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病的养鱼方法。
背景技术:
:鱼类的人工养殖行业虽已存在很长时间,但在养殖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在很多问题,例如发病率高、成活率低及生长速度慢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饲养饲料和养殖水质。目前鱼类养殖使用的鱼饲料往往是营养成分单一、营养分配含量不合理或是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添加剂,且养殖的水质差、存在污染,在这样的水质中使用这样的鱼饲料进行鱼的养殖,不仅不能改善现有的鱼类养殖情况,而且还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鱼的养殖中提高养殖的水质并使用绿色安全、防病效果好的鱼饲料来提高目前鱼养殖存在的发病率高、成活率低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病的养鱼方法。本发明的防病养鱼方法通过提高养殖的水质并采用绿色安全、防病效果好的防病鱼饲料来对鱼进行饲喂,两者结合,可以有效提高鱼的防病能力,进而降低鱼的发病率,提高鱼的成活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病的养鱼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鱼塘管理:鱼塘水深为2-2.5m,水温为25-30℃;(2)鱼种放养:选用体质健壮的鱼苗,将鱼苗放入浸泡液中浸泡15-20min后,放养至鱼塘中,且500-550条/亩;(3)饲喂:按鱼体重的1-2%饲喂防病饲料,且3次/日;(4)水质管理:每隔3-5d添加5-8cm的新水,保持水的透明度在20-25cm,且每月采用消毒剂消毒2-3次;其中,所述防病鱼饲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麸皮40-50份、玉米30-40份、芝麻油3-9份、骨粉1-3份、饲料添加剂1-3份和无机盐0.5-1份;所述饲料添加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罗勒15-25份、金银花12-22份、鱼腥草10-19份、荔枝草9-19份、石苇8-17份、叶底珠8-16份、百部6-15份、蒲公英6-13份、佛手5-12份、紫苏叶3-10份、迷迭香1-8份;所述消毒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柏5-10份、党参3-9份、白术2-9份、地衣芽孢杆菌2-8份、亚硝化菌2-8份、链状双歧杆菌1-7份、蓝细菌1-6份、嗜酸乳杆菌1-5份和枯草芽孢杆菌1-5份。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液为食盐、金盏花提取液、芦荟提取液和水按重量比1-3:3-5:2-4:70-80混合均匀制成。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罗勒20份、金银花17份、鱼腥草14份、荔枝草14份、石苇13份、叶底珠12份、百部11份、蒲公英9份、佛手9份、紫苏叶8份、迷迭香4份。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消毒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柏8份、党参7份、白术7份、地衣芽孢杆菌6份、亚硝化菌5份、链状双歧杆菌5份、蓝细菌4份、嗜酸乳杆菌3份和枯草芽孢杆菌3份。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消毒剂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按重量份计,将黄芪、党参和白术粉碎过筛120目后,与其余原料组分混合至均匀即可。在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防病饲料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a)按重量份计,将麸皮、玉米、骨粉和无机盐混合或,经过低温超微粉碎并过筛80目,得第一混合料;b)按重量份计,将罗勒、金银花、鱼腥草、荔枝草、石苇、叶底珠、百部、蒲公英、佛手、紫苏叶和迷迭香混合后,经过低温超微粉碎并过筛100目,得第二混合料;c)按重量份计,将上述第一混合料和第一混合料混合至均匀,经过膨化制成颗粒、烘干后,将芝麻油均匀喷涂在饲料颗粒上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本发明的防病饲料。本发明以降低鱼的发病率、提高鱼的成活率为目的,针对性的制备了可高效防病的鱼饲料及对养殖水质进行消毒处理,一方面,从内增强鱼自身的免疫能力,另一方面,从外改善鱼生存的水质,两者结合共同达到降低鱼的发病率,提高鱼的成活率的目的,进而可大大提高鱼养殖的效益。在本发明使用的防病鱼饲料中,首先,以麸皮、玉米作为能量饲料,并相应添加了鱼生长所需的无机盐、骨粉及具有高效防病作用的饲料添加剂,以上各个组分相互作用,可使本发明的防病鱼饲料具有营养丰富全面且合理的特点,从而在促进鱼生长的同时提高防病能力,进而提高鱼的养殖效益,其中,其粗脂肪的含量为3.4-3.6%,含钙量为1.24-1.28%。第二,在饲料添加剂中,添加的荔枝草、罗勒、鱼腥草、石苇、金银花、蒲公英、百部、佛手和紫苏叶协同作用,可达到增强清热解毒、杀菌抗炎作用的效果,从而可从增强鱼自身的免疫能力来降低鱼的发病率,进而提高鱼的成活率,提高鱼养殖的效益,经试验,以上复合组分对大肠杆菌的抑制力达87%以上,相较于仅使用以上的单一组分或其中几种组分对大肠杆菌的抑制力提高了10-12%。第三,添加的迷迭香、罗勒和叶底珠协同作用,可达到增强活血行血的目的,而添加的罗勒、石苇、佛手和紫苏叶协同作用可达到促进鱼肠道消化吸收的作用,同时,添加的迷迭香、罗勒和佛手的芳香气味可掩盖其余组分的生涩味,三种组分协同达到增进食欲的功效,相较于未添加以上迷迭香、罗勒和佛手复合组分的鱼饲料,本发明的防病鱼饲料可使鱼的采食率提高3-5%,因此,以上组分紧密作用,先增加鱼的采食量,提高鱼对本发明防病鱼饲料中有效成分的摄入量,而后通过提高鱼的血液活动能力和肠道消化吸收能力,进而增强鱼对本发明防病鱼饲料中有效成分特别是防病成分的利用及转化,从而提高鱼的防病能力,其中,经试验,罗勒、石苇、佛手和紫苏叶的复合组分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可达83-86%,相较于仅添加该复合组分中的几种组分对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了7-8%。而在本发明的消毒剂中,将有益菌及中草药结合成复合组分,一方面,添加的黄芪、党参和白术具有得多糖等可被有益菌利用的物质,从而可以为有益菌的活动提供能量来源,以增强有益菌的活动繁殖能力,经试验,添加以上3个中草药组分的有益菌活菌数比未添加或仅添加其中一、二种组分的活菌数高1个数量级,另一方面,经过有益菌分解转化的黄芪、党参和白术可被鱼食用或扩散在水体中,且这三者中药组分协同可达到增强抗菌能力的作用,因此,经过以上有益菌及中草药的相互作用,可同时提高对水体及鱼体中有害细菌的抑制能力;而在有益菌中,添加的进而进一步降低鱼的发病率地衣芽孢杆菌、亚硝化菌、链状双歧杆菌、蓝细菌、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协同作用,可使水体化学需氧量cod的降解率达到55-60%,比仅添加单一菌体的cod降解量高34-39%,且水体的溶氧量也比仅添加单一菌体的溶氧量高15-20%,因此,本发明消毒剂中的各个组分协同作用可达到降低水体污染、增加水体溶氧及抑菌力的目的,进而可有效降低鱼的发病率,提高鱼的成活率。此外,本发明浸泡液中食盐、金盏花提取液和芦荟提取液共同作用,可有效促进鱼苗伤口的愈合,从而降低细菌入侵伤口造成的感染发病率,进而提高鱼苗的成活率。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防病养鱼方法通过提高养殖的水质并采用绿色安全、防病效果好的防病鱼饲料来对鱼进行饲喂,从内提高鱼自身的免疫能力,从外改善水质,两者结合,可降低鱼的发病率,提高鱼的成活率,进而提高鱼的养殖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1.浸泡液的制备将食盐、金盏花提取液、芦荟提取液和水按重量比1:3:2:70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所述浸泡液。2.防病饲料的制备(1)按重量份计,称取下列原料组分:麸皮40份;玉米30份;芝麻油3份;骨粉1份;饲料添加剂1份;无机盐0.5份;其中,所述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2)将上述称取好的原料组分应用到本发明防病鱼饲料的制备中,并按以下具体步骤进行制备:a)按重量份计,将麸皮、玉米、骨粉和无机盐混合或,经过低温超微粉碎并过筛80目,得第一混合料;b)按重量份计,将罗勒、金银花、鱼腥草、荔枝草、石苇、叶底珠、百部、蒲公英、佛手、紫苏叶和迷迭香混合后,经过低温超微粉碎并过筛100目,得第二混合料;c)按重量份计,将上述第一混合料和第一混合料混合至均匀,经过膨化制成6mm的颗粒、烘干后,将芝麻油均匀喷涂在饲料颗粒上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本发明的防病饲料。3.消毒剂的制备(1)按重量份计,称取下列原料组分:(2)将上述称取好的原料组分按以下方法进行消毒剂的制取:将黄芪、党参和白术粉碎过筛120目后,与其余原料组分混合至均匀,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消毒剂。4.将上述制备好的浸泡液、防病饲料和消毒剂应用到本发明防病的养鱼方法中,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养殖:(1)鱼塘管理:鱼塘水深为2m,水温为25℃;(2)鱼种放养:选用体质健壮的鱼苗,将鱼苗放入浸泡液中浸泡15min后,放养至鱼塘中,且500条/亩;(3)饲喂:按鱼体重的1-2%饲喂防病饲料,且3次/日;(4)水质管理:每隔3d添加5cm的新水,保持水的透明度在20cm,且每月采用消毒剂消毒2次。实施例21.浸泡液的制备将食盐、金盏花提取液、芦荟提取液和水按重量比2:4:3:75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所述浸泡液。2.防病饲料的制备(1)按重量份计,称取下列原料组分:麸皮45份;玉米35份;芝麻油7份;牛骨粉2份;饲料添加剂2份;无机盐0.8份;其中,所述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2)将上述称取好的原料组分应用到本发明防病鱼饲料的制备中,并按以下具体步骤进行制备:a)按重量份计,将麸皮、玉米、骨粉和无机盐混合或,经过低温超微粉碎并过筛80目,得第一混合料;b)按重量份计,将罗勒、金银花、鱼腥草、荔枝草、石苇、叶底珠、百部、蒲公英、佛手、紫苏叶和迷迭香混合后,经过低温超微粉碎并过筛100目,得第二混合料;c)按重量份计,将上述第一混合料和第一混合料混合至均匀,经过膨化制成6.5mm的颗粒、烘干后,将芝麻油均匀喷涂在饲料颗粒上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本发明的防病饲料。3.消毒剂的制备(1)按重量份计,称取下列原料组分:(2)将上述称取好的原料组分按以下方法进行消毒剂的制取:将黄芪、党参和白术粉碎过筛120目后,与其余原料组分混合至均匀,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消毒剂。4.将上述制备好的浸泡液、防病饲料和消毒剂应用到本发明防病的养鱼方法中,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养殖:(1)鱼塘管理:鱼塘水深为2.3m,水温为28℃;(2)鱼种放养:选用体质健壮的鱼苗,将鱼苗放入浸泡液中浸泡17min后,放养至鱼塘中,且530条/亩;(3)饲喂:按鱼体重的1-2%饲喂防病饲料,且3次/日;(4)水质管理:每隔4d添加7cm的新水,保持水的透明度在22cm,且每月采用消毒剂消毒3次。实施例31.浸泡液的制备将食盐、金盏花提取液、芦荟提取液和水按重量比3:5:4:80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所述浸泡液。2.防病饲料的制备(1)按重量份计,称取下列原料组分:麸皮50份;玉米40份;芝麻油9份;骨粉3份;饲料添加剂3份;无机盐1份;其中,所述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2)将上述称取好的原料组分应用到本发明防病鱼饲料的制备中,并按以下具体步骤进行制备:a)按重量份计,将麸皮、玉米、骨粉和无机盐混合或,经过低温超微粉碎并过筛80目,得第一混合料;b)按重量份计,将罗勒、金银花、鱼腥草、荔枝草、石苇、叶底珠、百部、蒲公英、佛手、紫苏叶和迷迭香混合后,经过低温超微粉碎并过筛100目,得第二混合料;c)按重量份计,将上述第一混合料和第一混合料混合至均匀,经过膨化制成7mm的颗粒、烘干后,将芝麻油均匀喷涂在饲料颗粒上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本发明的防病饲料。3.消毒剂的制备(1)按重量份计,称取下列原料组分:(2)将上述称取好的原料组分按以下方法进行消毒剂的制取:将黄芪、党参和白术粉碎过筛120目后,与其余原料组分混合至均匀,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消毒剂。4.将上述制备好的浸泡液、防病饲料和消毒剂应用到本发明防病的养鱼方法中,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养殖:(1)鱼塘管理:鱼塘水深为2.5m,水温为30℃;(2)鱼种放养:选用体质健壮的鱼苗,将鱼苗放入浸泡液中浸泡20min后,放养至鱼塘中,且550条/亩;(3)饲喂:按鱼体重的2%饲喂防病饲料,且3次/日;(4)水质管理:每隔5d添加8cm的新水,保持水的透明度在25cm,且每月采用消毒剂消毒3次。效果验证:从同一批草鱼鱼苗中选取300条生态学无明显差异的鱼苗,随机平均分为6组。其中,3组鱼苗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3的养殖方法进行养殖,作为实验组1-3;1组鱼苗采用实施例1中使用普通饲料(由实施例1中未添加防病添加剂制得的饲料)进行饲喂的养殖方法进行养殖,作为对照组1;1组鱼苗采用实施例1中仅未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的养殖方法进行养殖,作为对照组2;最后1组鱼苗采用实施例1中使用普通饲料(由实施例1中未添加防病添加剂制得的饲料)进行饲喂且未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的养殖方法进行养殖,作为空白对照组。在其余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养殖鱼苗5个月后,记录各组草鱼的发病及存活情况,结果见表1:表1各组鱼苗的发病及存活情况测定表测定结果发病率(%)成活率(%)实验组15100实验组24100实验组34100对照组11598对照组21898空白对照组2774由表1可知,实验组1-3鱼的发病率仅为4-5%,均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1和2的发病率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且实施例1-3鱼的成活率均为100%,对照组1和对照组2也接近100%,以上5组鱼的成活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这说明本发明的防病饲料和消毒剂均具有降低鱼发病率、提高鱼死亡率的作用,且只有当本发明的防病饲料和消毒剂结合应用到鱼的养殖中,才可达到最优的防病效果,进而达到大大降低鱼防病率,提高鱼成活率的目的。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