证,因此,需对营养生长较好的鱼腥草进行配方施肥试验。选取生长良好,长势一致的鱼腥草200株,平均分成两组,一组进行配方施肥,每平方施100g配方肥,其尿素50g、硝酸钾30g和硝酸钙20g,叶片喷洒一次0.1%的磷酸二氢钾,另一组喷洒等量的水最为对照组,处理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生长情况,其结果见表3;对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见表4。表3配方施肥对鱼腥草茎段生长质量的影响表4配方施肥对鱼腥草茎段营养成分的影响由表3和表4可知,配方施肥对鱼腥草茎段的伸长生长和增粗生长均匀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施肥后的茎段较充实,营养物质丰富,干物质积累较多,能有效提高鱼腥草茎段的质量,配方肥既保证了高产又保证了质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