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及应用其得到的红豆树苗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80274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及应用其得到的红豆树苗。



背景技术:

红豆树,别名鄂西红豆树、花梨木,为蝶形花科红豆树属常绿或半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树种,国家Ⅱ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自然分布于闽、浙、赣、苏、鄂、湘、陕、川、黔等省份。红豆树以其鲜红艳丽的种子、优美的树姿和优质的木材著称于世,为闻名的材用、景观、森林文化和庭院绿化树种。

然而,现存红豆树的天然资源稀少,结实年龄迟且不稳定,一般在35年生左右开花结实,结果盛期在50年生以后,常间隔3~5年开花结果1次,极少连年开花结果,且种粒较大,传播扩散和自然繁衍能力差。红豆树天然资源少、种苗紧缺,制约了其规模发展,营建采穗圃受到制约。因此研究无性繁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根孽苗繁殖技术是无性繁殖技术之一,主要是利用植株的近根部位产生萌条,然后将萌条与母本分离,移栽后形成新的植株。然而现有技术中对红豆树苗的促萌技术研究不足,无法获得大量且优质的红豆树萌条,以致无法大量得到优质的红豆树苗,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及应用其得到的红豆树苗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无法获得大量且优质的红豆树萌条,以致无法大量得到优质红豆树苗的技术问题。该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能够获得大量优质的红豆树苗萌条,从而有利于通过扦插萌条而扩繁优良种苗资源,为营建采穗圃和扦插得到种苗提供前提和保障,同时对于高效保育珍稀红豆树种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方法获得的萌条种植后得到的红豆树苗,该红豆树苗充分保留了母本的遗传资源,品质优良,且成本较低,有利于实现对红豆树的广泛种植。

实现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作为母本的红豆树苗进行截干处理;其中,截干时间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截干高度为10-30cm。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作为母本的红豆树苗进行截干处理;其中,截干时间为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截干高度为15-30cm。

进一步地,本发明方法还包括对截干处理后的植株进行施肥管理;每隔18-22天施肥一次,施肥时间为3-4个月。

可选地,施用肥料的量为1-3g/(株·次)。

可选地,本发明方法中,将作为母本的红豆树苗进行截干处理后,对截口进行保水处理。

可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作为母本的红豆树苗进行截干处理;其中,截干时间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截干高度为10-30cm;将作为母本的红豆树苗进行截干处理后,对截口进行保水处理。

可选地,本发明方法中,保水处理的方式包括在截口处涂保水剂或覆盖薄膜。

可选地,本发明方法中,作为母本的红豆树苗主干通直且侧枝少,苗高80-110cm,地径12-18mm。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将作为母本的红豆树苗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15-30cm;对截干处理后的植株进行施肥管理,施用肥料的量为2g/(株·次),每隔20天施肥一次,施肥时间为4个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如上所述的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获得的萌条种植后得到的红豆树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通过对红豆树母本在特定的截干时间进行特定截干高度的截干处理,促进萌条萌出和生长,能够获得大量优质的红豆树苗萌条,从而有利于通过扦插萌条而扩繁优良种苗资源,大量得到优质红豆树苗,为营建采穗圃和扦插得到种苗提供前提和保障,同时对于高效保育珍稀红豆树种具有重要意义。

(2)本发明红豆树苗是应用上述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先使红豆树萌出萌条,然后将红豆树萌条与母本分离,再移栽形成的新植株,通过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得到的种苗能够保留母本的遗传资源,品质优良,且成本较低,有利于实现对红豆树的广泛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方式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包括”,意指其除所述组分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组分。除此之外,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包括”,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为”或“由……组成”。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作为母本的红豆树苗进行截干处理;其中,截干时间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截干高度为10-30cm。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中,截干时间典型但非限制性为每年的11月1日至11月30日、12月1日至12月31日、及次年的1月1日至1月31日。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中,截干高度典型但非限制性为10cm、12cm、15cm、18cm、20cm、22cm、25cm、28cm或30cm。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通过对红豆树母本在特定的截干时间进行特定截干高度的截干处理,促进萌条萌出和生长,能够获得大量优质的红豆树苗萌条,从而有利于通过扦插萌条而扩繁优良种苗资源,大量得到优质红豆树苗,为营建采穗圃和扦插得到种苗提供前提和保障,同时对于高效保育珍稀红豆树种具有重要意义。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作为母本的红豆树苗进行截干处理;其中,截干时间为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截干高度为15-30cm。

通过进一步优化截干时间和截干高度,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能够使红豆树的萌条长度较长,数量较多,且基部直径较粗,从而得到大量且优质的萌条作为无性繁殖的材料,有效解决红豆树种苗稀缺的问题。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实现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发、长长和增粗的效果,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中,还包括对截干处理后的植株进行施肥管理;每隔18-22天施肥一次,施肥时间为3-4个月。

可选地,为了保证施肥的效果较好,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中,施用肥料的量为1-3g/(株·次)。

可选地,对截干处理后的植株施用肥料的量典型但非限制性为1g/(株·次)、1.5g/(株·次)、2g/(株·次)、2.5g/(株·次)或3g/(株·次),施肥间隔天数为18天、19天、20天、21天或22天。

可选地,肥料可以为购买的市售复合肥。

可选地,为了保证提供适宜含量的营养成分,在对红豆树母本进行施肥所用的肥料中氮元素、磷元素及钾元素的质量比可以为(1-2):(1-2):(1-2)。

可选地,肥料中氮元素、磷元素及钾元素的质量比典型但非限制性为1:1:1、1:2:2、1:2:1或2:2:1。

通过施用肥料以及限制肥料量,能够高效促进截干处理后红豆树的萌条萌发,提高萌条数量。

具体地,为了有效防止截干后母本的截口处散失水分,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中,将作为母本的红豆树苗进行截干处理后,可以对截口进行保水处理。

可选地,为了实现获得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中,包括如下步骤:将作为母本的红豆树苗进行截干处理;其中,截干时间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截干高度为10-30cm;将作为母本的红豆树苗进行截干处理后,对截口进行保水处理。该方法能够有效促进红豆树萌条的萌出和生长,从而有利于得到红豆树萌条,能够实现通过扦插萌条获得红豆树种苗的目的。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中,保水处理的方式包括在截口处涂保水剂或覆盖薄膜。

优选地,保水剂可以包括凡士林。使用时,先将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然后在截口处均匀涂凡士林,从而实现保水的效果。

可选地,为了保证红豆树母本的品质优良,有利于得到较佳的萌条,作为母本的红豆树苗主干通直且侧枝少,苗高80-110cm,地径12-18mm。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地径指在树苗距离地面30cm处测量所得到的直径。

优选地,为了有效促进红豆树萌条的萌发及生长,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将作为母本的红豆树苗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15-30cm;对截干处理后的植株进行施肥管理,施用肥料的量为2g/(株·次),每隔20天施肥一次,施肥时间为4个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得到的萌条种植后得到的红豆树苗。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红豆树苗是应用上述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出和生长的方法,先使红豆树萌出萌条,然后将红豆树萌条与母本分离,再移栽形成的新植株,通过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得到的种苗能够保留母本的遗传资源,品质优良,且成本较低,有利于实现对红豆树的广泛种植。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在2014年11月14日,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15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在不进行施肥处理的情况下继续生长。

实施例2

在2014年11月14号,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30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在不进行施肥处理的情况下继续生长。

实施例3

在2015年1月9号,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15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在不进行施肥处理的情况下继续生长。

实施例4

在2015年1月9号,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30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在不进行施肥处理的情况下继续生长。

实施例5

在2014年12月1号,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10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在不进行施肥处理的情况下继续生长。

实施例6

在2015年1月9号,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20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在不进行施肥处理的情况下继续生长。

实施例7

在2014年11月14号,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15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每隔20天施肥一次,施肥量为2g/(株·次),共施肥4个月。

实施例8

在2014年11月14号,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15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每隔20天施肥一次,施肥量为3g/(株·次),共施肥4个月。

实施例9

在2014年11月14号,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15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每隔20天施肥一次,施肥量为1g/(株·次),共施肥4个月。

实施例10

在2014年11月14号,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30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每隔20天施肥一次,施肥量为2g/(株·次),共施肥4个月。

对比例1

在2015年3月7号,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15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在不进行施肥处理的情况下继续生长。

对比例2

在2015年3月7号,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30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在不进行施肥处理的情况下继续生长。

对比例3

在2014年1月14号,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5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在不进行施肥处理的情况下继续生长。

对比例4

在2015年1月9号,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5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在不进行施肥处理的情况下继续生长。

对比例5

在2015年3月7号,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15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每隔20天施肥一次,施肥量为2g/(株·次),共施肥4个月。

对比例6

在2015年3月7号,对红豆树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为15cm,截干后对截口涂匀凡士林,截干处理后的红豆树每隔20天施肥一次,施肥量为4g/(株·次),共施肥4个月。

试验设计

选择生长情况一致且良好的2年生红豆树480株做母本,平均苗高94.8cm,地径15.73mm,红豆树母本种植在直径为18cm,高20cm的无纺布植树袋内。

将红豆树母本平均分为16组,各组依次对应实施例1-10及对比例1-6的方法处理红豆树,施肥所用的肥料中氮元素、磷元素及钾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均为16%。

记录萌条首次萌出的时间,并在2015年12月18日统计萌条生长情况,萌条生长情况的指标包括萌条数量、萌条长度及萌条基部直径。

试验结果及分析

1萌条的首次萌出时间

统计结果表明,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截干的植株,在2015年2月18日-2月21日期间出现萌条萌出;2015年3月7日截干的植株,在2015年4月3日-4月4日期间出现萌条萌出。由此可知,每年11月份至次年1月份截干,更有利于红豆树尽早出现萌条,促进萌条的萌出,使相应萌条的生长时间更长,更有利于得到优质的萌条。

2萌条的生长情况

对不同处理组中萌条的生长情况(萌条数量、萌条长度和萌条基部直径)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2为截干时间和截干高度对萌条生长情况的互作效应结果。

表1不同处理组中萌条的生长情况统计结果

表2截干时间和截干高度对萌条生长情况的互作效应

由表1可以看出,与第11-14组相比,第1-6组中萌条数量、萌条长度及萌条基部直径均更大,表明本发明特定的截干时间(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和特定的截干高度(10-30cm)更有利于红豆树萌条的生长。第7-10组的结果优于第1-6组,其中第10组比第3组的萌条数量、萌条长度和萌条基部直径分别高出9.8%、18.1%和18.6%,施肥量为2g/(株·次)即能够较好地促进红豆树萌条的萌发和生长,说明施肥能够促进截干高度较高的植株的萌条萌发,其萌条数显著多余不施肥的植株,即施肥对于红豆树萌条的萌发和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

此外,由表1可见,第1组和第2组的结果比第11组更优,第3组和第4组的结果比第12组更优,因此均说明在相同截干高度的条件下,截干时间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更有利于红豆树萌条的生长,萌条数量更多,萌条长度更长,萌条基部直径更粗;表2进一步证明,萌条长度和萌条基部直径具有更明显的截干时间效应,这是由于截干后2月份便开始出现萌条,萌条的生长时间相对较长,因此生长量相对较大。由于第1组和第3组的结果比第13组更优,与第14组相比第2组和第4组的结果更优,因此均说明在相同截干时间的条件下,截干高度为15cm和30cm比截干高度5cm更有利于红豆树萌条的生长,萌条数量更多,萌条长度更长,萌条基部直径更粗;表2进一步证明,萌条数量和萌条基部直径的截干高度效应更显著,本发明限定的截干高度更有利于提高红豆树的萌条数量。此外,由表2还可以看出,萌条数量和萌条长度对于截干高度和截干时间的双因素互作效应显著,从而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特定的截干高度和特定的截干时间是促进红豆树萌条萌发和生长的重要因素。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