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环虫酰肼和氟丙菊酯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环虫酰肼(chromafenozide),化学名称:n-叔丁基-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3,5-二甲基苯甲酰肼。为双酰肼类杀虫剂,害虫取食后几小时内抑制进食,同时引起害虫提前蜕皮导致死亡。环虫酰肼不仅对哺乳动物、鸟类、水生物低毒,而且对节肢动物类、捕食性蜱螨、蜘蛛、半翅目、鞘翅目(甲虫类)、寄生生物及环境无影响。
氟丙菊酯(acrinathrin),分子式:c26h21f6no5。结构式为:
氟丙菊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新型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螨、杀虫剂。对多种食植性害螨具有良好的活性,并对刺吸口器害虫和鳞翅目害虫,如木虱、潜叶蛾、蓟马、蚜虫等也具有良好的活性。用于棉花、果树、大豆、玉米、蔬菜、茶叶、葡萄、柑橘、烟草等作物。
含单一成分的杀虫剂品种在农药害虫防治中往往存在缺陷:连续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杀虫谱窄,不能为作物提供全面的保护,农民用药成本高等。通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各种活性成分的组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缺点。具有增效作用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活性成分的组合混配,可以提高防效,减少有效成分地用药量,节约成本,减缓害虫抗性发生、并能扩大防治谱,起到多虫兼治,降低农民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环虫酰肼和氟丙菊酯的复合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是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多功能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杀虫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抗性鳞翅目害虫的杀虫药物上的应用,特别是在制备防治棉铃虫或螟虫的杀虫药物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含环虫酰肼和氟丙菊酯的复合杀虫组合物,该复合杀虫组合物以环虫酰肼和氟丙菊酯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环虫酰肼和氟丙菊酯的重量比为50:1~1:50。
本复合杀虫组合物中,环虫酰肼(a)和氟丙菊酯(b)的重量比优选为10:1~1:20,进一步优选为1:1~1:20,在一些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环虫酰肼(a)和氟丙菊酯(b)的重量比在50:1,40:1,30:1,20:1,10:1,5:1,2:1,1:1,1:5,1:10,1:20,1:30,1:40,1:50这些范围中进行选择。
本复合杀虫组合物可只含有活性成分环虫酰肼和氟丙菊酯,也可在使用或配制时向活性成分中加入其他组分,该杀虫组合物中的有效成份还可以增效有效量存在于组合物中。
在本发明复合杀虫组合物中,环虫酰肼与氟丙菊酯二者在该复合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80%。优选为5%~55%,最优选10%~40%。
本发明复合杀虫组合物以环虫酰肼与氟丙菊酯为活性成分或主要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及赋形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所述的剂型优选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乳剂、微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
前述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农药助剂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包括但并不限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00#、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如农乳33#)、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前述可应用于本发明的赋形剂也并没有特别限制,包括但并不限于溶剂油、水、防冻剂(如丙二醇)、去离子水等。以上助剂、赋形剂及其它辅料可以单用或并用。
本发明复合杀虫组合物对稻飞虱和螟虫等容易产生抗性的多种半翅目及鳞翅目害虫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并抑制害虫对单一制剂(环虫酰肼或氟丙菊酯任一)的抗药性产生。
上述复合杀虫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抗性鳞翅目害虫杀虫药物上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防治棉铃虫或螟虫杀虫药物上的应用效果显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与单剂相比,该组合物对抗性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螟虫等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害虫抗药性,扩大防治谱,杀虫速度快,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减少防治用工、用药成本;(3)可替代高毒农药;(4)兼有速效和长效;(5)与环虫酰肼与氟丙菊酯单剂相比,生产和使用成本降低;(6)抑制鳞翅目害虫对农药的抗性增强,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室内生测试验:
采用饲料加毒法进行室内增效生物测定,选择抗性棉铃虫和水稻二化螟为目标害虫,每处理重复3次,每浓度处理60头,用几率值法计算各药剂对抗性棉铃虫的毒理回归方程和致死中浓度lc50,用lc50值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
以混剂中某一单剂为标准药剂(通常选择lc50较低者),进行计算:
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lc50/某单剂l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a单剂的毒力指数×a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b单剂的毒力指数×b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单剂的lc50值/混剂的lc50值×100
共毒系数=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
共毒系数分级:ctc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协同增效性,ctc小于80时为拮抗,ctc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
结果见表1、2:
表1环虫酰肼和氟丙菊酯复配及单剂对抗性棉铃虫的毒力测定
由表1可知,环虫酰肼和氟丙菊酯复配,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表2环虫酰肼和氟丙菊酯复配及单剂对二化螟的毒力测定
表2可知,环虫酰肼和氟丙菊酯复配,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田间药效试验:
对所列实施例进行防治棉铃虫和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对照药剂为2%氟丙菊酯ec和5%环虫酰肼sc,按照表格3、4里的稀释倍数进行稀释,药后查3天,7天,14天的结果,处理结果见表3、4:
表3:环虫酰肼-氟丙菊酯复配对抗性棉铃虫的田间试验结果
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环虫酰肼·氟丙菊酯组合物对抗性棉铃虫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直接作用的效果。
表4:环虫酰肼-氟丙菊酯复配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试验结果
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环虫酰肼·氟丙菊酯组合物对水稻二化螟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直接作用的效果。
实施例1:
称取50g环虫酰肼、1g氟丙菊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3g、150#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51%的环虫酰肼·氟丙菊酯乳油。
实施例2:
称取30g环虫酰肼、1g氟丙菊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农乳33#2g、600#1g,200#溶剂油13g,加水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水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高速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31%的环虫酰肼·氟丙菊酯水乳剂。
实施例3:
称取20g环虫酰肼、1g氟丙菊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农乳33#2g、600#1g,环己酮10g,加水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微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1%的环虫酰肼·氟丙菊酯微乳剂。
实施例4:
称取10g环虫酰肼、1g氟丙菊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3g、150#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1%的环虫酰肼·氟丙菊酯乳油。
实施例5:
称取20g环虫酰肼、4g氟丙菊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2g、150#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4%的环虫酰肼·氟丙菊酯乳油。
实施例6:
称取20环虫酰肼、10g氟丙菊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8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g、150#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30%的环虫酰肼·氟丙菊酯乳油。
实施例7:
称取10g环虫酰肼、10g氟丙菊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9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8g、150#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0%的环虫酰肼·氟丙菊酯乳油。
实施例8:
称取4g环虫酰肼、20g氟丙菊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7g、150#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4%的环虫酰肼·氟丙菊酯乳油。
实施例9:
称取1g环虫酰肼、10g氟丙菊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4g、150#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1%的环虫酰肼·氟丙菊酯乳油。
实施例10:
称取1g环虫酰肼、20g氟丙菊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7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9g、200#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剂主要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1%的环虫酰肼·氟丙菊酯乳油。
实施例11:
称取1g环虫酰肼、30g氟丙菊酯,木质素磺酸钠2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及其硫酸盐4g,黄原胶0.15g,乙二醇5g,硅氧乙烷0.10g,硅酸镁铝0.5g,用水补足至100g,在砂磨机的作用下形成主要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1%的环虫酰肼·氟丙菊酯悬浮剂。
实施例12:
称取1g环虫酰肼、50g氟丙菊酯,木质素磺酸钠8g、十二烷基硫酸钠2g、硫酸铵5g,聚乙烯醇5g,硼砂2g,硅藻土21g,将以上原料按水分散颗粒剂方法形成主要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1%的环虫酰肼·氟丙菊酯水分散颗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