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紫露草的一种快速繁殖方法,具体涉及紫露草的扦插繁殖方法,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紫露草(tradescantiaohiensisraf.)是鸭跖草科紫露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30-50cm,茎上有3个以上的节,节略膨大;单叶互生,广线型,叶柄鞘状抱茎;花瓣蓝紫色,广卵形;西安地区5-11月开花,但以6-7月为盛。蒴果椭圆形。
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目前我国引种栽培的园艺品种有十数个。
紫露草花期长、径直立、节明显,株形奇特秀美,野趣十足。常用来布置花坛、道路两侧丛植、树丛下片植,也可盆栽供室内观赏,或作垂吊式栽培。
但在繁殖方面存在以下缺陷:
(1)种子成熟度极低,在自然状态下很难获得具备发芽能力的种子;开花持续时间长,一般在5-11月间,种子随熟随落,难以集中采收;即使有个别种子能够发芽,后代变异很大,难以保留原来的优良性状。
(2)采用分株方式进行繁殖,则会受到母株数量的限制。
(3)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扦插繁殖时,插条利用率低。一般情况下,1支完整的插条(枝条)只能产生1个有效的插穗。
由于以上因素的限制,导致了紫露草繁殖率低,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严重阻碍了其在花境中的应用和产业化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露草扦插繁殖方法,通过繁殖方法创新,解决紫露草规模化生产和大面积应用问题,方法简单易行、节约成本,且不会破坏已有景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紫露草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择母株:
在8月下旬,紫露草的盛花期已过,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紫露草健康植株。
第二步,准备繁殖材料:
从选取的紫露草健康植株中挑选开过花的枝条,从茎秆基部剪下作为繁殖材料;去除顶端花序及果序,将剩余部分作为插条,通常1个插条上会保留3个节段。
第三步,制作插穗:
将第二步中的插条拿来,从茎节下0.5cm处向下45°方向剪成2-3段,每段存留1个茎节,每节作为1个插穗。这样,从1个完整的插条上就可以获得3个插穗。因为紫露草单叶互生,且叶腋处往往会发出侧芽,故此法可称为“单节或单芽扦插法”。
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插穗上腋芽的长短,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1)带茎、叶扦插:当腋芽长度为5cm以下时,在制作插穗时节点上端保留5-8cm茎秆,叶子保留,上、下伤口用草木灰涂抹。
(2)带叶、去茎扦插:当腋芽长度为5-10cm时,在制作插穗时节点上端仅保留1cm长度的茎秆,叶子保留,上、下伤口用草木灰涂抹。
(3)去茎、叶扦插:当腋芽长度为10cm以上时,在制作插穗时,直接将腋芽紧贴茎秆从其基部割下或用手轻轻掰下(切记一定要带上生长点),直接用腋芽作为插穗,原来的茎和叶均被去掉,伤口用草木灰涂抹。
第四步,扦插:
插床为全光喷雾,介质为珍珠岩。
为了便于养护,需将以上三种插穗分开扦插。
为了避免对剪口的损伤,本操作中采用下列方式进行扦插:
(1)开沟法:在湿润的插床上用小铲开沟,深度为3-5cm,行距为10cm;将插穗在沟槽中摆放整齐,株距为5cm;填埋沟槽,保持插穗直立向上。
(2)插孔法:在湿润的插床上用直径为1cm的树枝,预先在插床上垂直向下插成小孔,深度为3-5cm,再将插穗放入小孔中,填埋周围空隙并用手指按实;株、行距同上。
第五步,养护:
本发明采用全光喷雾设施,扦插后5-7天内为养护关键期,避免设施出现故障而导致插穗失水萎蔫;后面采用常规方法养护,保证基质足够的含水量。
第六步,记录数据:通过多批次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带茎、叶扦插”和“带叶、去茎扦插”的插穗3-5天产生愈伤组织,5-7天长出新根,10-15天新根长至3-5cm,新根数量在5个以上;“去茎、叶扦插”的插穗5-7天产生愈伤组织,7-10天生出新根,15-20天新根长至3-5cm,新根数量3-5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繁殖率高:用现有方法进行扦插繁殖,所需插穗都必须至少保留2个节位,下部节位插入介质用来生根,上部节位露在外面用来发芽,而剪下的紫露草枝条的茎秆节位数只有3个左右,因而按照现有的扦插方法进行繁殖时,其繁殖系数只有1:1;而本办法使用“单芽或单节”茎段作为插穗,使插穗获得率提高了三倍,繁殖系数也比现有方法提高了三倍。
2、简单易行:不需要激素处理,技术要求低,一般园艺工均可操作。
3、节约成本:扦插介质是珍珠岩,成本低廉且容易获得。
4、成活率高:成活率达到98%以上。
5、就地取材:不需要另外购买繁殖材料,在花园、路边等紫露草的生长区域可随手拈来。
6、对已有景观无影响:现有扦插一般会在春季进行,此时正是紫露草的盛花期,且在选择繁殖材料时,往往会将紫露草成丛成片剪下,因而会出现景观空白;本方法在8月下旬进行,已过了紫露草的盛花期,且不是成片成丛地将紫露草剪下,而是从紫露草花丛中挑选开过花的枝条作为繁殖材料。这样就保证了紫露草花期的连续性和景观的完整性。
综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繁殖率高、操作简单、节约成本、取材容易、成活率高、对已有景观无影响等优势,特别适合规模化栽植和产业化生产,对发挥紫露草在景观建设方面的潜在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内容加以详细说明:
在西安植物园新区苗木繁育平台设置了紫露草“单节/单芽扦插”试验,并与“两节扦插(现有方法)”进行对比。现就本扦插方法,即“单节/单芽扦插法”进行说明。
一、操作步骤:
第一步,母株选择:在8月下旬,紫露草的盛花期已过,在一些非重要景观地段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紫露草健康植株。
第二步,准备繁殖材料:从选取的紫露草健康植株中挑选开过花的枝条,从茎秆基部剪下作为繁殖材料;去除顶端花序及果序,将剩余部分作为插条,通常1个插条上会保留3个节段。
第三步,制作插穗:将第二步中的插条拿来,从茎节下0.5cm处向下45°方向剪成3段,每段存留1个茎节,每节作为1个插穗。这样,从1个完整的插条上就可以获得3个插穗。因为紫露草单叶互生,且叶腋处往往会长出侧芽,故此法可称为“单节或单芽扦插法”。
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插穗上腋芽的长度,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1)带茎、叶扦插:当腋芽长度在5cm以下时,在制作插穗时节点上端保留5-8cm茎秆,叶子保留,上、下伤口用草木灰涂抹。
(2)带叶、去茎扦插:当腋芽长度在5-10cm时,在制作插穗时节点上端仅保留1cm长度的茎秆,叶子保留,上、下伤口用草木灰涂抹。
(3)去茎、叶扦插:腋芽长至10cm以上时,在制作插穗时,直接将腋芽紧贴茎秆从其基部割下或用手轻轻掰下(切记一定要带上生长点),直接用腋芽作为插穗,原来的茎和叶均被去掉,伤口用草木灰涂抹。
第四步,扦插:插床为全光喷雾,介质为珍珠岩;为了便于养护,需将以上三种插穗分开扦插。
为了避免对剪口的损伤,本操作中采用下列方式进行扦插:
(1)开沟法:在湿润的插床上用小铲开沟,深度为3-5cm,行距为10cm;将插穗在沟槽中摆放整齐,株距为5cm;填埋沟槽,保持插穗直立向上。
(2)插孔法:在湿润的插床上用直径为1cm的树枝,预先在插床上垂直向下插成小孔,深度为3-5cm,再将插穗放入小孔中,填埋周围空隙并用手指按实;株行距同上。
第五步,养护:本发明采用全光喷雾设施,扦插后5-7天内为养护关键期,避免设施出现故障而导致插穗失水萎蔫;后面采用常规方法养护,保证基质足够的含水量。
第六步,记录数据:通过多批次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带茎、叶扦插”和“带叶、去茎扦插”的插穗3-5天产生愈伤组织,5-7天长出新根,10-15天新根长至3-5cm,新根数量在5个以上;“去茎、叶扦插”的插穗5-7天产生愈伤组织,7-10天生出新根,15-20天新根长至3-5cm,新根数量3-5个。
紫露草两节扦插法与单节/单芽扦插法结果比较
二、结果
本发明在紫露草开花盛期之后,选取开过花的紫露草健康茎秆作为插穗,在全光喷雾珍珠岩插床上进行,实现了紫露草的快速繁殖。
本发明在西安植物园新区苗木繁育平台进行了多次重复试验,效果一致,稳定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