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移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7542阅读:8517来源:国知局
松树移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移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松树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生长的松树大部分生长在高山生态环境中,多数为自然播种成苗,并生长了至少20年以上。其根系较深,支、侧根不会很发达。挖树时断根多,保存的细小根、吸收根不足,即使带有土球成活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松树移栽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松树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松树移栽方法,包括步骤:

在第一年中夏末秋初选择树干直径为8~12cm的松树,以树干为中心,在松树周围挖一个直径为松树树干8~10倍的半圈,以切断延伸到该半圈的松树的根;

挖好半圈后将土混合有机肥及移栽地的土壤再回填到挖半圈的坑内;

第二年早春,在头一年未挖的另外一半按同样的方法挖半圈回填,让松树长出新根;

第二年秋末,挖出该松树,且保持松树根部的土球直径大于半圈的直径,并对松树的枝叶进行修剪,以保持树冠与树根土球大小一致;

在一天之类将松树移栽至事先挖好的直径大于土球直径的移栽坑中,且保持至少1/3的高度土球位于移栽坑外;

填土至移栽坑内,并在高出移栽坑的土球周围培土,然后浇水。

其中,还包括:在第一年中夏末秋初至第二年秋末期间,每隔25~30天取松树生长地周围的土壤,每次取3~5kg,将取回的土壤与移栽地的土壤混合。

其中,所述浇水时在水中按体积比混合10%~15%的白醋。

其中,浇水之后,采用生根粉兑水浇灌。

其中,移栽完成之后每隔2~3天用清水喷撒松叶、枝条以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

本发明的松树移栽方法中,在一年前对松树断根,使其长出较多的侧根系,在移栽时成活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松树移栽方法流程图;

图2为松树断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一种松树移栽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在第一年中夏末秋初选择树干直径为8~12cm的松树,如图2所示,以树干1为中心,在松树周围挖一个直径为松树树干8~10倍的半圈2,以切断延伸到该半圈2的松树的根,断根处会再生产若干新的侧根,移栽后能够更快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树干直径为8~12cm的松树适合园林景观,而且也是成年松树,成活率相对较高,

步骤s2,挖好半圈后将土混合有机肥及移栽地的土壤再回填到挖半圈的坑内。加入适量移栽地的土壤使新根在移栽后更加适应移栽地的土壤环境。

步骤s3,第二年早春,在头一年未挖的另外一半按同样的方法挖半圈回填,让松树长出新根。挖圈分两次进行,不一次挖断松树所以的侧根,对松树的生长影响较小。

步骤s4,第二年秋末,挖出该松树,且保持松树根部的土球直径大于半圈的直径,以更多地将侧根保留,并对松树的枝叶进行修剪,保持树冠与树根土球大小一致,使根的吸收与枝叶蒸腾达到的基本平衡。移栽时要保护好土球,用草绳或木板包装,防止土球散开,

松树的移栽季节很关键,俗话说冷松热柏,栽松树要在冷的时候栽,秋末后的天气渐渐变冷,因此比较合适移栽,成活率相对较高。

步骤s5,在一天之类将松树移栽至事先挖好的直径大于土球直径的移栽坑中,且保持至少1/3的高度土球位于移栽坑外。

步骤s6,填土至移栽坑内,并在高出移栽坑的土球周围培土,然后浇水。由于土球高出移栽坑,多余的水会向四周流走,不会沉积浸泡树根。以后浇水就要严格控制,不是特别干就不能浇。

本实施例的松树移栽方法中,从断根到移栽后浇水的每一步骤均考虑到松树的习性,尽量减小对松树不利的影响,因此本实施例的方法移栽松树的成活率高,多年的实验证明可达95%以上。

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年中夏末秋初至第二年秋末期间,每隔25~30天取松树生长地周围的土壤,每次取3~5kg,将取回的土壤与移栽地的土壤混合,以逐步改善移栽地的土壤,使其接近松树源生地的土质,进一步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松树喜欢微酸至中性的土质,土壤含碱量不能太高,因此浇水时在水中按体积比混合10%~15%的白醋,以改善土质。若移栽地的土质本身是弱酸性,则可不加或少加白醋。

浇水之后,采用生根粉兑水浇灌,使移栽后的松树尽快生根,以适应周围土质环境。

本实施例中,移栽完成之后每隔2~3天用清水喷撒松叶、枝条以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有利于松树枝叶恢复生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植物移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松树移栽方法,包括:在第一年中夏末秋初选择树干直径为8~12cm的松树,以树干为中心,在周围挖一个直径为树干8~10倍的半圈,以切断延伸到该半圈的松树的根;挖好半圈后将土混合有机肥及移栽地的土壤再回填到挖半圈的坑内;第二年早春,在头一年未挖的另外一半按同样的方法挖半圈回填,让松树长出新根;第二年秋末,挖出该松树,且保持松树根部的土球直径大于半圈的直径,并修剪松树的枝叶,以保持树冠与树根土球大小一致;在一天之类将松树移栽至挖好的直径大于土球直径的移栽坑中,且保持至少1/3的高度土球位于移栽坑外;填土至移栽坑内,并在高出移栽坑的土球周围培土并浇水。按本发明方法移栽松树成活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白映武;徐中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成卓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10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