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麻黄冬春季控温无性繁殖技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80271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麻黄的繁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木麻黄冬春季控温无性繁殖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木麻黄是我国东南沿海(福建、广东、海南、台湾、浙江、广西)数千公里海岸线上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它具有抗强风、耐盐碱、根系旺、蒸腾少、能固氮、生长快等优点,在抗击台风袭击、阻止海沙侵袭,有效保护农田、公路、建筑及人畜生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能够高效地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多年来,在我国东南地区的海疆上已初步建成了一条以木麻黄树种为主的具有防灾减灾作用的防护林体系,被人们誉称为“绿色长城”。为了巩固我国东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成果,需要对“绿色长城”进行补植维护及对老林带进行更新改造,因此,需要长期培育木麻黄优良种苗以满足生产需求。

以种子繁殖的木麻黄实生苗因变异大而逐渐被无性繁殖的木麻黄良种苗木所替代;常规的木麻黄无性繁殖苗木在当年难以达到造林所需的生长量。木麻黄良种苗木可以通过几种方法进行无性繁殖,例如:扦插、嫁接、水培、沙培、分株繁殖等,木麻黄的容器苗从理论上虽然说一年四季均可以造林,但是,在生产实践中,木麻黄的造林通常要在5-8月份的雨季中造林,以确保较高的造林成活率。木麻黄苗木的生长虽然比较快,但是,要让苗木生长到一定的高度依然需要一定的生长时间,而上述的几种无性繁殖方法在自然条件下均很难使培育出的木麻黄苗木生长量在5-8月份达到造林要求。于是,开展了木麻黄控温繁殖技术的创新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木麻黄冬春季控温无性繁殖技术方法,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培育出在雨季造林时所需大小适宜的苗木,从而满足造林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木麻黄冬春季控温无性繁殖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于冬季对木麻黄材料进行选择;

S2将选择的材料进行控温培养促进生根,获得生根木麻黄小苗;

S3将生根木麻黄小苗种植于容器袋内并覆盖白色塑料薄膜,从而获得木麻黄容器苗。

特别的,所述步骤S1的具体实施方案为:于10-12月份的冬季采摘木麻黄优良树种上粗壮饱满的小枝,剪取7-10㎝的小枝末梢用于育苗。

特别的,所述步骤S2的具体实施方案为:

S21将步骤S1采摘的木麻黄小枝的基部浸泡于质量浓度为30×10-6-80×10-6高度为2-3㎝的萘乙酸药液中20-24小时后,取出木麻黄小枝用清水冲洗木麻黄小枝基部上的药液,此步骤中萘乙酸药液浓度高低依据木麻黄树种及树龄而定,药液的高度以24小时内既不被小枝吸干以不浪费药液确定,浸药时间长短以小枝吸取足够的药量即可,通常需20-24小时;

S22把步骤S21冲洗后的木麻黄小枝排放在装有清水的透明容器中,清水的高度以能保持木麻黄小枝根部浸入水中,且一天不干为宜;

S23将步骤S22中放有木麻黄小枝的透明容器置于阳光房内的水浴保温台的冲孔板上培育生根。

特别的,所述步骤S2的具体实施方案为:

S21将步骤S1采摘的木麻黄小枝的基部浸泡于质量浓度为30×10-6-80×10-6高度为2-3㎝的萘乙酸药液中20-24小时后,取出木麻黄小枝用清水冲洗木麻黄小枝基部上的药液,此步骤中萘乙酸药液浓度高低依据木麻黄树种及树龄而定,药液的高度以24小时内既不被小枝吸干以不浪费药液确定,浸药时间长短以小枝吸取足够的药量即可,通常需20-24小时,于本步骤中通过木麻黄的基部放入生根剂——萘乙酸药液中浸置,进行预生根处理,为后续的生根培养做良好准备,提高了生根率;

S22把步骤S21冲洗后的木麻黄小枝基部插入到4-5㎝高度琼脂平板内2-3㎝,既利于观察也可以对木麻黄小枝起到良好的固定,之后将该琼脂平板倒在透明容器内,在琼脂上层加入1-2㎝高度的清水,此处加入水起到保湿和防污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根率本步骤中琼脂平板的高度以能固定小枝并提供充足的水分为依据,小枝插入琼脂内的深度以既不接触底部又能固定稳小枝并尽量留出较长部分以利于光合作用为佳,清水的高度以能保持琼脂一天不干为宜,于本步骤中,由于木麻黄小枝基部在生根基质中是固定的,不会成团紧靠,在后续换水时仅仅是个别木麻黄小枝梢部湿水,水分也容易蒸发,所以,不会因湿水而腐烂,可降低木麻黄小枝的腐烂发霉率;

S23将步骤S22中放有木麻黄小枝的透明容器置于阳光房内的水浴保温台的冲孔板上培育生根。

特别的,所述步骤S23中保温台由不锈钢箱体、电热管、温控器、冲孔板和排水管组成,首先关闭排水管阀门,之后在不锈钢箱体内注入清水至能浸泡到冲孔板上的透明容器且不会让透明容器漂浮,之后接通电源,调节温控器使水温保持在28-32℃,并将透明容器置于阳光房内的水浴保温台的冲孔板上培育生根。

特别的,所述步骤S23中,需每天更换装有木麻黄小枝的透明容器内的清水一次,同时,当水浴保温台箱体内的清水出现较多的青苔时,需关门电源后更换清水。

特别的,所述透明容器为白色塑料杯、白色塑料盒、玻璃瓶、烧杯等。

特别的,所述步骤S3的具体实施方案为:将步骤S2中生根后的木麻黄小苗种植于容器袋内培育容器苗,并用竹片和白色塑料薄膜搭拱棚覆盖进行春季保温,水肥草按常规管理,当气温达25℃以上时,打开塑料薄膜让其自然生长,从而获得木麻黄苗木。

本发明提供一种木麻黄冬春季控温无性繁殖技术方法,在冬春季采摘木麻黄小枝,之后在温度为28-32℃的阳光房水培无性繁殖木麻黄苗木或者琼脂基质上插育无性繁殖木麻黄苗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提高造林成活率,冬季无性繁殖木麻黄苗木,使苗木有足够的生长时间,刚好可在5-8月份的雨季中造林,可利用雨水浇灌,确保苗木不因缺水而死亡;2、可降低造林成本,在冬季控温繁殖的苗木比6-7月份繁殖的苗木更小,所用的育苗容器袋更小、充填的基质更少,苗木更轻,占用空间更少,造林时苗木运输量更多,既节省材料费又节省运输费,同时在造林时,所挖的造林穴更小,还可节省工时费;3、造林效果更佳,当前木麻黄的无性繁殖大多采用水培育苗,少数也用沙培育苗,而水培和沙培育苗通常在25℃以上的气温中进行,大致要7月份左右开始育苗,培育出的苗木到次年雨季造林时苗木偏大,造林成活率较冬季控温繁殖苗木的造林成活率要低,效果更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与对比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于11月份采摘优良木麻黄的小枝,剪取10㎝长的小枝末梢160条,将小枝的基部浸泡于质量浓度50×10-6高度在2㎝的萘乙酸药液中24小时,取出小枝用清水冲洗多余药液,把木麻黄小枝每30条一份排放在装有清水的白色塑料杯中,把保温台放置在阳光房内,关闭保温台排水管阀门,在保温箱体内注入清水至冲孔板以上,接通电源,调节温控器使水温保持在28℃,将白色透明塑料杯置于冲孔板上培育生根。每天更换塑料杯内的清水一次,同时,当水浴保温台箱体内的清水出现较多的青苔时,需关门电源后更换清水。生根后统计木麻黄小枝的生根率。生根的小苗种植于容器袋内培育容器苗,并用竹片和白色塑料薄膜搭拱棚覆盖进行春季保温,水肥草按常规管理,当气温达25℃以上时,打开塑料薄膜让其自然生长。

实施例2于11月份采摘优良木麻黄的小枝,剪取7㎝长的小枝末梢160条,将小枝的基部浸泡于质量浓度50×10-6高度在2㎝的萘乙酸药液中24小时,取出小枝用清水冲洗多余药液,每30条小枝为一份,把木麻黄小枝基部插入到装有4㎝高度琼脂的透明塑料盒的琼脂内3㎝,在琼脂上层加入1㎝高度的清水,把保温台放置在阳光房内,关闭保温台排水管阀门,在保温箱体内注入清水至冲孔板以上,接通电源,调节温控器使水温保持在32℃,将白色塑料盒置于冲孔板上培育生根。每天更换塑料盒内的清水一次,同时,当水浴保温台箱体内的清水出现较多的青苔时,需关门电源后更换清水。生根的小苗种植于容器袋内培育容器苗,并用竹片和白色塑料薄膜搭拱棚覆盖进行春季保温,水肥草按常规管理,当气温达25℃以上时,打开塑料薄膜让其自然生长。

实施例3于10月份采摘优良木麻黄的小枝,剪取9㎝长的小枝末梢160条,将小枝的基部浸泡于质量浓度80×10-6高度在3㎝的萘乙酸药液中22小时,取出小枝用清水冲洗多余药液,每30条小枝为一份,把木麻黄小枝基部插入到装有5㎝高度琼脂的透明塑料盒的琼脂内2㎝,在琼脂上层加入2㎝高度的清水,把保温台放置在阳光房内,关闭保温台排水管阀门,在保温箱体内注入清水至冲孔板以上,接通电源,调节温控器使水温保持在30℃,将白色塑料盒置于冲孔板上培育生根。每天更换塑料盒内的清水一次,同时,当水浴保温台箱体内的清水出现较多的青苔时,需关门电源后更换清水。生根的小苗种植于容器袋内培育容器苗,并用竹片和白色塑料薄膜搭拱棚覆盖进行春季保温,水肥草按常规管理,当气温达25℃以上时,打开塑料薄膜让其自然生长。

实施例4于12月份采摘优良木麻黄的小枝,剪取8㎝长的小枝末梢160条,将小枝的基部浸泡于质量浓度65×10-6高度在3㎝的萘乙酸药液中20小时,取出小枝用清水冲洗多余药液,每30条小枝为一份,把木麻黄小枝基部插入到装有5㎝高度琼脂的透明塑料盒的琼脂内2㎝,在琼脂上层加入2㎝高度的清水,把保温台放置在阳光房内,关闭保温台排水管阀门,在保温箱体内注入清水至冲孔板以上,接通电源,调节温控器使水温保持在30℃,将白色塑料盒置于冲孔板上培育生根。每天更换塑料盒内的清水一次,同时,当水浴保温台箱体内的清水出现较多的青苔时,需关门电源后更换清水。生根的小苗种植于容器袋内培育容器苗,并用竹片和白色塑料薄膜搭拱棚覆盖进行春季保温,水肥草按常规管理,当气温达25℃以上时,打开塑料薄膜让其自然生长。

对比例1于11月份采摘优良木麻黄的小枝,剪取10㎝长的小枝末梢160条,将小枝的基部浸泡于质量浓度50×10-6高度在2㎝的萘乙酸药液中24小时,取出小枝用清水冲洗多余药液,把木麻黄小枝每30条一份排放在装有清水的白色塑料杯中,木麻黄小枝在自然气温下培育生根。每天更换塑料杯内的清水一次。生根后统计木麻黄小枝的生根率。生根的小苗种植于容器袋内培育容器苗,并用竹片和白色塑料薄膜搭拱棚覆盖进行春季保温,水肥草按常规管理,当气温达25℃以上时,打开塑料薄膜让其自然生长。

通过对以上实施例与对比例总结后发现,实施例1无性繁殖木麻黄苗木60天的平均生根率是75%,实施例2无性繁殖木麻黄苗木60天的平均生根率达87%,而对比例1无性繁殖木麻黄苗木60天的平均生根率为0,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2无性繁殖木麻黄苗木60天的平均生根率与对比例1无性繁殖木麻黄苗木60天的平均生根率对比得知,木麻黄小枝在冬春季气温低的情况下进行控温无性繁殖的生根率明显高于不控温的自然气温下无性繁殖的生根率,而且,在不控温的自然气温下无性繁殖木麻黄小枝无法生根而全部腐烂。

将本发明冬季控温培育的木麻黄生根小苗栽植于直径13㎝高度12㎝的小塑料袋内,次年6月底苗木高度50㎝造林成活率达97%;而7月份培育的木麻黄生根小苗栽植于直径18㎝高度16㎝的大塑料袋内,次年6月底苗木高度120㎝造林成活率为91%;后者不但造林成活率低,而且培育容器苗的基质是前者的2倍多,育苗占用的圃地面积更大,运输苗木的成本也增加了,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获得的木麻黄苗具有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造林效果更佳的优点。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