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拌种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1530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拌种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拌种剂。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原产于中国,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水稻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产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一半。栽培历史已有14000-18000年。水稻是重要粮食作物,还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秆为良好饲料及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谷芽和稻根可供药用。

种子是农业生产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最基础的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安全。种子的发芽及出苗情况是有品种的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种子进行处理,不仅促进作物生育安全和使作物健康茁壮成长,而且与作用于植物叶面的植保产品相比,种子处理剂能以很低的用量和较高的防效控制种传病害的发生,使作物免受病菌和地下害虫的为害,是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ipm)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首要环节。种子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种子包衣、种子丸粒化、浸种、拌种等。我国从50年代就开始利用药剂浸种、拌种来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当前我国水稻种子处理主要是浸种,通过药剂浸种,防治威胁水稻生产的两种种传病害—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这两种病害均为水稻系统侵染病害,一旦发生,无任何治疗和补救措施。因此,通过药剂种子处理从源头上杀灭种子中潜伏的越冬病原,是这两种病害唯一有效的防治途径。

拌种剂生产工艺简单、使用简便、处理量大,不仅能让种子充分吸收各种有效成分。目前采用的拌种剂多以杀菌、消毒为主,效果单一、并且不是很好,在苗期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发生率还是较高。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水稻拌种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种传病害,并且可以提高出苗率、壮苗的水稻拌种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稻拌种剂,

所述水稻拌种剂含有氟咯菌腈、精甲霜灵和那氏齐齐发;

其中,氟咯菌腈和精甲霜灵的质量比为1:1-2;

氟咯菌腈的质量和那氏齐齐发的体积之比为1g:50-56.6ml。

进一步的,所述氟咯菌腈和精甲霜灵的质量比为1:1.5;

所述氟咯菌腈的质量和那氏齐齐发的体积之比为1g:53.3ml。

进一步的,所述水稻拌种剂的剂型为水剂,由氟咯菌腈、精甲霜灵、那氏齐齐发和水剂助剂组成;

其中,水剂助剂与那氏齐齐发的体积之比为1:1.15-1.5;

所述水剂助剂为润湿剂、稳定剂、防冻剂、增稠剂、渗透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再进一步的,所述水剂助剂与那氏齐齐发的体积之比为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述的水稻拌种剂中含有的氟咯菌腈和精甲霜灵,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2、本发明所述的水稻拌种剂中含有的那氏齐齐发,能够激发、诱导作物潜在的、休眠的、退化了的基因潜能,使作物产生不同需要的诱导调控,提高作物自身的自调控能力抗性和高光效率所产生的相应高肥水效率,可以增产、增效,以及增强水稻的抗病、抗灾、抗逆能力。

3、本发明所述的水稻拌种剂中有效成分为氟咯菌腈、精甲霜灵和那氏齐齐发,这三种为常见药剂,组分简单,组合在一起,可以提高防治水稻种传病害的能力和出苗率,还可以壮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一种水稻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达到预期发明目的,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稻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在详细阐述本发明一种水稻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之前,有必要对本发明中提及的材料、测试项目做进一步说明,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氟咯菌腈,别名有咯菌腈;适乐时;4-(2,2-二氟-1,3-苯并二氧-4-基)吡咯-3-腈,分子式是c12h6f2n2o2。氟咯菌腈通过抑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移,并抑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最终导致病菌死亡。作用机理独特,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国际上杀菌剂抗性行动小组frac认为咯菌腈的作用机理是影响渗透压调节信号相关的组氨酸激酶的活性。可以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胡麻叶斑病、早期叶瘟病、立枯病等。

精甲霜灵,也叫高效甲霜灵,化学名称:n-(2,6-二甲苯基)-n-(甲氧基乙酰基)-d-丙胺酸甲酯,是酰苯胺类的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药效高、残留低,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是一种系统性的,具有预防和治疗功效的杀菌剂。

那氏齐齐发:原名那氏778"诱导剂",那氏齐发——gpit是“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的简称,是那中元所长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将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现代的农业相结合,把祖传的秘方药理和作物光合作用原理,奇特而神秘地联想在一起,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研究和778次的反复试验。生产厂家: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

gpit技术,全称为那氏778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genep小时enotypeinductiontec小时nique)简称gpit技术,即:以抗冷、耐冻、抗氧化提高光合作用为中心,强生理代谢为基础,综合抗逆为特征的作物潜能连锁表达,,gpit技术所以采用浸种处理,是因为所有作物的分化具备同源性,其新生命萌动过程实际上是迅速演变了一次整个进化历程,或者说是整个演变历程的一个缩影,所以gpit技术对所有种子植物具有诱导表达的可能性,这就是gpit技术的理论基础,它所诱导表达将过去在自然进化过程中本身就存在的不同层次原始地表达再强化表达出来。

本发明所述的水稻拌种剂为水剂,除了含有氟咯菌腈、精甲霜灵和那氏齐齐发外,还含有水剂助剂,例如润湿剂、稳定剂、防冻剂、增稠剂、渗透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中有效成分氟咯菌腈、精甲霜灵和那氏齐齐发的化学性质,合适的润湿剂有乙醇、丙二醇、甘油、二甲基亚砜、聚氧乙烯型、甘油、聚乙二醇、烷基硫酸盐、磷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酚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等。本发明实施例只选用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未选用的润湿剂可以和选用的润湿剂起到相同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中有效成分氟咯菌腈、精甲霜灵和那氏齐齐发的化学性质,合适的增稠剂有黄原胶、硅酸铝镁、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乙烯基砒咯烷酮等。本发明实施例只选用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未选用的增稠剂可以和选用的增稠剂起到相同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中有效成分氟咯菌腈、精甲霜灵和那氏齐齐发的化学性质,合适的防冻剂有乙二醇、丙三醇、异丙醇、丁醇等。本发明实施例只选用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未选用的防冻剂可以和选用的防冻剂起到相同的作用,本发明优选为乙二醇。

根据本发明中有效成分氟咯菌腈、精甲霜灵和那氏齐齐发的化学性质,合适的稳定剂有对苯二酚、p小时缓冲液、乙醇、乙二醇等。本发明实施例只选用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未选用的稳定剂可以和选用的稳定剂起到相同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中有效成分氟咯菌腈、精甲霜灵和那氏齐齐发的化学性质,合适的渗透剂有乙醇等。

在了解上述相关材料及测试项目后,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水稻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一实施例

实施例1.

在1l的烧杯中加入2.8g的氟咯菌腈、2.8g的精甲霜灵和140ml的那氏齐齐发,搅拌至溶解,再加入116.7ml的乙醇、4g的黄原胶,搅拌均匀且黄原胶溶解,得所述的水稻拌种剂。(氟咯菌腈和精甲霜灵的质量比为1:1;氟咯菌腈的质量和那氏齐齐发的体积之比为1g:50ml;水剂助剂与那氏齐齐发的体积之比为116.7:140=1:1.1997≈1:1.20)

本实施例所述的水稻拌种剂中的有效成分为氟咯菌腈、精甲霜灵和那氏齐齐发,为常见药剂,组分简单;含有的氟咯菌腈和精甲霜灵,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含有的那氏齐齐发,能够提高作物自身的自调控能力抗性和高光效率所产生的相应高肥水效率,可以增产、增效,以及增强水稻的抗病、抗灾、抗逆能力;组合在一起,可以提高防治水稻种传病害的能力和出苗率,还可以壮苗。

实施例2.

在1l的烧杯中加入3.2g的氟咯菌腈、6.4g的精甲霜灵和181ml的那氏齐齐发,搅拌至溶解,再加入120.6ml的丙二醇、4g的硅酸铝镁,搅拌均匀且硅酸铝镁溶解,得所述的水稻拌种剂。(氟咯菌腈和精甲霜灵的质量比为1:2;氟咯菌腈的质量和那氏齐齐发的体积之比为3.2g:181ml=1g:56.56ml≈1g:56.6ml;水剂助剂与那氏齐齐发的体积之比为120.6:181=1:1.5008≈1:1.50)

本实施例所述的水稻拌种剂中的有效成分为氟咯菌腈、精甲霜灵和那氏齐齐发,为常见药剂,组分简单;含有的氟咯菌腈和精甲霜灵,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含有的那氏齐齐发,能够提高作物自身的自调控能力抗性和高光效率所产生的相应高肥水效率,可以增产、增效,以及增强水稻的抗病、抗灾、抗逆能力;组合在一起,可以提高防治水稻种传病害的能力和出苗率,还可以壮苗。

实施例3.

在1l的烧杯中加入3g的氟咯菌腈、4.5g的精甲霜灵和160ml的那氏齐齐发,搅拌至溶解,再加入50ml的乙醇、30ml的甘油、40ml的丁醇、2g的对苯二酚和4g的黄原胶,搅拌均匀且固态物质溶解,得所述的水稻拌种剂。(氟咯菌腈和精甲霜灵的质量比为1:1.5;氟咯菌腈的质量和那氏齐齐发的体积之比为3g:160ml=1g:53.3333ml≈1g:53.3ml;水剂助剂与那氏齐齐发的体积之比为120:160=3:4)

本实施例所述的水稻拌种剂中的有效成分为氟咯菌腈、精甲霜灵和那氏齐齐发,为常见药剂,组分简单;含有的氟咯菌腈和精甲霜灵,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含有的那氏齐齐发,能够提高作物自身的自调控能力抗性和高光效率所产生的相应高肥水效率,可以增产、增效,以及增强水稻的抗病、抗灾、抗逆能力;组合在一起,可以提高防治水稻种传病害的能力和出苗率,还可以壮苗。

实施例4.

在1l的烧杯中加入2.9g的氟咯菌腈、4.1g的精甲霜灵和150ml的那氏齐齐发,搅拌至溶解,再加入85ml的丙二醇、45ml的乙醇、3g的阿拉伯胶,搅拌均匀且阿拉伯胶溶解,得所述的水稻拌种剂。(氟咯菌腈和精甲霜灵的质量比为2.9:4.1=1:1.4138≈1:1.41;氟咯菌腈的质量和那氏齐齐发的体积之比为2.9g:150ml=1g:51.7241ml≈1g:51.72ml;水剂助剂与那氏齐齐发的体积之比为130:150=1:1.1538≈1:1.15)

本实施例所述的水稻拌种剂中的有效成分为氟咯菌腈、精甲霜灵和那氏齐齐发,为常见药剂,组分简单;含有的氟咯菌腈和精甲霜灵,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含有的那氏齐齐发,能够提高作物自身的自调控能力抗性和高光效率所产生的相应高肥水效率,可以增产、增效,以及增强水稻的抗病、抗灾、抗逆能力;组合在一起,可以提高防治水稻种传病害的能力和出苗率,还可以壮苗。

实施例5.

在1l的烧杯中加入3.1g的氟咯菌腈、4.8g的精甲霜灵和165ml的那氏齐齐发,搅拌至溶解,再加入100ml的乙醇、15ml的丙三醇,搅拌均匀,得所述的水稻拌种剂。(氟咯菌腈和精甲霜灵的质量比为3.1:4.8=1:1.5483≈1:1.55;氟咯菌腈的质量和那氏齐齐发的体积之比为3.1g:165ml=1g:53.2258ml≈1g:53.1ml;水剂助剂与那氏齐齐发的体积之比为115:165=1:1.4348≈1:1.43)

本实施例所述的水稻拌种剂中的有效成分为氟咯菌腈、精甲霜灵和那氏齐齐发,为常见药剂,组分简单;含有的氟咯菌腈和精甲霜灵,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含有的那氏齐齐发,能够提高作物自身的自调控能力抗性和高光效率所产生的相应高肥水效率,可以增产、增效,以及增强水稻的抗病、抗灾、抗逆能力;组合在一起,可以提高防治水稻种传病害的能力和出苗率,还可以壮苗。

二实验测试

(一)不同拌种剂和浸种时间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试验目的:通过选择多种拌种剂,设置不同的浸种时间,研究不同处理对膜下滴灌水稻的影响。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本研究选用的供试水稻品种为t-43。

1.2试剂用量:25克/升氟咯菌腈+37.5克/升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a1),10kg种子用量60ml;那氏齐齐发(a2),10kg种子用量60ml;天然芸苔素(a3),10kg种子用量100g;自制液体肥(a4,是氮磷钾肥+柠檬酸废液),10kg种子用量150ml;实施例1(a5),10kg种子用量80ml;实施例2(a6),10kg种子用量80ml;实施例3(a7),10kg种子用量80ml;实施例4(a8),10kg种子用量80ml;实施例5(a9),10kg种子用量80ml;清水浸种为对照(ck)。

1.3浸种时间:拌种晾晒2-3小时后清水浸种,清水用量以完全淹没种子为准,浸种时间设置为:24小时(b1)、36小时(b2)、48小时(b3)、72小时(b4)和96小时(b5),浸种结束后捞出种子适当晾干后用于播种。

1.3试验设计

采用1膜2管4行种植,株距10cm,幅宽1.4米,长度3米,一共50个处理,2重复,每个小区4.2m2,共48×4.2×2=420m2

2、调查项目及结果分析

2.1不同处理对膜下滴灌水稻发芽和出苗的影响:播种后3天调查发芽势,10天后调查出苗率;40天左右取长势相同的植株测量株高。

表1不同处理对膜下滴灌水稻发芽势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试剂a5-a9的效果较好,清水浸种最差;浸种时间的各处理中,处理4即浸种72小时的效果最差。

(二)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的拌种剂对膜下滴灌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16年在新疆石河子天业农业研究所进行,试验土壤质地为壤土,耕作层有机质含量30.9g·kg-1,速效氮93.69mg·kg-1,速效磷30.88mg·kg-1,速效钾316mg·kg-1,ph为7.6,总盐1.23g·kg-1

1.2试验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选用的供试水稻品种为t-43。

试剂:氟咯菌腈、精甲霜灵和那氏齐齐发。

1.3用量:以10公斤种子为标准,配制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的拌种剂,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1.4方法

将100公斤的种子均分成十组,每组加表1中的一种拌种剂,搅拌均匀后,自然晾干,再分别选取100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淹没种子量的蒸馏水,浸种48小时;然后每个锥形瓶中取出100粒种子,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加有双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设置3组重复,共计30个培养皿。加入超过种子面的蒸馏水,每天更换蒸馏水。

1.5测定项目及方法

1.5.1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调查每1、3、5、7、10天调查发芽情况。

发芽率=第7天培养皿中发芽种子的数量/100×100%

发芽势=第1天培养皿中发芽种子的数量/100×100%

发芽指数(g)=σ(相应天数的发芽数/相应天数)

1.5.2株高和根系形态的测定

培养皿中的水稻长到40天左右,取长势一致的10株,逐个测量株高,并将10株的根系先用扫描仪进行图像扫描,后用la-s植物图像分析仪系统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的拌种剂对膜下滴灌水稻发芽和出苗的影响:播种后10天调查出苗率。

种子发芽势是种子活力和种子播种后出苗整齐度的一个标志。发芽势越高,则表示种子活力越强,出苗一致性越高,发芽指数可以用来衡量该种植物的发芽能力及活力。

表3膜下滴灌水稻发芽势和发芽率

从表3可以看出,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的情况下表现不一样,发芽势在92%-97.25%之间,发芽率在97.50%-100%,发芽指数在152.43-164.7之间,通过方差分析,编号为4的发芽势较强,达到了97.25%;编号为5、6和9的发芽势表现次之,在96%-96.5%之间;最差的是编号为8和10的,发芽势为92%。编号为1、2、4和5的发芽率表现好达到了100%,其次是编号为3、6、8、9和10的发芽率在98.5%-99%之间,发芽率最差的是编号为7的仅为97.5%。编号为4的发芽指数最高达到了194.70;其次是编号为5和9的发芽指数分别是163.95和163.5;最差的是编号为6发芽指数是152.43。

2.2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的拌种剂对膜下滴灌水稻株高的影响

表4膜下滴灌水稻株高

注:多重比较采用lsd法,小写字母表示0.05水平差异显著;同列的某两个或某几个数据含有相同的小写字母,则表示这两个或这几个数据差异不显著。

由表4可以看出,苗期株高在6.14cm-8.44cm之间,编号是4的株高最高:8.44cm;其次是编号为1、3和9,分别是7.48cm、7.69cm和7.43cm;编号是5的最低,株高为5.52cm。

2.3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的拌种剂对膜下滴灌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

表5膜下滴灌水稻根系形态

对苗期的根系进行扫描,由表5可以看出,苗期的根系长度在536.43cm-1478.12cm,编号是4的根系最长长度为1478.12cm,与其它编号的根系长度差异显著,其次是编号为2、8和9,分别为1163.89cm、1178.33cm和1180.76cm,最低的是编号为5的为536.43cm。苗期根系的表面积的值在13667.28cm2-11984.24cm2,编号是4的根系表面积最大是13667.28cm2,其次是编号为2、7和9,依次是13548.43cm2、13335.99cm2和12920.17cm2,在统计学方面与编号是4的差异不显著,与其它编号的根系表面积值差异显著,编号是5的根系表面积值最低是11706.93cm2且与其它根系表面积值差异显著。根系体积的值在45453.48cm3-43148.48cm3,编号为2和4的根系体积为:45095.20cm3和45453.48cm3,与其它编号的体积差异显著,根系平均直径在7.788mm-2.28mm。编号是4的根系直径值最大为7.788mm,与其它编号的根系直径差异显著。

根系形态中编号为4的水稻的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平均直径在数值上均最大。

植物根系是吸收养分和水肥的主要器官,也是许多物质同化、转化、合成的器官,根系的生长发育及活力直接影响植物个体的生长、发育、营养水平、产量及品质。

3、结论

膜下滴灌水稻的种子通过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的拌种剂拌种,通过调查苗期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期株高、根系的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平均直径表明,编号为4的用量在各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其他处理,可以初步确定最佳配比为氟咯菌腈和的质量:精甲霜灵的质量:那氏齐齐发的体积=1.5g:2.25g:80ml=1g:1.5g:53.3ml。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