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大米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7485阅读:19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粮食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富硒大米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瑞士化学家berzelius于1817年首先发现的化学元素。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生物体必需营养元素之一。硒是一种多功能性的营养元素,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膜脂过氧化、防止衰老、防癌等作用。我国有22个省区72%的人口生活在低硒或缺硒地区,硒缺乏或过量都会使人产生多种病症,需要科学补硒。

我国一部分耕地土壤检测出含有较丰富的硒元素,这些耕地用于耕种,可以种植出富硒农作物;而大米作为我国南方地区主食之一,无疑成为了富硒农作物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利用天然富硒环境生产富硒大米,国内已有不少报告,但其稳定性不可控,存在以下问题:1.水稻对硒的吸收能力很弱,硒在水中易形成不利于水稻吸收的形态;2.自然因素不可控,降雨量过多就会影响水稻对硒的吸收。喷硒也是富硒大米种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操作不当,会使富硒大米的硒含量不均匀,有高有低,硒过少,富硒大米名不副实,硒过多,对人体会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富硒大米的种植方法。

一种富硒大米的种植方法,选择硒含量在0.5-1.0mg/kg的富硒土壤进行耕种,主要包括整地、选种浸种、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所述整地过程为先旱整后水整,在犁地前每667m2施纯氮18-20kg、五氧化二磷6-8kg、硫酸锌1-2kg、氧化钾7-8kg;所述浸种过程采用沼液浸种,在浸种前,先将选好的种子晾晒1-2d,然后将种子装入透气性较好的编织袋内,留出一定的空间,并将袋口扎紧,再将装有种子的编织袋用绳子吊入正常产气的沼气池出料间中部料液中浸种20-30h,然后将编织袋取出,沥干沼液,再把种子取出洗净,晒干种子表面水分;所述育秧采用基质钵体进行,基质在装盘前用洁净水淋湿,采用微喷方式进行苗床水分管理,播种后及时覆土覆膜;播种至一叶期保温保湿,膜内温度超过35℃揭开膜四角通风降温;一叶期控温保温,膜内温度控制在25℃;二叶期和三叶期膜内温度控制在20℃,三叶期后进行炼苗,白天将膜揭开,晚上将膜盖上,2d后完全揭膜;所述插秧过程要做到秧苗行直、穴均、深浅一致,插秧后及时补灌水,达到不露泥的程度;所述田间管理过程包括施肥作业和除草作业,所述施肥作业包括抛栽后5-7d,每667m2施45%水稻专用复合肥25kg做分蘖肥,孕穗期叶面喷洒浓度3-5mg/l的有机富硒肥,在抽穗后15d叶面喷洒浓度为1-2mg/l的有机富硒肥;所述除草作业包括稻鸭共作以及人工除草,人工除草分别在分蘖前期、分蘖中后期和抽穗后期。

进一步的,所述浸种过程中,每个编织袋装入种子15-20kg;所述沼气池选用以猪粪为主要发酵原料的沼气池。

进一步的,所述叶面喷洒有机富硒肥采用弥雾机集中统一喷洒;在孕穗期叶面喷洒的有机富硒肥中加入适量硼锰铜复合微肥,其浓度控制在2-3mg/l;叶面喷洒有机富硒肥的时间选择在阴天或者晴天下午4点之后进行;若三小时内大雨,雨停后重新喷洒一次。

进一步的,90%-95%稻谷充分成熟时进行收割,收割前5-7天断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种植出来的大米,产量较高、水分适中、农残少,硒含量稳定且高于普通大米,可达120-180μg/kg,并低于国家食品卫生硒限量标准300μg/kg。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富硒大米的种植方法,选择富硒土壤进行耕种,包括种植方法和生产方法,所述种植方法主要包括整地、选种浸种、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所述生产方法主要包括收割、晾晒、原粮清理、砻谷碾米、抛光色选、包装。

本实施例中选择硒含量在0.5-1.0mg/kg的富硒土壤进行耕种。水稻根系、茎叶和籽粒中的硒含量随着富硒土壤硒含量增加而增加,硒含量高低呈现根系>茎叶>籽粒的特点,水稻籽粒各组成部分硒含量呈现米糠>精米>稻壳的特点。在富硒土壤条件下,水稻根系能从土壤中富集硒,根系硒的吸收系数在1.86以上,而水稻从土壤吸收硒以后,向籽粒的转运和积累则相对恒定。经过测试,硒含量在0.5-1.0mg/kg的富硒土壤并配合有机富硒肥的喷施,能够生产出安全健康的富硒大米,满足国际硒学会推荐人体对硒的需要量。

所述整地过程为先旱整后水整,在犁地前每667m2施纯氮18-20kg、五氧化二磷6-8kg、硫酸锌1-2kg、氧化钾7-8kg;所述浸种过程采用沼液浸种,在浸种前,先将选好的种子晾晒1-2d,然后将种子装入透气性较好的编织袋内,留出一定的空间,并将袋口扎紧,再将装有种子的编织袋用绳子吊入正常产气的沼气池出料间中部料液中浸种20-30h,然后将编织袋取出,沥干沼液,再把种子取出洗净,晒干种子表面水分。沼液浸种育秧能够明显提高稻谷的发芽率和秧苗的抗寒能力,具有播种后扎根快、冒青早、生长好等优点。

所述育秧采用基质钵体进行,基质育苗具有没有苗床杂草危害,避免土传染病害,减少污染,利于培育壮秧。基质在装盘前用洁净水淋湿,采用微喷方式进行苗床水分管理,播种后及时覆土覆膜;播种至一叶期保温保湿,膜内温度超过35℃揭开膜四角通风降温;一叶期控温保温,膜内温度控制在25℃;二叶期和三叶期膜内温度控制在20℃,三叶期后进行炼苗,白天将膜揭开,晚上将膜盖上,2d后完全揭膜;所述插秧过程要做到秧苗行直、穴均、深浅一致,插秧后及时补灌水,达到不露泥的程度。

所述田间管理过程包括施肥作业和除草作业,所述施肥作业包括抛栽后5-7d,每667m2施45%水稻专用复合肥25kg做分蘖肥,孕穗期叶面喷洒浓度3-5mg/l的有机富硒肥,在抽穗后15d叶面喷洒浓度为1-2mg/l的有机富硒肥;所述除草作业包括稻鸭共作以及人工除草,人工除草分别在分蘖前期、分蘖中后期和抽穗后期。

这样种植生产出来的大米,产量较高、水分适中、农残少,硒含量稳定且高于普通大米,可达120-180μg/kg,并低于国家食品卫生硒限量标准300μg/kg。

所述浸种过程中,每个编织袋装入种子15-20kg;所述沼气池选用以猪粪为主要发酵原料的沼气池。

所述叶面喷洒有机富硒肥采用弥雾机集中统一喷洒;在孕穗期叶面喷洒的有机富硒肥中加入适量硼锰铜复合微肥,一般都不建议有机富硒肥与其他肥料一起作业,但是,本实施例在有机富硒肥中加入适量硼锰铜复合微肥,不仅能提高大米硒含量,而且可以提高大米产量。硼锰铜复合微肥浓度控制在2-3mg/l,低于2mg/l则促进效果不佳,高于3mg/l反而影响了硒元素的吸收。

叶面喷洒有机富硒肥的时间选择在阴天或者晴天下午4点之后进行,防止阳光太强,导致水分蒸发,影响硒元素的吸收;若三小时内大雨,雨停后重新喷洒一次。

90%-95%稻谷充分成熟时进行收割,过早则稻谷成熟度低、色米多,过迟则稻米垩白增加;收割前5-7天断水,断水不宜过早,防止植株衰老而减产。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