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黄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10822阅读:24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药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产优质、栽培条件可控的桑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桑黄[phellinusigniarius(l.ex.fr.)quel]又名桑臣、桑耳、胡孙眼、桑黄菇等,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的子实体;火木层孔菌:子实体多年生,木质,侧生无柄。呈半球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腹面凸,(5-20)cm×(7-30)cm,厚3-15cm。幼时表面有细绒毛,后脱落,有明显的龟裂,无皮壳,有假皮壳,有同心环棱。盖面呈灰褐色、肝褐色至黑色,有光泽;边缘圆钝,龟裂少,有密生的短绒毛,干后脱落,呈肉桂色至咖啡色。菌肉硬,木质,暗褐色,厚0.5cm左右。菌管多层,层次常不明显,老的菌管有白色菌丝充塞;管口面锈褐色至酱色;管口圆形,每1mm间4-5个。刚毛顶端尖锐,基部膨大,(10-25)μm×(5-7)μm。孢子近球形,光滑,无色,(5-6)μm×(3-4)μm;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黑龙江、吉林、台湾地区、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是一种珍贵的大型药用真菌,有“森林黄金”之美称;具有活血,止血,化饮,止泻之功效。常用于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肿瘤效果第一的珍稀药用真菌,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保健品等行业。

近年来,由于国际国内市场对桑黄需求量增大,致使野生桑黄的掠夺性开采无法杜绝,又受其生理生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及外部条件的制约,造成自然界形成子实体非常稀少,野生天然桑黄资源匮乏,面临枯竭,再加上桑黄的人工驯化栽培难度较大,难以形成稳定的医药工业产品来源,极大的限制了桑黄产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对桑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其资源保护、化学成分、药用机理、菌种选育、液体发酵技术、有效成份的提取等方面,而对人工驯化栽培研究刚刚起步,部分地区有少量摸索性试验,也有栽培成功的,但大多都由于栽培技术不够成熟,存在子实体产量低,质量差(不成形)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场地可以灵活选择,沙畦地建造具有实用性且能实现菌棒和土壤完全隔离的高产量的桑黄的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场地可以灵活选择,沙畦地建造具有实用性且能实现菌棒和土壤完全隔离的桑黄的高产量的种植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桑黄的种植方法包括场地的选择步骤、大棚的建造步骤、沙畦地的建造步骤,所述场地的选择步骤是指:在空地建造水泥场地,所述水泥场地从下至上依次建造三层,底层采用素土压实,中间层铺满100~200mm碎石,上层采用100~200mmc30混凝土;所述大棚的建造步骤是指:采用钢筋搭建棚架,大棚长度15~30m,高度265~295cm,棚内设沙畦地,棚架上由下至上依次覆盖保温塑料膜、遮阳网和草席;所述棚外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遮阳作物栽培区和排水沟;所述沙畦地的建造步骤是指:在所述水泥场地上的大棚内建造水泥池;所述水泥池种植桑黄的步骤是指:在所述水泥池中先铺满黄沙,再在土中撒些生石灰填平,菌种袋顶端1/3处划袋剥去,倒置放入黄沙中,放入1/2部分,一半埋在土中,一半露在土面上;行间距为20cm*20cm~30*30cm且将菌棒成品字形或正方形埋在处理好的土中,种植完成用水管从表面浇透水,2天后给桑黄开口,离沙面1~10cm开口1~10cm长;大棚内采用温湿监控系统对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保持大棚温度在25~30℃,空气湿度在80%以上,且每天通风换气至少2次以上,每次通风8~20min,光照强度100~300lx;当温度高于8℃,湿度在80%以上时,可每天用喷雾进行保湿;温度低于8℃时,需盖膜保温,并在晴好天气适时掀开通风;当桑黄由白色转成橙黄色,再由橙黄色转变成褐色且边缘硬化,同时弹射出黄褐色孢子时,表明已经成熟,进行采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空旷的空地上建造水泥场地,并建大棚和水泥池进行桑黄的栽培,实现了场地选择的灵活性,大棚建造的永久性以及沙畦地建造的实用性;采用本发明可实现标准化的栽培,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同时使得菌棒与土壤实现了完全隔离,有效控制了土壤的污染,杜绝了土壤重金属、农药残留物对菌棒的影响,这样这种大棚可以永久使用;本方法培育出的桑黄污染率小、产量高,子实体整齐美观无畸形,且成本低;其中草席的覆盖既能起到保温的效果,又能让棚里接受到均匀的散射光,有利于桑黄的生长,桑黄属于高温型药用真菌,其出菇温度在25~30℃,温度低于25℃,高于30℃子实体生长缓慢甚至停止;子实体最佳生长期在春秋两季,夏季需要人工控制温度,子实体方可正常生长;变温处理,如昼夜温差的刺激利于子实体的发生和生长,因此控温的大棚是桑黄菌高产、稳产的关键;为了提高桑黄的产量,早春、晚秋季节,将遮阳网放在棚内,既可遮阳,又利于棚内温度提高,菌棒发菌快,做到增产、增收;夏季高温季节,将遮阳网放在棚外,在遮阳的同时起到降温的作用;此外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菌棒下地前,在土中撒些生石灰。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将桑黄进行大棚种植前还包括桑黄的栽培,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菌材的准备:树种选取杨树或桦树或柞树或桑树阔叶树;将采伐下的树木和枝桠材截成15~20cm长的木段,并对木段表面进行修理后,待用;

2)菌种的制备:首先选取颗粒饱满的麦粒,去除杂质,用热水浸泡后,装瓶进行高压灭菌,在121℃下高压灭菌1.5h;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桑黄母种,于28℃的恒温室中培养;培养35~40天,获得二级麦粒菌种;

3)菌棒的制备:选用直径17~25cm×40~45cm的高压菌种袋,将步骤1)中修理好的木段,用水浸泡后,装入高压菌种袋中,细的枝桠材扎成把,把的直径为16~24cm,扎实,以免刺破菌种袋;粗木段直接装入高压塑料袋中,木段的两头填充麦麸和木屑的混合物,菌棒经灭菌后,接入步骤2)中获得的二级麦粒菌种;

4)将接种后的菌棒置于25℃恒温的且黑暗条件下的培养室中发菌,待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阔叶树为栽培桑黄的良好树种,但桑树上生长的桑黄子实体入药最佳,因为桑树自身也是中药材的一种,桑黄在利用桑树上的营养进行生长发育时,可以吸收桑树中的有效成分,这就是桑树桑黄好于其它树种栽培桑黄的原因所在;同时树木休眠后和第2年萌发前的树干的营养最丰富,为最佳采伐期,采伐树木主要采用砍伐枝桠材或间伐两种方式,将采伐的树木放在通风阴凉处,以免长杂菌;将采伐下的树木和枝桠材截成15~20cm长的木段,并对木段表面进行修理,有树结的地方易长杂菌,且易扎破塑料袋,因此将其修平,去掉毛刺,避免造成生产中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接种后选取25℃进行培养以菌主要是因为桑黄菌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8℃,由于桑黄菌丝生活力比较弱,菌棒发菌时间长,如将菌棒放在28℃下培养,大量的菌棒堆在发菌室中,杂菌繁殖快,菌棒极易被污染,造成浪费;因此,将菌棒放在25℃的条件下可减少污染;桑黄菌在菌棒发菌阶段需要黑暗条件下进行因为有光会使菌丝很快变黄老化;桑黄菌不易与其它药用菌、食用菌同室发菌,由于药用菌、食用菌均为好气菌,而桑黄菌生活力弱,与其它菌同室发菌,无法与其它菌竞争培养室中的氧气,造成生长速度减慢,易染杂菌。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场地的选择步骤中所述空地为可利用的场地,包括土壤资源贫瘠的地区。这样的场地选择更加灵活,也更加便利,且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土壤资源贫瘠的地区为盐碱地或干旱地。这样的场地选择可以在盐碱地、干旱地等土壤资源贫瘠的地区进行推广,进一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大棚的建造步骤中所述大棚的建造数量为3~6个,所述一个大棚内修建3~6个水泥池。这样可以节省材料和人力,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水泥池的规格为:长20~40m,宽1~2m,高100~200mm,水泥池壁厚100~200mm。这样规格的水泥池有利于桑黄的生长。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遮阳网采用单网和网膜结合覆盖,所述遮阳网的遮阳密度至少为90%。桑黄子实体的发生需要有一定的光照,子实体发生期的光照应适宜。光照太强,一方面子实体的形成受到抑制;另一方面,棚内温度升高,也抑制子实体的生长;因此一般棚内光的透射率以10%左右为佳。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大棚的两侧,设置若干通风口,且两侧的通风口相互对应。通风口对于桑黄生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桑黄菌与其它药用真菌一样,通气是子实体形成的重要环节,氧气不足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子实体颜色由亮黄色变暗黄色;因此每天通风换气至少2次以上,早晚各1次,特殊情况还应具体分析;如棚内温度过高,除喷雾降温外,还可以强制通风的方式降温。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通风口每间隔1米设置一个。这样对于桑黄的发展最为有利。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每个大棚内设有10个温湿传感器构建成一个温湿监控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用黄沙种植,完全隔离土壤,避免重金属及农药;(2)使用水泥场地,可以防止雨水天气对大棚的影响,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交通工具的出入,有效节约人力、物力;采用本发明可实现标准化的栽培,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本方法培育出的桑黄污染率小,子实体整齐美观无畸形且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桑黄进行大棚种植前还包括桑黄的栽培,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菌材的准备:树种选取杨树或桦树或柞树或桑树阔叶树;将采伐下的树木和枝桠材截成18cm长的木段,并对木段表面进行修理后,待用;

2)菌种的制备:首先选取颗粒饱满的麦粒,去除杂质,用热水浸泡后,装瓶进行高压灭菌,在121℃下高压灭菌1.5h;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桑黄母种,于28℃的恒温室中培养;培养40天,获得二级麦粒菌种;

3)菌棒的制备:选用直径17~25cm×40~45cm的高压菌种袋,将步骤1)中修理好的木段,用水浸泡后,装入高压菌种袋中,细的枝桠材扎成把,把的直径为16cm,扎实,以免刺破菌种袋;粗木段直接装入高压塑料袋中,木段的两头填充麦麸和木屑的混合物,菌棒经灭菌后,接入步骤2)中获得的二级麦粒菌种;

4)将接种后的菌棒置于25℃恒温的且黑暗条件下的培养室中发菌,待用。

桑黄的种植方法包括场地的选择步骤、大棚的建造步骤、沙畦地的建造步骤,所述场地的选择步骤是指:在空地建造水泥场地,空地为一个小山庄的空地,建造的水泥场地的长67.6m,宽宽48.2m,水泥场地从下至上依次建造三层,底层采用素土压实,中间层铺满100mm碎石,上层采用150mmc30混凝土;所述大棚的建造步骤是指:采用钢筋搭建棚架,共建设三排、六个大棚,大棚长度22m,高度265cm,棚内设沙畦地,棚架上由下至上依次覆盖保温塑料膜、遮阳网和草席;所述棚外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遮阳作物栽培区和排水沟;所述沙畦地的建造步骤是指:在所述水泥场地上的大棚内建造水泥池;一个大棚内修建3个水泥池,所述水泥池的规格为:长24.75m,宽1m,高180mm,水泥池壁厚120mm;每个水泥池间隔为0.5m;所述遮阳网采用单网和网膜结合覆盖,所述遮阳网的遮阳密度至少为90%;所述水泥池种植桑黄的步骤是指:在所述水泥池中先铺满黄沙,再在土中撒些生石灰填平,菌种袋顶端1/3处划袋剥去,倒置放入黄沙中,放入1/2部分,一半埋在土中,一半露在土面上;行间距为25cm*25cm且将菌棒成正方形埋在处理好的土中,种植完成用水管从表面浇透水,2天后给桑黄开口,离沙面5cm开口5cm长;大棚内采用温湿监控系统对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每个大棚内设有10个温湿传感器构建成一个温湿监控系统;保持大棚温度在26℃,空气湿度在90%,且每天通风换气3次以上,每次通风15min,光照强度100~300lx;当温度高于8℃,湿度在80%以上时,可每天用喷雾进行保湿;温度低于8℃时,需盖膜保温,并在晴好天气适时掀开通风;当桑黄由白色转成橙黄色,再由橙黄色转变成褐色且边缘硬化,同时弹射出黄褐色孢子时,表明已经成熟,进行采收。

采用该方法栽培出的桑黄具有稳产和高产的特点,达到了60公斤/亩桑黄。

实施例2:桑黄的种植方法包括场地的选择步骤、大棚的建造步骤、沙畦地的建造步骤,所述场地的选择步骤是指:在空地建造水泥场地,空地为一个小山庄的空地,建造的水泥场地的长67.6m,宽宽48.2m,水泥场地从下至上依次建造三层,底层采用素土压实,中间层铺满100mm碎石,上层采用150mmc30混凝土;所述大棚的建造步骤是指:采用钢筋搭建棚架,共建设三排、六个大棚,大棚长度22m,高度265cm,棚内设沙畦地,棚架上由下至上依次覆盖保温塑料膜、遮阳网和草席;所述棚外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遮阳作物栽培区和排水沟;所述沙畦地的建造步骤是指:在所述水泥场地上的大棚内建造水泥池;一个大棚内修建3个水泥池,所述水泥池的规格为:长24.75m,宽1m,高180mm,水泥池壁厚120mm;每个水泥池间隔为0.5m;每个水泥池里种植600个菌棒;所述遮阳网采用单网和网膜结合覆盖,所述遮阳网的遮阳密度至少为90%;所述水泥池种植桑黄的步骤是指:在所述水泥池中先铺满黄沙,再在土中撒些生石灰填平,菌种袋顶端1/3处划袋剥去,倒置放入黄沙中,放入1/2部分,一半埋在土中,一半露在土面上;行间距为30cm*30cm且将菌棒成正方形埋在处理好的土中,种植完成用水管从表面浇透水,2天后给桑黄开口,离沙面4cm开口6cm长;大棚内采用温湿监控系统对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每个大棚内设有10个温湿传感器构建成一个温湿监控系统;保持大棚温度在28℃,空气湿度在90%,且每天通风换气3次以上,每次通风10min,光照强度100~300lx;当温度高于10℃,湿度在80%以上时,可每天用喷雾进行保湿;温度低于10℃时,需盖膜保温,并在晴好天气适时掀开通风;当桑黄由白色转成橙黄色,再由橙黄色转变成褐色且边缘硬化,同时弹射出黄褐色孢子时,表明已经成熟,进行采收。

采用该方法栽培出的桑黄具有稳产和高产的特点,达到了50公斤/亩桑黄。

实施例3:桑黄的种植方法包括场地的选择步骤、大棚的建造步骤、沙畦地的建造步骤,所述场地的选择步骤是指:在空地建造水泥场地,空地为一个小山庄的空地,建造的水泥场地的长67.6m,宽宽48.2m,水泥场地从下至上依次建造三层,底层采用素土压实,中间层铺满100mm碎石,上层采用150mmc30混凝土;所述大棚的建造步骤是指:采用钢筋搭建棚架,共建设三排、六个大棚,大棚长度22m,高度265cm,棚内设沙畦地,棚架上由下至上依次覆盖保温塑料膜、遮阳网和草席;所述棚外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遮阳作物栽培区和排水沟;所述沙畦地的建造步骤是指:在所述水泥场地上的大棚内建造水泥池;一个大棚内修建3个水泥池,所述水泥池的规格为:长24.75m,宽1m,高180mm,水泥池壁厚120mm;每个水泥池间隔为0.5m;每个水泥池里种植600个菌棒;所述遮阳网采用单网和网膜结合覆盖,所述遮阳网的遮阳密度至少为90%;所述水泥池种植桑黄的步骤是指:在所述水泥池中先铺满黄沙,再在土中撒些生石灰填平,菌种袋顶端1/3处划袋剥去,倒置放入黄沙中,放入1/2部分,一半埋在土中,一半露在土面上;行间距为20cm*20cm且将菌棒成正方形埋在处理好的土中,种植完成用水管从表面浇透水,2天后给桑黄开口,离沙面4cm开口6cm长;大棚内采用温湿监控系统对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每个大棚内设有10个温湿传感器构建成一个温湿监控系统;保持大棚温度在26℃,空气湿度在90%,且每天通风换气4次以上,每次通风20min,光照强度100~300lx;当温度高于8℃,湿度在80%以上时,可每天用喷雾进行保湿;温度低于8℃时,需盖膜保温,并在晴好天气适时掀开通风;当桑黄由白色转成橙黄色,再由橙黄色转变成褐色且边缘硬化,同时弹射出黄褐色孢子时,表明已经成熟,进行采收。

采用该方法栽培出的桑黄具有稳产和高产的特点,达到了65公斤/亩桑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