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橘红橙皮苷含量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0963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橘红橙皮苷含量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橘红可用于治疗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和呕恶痞闷等症,其药用价值高,用药历史久;《药品化义》记载--橘红,辛能横行散结,《本经逢原》记载橘红专主肺寒咳嗽多痰,虚损方多用之,然久嗽气泄,又非所宜,《医林纂要》描述橘红专入于肺,兼以发表,去皮内之白,更轻虚上浮,亦去肺邪耳。现代研究分析表明,橘红含有多种活性物质,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香豆素类化合物和多糖等。橘红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是其主要的药效成分,其中,橙皮苷和野漆树苷含量较高,两者合计占橘红总黄酮的85%以上。经文献检索,橙皮苷有抗菌、抗病毒、抗变态反应、抗氧化及抗癌作用;野漆树苷有抗氧化作用、有明显的肾细胞膜保护作用以及明显的降压作用。由于橘红的活性成分高,药用价值大,对其的开发利用发展前景看好,而其种植是关乎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因此,对橘红的种植研究十分有必要。

目前橘红功效以化州柚的果皮加工成的毛七爪和化州柚幼小果实的橘红珠较好,其中柚皮甙、橙皮苷类含量较高,适于医疗应用,但化州柚的种植区主要分布于广东省化州市北部的附城镇、平定镇、丽岗镇、文楼镇、宝圩镇、合江镇、新圩镇和中垌镇,橘红幼果中总黄酮和橙皮苷含量受栽培种植地区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橘红中柚皮甙、橙皮苷类含量不稳定,甚至有些地区种植的橘红中柚皮甙、橙皮苷类含量不达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橘红橙皮苷含量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通过在肥料中添加活性营养剂,可以使橘红中药用成份橙皮苷的含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提升橘红的药用品质和经济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橘红橙皮苷含量的种植方法,将橘红按照常规的人工种植方法施基肥、种植和追肥;追肥时,所用肥料中含有占肥料质量百分比为0.6-1.2%的活性营养剂,所述活性营养剂为质量比为3-4:1:2的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咪鲜胺和异菌脲。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用肥料中含有占肥料质量百分比为0.8-1.0%的活性营养剂。

本发明中,优选地,按照常规的人工种植方法施基肥、种植和追肥,包括整地施基肥、定植、追肥管理、田间管理的步骤;其中:

所述整地施基肥、定植为:选择阳光充足的坡地为种植地,于种植前在种植地养鹅3-5个月;然后按常规的种植间距挖好大小为60-80×60-80×60-80cm的种植穴,将挖出的表土与底土各放一边,暴晒1个月回穴,将表土与腐熟粪肥按1:1混合填入穴的底部,然后将底土与复合肥填在穴的中上部,待松土座实后定植;复合肥采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追施量是0.8-1.2kg/穴,所述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中n、p、k元素的质量比为22-25:6-8:13-14;定植时将橘红苗的根系修剪后放入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踩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浇足定根水,在橘红苗下部做直径60cm、高20-25cm的树盘,并用糠壳覆盖;

所述追肥管理为:种植期间保持土壤潮湿,土壤含水率控制在40-70%之间,对于幼年树,在新梢顶芽萌动时和新梢转绿时各施一次壮苗肥,按照橘红植株的生长过程逐渐增加施肥量;在橘红开花结果后,每年施肥3次,即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施花前肥,3-4月施壮果肥,7-8月采果肥;

所述田间管理为:对橘红种植地进行中耕除草,对橘红植株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枝梢修剪。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壮苗肥、花前肥、壮果肥、采果肥均为复合肥,所述复合肥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按重量份称取豆渣120-130份,甘蔗渣30-45份,酱油渣20-28份,河塘淤泥30-40份,腐殖酸6-8份,毛霉菌0.8-1.0份,em菌液0.5-0.8份,枯草芽孢杆菌0.5-0.8份混合发酵20-22天,然后与炭化膨润土15-20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8份混匀,再用含多菌灵2-3wt.%的药水淋湿后混合闷堆消毒8-10小时,最后加入硫酸镧0.2-0.3份,氯化钙0.2-0.3份,氯化镁0.2-0.3份,硫酸锌0.2-0.3份,氨基酸螯合锰0.2-0.3份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复合肥;所述炭化膨润土是将膨润土在400-500℃条件下进行热裂解炭化5-8s得到,所述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中n、p、k元素的质量比为22-25:9:12;

所述壮苗肥每次追肥量为2-3kg/株;所述花前肥每次追肥量为4-5kg/株;所述壮果肥每次追肥量为6-8kg/株;所述采果肥每次追肥量为8-10kg/株。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病虫害防治采用农药制剂,所述农药制剂为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高氯甲维盐、吡虫啉、恶霉灵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施肥管理中,每次施肥的方法是在植株的两边沿橘红树冠的滴水线开挖宽40厘米,深40厘米的沟,放入肥料后用挖出来的土回填。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肥料中添加活性营养剂,活性营养剂中,咪鲜胺和异菌脲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能量贮存,改善细胞透性,调节生理功能,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强度,增强酶的活性,促进矿物质吸收,促进种子萌发,根系发根,提高成熟,增加蛋白质含量和干物质量;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与咪鲜胺和异菌脲一起按一定比例复配添加到橘红所施的肥料中,可以使橘红中的药用成份橙皮苷的含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提升橘红的药用品质和经济价值。

2、本发明根据化橘红的生长特性和各阶段的营养需求不同进行施肥,所用的肥料均由一部分生物有机肥和一部分化肥组成,避免化肥的滥用,能够在获得较高产量的同时,进一步保证橘红的药效价值。其中,所用的生物有机肥是经过生物发酵制成的,主要的营养来源是豆渣、甘蔗渣、酱油渣、河塘淤泥,生物发酵时,由于原料的不同,其降解所需要的微生物种群也不同,混合菌剂不同,腐解的速度和养分的转化也不同。本发明根据原料特点,所用的菌种是毛霉菌、em菌液、枯草芽孢杆菌,添加后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与发展,从而加速豆渣和其他营养成分的腐烂,使各原料中所含缓效营养成分大部分被转化为速效养分,并能使营养物质的转换更完全,与不添加上述菌剂进行堆肥相比,能使堆肥的有机质含量提高32.5%,n、p、k含量分别提高11.6%,13.5%、21.2%,而且能定向培养钾细菌、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增加堆肥中活性有益生物的数量。本发明另外再根据不同生长期的橘红营养需求不同,添加不同的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通过施用壮苗肥、花前肥、壮果肥和采果肥,能够充分被橘红吸收,增加橘红的产量和药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本发明,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植试验方式:

选择阳光水源充足,坡度在25度以下,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或坡地作为试验种植地,将种植地划为相同面积的10片地,分别编号为实施例1-4组和对比例1-2组;每片地种植橘红60株,将实施例组和对比例组在施肥时添加不同的活性营养剂、肥料,考察营养剂和肥料不同时对橘红产量和橙皮苷含量的影响。

二、具体种植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提高橘红橙皮苷含量的种植方法,将橘红按照常规的人工种植方法施基肥、种植和追肥,包括整地施基肥、定植、追肥管理、田间管理的步骤;具体为:

整地施基肥、定植具体为:选择阳光充足的坡地为种植地,于种植前在种植地养鹅3个月;然后按常规的种植间距挖好大小为60-80×60-80×60-80cm的种植穴,将挖出的表土与底土各放一边,暴晒1个月回穴,将表土与腐熟粪肥按1:1混合填入穴的底部,然后将底土与复合肥填在穴的中上部,待松土座实后定植;复合肥采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追施量是0.8kg/穴,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中n、p、k元素的质量比为22:6:13;定植时将橘红苗的根系修剪后放入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踩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浇足定根水,在橘红苗下部做直径60cm、高20-25cm的树盘,并用糠壳覆盖;

追肥管理为:种植期间保持土壤潮湿,土壤含水率控制在40-60%之间,对于幼年树,在新梢顶芽萌动时和新梢转绿时各施一次壮苗肥,按照橘红植株的生长过程逐渐增加施肥量;在橘红开花结果后,每年施肥3次,即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施花前肥,3月施壮果肥,7月采果肥;追肥时,所用肥料中含有占肥料质量百分比为0.6%的活性营养剂,活性营养剂为质量比为3:1:2的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咪鲜胺和异菌脲。

壮苗肥、花前肥、壮果肥、采果肥均为复合肥,复合肥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按重量份称取豆渣120份,甘蔗渣30份,酱油渣20份,河塘淤泥30份,腐殖酸6份,毛霉菌0.8份,em菌液0.5份,枯草芽孢杆菌0.5份混合发酵20天,然后与炭化膨润土15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份混匀,再用含多菌灵2wt.%的药水淋湿后混合闷堆消毒8小时,最后加入硫酸镧0.2份,氯化钙0.3份,氯化镁0.2份,硫酸锌0.3份,氨基酸螯合锰0.3份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复合肥;所述炭化膨润土是将膨润土在400℃条件下进行热裂解炭化8s得到,所述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中n、p、k元素的质量比为22:9:12;

壮苗肥每次追肥量为2kg/株;花前肥每次追肥量为5kg/株;壮果肥每次追肥量为6kg/株;采果肥每次追肥量为10kg/株。每次施肥的方法是在植株的两边沿橘红树冠的滴水线开挖宽40厘米,深40厘米的沟,放入肥料后用挖出来的土回填。

田间管理为:对橘红种植地进行中耕除草,对橘红植株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枝梢修剪。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采用农药制剂,农药制剂为多菌灵。

实施例2

一种提高橘红橙皮苷含量的种植方法,将橘红按照常规的人工种植方法施基肥、种植和追肥,包括整地施基肥、定植、追肥管理、田间管理的步骤;具体为:

整地施基肥、定植具体为:选择阳光充足的坡地为种植地,于种植前在种植地养鹅4个月;然后按常规的种植间距挖好大小为60-80×60-80×60-80cm的种植穴,将挖出的表土与底土各放一边,暴晒1个月回穴,将表土与腐熟粪肥按1:1混合填入穴的底部,然后将底土与复合肥填在穴的中上部,待松土座实后定植;复合肥采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追施量是1.0kg/穴,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中n、p、k元素的质量比为23:7:13;定植时将橘红苗的根系修剪后放入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踩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浇足定根水,在橘红苗下部做直径60cm、高20-25cm的树盘,并用糠壳覆盖;

追肥管理为:种植期间保持土壤潮湿,土壤含水率控制在60-70%之间,对于幼年树,在新梢顶芽萌动时和新梢转绿时各施一次壮苗肥,按照橘红植株的生长过程逐渐增加施肥量;在橘红开花结果后,每年施肥3次,即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施花前肥,4月施壮果肥,8月采果肥;追肥时,所用肥料中含有占肥料质量百分比为0.8%的活性营养剂,活性营养剂为质量比为3.5:1:2的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咪鲜胺和异菌脲。

壮苗肥、花前肥、壮果肥、采果肥均为复合肥,复合肥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按重量份称取豆渣122份,甘蔗渣35份,酱油渣22份,河塘淤泥32份,腐殖酸7份,毛霉菌0.9份,em菌液0.6份,枯草芽孢杆菌0.6份混合发酵21天,然后与炭化膨润土16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6份混匀,再用含多菌灵2.3wt.%的药水淋湿后混合闷堆消毒9小时,最后加入硫酸镧0.25份,氯化钙0.25份,氯化镁0.25份,硫酸锌0.25份,氨基酸螯合锰0.25份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复合肥;所述炭化膨润土是将膨润土在420℃条件下进行热裂解炭化6s得到,所述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中n、p、k元素的质量比为24:9:12;

壮苗肥每次追肥量为3kg/株;花前肥每次追肥量为4kg/株;壮果肥每次追肥量为8kg/株;采果肥每次追肥量为8kg/株。每次施肥的方法是在植株的两边沿橘红树冠的滴水线开挖宽40厘米,深40厘米的沟,放入肥料后用挖出来的土回填。

田间管理为:对橘红种植地进行中耕除草,对橘红植株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枝梢修剪。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采用农药制剂,农药制剂为甲基托布津和高氯甲维盐。

实施例3

一种提高橘红橙皮苷含量的种植方法,将橘红按照常规的人工种植方法施基肥、种植和追肥,包括整地施基肥、定植、追肥管理、田间管理的步骤;具体为:

整地施基肥、定植具体为:选择阳光充足的坡地为种植地,于种植前在种植地养鹅4个月;然后按常规的种植间距挖好大小为60-80×60-80×60-80cm的种植穴,将挖出的表土与底土各放一边,暴晒1个月回穴,将表土与腐熟粪肥按1:1混合填入穴的底部,然后将底土与复合肥填在穴的中上部,待松土座实后定植;复合肥采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追施量是1.1kg/穴,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中n、p、k元素的质量比为24:8:14;定植时将橘红苗的根系修剪后放入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踩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浇足定根水,在橘红苗下部做直径60cm、高20-25cm的树盘,并用糠壳覆盖;

追肥管理为:种植期间保持土壤潮湿,土壤含水率控制在50-60%之间,对于幼年树,在新梢顶芽萌动时和新梢转绿时各施一次壮苗肥,按照橘红植株的生长过程逐渐增加施肥量;在橘红开花结果后,每年施肥3次,即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施花前肥,3月施壮果肥,7月采果肥;追肥时,所用肥料中含有占肥料质量百分比为1.0%的活性营养剂,活性营养剂为质量比为4:1:2的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咪鲜胺和异菌脲。

壮苗肥、花前肥、壮果肥、采果肥均为复合肥,复合肥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按重量份称取豆渣127份,甘蔗渣40份,酱油渣26份,河塘淤泥36份,腐殖酸7份,毛霉菌0.9份,em菌液0.6份,枯草芽孢杆菌0.7份混合发酵20天,然后与炭化膨润土18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份混匀,再用含多菌灵3wt.%的药水淋湿后混合闷堆消毒9小时,最后加入硫酸镧0.3份,氯化钙0.2份,氯化镁0.3份,硫酸锌0.3份,氨基酸螯合锰0.2份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复合肥;所述炭化膨润土是将膨润土在480℃条件下进行热裂解炭化7s得到,所述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中n、p、k元素的质量比为23:9:12;

壮苗肥每次追肥量为2.5kg/株;花前肥每次追肥量为4.5kg/株;壮果肥每次追肥量为7kg/株;采果肥每次追肥量为9kg/株。每次施肥的方法是在植株的两边沿橘红树冠的滴水线开挖宽40厘米,深40厘米的沟,放入肥料后用挖出来的土回填。

田间管理为:对橘红种植地进行中耕除草,对橘红植株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枝梢修剪。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采用农药制剂,农药制剂为吡虫啉。

实施例4

一种提高橘红橙皮苷含量的种植方法,将橘红按照常规的人工种植方法施基肥、种植和追肥,包括整地施基肥、定植、追肥管理、田间管理的步骤;具体为:

整地施基肥、定植具体为:选择阳光充足的坡地为种植地,于种植前在种植地养鹅3-5个月;然后按常规的种植间距挖好大小为60-80×60-80×60-80cm的种植穴,将挖出的表土与底土各放一边,暴晒1个月回穴,将表土与腐熟粪肥按1:1混合填入穴的底部,然后将底土与复合肥填在穴的中上部,待松土座实后定植;复合肥采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追施量是1.2kg/穴,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中n、p、k元素的质量比为25:8:14;定植时将橘红苗的根系修剪后放入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踩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浇足定根水,在橘红苗下部做直径60cm、高20-25cm的树盘,并用糠壳覆盖;

追肥管理为:种植期间保持土壤潮湿,土壤含水率控制在55-70%之间,对于幼年树,在新梢顶芽萌动时和新梢转绿时各施一次壮苗肥,按照橘红植株的生长过程逐渐增加施肥量;在橘红开花结果后,每年施肥3次,即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施花前肥,4月施壮果肥,7月采果肥;追肥时,所用肥料中含有占肥料质量百分比为1.2%的活性营养剂,活性营养剂为质量比为4:1:2的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咪鲜胺和异菌脲。

壮苗肥、花前肥、壮果肥、采果肥均为复合肥,复合肥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按重量份称取豆渣130份,甘蔗渣45份,酱油渣28份,河塘淤泥40份,腐殖酸8份,毛霉菌1.0份,em菌液0.8份,枯草芽孢杆菌0.5份混合发酵21天,然后与炭化膨润土20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8份混匀,再用含多菌灵2wt.%的药水淋湿后混合闷堆消毒10小时,最后加入硫酸镧0.3份,氯化钙0.25份,氯化镁0.25份,硫酸锌0.3份,氨基酸螯合锰0.3份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复合肥;所述炭化膨润土是将膨润土在500℃条件下进行热裂解炭化5s得到,所述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中n、p、k元素的质量比为25:9:12;

壮苗肥每次追肥量为2kg/株;花前肥每次追肥量为5kg/株;壮果肥每次追肥量为8kg/株;采果肥每次追肥量为8kg/株。每次施肥的方法是在植株的两边沿橘红树冠的滴水线开挖宽40厘米,深40厘米的沟,放入肥料后用挖出来的土回填。

田间管理为:对橘红种植地进行中耕除草,对橘红植株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枝梢修剪。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采用农药制剂,农药制剂为恶霉灵。

对比组1

施肥时不添加营养剂,其他种植和施肥方式与实施例3均相同。

对比组2

追肥时,所用肥料均为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所用肥料为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中n、p、k元素的质量比为25:9:12,其他种植和施肥方式与实施例3均相同。

三、种植效果

在橘红种植后的第4、5年,统计各试验组的平均单株产量,并在每片试验地中随机抽取5棵橘红树上的橘红果实各一个进行橙皮苷含量的测试,5棵橘红果实的成熟程度要求一致,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该片试验地的橙皮苷含量测试值。其中橙皮苷含量的测试方法参考《橘红2010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中的方式进行测试。具体结果如下表。

表1不同试验组种植的橘红单株产量和橙皮苷含量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从橙皮苷的含量来看,实施例1-4组由于在施肥的同时添加了营养剂,橙皮苷的含量相比对比组1有很大提高,说明本发明在施肥的过程中添加营养剂,可以使橘红中的药用成份橙皮苷的含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提升橘红的药用品质和经济价值。。

从橘红的单株产量来看,实施例1-4施用本发明改进配方的肥料与对比组2施用化肥相比,在第1年,施用两种类型肥料的橘红产量相差不大,但在第二年时,施用本发明改进配方的肥料,在结果的第二年,产量能较高幅度提升,且大于施用常规化肥的对比组2,说明本发明的肥料能使橘红获得增产。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