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形养蚕框的自动投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724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基于方形养蚕框的自动投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基于方形养蚕框的自动投饲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蚕桑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转化和应用,现代养蚕模式逐步形成并开始取代传统的养蚕模式。传统养蚕模式是指应用传统养蚕技术,使用老式的农耕器具和简单的竹木蚕具等,全部依靠耕牛和人力手工开展种桑养蚕,没有生产环节的分工,不采用任何现代桑蚕机械和省力化新技术,蚕农在家中就能完成从蚕种催青到采茧出售整个养蚕过程的一种模式。

传统的养蚕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产量很低,没有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养蚕的农户越来越少。通过人工投放饲料,不仅增加了劳动强度,而且蚁蚕的成活率不高,由于人工投放饲料不均匀,容易造成局部的饲料堆积,不利于蚁蚕的喂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基于方形养蚕框的自动投饲方法的技术方案,通过流水线的设计,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化养蚕,各区域分工合作明确,而且提高了投饲的效率,使各个养蚕框内饲料投放均匀,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方形养蚕框的自动投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流水线安装

a、首先根据场地的面积划设养蚕框存放区域、恒温生长区域、饲料存放区域、投饲喂料区域、加工区域和成品区域,并对各个区域进行场地清理,按相应区域的划设位置和流水线的工作方向将相应的设备进行安装;

b、然后在各个相应的区域之间确定传送带的安装位置和传送带移动的方向,并根据场地大小确定传送带的长度,使各个区域工位之间形成流水线加工,保证传送带与各个工位之间的间距小于15~20cm;

c、最后对流水线的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标记;

(2)自动投饲装置安装

a、待传送带的方向确定后,在投饲喂料区域中将底板固定在靠近传送带10~15cm的位置,然后在底板上安装两个相互平行的导杆,并用锁紧块将导杆的底端与底座进行固定连接,沿着两个导杆从上往下分别套入限位块,最后在导杆的顶端安装横梁,并用锁紧块将两个导杆进行固定,通过锁紧块可以有效地将两个立杆进行定位,提高了限位块在上下移动后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悬臂抖动而造成投饲不均匀;

b、然后在两个限位块的同一侧安装支撑板,支撑板的中心位置水平安装有储料箱,储料箱的顶端通过伸缩杆连接液压缸,液压缸垂直连接在横梁的顶面上,液压缸通过活塞杆带动支撑板沿着导杆上下移动,最终将支撑板固定在导杆的顶端,通过液压缸可以控制支撑板的高度位置,满足对不同深度养蚕框的投饲;

c、接着在支撑板的前侧面上的滑槽上安装两个第一支板,使两个第一支板对称分布在滑槽的两端,第一支板的上方通过定位块安装有电机,第一支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板,第二支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三支板,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悬臂,电机控制悬臂旋转;

d、最后在两个悬臂的前端下方均竖直安装有立杆,立杆的顶端连接有衔接管,衔接管通过第二输送管连接在储料箱的侧面上,并在两个立杆之间安装投料板,使投料板与传送带保持平行,悬臂上设置有导向槽,立杆沿着导向槽来回移动;

(3)饲料搅拌输送

a、待自动投饲装置安装结束后,在距离自动投饲装置1m的位置安装供料箱,并在供料箱与自动投饲装置之间安装第一输送管,然后对第一输送管的两端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在第一输送管上安装气泵;

b、待供料箱安装结束后,向供料箱内装填饲料,饲料装填的量小于供料箱体积的2/3,然后合上端盖,用搅拌机进行均匀搅拌,搅拌时间为10~15min,控制供料箱内的气压为1.8~2.5MPa,搅拌结束后,关闭搅拌机,启动气泵,使搅拌后的饲料在气泵的作用下通过第一输送管输送至自动投饲装置内;

(4)方形养蚕框的清理

a、首先对养蚕框存放区域内的方形养蚕框进行水洗,清除污渍后放在烘干机上烘干5min;

b、然后对方形养蚕框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放在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内,依次从下往上叠加,机械手根据传送带的速度,将消毒后的方形养蚕框匀速放入传送带上;

(5)蚕入养蚕框

待消毒后的方形养蚕框随着传送带进入恒温生长区域,通过人工在方形养蚕框内铺设底层,底层的厚度为1~2cm,待底层铺设后,根据方形养蚕框的尺寸大小,在底层上放入蚁蚕,使蚁蚕的数量保持在每1立方厘米内小于8~10个,待方形养蚕框内的蚁蚕全部入框后,通过传送带运送至投饲喂料区域;

(6)自动投饲

a、待方形养蚕框随着传送带移动至投料板的正下方时,传送带停止移动,通过液压缸带动活塞杆伸出,使投料板在限位块的作用下沿着导杆竖直向下移动,直至投料板的底面与方形养蚕框的顶面平行;

b、然后打开储料箱上的阀门,使饲料通过第二输送管运送至衔接管内,衔接管内的饲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投料板内,并从投料板的底端落下进入方形养蚕框内,同时立杆沿着悬臂上的导向槽向内移动,使饲料沿着方形养蚕框移动,并铺满整个方形养蚕框;

c、当方形养蚕框的尺寸大于投料板的尺寸时,通过电机带动悬臂转动,进而使投料板在沿着导向槽移动的同时来回摆动,增大饲料的投放面积,并保证饲料的投放厚度均匀。

进一步,第二支板上设置有限位槽,电机通过转轴贯穿限位槽连接悬臂,第二支板可以对悬臂起到限位的作用,而转轴可以在电机的带动下控制悬臂按设定轨迹旋转,满足不同形状大小的养蚕框的投饲操作,提高了投饲的范围和灵活性,保证投饲的均匀程度。

进一步,悬臂的转动角度为0゜~90゜,此角度范围内可以根据养蚕框的大小需要将饲料投放均匀,防止出现投饲不均而影响蚁蚕的生长空间。

进一步,投料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扣板,投料板通过扣板连接在立杆上,扣板上设置有进料孔,投料板的内部设置有压缩腔,压缩腔通过进料孔连通立杆,投料板的顶面上设置有风机,投料板的底面上设置有底板,底板上均匀设置有投料孔,扣板便于投料板的安装与拆卸,同时提高了投料板与立杆连接的稳定性,减小抖动,饲料可以通过进料孔进入压缩腔内,并在风机的作用下,将饲料通过投料孔挤出,实现自动投饲,并且可以控制饲料的投放速度和投放的量。

进一步,压缩腔内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的设计,可以提高气体的流动方向,进而控制饲料的挤出速度,减小了饲料输送的压力。

进一步,立杆上设置有传动块,传动块上设置有螺纹,转轴上通过锥齿轮组连接有螺杆,螺杆与螺纹相互啮合,通过转轴带动锥齿轮组旋转,进而带动螺杆旋转,使立杆在传动块的作用下来回移动,实现对整个养蚕框的饲料投放,不仅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强度,而且提高了饲料投放的速度。

进一步,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均为塑料软管,塑料软管的设计可以便于弯折,使立杆在移动过程中能保持饲料正常的输送。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投饲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尺寸大小的养蚕框改变投饲的速度和量,满足蚁蚕的生长需要,同时不影响养蚕框的整体透气性能,提高蚁蚕的成活率;

2、本发明的投饲方法不仅可以根据养蚕框的大小随时调整投饲的速度和方向,而且可以使整个养蚕框的底部投饲均匀,根据统一尺寸的养蚕框定速定量的投放饲料,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强度;

3、本发明中的饲料直接加入供料箱内,经供料箱搅拌处理后便于连续输送;

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流水线的设计,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化养蚕,各区域分工合作明确,而且提高了投饲的效率,使各个养蚕框内饲料投放均匀,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方形养蚕框的自动投饲方法中自动投饲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自动投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投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立杆与转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方形养蚕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动投饲装置;2-传送带;3-供料箱;4-第一输送管;5-方形养蚕框;6-横梁;7-支撑板;8-液压缸;9-底座;10-限位块;11-锁紧块;12-导杆;13-第一支板;14-定位块;15-电机;16-第二支板;17-悬臂;18-第三支板;19-立杆;20-衔接管;21-第二输送管;22-储料箱;23-投料板;24-压缩腔;25-扣板;26-进料孔;27-风机;28-导流板;29-底板;30-投料孔;31-转轴;32-限位槽;33-传动块;34-螺杆;35-锥齿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6所示,基于方形养蚕框的自动投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流水线安装

a、首先根据场地的面积划设养蚕框存放区域、恒温生长区域、饲料存放区域、投饲喂料区域、加工区域和成品区域,并对各个区域进行场地清理,按相应区域的划设位置和流水线的工作方向将相应的设备进行安装;

b、然后在各个相应的区域之间确定传送带2的安装位置和传送带2移动的方向,并根据场地大小确定传送带2的长度,使各个区域工位之间形成流水线加工,保证传送带2与各个工位之间的间距小于15~20cm;

c、最后对流水线的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标记;

(2)自动投饲装置安装

a、待传送带2的方向确定后,在投饲喂料区域中将底板29固定在靠近传送带210~15cm的位置,然后在底板29上安装两个相互平行的导杆12,并用锁紧块11将导杆12的底端与底座9进行固定连接,沿着两个导杆12从上往下分别套入限位块10,最后在导杆12的顶端安装横梁6,并用锁紧块11将两个导杆12进行固定,通过锁紧块11可以有效地将两个立杆19进行定位,提高了限位块10在上下移动后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悬臂17抖动而造成投饲不均匀;

b、然后在两个限位块10的同一侧安装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中心位置水平安装有储料箱22,储料箱22的顶端通过伸缩杆连接液压缸8,液压缸8垂直连接在横梁6的顶面上,液压缸8通过活塞杆带动支撑板7沿着导杆12上下移动,最终将支撑板7固定在导杆12的顶端,通过液压缸8可以控制支撑板7的高度位置,满足对不同深度养蚕框的投饲;

c、接着在支撑板7的前侧面上的滑槽上安装两个第一支板13,使两个第一支板13对称分布在滑槽的两端,第一支板13的上方通过定位块14安装有电机15,第一支板1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板16,第二支板16的下方安装有第三支板18,第二支板16和第三支板18之间转动连接有悬臂17,电机15控制悬臂17旋转,第二支板16上设置有限位槽32,电机15通过转轴31贯穿限位槽32连接悬臂17,第二支板16可以对悬臂17起到限位的作用,而转轴31可以在电机15的带动下控制悬臂17按设定轨迹旋转,满足不同形状大小的养蚕框的投饲操作,提高了投饲的范围和灵活性,保证投饲的均匀程度,悬臂17的转动角度为0゜~90゜,此角度范围内可以根据养蚕框的大小需要将饲料投放均匀,防止出现投饲不均而影响蚁蚕的生长空间,立杆19上设置有传动块33,传动块33上设置有螺纹,转轴31上通过锥齿轮组35连接有螺杆34,螺杆34与螺纹相互啮合,通过转轴31带动锥齿轮组35旋转,进而带动螺杆34旋转,使立杆19在传动块33的作用下来回移动,实现对整个养蚕框的饲料投放,不仅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强度,而且提高了饲料投放的速度;

d、最后在两个悬臂17的前端下方均竖直安装有立杆19,立杆19的顶端连接有衔接管20,衔接管20通过第二输送管21连接在储料箱22的侧面上,并在两个立杆19之间安装投料板23,使投料板23与传送带2保持平行,投料板2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扣板25,投料板23通过扣板25连接在立杆19上,扣板25上设置有进料孔26,投料板23的内部设置有压缩腔24,压缩腔24通过进料孔26连通立杆19,投料板23的顶面上设置有风机27,投料板23的底面上设置有底板29,底板29上均匀设置有投料孔30,扣板25便于投料板23的安装与拆卸,同时提高了投料板23与立杆19连接的稳定性,减小抖动,饲料可以通过进料孔26进入压缩腔24内,并在风机27的作用下,将饲料通过投料孔30挤出,实现自动投饲,并且可以控制饲料的投放速度和投放的量,压缩腔24内设置有导流板28,导流板28的设计,可以提高气体的流动方向,进而控制饲料的挤出速度,减小了饲料输送的压力,悬臂17上设置有导向槽,立杆19沿着导向槽来回移动;

(3)饲料搅拌输送

a、待自动投饲装置1安装结束后,在距离自动投饲装置11m的位置安装供料箱3,并在供料箱3与自动投饲装置1之间安装第一输送管4,然后对第一输送管4的两端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在第一输送管4上安装气泵,第一输送管4和第二输送管21均为塑料软管,塑料软管的设计可以便于弯折,使立杆19在移动过程中能保持饲料正常的输送;

b、待供料箱3安装结束后,向供料箱3内装填饲料,饲料装填的量小于供料箱3体积的2/3,然后合上端盖,用搅拌机进行均匀搅拌,搅拌时间为10~15min,控制供料箱3内的气压为1.8~2.5MPa,搅拌结束后,关闭搅拌机,启动气泵,使搅拌后的饲料在气泵的作用下通过第一输送管4输送至自动投饲装置1内;

(4)方形养蚕框的清理

a、首先对养蚕框存放区域内的方形养蚕框5进行水洗,清除污渍后放在烘干机上烘干5min;

b、然后对方形养蚕框5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放在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内,依次从下往上叠加,机械手根据传送带2的速度,将消毒后的方形养蚕框5匀速放入传送带2上,保证每个方形养蚕框放入的方向一致;

(5)蚕入养蚕框

待消毒后的方形养蚕框5随着传送带2进入恒温生长区域,通过人工在方形养蚕框5内铺设底层,底层的厚度为1~2cm,待底层铺设后,根据方形养蚕框5的尺寸大小,在底层上放入蚁蚕,使蚁蚕的数量保持在每1立方厘米内小于8~10个,待方形养蚕框5内的蚁蚕全部入框后,通过传送带2运送至投饲喂料区域;

(6)自动投饲

a、待方形养蚕框5随着传送带2移动至投料板23的正下方时,传送带2停止移动,通过液压缸8带动活塞杆伸出,使投料板23在限位块10的作用下沿着导杆12竖直向下移动,直至投料板23的底面与方形养蚕框5的顶面平行;

方形养蚕框5的四个侧面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提高了空气的流通速度,方形养蚕框5的底面上设置有网格,使蚕框底部保持干燥通风,提高了蚁蚕的生长环境。

b、然后打开储料箱22上的阀门,使饲料通过第二输送管21运送至衔接管20内,衔接管20内的饲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投料板23内,并从投料板23的底端落下进入方形养蚕框5内,同时立杆19沿着悬臂17上的导向槽向内移动,使饲料沿着方形养蚕框5移动,并铺满整个方形养蚕框5;

c、当方形养蚕框5的尺寸大于投料板23的尺寸时,通过电机15带动悬臂17转动,进而使投料板23在沿着导向槽移动的同时来回摆动,增大饲料的投放面积,并保证饲料的投放厚度均匀,当一个方形养蚕框的饲料投放结束后,传送带移动,使下一个方形养蚕框进入自动投饲装置的下方,循环往复,实现自动化投饲。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