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枫树幼苗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7519阅读:8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枫树幼苗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枫树,多为灌木或大、小乔木,枝条横展,树姿优美,而且多为弱阳性树种,是风景林中表现秋色的重要中层树木,枫树的常用栽培方法有插枝、种子繁殖、组织培养等,但是使用种子进行枫树的栽培,待种子长成幼苗后,常常不能继承母本的优良性状,成活率低,但是幼苗具有的其他优良性状很多只有幼苗长成成苗后才能显现出来,因此,需要一种枫树幼苗的培育方法,保证种子繁殖得到的枫树幼苗的成活率。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枫树幼苗的培育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枫树幼苗的培育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幼苗的处理待苗高10-15cm时,使用药液喷洒幼苗根部、叶片、顶端位置,喷洒量5-10ml/株,能够有效防止土壤中和幼苗上的病毒细菌传播,造成幼苗的患病,同时能有效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和细胞代谢强度,有助于幼苗的生长;所述药液,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取青黛1-2份、穿心莲4-5份、连翘0.5-1份,混合后风干,粉碎至80目,使用锡纸包裹,200-220℃高温烘烤15分钟,使药物能够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有效成分被破坏,保证了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析出,然后加入5倍穿心莲质量份数的85%乙醇溶液30-35khz超声波醇提20分钟,分离提取液,回收乙醇得溶液a;b取芦荟5-10份、西葫芦2-3份、紫甘蓝1-2份切碎后加5倍芦荟质量份数的水煮烂,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讲所述滤渣使用纱布包裹挤出剩余汁液和所述滤液混合,静置、取上层清液得溶液b;c将所述溶液a和溶液b混合即得所述药液;(2)土壤的处理完成步骤(1)所述幼苗的处理后,对土壤表面喷洒500倍波尔多液,喷洒时避免波尔多液接触到幼苗茎叶,防止对幼苗茎叶造成腐蚀;(3)种植环境处理完成步骤(2)所述土壤的处理后,将棚内遮光庇荫,每日控制12-1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1200-1500lx,此时幼苗光合作用强度最大,生长最旺盛,同时保证棚内温度在10-30℃间周期性升降,每个周期为10天,为幼苗生长起到胁迫锻炼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幼苗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4)日常管理待幼苗长至高度90-100cm时即可移栽至室外,培育期间注意及时间苗、除草、除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药液喷洒幼苗根部、叶片、顶端位置,能够有效防止土壤中和幼苗上的病毒细菌传播,造成幼苗的患病,同时能有效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和细胞代谢强度,有助于幼苗的生长;培育过程中控制棚内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保证幼苗光合作用强度最大,生长最旺盛,同时控制棚内温度在10-30℃间周期性升降,每个周期为10天,为幼苗生长起到胁迫锻炼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幼苗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经过实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枫树幼苗的培育方法,大大提高了种子繁殖法所得的枫树幼苗的成活率,通过进行幼苗、土壤和种植环境的控制,大大降低了幼苗的患病率,同时提高了幼苗对环境的耐受力,使培育出的幼苗移栽后更易成活,效果显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枫树幼苗的培育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幼苗的处理待苗高10-15cm时,使用药液喷洒幼苗根部、叶片、顶端位置,喷洒量5-10ml/株,能够有效防止土壤中和幼苗上的病毒细菌传播,造成幼苗的患病,同时能有效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和细胞代谢强度,有助于幼苗的生长;所述药液,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取青黛1份、穿心莲4份、连翘0.5份,混合后风干,粉碎至80目,使用锡纸包裹,200-220℃高温烘烤15分钟,使药物能够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有效成分被破坏,保证了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析出,然后加入5倍穿心莲质量份数的85%乙醇溶液30-35khz超声波醇提20分钟,分离提取液,回收乙醇,得溶液a;b取芦荟5份、西葫芦2份、紫甘蓝1份切碎后加5倍芦荟质量份数的水煮烂,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讲所述滤渣使用纱布包裹挤出剩余汁液和所述滤液混合,静置、取上层清液得溶液b;c将所述溶液a和溶液b混合即得所述药液;(2)土壤的处理完成步骤(1)所述幼苗的处理后,对土壤表面喷洒500倍波尔多液,喷洒时避免波尔多液接触到幼苗茎叶,防止对幼苗茎叶造成腐蚀;(3)种植环境处理完成步骤(2)所述土壤的处理后,将棚内遮光庇荫,每日控制12小时光照,光照强度1200lx,此时幼苗光合作用强度最大,生长最旺盛,同时保证棚内温度在10-30℃间周期性升降,每个周期为10天,为幼苗生长起到胁迫锻炼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幼苗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4)日常管理待幼苗长至高度90-100cm时即可移栽至室外,培育期间注意及时间苗、除草、除虫。实施例2一种枫树幼苗的培育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幼苗的处理待苗高10-15cm时,使用药液喷洒幼苗根部、叶片、顶端位置,喷洒量5-10ml/株,能够有效防止土壤中和幼苗上的病毒细菌传播,造成幼苗的患病,同时能有效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和细胞代谢强度,有助于幼苗的生长;所述药液,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取青黛2份、穿心莲5份、连翘1份,混合后风干,粉碎至80目,使用锡纸包裹,200-220℃高温烘烤15分钟,使药物能够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有效成分被破坏,保证了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析出,然后加入5倍穿心莲质量份数的85%乙醇溶液30-35khz超声波醇提20分钟,分离提取液,回收乙醇得溶液a;b取芦荟10份、西葫芦3份、紫甘蓝2份切碎后加5倍芦荟质量份数的水煮烂,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讲所述滤渣使用纱布包裹挤出剩余汁液和所述滤液混合,静置、取上层清液得溶液b;c将所述溶液a和溶液b混合即得所述药液;(2)土壤的处理完成步骤(1)所述幼苗的处理后,对土壤表面喷洒500倍波尔多液,喷洒时避免波尔多液接触到幼苗茎叶,防止对幼苗茎叶造成腐蚀;(3)种植环境处理完成步骤(2)所述土壤的处理后,将棚内遮光庇荫,每日控制12-1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1200-1500lx,此时幼苗光合作用强度最大,生长最旺盛,同时保证棚内温度在10-30℃间周期性升降,每个周期为10天,为幼苗生长起到胁迫锻炼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幼苗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4)日常管理待幼苗长至高度90-100cm时即可移栽至室外,培育期间注意及时间苗、除草、除虫。对比实施例1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相比,不进行步骤(1)所述幼苗的处理,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比实施例2本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2相比,不进行步骤(3)所述种植环境处理,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照组常用的枫树幼苗的培育方法。分别使用上述5种方法进行种植繁殖法得到的枫树幼苗的培育,经过30天的培育后,育苗生长情况的统计结果如表1:表1样本数量(株)成活率(%)患病率(%)实施例1300969实施例23009710对比实施例13006234对比实施例23007013对照组3004538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枫树幼苗的培育方法,大大提高了种子繁殖法所得的枫树幼苗的成活率,通过进行幼苗、土壤和种植环境的控制,大大降低了幼苗的患病率,同时提高了幼苗对环境的耐受力,使培育出的幼苗移栽后更易成活,效果显著。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