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猪养殖的小型自动喂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561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猪养殖的小型自动喂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生猪养殖的小型自动喂料装置。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存在明显上升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由传统的养殖模式向现代养殖行业逐步转变,特别是工业自动化的引入,使畜牧业向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方向加快发展。目前,我国的大型生猪养殖基地普遍使用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智能饲喂系统,但是,我国生猪养殖业中小养殖户占了较大比重,其多数为人工饲养,各中小养殖户场地小、生猪存栏较低,有些养殖户基本为家庭养殖,其无法安装这种大型的智能饲喂系统,现有的智能饲喂系统价格昂贵,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所以不能满足现有中小型养殖场的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猪养殖的小型自动喂料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生猪养殖的小型自动喂料装置,包括料箱以及与所述料箱底部转动配合连接的旋转机构,所述料箱顶部设有带第一腔体的料斗,所述料箱内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左侧底壁内设有与顶部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设置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内的右侧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侧外壁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二腔体内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左侧设有凹槽,所述底板内部中间位置处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内顶壁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导杆,所述导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控制腔内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底板顶壁并伸入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所述转轴末端固定设有向上延伸的外花键轴,所述外花键轴外侧滑动配合连接内花键套筒,所述内花键套筒外侧表面上设有搅拌叶,所述控制腔内的所述转轴上周向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右侧的所述控制腔内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的所述控制腔内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顶部与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一滑块内的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三腔体内升降板,所述凹槽与所述控制腔之间的所述底板内设有推动腔,所述推动腔内设有推动块,所述料箱底部设置有密封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腔体顶部与所述第一腔体底部相连通设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二腔体内底壁为同一水平面位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外花键轴顶部伸出所述内花键套筒顶部外,且所述外花键轴顶部末端处设有可拆装固定的端盖。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板左侧顶部设有用以嵌于所述凹槽内的凸出块,所述升降板右侧位置设有用以套设于所述固定块外表面且滑动配合的通槽,所述通槽右侧壁内设有用以嵌入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滑动配合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顶部贯穿所述底板的底壁并伸入所述控制腔内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导杆上方的所述第一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右侧与第二电机动力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左侧的所述料箱外壁上贯穿设有向左侧下方倾斜设置的导料管,所述导料管靠近所述凹槽一侧与所述凹槽相连通设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凸出块与所述凹槽的大小相等。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推动块左侧贯穿所述推动腔的左侧壁体并伸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推动块右侧设有推拉机构。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减压盖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外环面与所述料箱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减压盖设置在所述密封盖左部且所述减压盖外环面与所述密封盖内环面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减压盖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部,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转动部可将所述减压盖取下从而减小第三腔体内部气压以便升降板向下移动,所述密封盖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部,在所述凸出块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少许液体和饲料残渣进入第三腔体,通过转动所述第二转动部可将所述密封盖取下从而方便对第三腔体内部进行清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控制腔内设向上延伸设置的转轴,转轴贯穿底板顶壁并伸入第二腔体内,第二腔体内的转轴末端固定设向上延伸的外花键轴,外花键轴外侧滑动配合连接内花键套筒,内花键套筒外侧表面上设搅拌叶,从而实现饲料的自动搅拌工作,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控制腔内的转轴上周向固定设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右侧的控制腔内设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控制腔内设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顶部与外表面嵌于第一滑块内的第一电机动力连接,从而实现自动切换控制,同时,减少制作成本。

3.通过升降板左侧顶部设用以嵌于凹槽内的凸出块,升降板右侧位置设用以套设于所述固定块外表面且滑动配合的通槽,通槽右侧壁内设用以嵌入第一滑槽内且滑动配合连接的滑动块,滑动块与第一螺杆螺纹配合连接,第一螺杆顶部贯穿底板的底壁并伸入控制腔内且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凸出块与凹槽的关合工作。

4.通过凹槽与控制腔之间的底板内设推动腔,推动腔内设推动块,推动块左侧贯穿推动腔的左侧壁体并伸入凹槽内,推动块右侧设推拉机构,从而提高自动喂料速度。

5.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拆装和维护,能自动控制喂料,且减少人员劳动力,同时制作成本低,适合中小企业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生猪养殖的小型自动喂料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底板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升降板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固定块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主动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升降板移动到第三腔体最底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推动块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料箱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生猪养殖的小型自动喂料装置,包括料箱1以及与所述料箱1底部转动配合连接的旋转机构2,所述料箱1顶部设有带第一腔体31的料斗3,所述料箱1内设有第二腔体5,所述第二腔体5左侧底壁内设有与顶部所述第二腔体5相连通设置的第三腔体6,所述第三腔体6内的右侧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右侧外壁内设有第一滑槽71,所述第一滑槽71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螺杆72,所述第二腔体5内底部设有底板4,所述底板4左侧设有凹槽41,所述底板4内部中间位置处设有控制腔42,所述控制腔42内顶壁上设有第二滑槽43,所述第二滑槽43内设有导杆434,所述导杆434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31,所述控制腔42内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转轴423,所述转轴423贯穿所述底板4顶壁并伸入所述第二腔体5内,所述第二腔体5内的所述转轴423末端固定设有向上延伸的外花键轴52,所述外花键轴52外侧滑动配合连接内花键套筒51,所述内花键套筒51外侧表面上设有搅拌叶54,所述控制腔42内的所述转轴423上周向固定设有第一齿轮422,所述第一齿轮422右侧的所述控制腔42内设有第二齿轮421,所述第一齿轮422与所述第二齿轮421之间的所述控制腔42内设有主动齿轮436,所述主动齿轮436顶部与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一滑块431内并与第一电机435动力连接,所述第三腔体6内升降板61,所述凹槽41与所述控制腔42之间的所述底板4内设有推动腔44,所述推动腔44内设有推动块442,所述料箱1底部设置有密封装置11。

其中,所述第二腔体5顶部与所述第一腔体31底部相连通设置,从而方便快速补给饲料。

其中,所述固定块7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二腔体5内底壁为同一水平面位置。

其中,所述外花键轴52顶部伸出所述内花键套筒51顶部外,且所述外花键轴52顶部末端处设有可拆装固定的端盖53,从而方便拆卸和安装,便于维护或更换。

其中,所述升降板61左侧顶部设有用以嵌于所述凹槽41内的凸出块63,所述升降板61右侧位置设有用以套设于所述固定块7外表面且滑动配合的通槽62,所述通槽62右侧壁内设有用以嵌入所述第一滑槽71内且滑动配合连接的滑动块611,所述滑动块611与所述第一螺杆72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72顶部贯穿所述底板4的底壁并伸入所述控制腔42内且与所述第二齿轮42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凸出块63与凹槽41的关合工作。

其中,所述导杆434上方的所述第一滑块431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螺杆432,所述第二螺杆432右侧与第二电机433动力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

其中,所述凹槽41左侧的所述料箱1外壁上贯穿设有向左侧下方倾斜设置的导料管8,所述导料管8靠近所述凹槽41一侧与所述凹槽41相连通设置。

其中,所述凸出块63与所述凹槽41的大小相等。

其中,所述推动块442左侧贯穿所述推动腔44的左侧壁体并伸入所述凹槽41内,所述推动块442右侧设有推拉机构441,从而提高自动喂料速度。

其中,所述密封装置11包括减压盖113和密封盖111,所述密封盖11外环面与所述料箱1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减压盖113设置在所述密封盖111左部且所述减压盖113外环面与所述密封盖111内环面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减压盖113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部114,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转动部114可将所述减压盖113取下从而减小第三腔体6内部气压以便升降板61向下移动,所述密封盖111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部112,在所述凸出块63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少许液体和饲料残渣进入第三腔体6,通过转动所述第二转动部112可将所述密封盖111取下从而方便对第三腔体6内部进行清洁。

初始状态时,第一滑块431位于第二滑槽43的最左侧位置,此时,主动齿轮436与第一齿轮422啮合连接,而且,主动齿轮436最大程度远离第二齿轮421,同时,升降板61位于第三腔体6的最顶侧位置,且凸出块63完全伸入凹槽41内,此时,凸出块63顶部端面与底板4顶部端面为同一水平面上,同时,推动块442右侧内壁与推动腔44的右侧内壁相抵接,此时,推动块442左侧外壁与凹槽41右侧内壁为同一水平面上。

需要自动喂料使用时,首先将饲料混倒入料斗3内,饲料经过第一腔体31后落入底板4上方的第二腔体5内,此时,控制第一电机435带动主动齿轮436转动,由主动齿轮436带动第一齿轮422以及转轴423转动,转轴423转动的同时带动外花键轴52以及内花键套筒51上的搅拌叶54转动,从而实现饲料搅拌工作,当完成搅拌工作后控制第一电机435停止转动,此时,控制第二电机433带动第二螺杆432转动,由第二螺杆432带动第一滑块431沿导杆434右侧方向移动,同时,主动齿轮436逐渐远离第一齿轮422并向右侧移动,直至如图6所示第一滑块431位于第二滑槽43的最右侧位置,同时,主动齿轮436与第二齿轮421啮合连接,此时,控制第二电机433停止转动,然后控制第一电机435带动主动齿轮436转动,由主动齿轮436带动第二齿轮421以及第一螺杆72转动,由第一螺杆72带动滑动块611以及滑动块611上的升降板61向下移动,此时,升降板61上的凸出块63逐渐脱离凹槽41,直至如图7所示升降板61移动到第三腔体6的最底部位置,同时,凸出块63顶部端面与底板4的底部端面为同一水平面,此时,控制第一电机435停止转动,然后控制第二电机433带动第二螺杆432反转,使第二螺杆432带动第一滑块431沿导杆434左侧方向移动,直至第一滑块431移动到第二滑槽43的最左侧位置,同时,主动齿轮436与第一齿轮422啮合连接,此时,控制第二电机433停止转动,再然后控制第一电机435带动主动齿轮436转动,由主动齿轮436带动第一齿轮422以及转轴423转动,转轴423转动的同时带动外花键轴52以及内花键套筒51上的搅拌叶54转动,从而实现搅拌同时加速饲料落入凹槽41内,然后通过控制推拉机构441对推动块442进行推拉工作,使得推动块442在推动腔44内实现左右滑动,同时,推动块442左侧端面在凹槽41内实现推动工作,使落入凹槽41内的饲料快速推入导料管8内,最后经导料管8流出,当需要转换方位,通过旋转机构2控制料箱1转动,从而满足不同方位的喂料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控制腔内设向上延伸设置的转轴,转轴贯穿底板顶壁并伸入第二腔体内,第二腔体内的转轴末端固定设向上延伸的外花键轴,外花键轴外侧滑动配合连接内花键套筒,内花键套筒外侧表面上设搅拌叶,从而实现饲料的自动搅拌工作,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控制腔内的转轴上周向固定设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右侧的控制腔内设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控制腔内设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顶部与外表面嵌于第一滑块内的第一电机动力连接,从而实现自动切换控制,同时,减少制作成本。

3.通过升降板左侧顶部设用以嵌于凹槽内的凸出块,升降板右侧位置设用以套设于所述固定块外表面且滑动配合的通槽,通槽右侧壁内设用以嵌入第一滑槽内且滑动配合连接的滑动块,滑动块与第一螺杆螺纹配合连接,第一螺杆顶部贯穿底板的底壁并伸入控制腔内且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凸出块与凹槽的关合工作。

4.通过凹槽与控制腔之间的底板内设推动腔,推动腔内设推动块,推动块左侧贯穿推动腔的左侧壁体并伸入凹槽内,推动块右侧设推拉机构,从而提高自动喂料速度。

5.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拆装和维护,能自动控制喂料,且减少人员劳动力,同时制作成本低,适合中小企业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