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苓仿野生伴栽高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9619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仿野生栽培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猪苓仿野生伴栽高产方法。
背景技术
:猪苓polyporusumbellatus(pers.)fr.或grifolaumbellatapilat,别名猪尿、亥苓、枫苓、乌桃等,为多孔真菌猪苓的菌核,猪苓含有猪苓多糖和麦角甾醇等,以菌核供药用。猪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祛痰,解毒等功能,主治肾炎水肿,小便不利,急性尿路感染,暑热水泻,淋湿,赤白带下等症。猪苓用途拓宽,内销走畅,外销增长,用量连年增长,特别是近代药理和临床试验证明,猪苓多糖的抗癌作用和防治肝炎的作用被发现后,猪苓多糖的提取用量增加,许多国家研究猪苓多糖新用途不断拓展,对我国猪苓的需求逐年上升。我国供给国内外市场的猪苓主要是野生产品,占总量的98%以上,人工栽培产品仅占2%左右。由于人们的滥采乱挖,野生资源枯竭,导致产量大幅度减少,野生猪苓面临濒危。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泛开展了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形成适合不同地区推广的多种栽培模式,而且猪苓栽培时怕干旱,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常年少雨,野生猪苓产量极低而且品质较差,同时人工栽培时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则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并且单产低,收益少,生长周期长。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种猪苓仿野生伴栽高产方法。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猪苓仿野生伴栽高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栽培林地建造:选择海拔1200m-1500m,相对湿度80%-90%,遮阳度80%-100%的坡地移,栽5-10年的板栗树形成栽培园,栽培地土壤范围为土壤为湿润、疏松透气且腐殖质含量高的沙壤土,ph值5.0-6.0,周围无污染,所述白桦树移栽株行距规格为:1.5米×1.5米;②猪苓菌种制备:在移栽的板栗树旁20-30cm处挖掘一个长宽深各50-60cm的坑,坑底铺设一层10-15cm复合栽培料ⅰ,培养料上铺设一层长5-10cm,直径3-5cm的板栗树枝,铺设厚度为10-12cm,树枝上再铺设一层厚12-15cm复合栽培料ⅱ,1m2接入猪苓原种2-3瓶,坑口用覆两层黑色地膜,培养28-30天,获得猪苓栽培种;③蜜环菌种制备:将100ml的三角瓶中装入30ml液体培养基,灭菌后,接入斜面菌种,每30ml液体培养基接入2-3g蜜环菌,置于旋转式摇床中,在转速160r/min下,27-30℃恒温振荡培养10-15d,刺球状菌球布满斜面,即得蜜环菌种;④栽培下种:将坑内的板栗树枝取出,铺设一层厚10-15cm的板栗树叶,每树叶上再铺设一层10-12c复合培养料ⅱ,再下种猪苓,1m2下种猪苓量为400-500g,行距5-8cm,将蜜环菌种与液体培养基一同倒入猪苓下种处,1m2倒入量为1000-2000ml,待液体被土壤吸收后,再铺设一层10-12cm的板栗树叶,浇透水,坑口用覆一层黑色地膜,地膜表面扎4-5个直径0.5-1cm的小孔;⑤水分管理:猪苓播种1月时,通过地膜表面的小孔向坑内进行喷洒营养水,始终保持土壤水分含量在30%-40%,在收获前少浇水,有利于收获。进一步,所述的营养水,按重量份数,由5-10份枸杞花水提液、3-6份酵母浸出汁、4-7份玉米浆、6-9份份薏仁水提液、4-6份黄芪花水提液混合均匀制成。进一步所述的枸杞花水提液、薏仁水提液和黄芪花水提液是分别将鲜枸杞花、鲜黄芪花和薏仁分别加其重量2.5倍的水浸泡1.5-2小时,然后用砂锅煎煮45-60min,分别过滤,弃去滤渣,即得枸杞花水提液、薏仁水提液和黄芪花水提液。进一步所述的复合栽培料ⅰ,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腐熟牛粪15-30份、干净田间壤土3-6份、细沙2-3份、鱼骨粉1-3份、大麦纤维1-3份、玉米芯粉2-5份、维生素vb10.5-1份、硫酸锌0.5-0.8份、硫酸锰0.6-1份、硫酸铁0.3-0.7份、氯化钙0.5-0.9份混合均匀后,用黄豆芽汁拌料,使其含水量为50-60%。进一步所述的复合栽培料ⅱ,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4-8份蚕蛹粉、3-5份桃花粉、6-10份马铃薯淀粉、2-4份山药粉、1.5-3.5份麦芽糖、1-1.5份磷酸二氢钾、糖蜜2.4-4.8份、硼酸1.2-2.0份、麦糠11-20份、尿素5-9份混合均匀,用玉米浆拌料,使其含水量为35-4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猪苓仿野生栽培方法,通过建造栽培林地、制备猪苓菌种、制备蜜环菌种、栽培下种及水分管理的步骤,一方面使得栽培的猪苓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与常规栽培方法相比,本发明栽培的猪苓鲜产量提高了43.57%,猪苓多糖含量增幅为6.1%;另一方面,通过地膜对栽培坑的覆盖,有效的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并且通过地膜小孔对猪苓进行水分管理,减少了猪苓用水量的同时保持了生长所需的水分需求量,充分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绝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猪苓仿野生伴栽高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栽培林地建造:选择海拔1200m,相对湿度80%-90%,遮阳度80%-100%的坡地移,栽5年的板栗树形成栽培园,栽培地土壤范围为土壤为湿润、疏松透气且腐殖质含量高的沙壤土,ph值5.0,周围无污染,所述白桦树移栽株行距规格为:1.5米×1.5米;②猪苓菌种制备:在移栽的板栗树旁20cm处挖掘一个长宽深各50cm的坑,坑底铺设一层10cm复合栽培料ⅰ,培养料上铺设一层长5cm,直径3cm的板栗树枝,铺设厚度为10cm,树枝上再铺设一层厚12cm复合栽培料ⅱ,1m2接入猪苓原种2瓶,坑口用覆两层黑色地膜,培养28天,获得猪苓栽培种;所述的复合栽培料ⅰ,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腐熟牛粪15份、干净田间壤土3份、细沙2份、鱼骨粉1份、大麦纤维1份、玉米芯粉2份、维生素vb10.5份、硫酸锌0.5份、硫酸锰0.6份、硫酸铁0.3份、氯化钙0.5份混合均匀后,用黄豆芽汁拌料,使其含水量为50%;所述的复合栽培料ⅱ,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4份蚕蛹粉、3份桃花粉、6份马铃薯淀粉、2份山药粉、1.5份麦芽糖、1份磷酸二氢钾、糖蜜2.4份、硼酸1.2份、麦糠11份、尿素5份混合均匀,用玉米浆拌料,使其含水量为35%。③蜜环菌种制备:将100ml的三角瓶中装入30ml液体培养基,灭菌后,接入斜面菌种,每30ml液体培养基接入2g蜜环菌,置于旋转式摇床中,在转速160r/min下,27℃恒温振荡培养10d,刺球状菌球布满斜面,即得蜜环菌种;④栽培下种:将坑内的板栗树枝取出,铺设一层厚10cm的板栗树叶,每树叶上再铺设一层10cm复合培养料ⅱ,再下种猪苓,1m2下种猪苓量为400g,行距5cm,将蜜环菌种与液体培养基一同倒入猪苓下种处,1m2倒入量为1000ml,待液体被土壤吸收后,再铺设一层10cm的板栗树叶,浇透水,坑口用覆一层黑色地膜,地膜表面扎4个直径0.5cm的小孔;⑤水分管理:猪苓播种1月时,通过地膜表面的小孔向坑内进行喷洒营养水,始终保持土壤水分含量在30%-40%,在收获前少浇水,有利于收获;所述的营养水,按重量份数,由5份枸杞花水提液、3份酵母浸出汁、4份玉米浆、6份份薏仁水提液、4份黄芪花水提液混合均匀制成;所述的枸杞花水提液、薏仁水提液和黄芪花水提液是分别将鲜枸杞花、鲜黄芪花和薏仁分别加其重量2.5倍的水浸泡1.5小时,然后用砂锅煎煮45min,分别过滤,弃去滤渣,即得枸杞花水提液、薏仁水提液和黄芪花水提液。实施例2一种猪苓仿野生伴栽高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栽培林地建造:选择海拔1500m,相对湿度80%-90%,遮阳度80%-100%的坡地移,栽10年的板栗树形成栽培园,栽培地土壤范围为土壤为湿润、疏松透气且腐殖质含量高的沙壤土,ph值6.0,周围无污染,所述白桦树移栽株行距规格为:1.5米×1.5米;②猪苓菌种制备:在移栽的板栗树旁30cm处挖掘一个长宽深各60cm的坑,坑底铺设一层15cm复合栽培料ⅰ,培养料上铺设一层长10cm,直径5cm的板栗树枝,铺设厚度为12cm,树枝上再铺设一层厚15cm复合栽培料ⅱ,1m2接入猪苓原种3瓶,坑口用覆两层黑色地膜,培养30天,获得猪苓栽培种;所述的复合栽培料ⅰ,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腐熟牛粪30份、干净田间壤土6份、细沙3份、鱼骨粉3份、大麦纤维3份、玉米芯粉5份、维生素vb11份、硫酸锌0.8份、硫酸锰1份、硫酸铁0.7份、氯化钙0.9份混合均匀后,用黄豆芽汁拌料,使其含水量为60%;所述的复合栽培料ⅱ,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8份蚕蛹粉、5份桃花粉、10份马铃薯淀粉、4份山药粉、3.5份麦芽糖、1.5份磷酸二氢钾、糖蜜4.8份、硼酸2.0份、麦糠20份、尿素9份混合均匀,用玉米浆拌料,使其含水量为40%。③蜜环菌种制备:将100ml的三角瓶中装入30ml液体培养基,灭菌后,接入斜面菌种,每30ml液体培养基接入3g蜜环菌,置于旋转式摇床中,在转速160r/min下,30℃恒温振荡培养15d,刺球状菌球布满斜面,即得蜜环菌种;④栽培下种:将坑内的板栗树枝取出,铺设一层厚15cm的板栗树叶,每树叶上再铺设一层12cm复合培养料ⅱ,再下种猪苓,1m2下种猪苓量为500g,行距8cm,将蜜环菌种与液体培养基一同倒入猪苓下种处,1m2倒入量为2000ml,待液体被土壤吸收后,再铺设一层12cm的板栗树叶,浇透水,坑口用覆一层黑色地膜,地膜表面扎5个直径1cm的小孔;⑤水分管理:猪苓播种1月时,通过地膜表面的小孔向坑内进行喷洒营养水,始终保持土壤水分含量在40%,在收获前少浇水,有利于收获;所述的营养水,按重量份数,由10份枸杞花水提液、6份酵母浸出汁、7份玉米浆、9份份薏仁水提液、6份黄芪花水提液混合均匀制成;所述的枸杞花水提液、薏仁水提液和黄芪花水提液是分别将鲜枸杞花、鲜黄芪花和薏仁分别加其重量2.5倍的水浸泡2小时,然后用砂锅煎煮60min,分别过滤,弃去滤渣,即得枸杞花水提液、薏仁水提液和黄芪花水提液。实施例3一种猪苓仿野生伴栽高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栽培林地建造:选择海拔1350m,相对湿度80%-90%,遮阳度80%-100%的坡地移,栽7年的板栗树形成栽培园,栽培地土壤范围为土壤为湿润、疏松透气且腐殖质含量高的沙壤土,ph值5.5,周围无污染,所述白桦树移栽株行距规格为:1.5米×1.5米;②猪苓菌种制备:在移栽的板栗树旁25cm处挖掘一个长宽深各50-60cm的坑,坑底铺设一层13cm复合栽培料ⅰ,培养料上铺设一层长8cm,直径4cm的板栗树枝,铺设厚度为11cm,树枝上再铺设一层厚13cm复合栽培料ⅱ,1m2接入猪苓原种2.5瓶,坑口用覆两层黑色地膜,培养29天,获得猪苓栽培种;复合栽培料ⅰ,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腐熟牛粪23份、干净田间壤土4份、细沙2.5份、鱼骨粉2份、大麦纤维2份、玉米芯粉4.5份、维生素vb10.8份、硫酸锌0.6份、硫酸锰0.8份、硫酸铁0.6份、氯化钙0.7份混合均匀后,用黄豆芽汁拌料,使其含水量为55%;所述的复合栽培料ⅱ,将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7份蚕蛹粉、4份桃花粉、11份马铃薯淀粉、3份山药粉、2份麦芽糖、1.2份磷酸二氢钾、糖蜜3.6份、硼酸1.6份、麦糠16份、尿素8份混合均匀,用玉米浆拌料,使其含水量为37%。③蜜环菌种制备:将100ml的三角瓶中装入30ml液体培养基,灭菌后,接入斜面菌种,每30ml液体培养基接入2-3g蜜环菌,置于旋转式摇床中,在转速160r/min下,29℃恒温振荡培养12d,刺球状菌球布满斜面,即得蜜环菌种;④栽培下种:将坑内的板栗树枝取出,铺设一层厚13cm的板栗树叶,每树叶上再铺设一层11cm复合培养料ⅱ,再下种猪苓,1m2下种猪苓量为450g,行距7cm,将蜜环菌种与液体培养基一同倒入猪苓下种处,1m2倒入量为1500ml,待液体被土壤吸收后,再铺设一层11cm的板栗树叶,浇透水,坑口用覆一层黑色地膜,地膜表面扎5个直径0.8cm的小孔;⑤水分管理:猪苓播种1月时,通过地膜表面的小孔向坑内进行喷洒营养水,始终保持土壤水分含量在35%,在收获前少浇水,有利于收获;所述的营养水,按重量份数,由8份枸杞花水提液、5份酵母浸出汁、5份玉米浆、7份薏仁水提液、5份黄芪花水提液混合均匀制成;所述的枸杞花水提液、薏仁水提液和黄芪花水提液是分别将鲜枸杞花、鲜黄芪花和薏仁分别加其重量2.5倍的水浸泡115min,然后用砂锅煎煮55min,分别过滤,弃去滤渣,即得枸杞花水提液、薏仁水提液和黄芪花水提液。试验例1按照本发明实施例3的仿野生无棒栽培方法与常规栽培方法各种植5个地坑,收获后经统计学处理,每个地坑的猪苓产量如下:试验地点: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中寨镇二村测定结果见表1表1两种栽培方法的鲜猪苓产量(kg)的比较组别12345平均值总量仿野生栽培21.622.423.922.722.122.54112.7常规栽培15.716.815.415.914.715.778.5从表可以看出,与一般栽培相比,本发明的仿野生栽培方法栽培的猪苓产量提高了43.57%。试验例2猪苓中猪苓多糖含量测定试验测定方法:分别从试验例1的5个一般栽培和5个仿野生栽培的地坑中取出猪苓,干燥后精密称取猪苓药材粉末0.5g,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猪苓药用植物总多糖的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表2两组栽培方法对猪苓中猪苓总多糖(%)的影响组别12345平均值仿野生栽培11.8712.1211.6912.1112.5412.066常规栽培5.645.876.026.315.995.966从表2可知,与常规栽培方法相比,本发明的仿野生栽培方法栽培的猪苓中总多糖的含量平均为12.066%,常规栽培的猪苓中总多糖的含量为5.966%,增幅为6.1%,大大的提高了猪苓的药用品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