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的菌种培养及桑黄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13044阅读:34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桑黄的菌种培养及桑黄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桑黄菌种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及利用林地环 境栽培桑黄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桑黄,学名鲍氏层孔菌,拉丁学名=Phellinus Baummii ;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 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针层孔菌属类真菌。中医认为桑黄性甘、平、味苦、味辛,民间 把它作为一种治疗肝病、癌症的药物,并且具有抗菌、抗纤维化、抗氧化等功效。中国《中药 大辞典》也有它的药用记载。近年来,日本、韩国相继对其进行开发,它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 物抗癌领域中药效非常好的药用真菌,抗癌效果比灵芝好,已成为药用真菌研究领域的一目前桑黄主要为野生,分布较广。国内集中分布在黑龙江省东部乌苏里江与兴凯 湖之间,西北地区陕西与甘肃交界的“子午岭”自然保护区,东北的长白山林区、哈尔滨与吉 林市之间的老爷岭、张广才岭少有出产。另外,西南各省区亦出产少量桑黄。由于桑黄的生 长需要较为特殊的自然气候环境,因而,天然的桑黄数量非常稀少。由于桑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开发人工栽培技术成为科技人员亟待解决的问 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和桑黄的栽培方法,它可克服现 有技术中菌种培养难度较大、栽培出菇较为困难、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一些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菌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菌种培养基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杨树或柳树 或桑树木屑75 85%、麸皮10 15%、米糠5 8%、石膏1 2%、磷酸二氢钾0. 2 0.5%、硫酸镁0. 1 0.3%,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b、将上述混合搅拌 的培养料装入食用菌专用塑料袋中形成菌包,每袋装料1 士0. lKg,表面压实,中间打圆孔, 套上塑料颈圈和海绵盖;C、将菌包进行灭菌处理;d、灭菌后菌包强制或自然冷却至18°C 25°C,在无菌室或接种箱内接入桑黄菌种,每袋接种量为15 20克;e、接种后菌包放入 20°C 28°C的培养室内,培养期间保持黑暗状态,培养30 35天后使菌丝全部发满。—种桑黄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桑黄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栽培林 地选择应为林木间距在2m以上,树冠较茂密,地势较低,附近有水源;(2)、在离地1. 8 2. Om林木间用遮阴网围起,内部搭建环棚,环棚的两边开排水沟,桑黄菌包放在环棚内; (3)、发满的桑黄菌包开有长方形口,放在林下环棚内,菌包间隔15 20cm ; (4)、环棚内温 度保持在20 30°C,水沟内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棚内相对湿度90 95%,每天通风 1 2次,棚内CO2浓度应低于2000ppm,25天后即可采收桑黄子实体。使用时,本发明所用的桑黄菌种(Phellinus baummii Pilat)来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编号为=PheIlinusbaumii Pilat3249。本发明所制备的桑 黄菌种发菌快,表面菌丝不易老化出黄水,培养30 35天即可全部发满。本发明的桑黄林 地栽培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栽培桑黄产品,简单易行,产出的桑黄个体大,可以大量 人工栽培,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所述的菌种制 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菌种培养基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杨树或柳树或桑树木屑75 85%、麸皮10 15%、米糠5 8%、石膏1 2%、磷酸二氢钾0. 2 0. 5%、硫酸镁0. 1 0.3%,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b、将上述混合搅拌的培养料装入食用菌专 用塑料袋中形成菌包,每袋装料1 士0. lKg,表面压实,中间打圆孔,套上塑料颈圈和海绵盖; c、将菌包进行灭菌处理;d、灭菌后菌包强制或自然冷却至18°C 25°C,在无菌室或接种箱 内接入桑黄菌种,每袋接种量为15 20克;e、接种后菌包放入20°C 28°C的培养室内,培 养期间保持黑暗状态,培养30 35天后使菌丝全部发满。 a步骤中,杨树或柳树或桑树木屑的颗粒度在2 4mm之间,提前一晚上加水预湿, 使用时拌入麸皮、米糠和石膏粉,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加水溶解后,一起加入,调节含水量 至62 65%左右。b步骤中,食用菌专用塑料袋采用17 X 33cm规格,中间打直径2cm的圆 孔。c步骤中,灭菌可分为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高压灭菌121°C保持2 2. 5小时;常压 灭菌100°C保持10小时以上,彻底杀灭袋内所有微生物;d步骤中,培养室湿度控制在65 75%之间。本发明所用的桑黄菌种(Phellinus baummii Pilat)来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 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编号为Phellinus baumii Pilat3249。桑黄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栽培林地选择应为林木间距在2m以上,树冠 较茂密,地势较低,附近有水源;⑵、在离地1. 8 2. Om林木间用遮阴网围起,内部搭建环 棚,环棚的两边开排水沟,桑黄菌包放在环棚内;(3)、发满的桑黄菌包开有长方形口,放在 林下环棚内,菌包间隔15 20cm ; (4)、环棚内温度保持在20 30°C,水沟内经常灌水,保 持土壤湿润,棚内相对湿度90 95 %,每天通风1 2次,棚内CO2浓度低于2000ppm,25 天后即可采收桑黄子实体。(2)步骤中,环棚的宽为1.2 1.5m; (3)步骤中,桑黄菌包在 离袋口 3 5cm处用小刀开一个4cmXlcm的长方形口。实施例1一、桑黄菌种制备1.原料混合采用配方杨树木屑80%、麸皮10%、米糠8%、石膏2%,微量成分磷酸二氢钾 0. 3%、硫酸镁0.2%,含水量控制在62 65%。杨树枝条粉碎成2 4mm的颗粒状,提前一晚上加水预湿,使用时拌入麸皮、米糠 和石膏粉,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加水溶解后,一起加入,调节含水量至62 65%左右。2.装袋混合搅拌的培养料装入17X33cm的食用菌专用塑料袋中,每袋装料1 士0. lKg,表 面压实,中间打直径2cm的圆孔,套上塑料颈圈和海绵盖。
3.灭菌高压灭菌121°C保持2 2. 5小时,彻底杀灭袋内所有微生物。4.冷却、接种灭菌后菌包强制或自然冷却至20°C,在无菌室或接种箱内接入桑黄菌种,每袋接 种量在15 20克。5.培养接种后菌包放入25°C的培养室内,培养室湿度控制在65 75%之间,培养期间保 持黑暗状态,避免袋口表面过早形成气生菌丝,出现黄水现象,减少开袋后杂菌感染。培养 30 35天菌丝全部发满。二、桑黄林地栽培
1.栽培场地准备栽培林地选择应为林木间距在2m以上,树冠较茂密,地势较低,附近有水源,在离 地1. 8 2. Om林木间用遮阴网围起,上面加盖稻草或树枝,增加保湿效果。内部搭建1. 5m 宽的环棚,棚的两边开小排水沟,用于灌水和排水,桑黄菌包放在环棚内。2.开袋开袋时间选在室外最低温度在15°C以上。发满的桑黄菌包在离袋口 3 4cm处用小刀开一个4cmX Icm的长方形口,放在林 下环棚内,菌包间隔15 20cm,菌包下部埋入土下2cm左右。3.栽培管理环棚内温度保持在25 28°C,最高温度不超过30°C,水沟内经常灌水,保持土壤 湿润,棚内相对湿度要求在90%以上,保持棚内通风,棚内CO2浓度低于2000ppm,25天后即 可采收桑黄子实体,每个菌包产一个桑黄子实体,个体较大。实施例2一、桑黄菌种制备1.原料混合采用配方桑树木屑75%、麸皮13%、米糠10%、石膏2%,微量成分磷酸二氢钾 0. 2%、硫酸镁0.2%,含水量控制在62 65%。桑树枝条粉碎成0. 2 0. 4mm的颗粒状,提前一晚上加水预湿,使用时拌入麸皮、 米糠和石膏粉,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加水溶解后,一起加入,调节含水量至62 65%左右。2.装袋混合搅拌的培养料装入17X33cm的食用菌专用塑料袋中,每袋装料1 士0. lKg,表 面压实,中间打直径2cm的圆孔,套上塑料颈圈和海绵盖。3.灭菌常压灭菌100°C保持10小时以上,彻底杀灭袋内所有微生物。4.冷却、接种灭菌后菌包强制或自然冷却至25°C,在无菌室或接种箱内接入桑黄菌种,每袋接 种量在15 20克。5.培养接种后菌包放入25°C的培养室内,培养室湿度控制在65 75%之间,培养期间保持黑暗状态,避免袋口表面过早形成气生菌丝,出现黄水现象,减少开袋后杂菌感染。培养 30 35天菌丝全部发满。二、桑黄林地栽培1.栽培场地准备栽培林地选择应为林木间距在2m以上,树冠较茂密,地势较低,附近有水源,在离地1. 8 2. Om林木间用遮阴网围起,上面加盖稻草或树枝,增加保湿效果。内部搭建1. 5m 宽的环棚,棚的两边开小排水沟,用于灌水和排水,桑黄菌包放在环棚内。2.开袋开袋时间选在室外最低温度在15°C以上。发满的桑黄菌包在离袋口 3 4cm处用小刀开一个4cmX Icm的长方形口,放在林 下环棚内,菌包间隔15 20cm,菌包下部埋入土下2cm左右。3.栽培管理环棚内温度保持在25 28°C,最高温度不超过30°C,水沟内经常灌水,保持土壤 湿润,棚内相对湿度要求在90%以上,保持棚内通风,棚内CO2浓度低于2000ppm,25天后即 可采收桑黄子实体,每个菌包产一个桑黄子实体,个体较大。
权利要求
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菌种培养基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杨树或柳树或桑树木屑75~85%、麸皮10~15%、米糠5~8%、石膏1~2%、磷酸二氢钾0.2~0.5%、硫酸镁0.1~0.3%,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b、将上述混合搅拌的培养料装入食用菌专用塑料袋中形成菌包,每袋装料1±0.1Kg,表面压实,中间打圆孔,套上塑料颈圈和海绵盖;c、将菌包进行灭菌处理;d、灭菌后菌包强制或自然冷却至18℃~25℃,在无菌室或接种箱内接入桑黄菌种,每袋接种量为15~20克;e、接种后菌包放入20℃~28℃的培养室内,培养期间保持黑暗状态,培养30~35天后使菌丝全部发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中,杨树或柳 树或桑树木屑的颗粒度在2 4mm之间,提前一晚上加水预湿,使用时拌入麸皮、米糠和石 膏粉,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加水溶解后,一起加入,调节含水量至62 65%左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食用菌专 用塑料袋采用17 X 33cm规格,中间打直径2cm的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中,灭菌可分 为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高压灭菌121°C保持2 2. 5小时;常压灭菌100°C保持10小时以 上,彻底杀灭袋内所有微生物;d步骤中,培养室湿度控制在65 7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黄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桑黄的栽培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1)、栽培林地选择应为林木间距在2m以上,树冠较茂密,地势较低,附近有水源; (2)、在离地1. 8 2. Om林木间用遮阴网围起,内部搭建环棚,环棚的两边开排水沟,桑黄菌 包放在环棚内;(3)、发满的桑黄菌包开有长方形口,放在林下环棚内,菌包间隔15 20cm ; (4)、环棚内温度保持在20 30°C,水沟内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棚内相对湿度90 95%,每天通风1 2次,棚内CO2浓度低于2000ppm,25天后即可采收桑黄子实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桑黄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2)步骤中,环棚的宽为 1.2 1.5m; (3)步骤中,桑黄菌包在离袋口 3 5cm处用小刀开一个4cmX Icm的长方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为菌种培养基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杨树或柳树或桑树木屑75~85%、麸皮10~15%、米糠5~8%、石膏1~2%、磷酸二氢钾0.2~0.5%、硫酸镁0.1~0.3%,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所制备的桑黄菌种发菌快,表面菌丝不易老化出黄水,培养30~35天即可全部发满。桑黄林地栽培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栽培桑黄产品,简单易行,产出的桑黄个体大,可以大量人工栽培,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
文档编号C05G3/00GK101816256SQ20091004684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7日
发明者刘建斌, 唐利华, 杨焱, 邹秀红, 郭志坚, 高君辉 申请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福建省永春县林业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0年11月06日 14:53
    菌种咋回事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