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7828阅读:110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头翁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白头翁为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有根状茎,叶片呈卵形,花萼蓝紫色。别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等,种子成熟时密集成白色头状,故名白头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东北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地产量大,质量佳。野生分布于山岗、荒坡及田野间。其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和瘰疬。

白头翁的生长习性是喜凉爽干燥,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最好,冲积土和粘壤土次之,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不宜栽种。通常其植株高15-35厘米,根状茎粗0.8-1.5厘米,基生叶4-5,通常在开花时刚刚生出,有长柄,叶片宽卵形,长4.5-14厘米,宽6.5-16厘米。但是,目前关于白头翁的种植方法报道较少,多为野生。因此,一种适合大密度种植,节约成本和劳动力的白头翁种植方法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头翁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符合白头翁的生长规律,节约了肥料和劳动力,适合大面积种植,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头翁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地势高10-25m、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呈弱酸性的土壤,翻地26-30cm,施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亩;

步骤二,选用当年采收的白头翁新种子,用温水浸泡2-3小时,捞出后沥干水分,放在20-22℃下催芽后,按照株距×行距15cm×5cm-20cm×10cm进行播种,然后覆土0.5cm左右,浇透水;

步骤三,当白头翁长出真叶后每隔5-7天喷洒农药1次,追施2次尿素,每次追施10kg/亩;

步骤四,当白头翁长成1年生苗后,按照株距×行距35cm×5cm-50cm×10cm进行移栽;

步骤五,选择在移栽后2-3年收获,割去地上残茎,用机械或人工把主根刨出,除去泥土,晒干即得成品。

优选地,步骤一所述弱酸性土壤的PH值为5.8-6.8。

优选地,步骤二所述温水的温度为35-45℃。

优选地,步骤二所述温水浸泡需换水2-3次。

优选地,步骤二所述浇透水后,用稻草或松针叶覆盖在上面。

优选地,步骤二所述播种时间选择在3-4月份。

优选地,步骤三所述农药为恶霉灵或粉霉灵。

优选地,步骤四所述的移栽方式为床移栽或垄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白头翁种植方法主要包括整地施肥、育苗播种、追肥、移栽、收获等几个主要步骤,选择弱酸性的土壤,适宜温度催芽,适当的株行距进行播种和移栽,迎合了白头翁的生长规律,减少了施肥的量和人工劳动力,适合高密度种植,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白头翁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地势高10-25m、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呈弱酸性的土壤,翻地26-30cm,施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亩;

步骤二,选用当年采收的白头翁新种子,用温水浸泡2-3小时,捞出后沥干水分,放在20-22℃下催芽后,按照株距×行距15cm×5cm进行播种,然后覆土0.5cm左右,浇透水;

步骤三,当白头翁长出真叶后每隔5-7天喷洒农药1次,追施2次尿素,每次追施10kg/亩;

步骤四,当白头翁长成1年生苗后,按照株距×行距35cm×5cm进行移栽;

步骤五,选择在移栽后2-3年收获,割去地上残茎,用机械或人工把主根刨出,除去泥土,晒干即得成品。

其中,步骤一所述弱酸性土壤的PH值为5.8-6.8,步骤二所述温水的温度为35-45℃,步骤二所述温水浸泡需换水2-3次,步骤二所述浇透水后,用稻草或松针叶覆盖在上面,

步骤二所述播种时间选择在3-4月份,步骤三所述农药为恶霉灵或粉霉灵,步骤四所述的移栽方式为床移栽或垄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白头翁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地势高10-25m、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呈弱酸性的土壤,翻地26-30cm,施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亩;

步骤二,选用当年采收的白头翁新种子,用温水浸泡2-3小时,捞出后沥干水分,放在20-22℃下催芽后,按照株距×行距20cm×10cm进行播种,然后覆土0.5cm左右,浇透水;

步骤三,当白头翁长出真叶后每隔5-7天喷洒农药1次,追施2次尿素,每次追施10kg/亩;

步骤四,当白头翁长成1年生苗后,按照株距×行距50cm×10cm进行移栽;

步骤五,选择在移栽后2-3年收获,割去地上残茎,用机械或人工把主根刨出,除去泥土,晒干即得成品。

其中,步骤一所述弱酸性土壤的PH值为5.8-6.8,步骤二所述温水的温度为35-45℃,步骤二所述温水浸泡需换水2-3次,步骤二所述浇透水后,用稻草或松针叶覆盖在上面,

步骤二所述播种时间选择在3-4月份,步骤三所述农药为恶霉灵或粉霉灵,步骤四所述的移栽方式为床移栽或垄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白头翁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地势高10-25m、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呈弱酸性的土壤,翻地26-30cm,施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亩;

步骤二,选用当年采收的白头翁新种子,用温水浸泡2-3小时,捞出后沥干水分,放在20-22℃下催芽后,按照株距×行距16cm×8cm进行播种,然后覆土0.5cm左右,浇透水;

步骤三,当白头翁长出真叶后每隔5-7天喷洒农药1次,追施2次尿素,每次追施10kg/亩;

步骤四,当白头翁长成1年生苗后,按照株距×行距38cm×8cm进行移栽;

步骤五,选择在移栽后2-3年收获,割去地上残茎,用机械或人工把主根刨出,除去泥土,晒干即得成品。

其中,步骤一所述弱酸性土壤的PH值为5.8-6.8,步骤二所述温水的温度为35-45℃,步骤二所述温水浸泡需换水2-3次,步骤二所述浇透水后,用稻草或松针叶覆盖在上面,

步骤二所述播种时间选择在3-4月份,步骤三所述农药为恶霉灵或粉霉灵,步骤四所述的移栽方式为床移栽或垄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白头翁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地势高10-25m、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呈弱酸性的土壤,翻地26-30cm,施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亩;

步骤二,选用当年采收的白头翁新种子,用温水浸泡2-3小时,捞出后沥干水分,放在20-22℃下催芽后,按照株距×行距15cm×10cm进行播种,然后覆土0.5cm左右,浇透水;

步骤三,当白头翁长出真叶后每隔5-7天喷洒农药1次,追施2次尿素,每次追施10kg/亩;

步骤四,当白头翁长成1年生苗后,按照株距×行距45cm×8cm进行移栽;

步骤五,选择在移栽后2-3年收获,割去地上残茎,用机械或人工把主根刨出,除去泥土,晒干即得成品。

其中,步骤一所述弱酸性土壤的PH值为5.8-6.8,步骤二所述温水的温度为35-45℃,步骤二所述温水浸泡需换水2-3次,步骤二所述浇透水后,用稻草或松针叶覆盖在上面,

步骤二所述播种时间选择在3-4月份,步骤三所述农药为恶霉灵或粉霉灵,步骤四所述的移栽方式为床移栽或垄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白头翁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地势高10-25m、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呈弱酸性的土壤,翻地26-30cm,施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亩;

步骤二,选用当年采收的白头翁新种子,用温水浸泡2-3小时,捞出后沥干水分,放在20-22℃下催芽后,按照株距×行距16cm×10cm进行播种,然后覆土0.5cm左右,浇透水;

步骤三,当白头翁长出真叶后每隔5-7天喷洒农药1次,追施2次尿素,每次追施10kg/亩;

步骤四,当白头翁长成1年生苗后,按照株距×行距42cm×8cm进行移栽;

步骤五,选择在移栽后2-3年收获,割去地上残茎,用机械或人工把主根刨出,除去泥土,晒干即得成品。

其中,步骤一所述弱酸性土壤的PH值为5.8-6.8,步骤二所述温水的温度为35-45℃,步骤二所述温水浸泡需换水2-3次,步骤二所述浇透水后,用稻草或松针叶覆盖在上面,

步骤二所述播种时间选择在3-4月份,步骤三所述农药为恶霉灵或粉霉灵,步骤四所述的移栽方式为床移栽或垄栽。

本发明的白头翁种植方法迎合了白头翁的生长规律,减少了施肥的量和人工劳动力,适合高密度种植,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