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苔藓结皮的工程创面生态恢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浆液制备、2)喷播接种、3)后期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的原料包括:基质土,苔藓结皮茎叶碎片,Hoagland营养液,木纤维,粘结剂,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的原料用量比为:116Kg/m3土,24Kg/m3苔藓结皮茎叶碎片,500L/m3Hoagland营养液,20Kg/m3木纤维,6Kg/m3粘结剂和500L/m3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苔藓结皮的优势种为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Brid.)Zand.)。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苔藓结皮的粉碎方法为使用植物粉碎机32000r/min粉碎所述苔藓结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苔藓结皮粉碎后的过筛的筛子目数为小于80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播接种的方法为将浆液混合均匀后,再喷播接种到坡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播接种用浆液每立方米可喷播200m2的坡面,用时约为1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期养护措施为:覆盖70%的遮阳网,浇水使得土壤表层含水量保持在15%-25%之间,每隔10天施一次营养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自然发育且长势良好的苔藓结皮,铲取表层1cm厚的结皮,备用;
2)将采集的苔藓结皮带回实验室阴干,挑出肉眼可见的杂物后用植物粉碎机粉碎,能过80目的筛子;
3)将制备的苔藓结皮茎叶碎片与其他原料加入混料罐中混合均匀,再喷播接种到坡面上;
4)覆盖70%的遮阳网,根据天气变化情况不定期浇水,使土壤表层含水量保持在15%-25%之间,每隔10天施一次营养液;
5)连续培育60天后,苔藓结皮盖度达到60%以上,密度达到48株/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