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短穂扦插育苗技术及其具体园林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1410发布日期:2018-10-23 20:4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园林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树短穂扦插育苗技术及其具体园林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黄茶的品质特点:黄茶色泽鲜黄,形成“三黄透三绿”特色:外形金黄透绿,光润匀净;汤色鹅黄隐绿、清澈明亮;叶底玉黄含绿、鲜亮舒展;此外,“滋味清鲜柔和,爽口甘醇;香气清香高锐,独特持久”广元黄茶并非是传统六大茶类中的黄茶,是兼有绿茶风味及传统黄茶风格相融合的新一代“黄茶”,采用“中黄”系列品种的金黄色芽梢作原料,通过绿茶工艺形成的新黄茶。因其黄色素含量相对于其他色素比例较高,产品“外形色泽金黄,汤色鹅黄,叶底玉黄”,特色明显。同时,内含成分中氨基酸含量在7%左右。因此,香气鲜爽,滋味鲜醇,品质独特优异,广元黄茶采用的种苗为“中黄1号”和“中黄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新梢黄化特异茶树新品种,分别在2013年和2015年通过审定。两个品种克服了白化或黄化茶树品种适应性差的特点,具有新梢黄化、氨基酸含量高、适应性强和品质优异的突出特点,深受茶农和消费者的欢迎。广元市作为浙江省和中茶所对口科技帮扶的地区,率先引进了这两个品种进行试种并获得成功。

不同种类的茶树园林,其管理方法与繁育方式均有不同的条件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黄茶茶树提出的短穂扦插育苗技术与相应的花茶茶树园林的具体管理方案。

一种茶树短穂扦插育苗技术及其具体园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通过园林管理方法来具体实现,所述的园林管理方法分为母园林管理与苗圃园林管理,其中母园林管理分为:养穗母本园的建立、施肥阶段、修剪阶段、病虫害防治阶段和打顶阶段,养穗母本园的建立要求母本园的茶树品种为优良的无性系苗木,且品种优良度达到100%,母树的生长状况与插穗的质量直接影响扦插成活率和苗木质量,所述的施肥阶段分为基肥的施加与追肥的施加,其中基肥在10月中下旬进行,亩施饼肥250-300㎏,硫酸钾20-30㎏和过磷酸钙30-40㎏;其中追肥分为春茶前亩施氮肥20kg和插穗剪取后亩施氮肥15kg,所述的修剪阶段分为夏茶扦插和秋茶扦插,所述的夏茶扦插(6月-7月)在春茶采摘时间段之前进行修剪,所述的秋茶扦插(8-10月)在春茶采摘时间段之后进行修剪,其具体修剪方式为剪去成领茶树距离地面40-50厘米以上的部分枝条,所述的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为喷洒低毒长效农药,分为采穗前一周喷洒母树以防病虫随母树带入苗圃、采穗后一周进行喷洒母树以提高母树对病虫的防御力,所述的打顶阶段为在剪穗前10-15天摘去顶部的一芽二叶;

其中苗圃园林管理分为苗圃的建设与苗圃的管理,苗圃的建设分为:选址阶段、做苗床阶段、搭建遮荫棚阶段、插穗剪取及处理阶段和扦插阶段,所述的选址阶段要求所选的处所集中成片、地质平坦、日照充足、适于排灌、土壤的ph值为4.5-6.5并通透性良好,所述的做苗床阶段为对所选定的苗圃处所提前2-3月进行亩施1吨熟农家有机肥并进行翻耕30-40cm,并进行清杂去乱与整平;在育苗前15天对苗圃进行二次翻耕,进一步的打碎土块;在育苗前按畦面宽1.2m、高20cm、沟宽30cm做成畦坯,再于畦表层均匀施腐熟饼肥250-300㎏每亩,并与田土翻匀耙细,同时用杀菌剂对土壤进行消毒,畦面铺设7-9cm厚、粒径小于6mm的土壤中层心土,将心土层施压并压紧至5.5-6cm;苗床四周开设深40-50cm、宽30cm的排水沟,所述的搭建遮荫棚阶段为用直径10cm左右的木桩制作立柱,每根立柱高1.8-2.0m、间距3-4m,立柱之间用8号铁丝纵横拉紧构成网架,网架外覆盖遮光率65-75%的黑色遮阳网,所述黑色遮阳网下悬垂有多个温湿度监控器,在所述的插穗剪取及处理阶段,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棕红色和黄绿色枝条,采集穗条的时间段为上午7时至10时之间和下午3时之6时之间,剪后立即将穗条运至阴凉处摊放并淋水备剪;插穗长度以3cm、粗2.5mm为最佳,并带有1个健壮饱满的腋芽和一张成熟的健康叶片,并去除下端的叶片和腋芽,每亩需穗条450-500kg,每公斤穗条可剪插穗400个左右,剪口必须平滑,与枝梢有一定的倾斜夹角,腋芽和叶片为完整无损状态,所述的扦插阶段中,扦插前4-5小时在苗畦上洒水,在水分下渗后土壤呈“湿而不黏”的松软状态时进行扦插,扦插时用拇指食指夹住腋芽叶柄成65度角将插穗的2/3插入土中,叶柄腋芽露出土面,叶片呈顺风排列,其行间距为7-10cm,株距2-3cm并且每株的叶片互不遮叠,每亩插l5-20万株,每行扦插好后,将泥土压实,使插穗与土壤充分接触,扦插的同时浇水并覆盖遮阴网,当天扦插完毕随即进行一次渗透式浇水;所述的苗圃管理分为:浇水环节、施肥环节、除草环节、除花蕾环节、病虫害防治环节、炼苗环节、起苗环节和包装运输环节,所述的浇水环节分为发根前浇水与发根后浇水,扦插完成后的40天内,发根前浇水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在阴天环境下每天浇水一次,其后采用沟灌的浇水方式,沟灌深度为沟高的三分之二;发根后浇水为3-5天为周期的进行浇灌,所述的除草环节中,除草要做到“除旱、除小、除尽”,且不能因除草损伤茶苗幼根或带动茶苗,影响发根固定,所述的除花蕾环节中,插穗上着生花蕾,对茶苗生长不利,花蕾越多,影响愈大,扦插生根后如有花蕾,应予及时摘除,抑制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所述的施肥环节中,待苗圃覆盖物全部揭去,拔除杂草后,施用10%充分腐熟的饼肥(肥饼清水比1:10),或施稀释100倍的尿素或稀薄人粪尿,每隔15-20天增施1次;在苗高lo厘米左右时,将肥料浓度提高1倍,每亩浇施肥液1500kg,每10-15天施1次;在幼苗生长旺季,按5-8kg每亩撒施尿素,并随后浇水冲淋,所述的炼苗环节为:当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8℃时,将背风向阳面遮阳网揭去,同时进行除草、浇水,连续10-15天后,在阴天全面撤去遮阳网

优选的,所述施肥阶段的基肥中亩施饼肥250-300kg的可替换方案为亩施厩肥2000-2500㎏。

优选的,所述的氮肥主要成分为硫酸铵。

优选的,在所述的打顶阶段剪去顶部的夹叶嫩梢能够达到与剪去一芽二叶相同的目的。

优选的,在所述苗圃的建设中的所选之地每隔1-2年轮作一次。

优选的,在所述的苗圃的建设过程中,每亩施加复合肥80-100㎏与施加饼肥250-300㎏每亩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插穗剪取及处理阶段中通常1个节间剪取1个短穗,节间短的枝条两节剪成1个插穗,为促进插穗生根,在扦插前把剪好的插穗下端浸入生根粉溶液30秒左右,所述的生根粉溶液由1gabt生根粉、酒精50g、清水500g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浇水环节中浇水的次数和数量应根据季节、气候、土质、茶苗生长情况而定,以保持湿润,土色不泛白为度。

优选的,扦插后每隔l5-30天喷1次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每100g水加0.3-0.35g生石灰和0.6-0.7g硫酸铜)。

优选的,根据建园要求,在10-12月或次年2-3月进行起苗,起苗前必须浇一次透水,做到多带土、少伤根,保持苗木根系和枝叶完好,提高栽植成活率,苗木质量必须达到gb11767ⅱ级苗标准(苗高≥20cm、茎粗≥2mm、侧根数≥2根、品种纯度100%。),符合质量标准的茶苗按每100株打成1捆,苗木出圃后,办上检疫、检验等手续后,及时运到建园点进行栽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茶树短穂扦插育苗技术及其具体园林管理方法,提供了黄茶茶树短穗扦插技术特点,本发明的方法中栽植成活率更高,扦插技术运用到生产,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培育新苗,缩短生产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茶树短穂扦插育苗技术及其具体园林管理方法,包括母园的管理、苗圃的建立和苗圃的管理;

一、母本园管理

进行茶树扦插繁殖,首先要建好养穗母本园。一般要求母本园的茶树品种是优良的无性系苗木,且品种纯度达到100%。母树生长的好坏、插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扦插成活率和苗木质量。

(一)施肥

1、基肥:在10月中下旬进行,亩施饼肥250-300㎏(或厩肥2000-2500㎏),硫酸钾20-30㎏和过磷酸钙30-40㎏;

2、追肥:亩施氮肥(如硫酸铵)35㎏,分两次施用(春茶前施用20㎏和插穗剪取后施用15㎏)。

(二)修剪

剪去成龄茶树距地面40-50cm以上部分枝条。夏茶扦插(6-7月)在春茶前进行修剪;秋天扦插(8-10月)在春茶采摘结束后进行修剪。

(三)病虫害防治

一般在采穗前l周,用低毒长效农药喷施1次,以防病虫随母树带入苗圃,并在剪穗后对母本茶树喷洒农药1次。

(四)打顶

打顶是促进插穗木质化的有效手段,一般在剪穗前10-15天摘去顶部一芽二叶或对夹叶嫩梢。

二、苗圃的建立

(一)地块选择

集中成片,地势平坦,日照充足,易排灌,土壤通透性好,ph值4.5-6.0,同一地块应每隔1-2年轮作一次。

(二)做苗床

提前2-3月左右对确定的苗圃亩施1吨腐熟农家有机肥进行全部翻耕30-40cm,清杂去乱,整平;在育苗前15-20天对苗圃进行翻耕,进一步打碎土块;在育苗前按畦面宽1.2m,高20cm,畦距(沟宽)30cm做成畦坯,再于畦表层均匀施腐熟饼肥250-300㎏/亩(或复合肥80-100㎏/亩),然后与本田土翻匀耙细,同时用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畦面铺7-9cm厚、粒径小于6mm的心土,稍加压紧,压紧后的心土层保持在6cm左右;苗床四周开深40-50cm、宽30cm的排水沟。

(三)搭遮阴棚

用直径10cm左右的木桩做立柱,柱高1.8-2.0m,柱间距3-4m,柱子之间用8号铁丝纵横拉紧,构成网架。网架外覆盖遮光率65-75%的黑色遮阳网。

(四)插穗剪取及处理

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棕红色和黄绿色枝条,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3时以后采集穗条,剪后随即将穗条运至阴凉处摊放并淋水备剪;插穗长度一般3cm左右、粗2.5mm左右,带有1个健壮饱满的腋芽和一张成熟的健康叶片,通常1个节间剪取1个短穗,节间短的枝条两节剪成1个插穗,并去除下端的叶片和腋芽,亩需穗条450-500kg,每公斤穗条可剪插穗400个左右,剪口必须平滑,与枝梢有一定的倾斜夹角,腋芽和叶片要完整无损,不可剪坏。为促进生根,在扦插前把剪好的插穗下端浸入生根粉溶液(1gabt生根粉加酒精50g,清水500g)30秒左右。

(五)扦插

扦插前4-5小时在苗畦上洒水,待水分下渗后土壤呈“湿而不黏”的松软状态时再进行扦插。扦插时用拇指食指夹住腋芽叶柄成65度角将插穗的2/3插入土中,叶柄腋芽露出土面,叶片应顺风排列。一般行距为7-10cm,株距以叶片互不遮叠为宜(2-3cm),每亩插l5-20万株。l行扦插好后,把泥土压实,使插穗与土壤充分接触,并边插边浇水边覆盖遮阴网,当天扦插完毕随即浇一次透水。

三、苗圃的管理

(一)浇水

在插后40天内,晴天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阴天每天浇水1次;期后可隔天浇水或沟灌,沟灌深度以沟高2/3为宜,并注意及时排水;待发根后,以3-5天浇(灌)1次水为宜,浇水的次数和数量应根据季节、气候、土质、茶苗生长情况而定,以保持湿润,土色不泛白为度。

(二)施肥

待苗圃覆盖物全部揭去,拔除杂草后,施用10%充分腐熟的饼肥(肥饼清水比1:10),或施稀释100倍的尿素或稀薄人粪尿,每隔15-20天增施1次;在苗高lo厘米左右时,可将肥料浓度提高1倍,每亩浇施肥液1500kg左右,每10-15天施1次;在幼苗生长旺季,可按5-8kg/亩撒施尿素,并随后浇水冲淋。

(三)除草

除草要做到“除旱、除小、除尽”,且不能因除草损伤茶苗幼根或带动茶苗,影响发根固定。

(四)除花蕾

插穗上着生花蕾,对茶苗生长不利,花蕾越多,影响愈大。扦插生根后如有花蕾,应予及时摘除,抑制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扦插苗圃的环境比较阴湿,容易发生病害。常见病害有云纹叶枯病、炭疽病、轮斑病、赤叶斑病等。扦插后每隔l5-30天喷1次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每100g水加0.3-0.35g生石灰和0.6-0.7g硫酸铜)。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

(六)炼苗

当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8℃时,将背风向阳面遮阳网揭去,同时进行除草、浇水,连续10-15天后,在阴天全面撤去荫棚。

四、起苗、包装运输

(一)起苗

根据建园要求,在10-12月或次年2-3月进行起苗。起苗前必须浇一次透水,做到多带土、少伤根,保持苗木根系和枝叶完好,提高栽植成活率。

(二)包装运输

苗木质量必须达到gb11767ⅱ级苗标准(苗高≥20cm、茎粗≥2mm、侧根数≥2根、品种纯度100%。),符合质量标准的茶苗按每100株打成1捆。苗木出圃后,办上检疫、检验等手续后,及时运到建园点进行栽植。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