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菜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3706阅读:20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蔬菜栽培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乌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乌菜为安徽著名特产,是白菜的一个变种,叶色浓绿、肥嫩,因塌地生长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具有分布广、产量高、风味好、供应期长等优点。主要特征是:植株暗绿,叶柄短而扁平,叶片肥厚而有泡皱和刺毛;外叶塌地生长,心叶有不同程度的卷心倾向;耐寒,可露地越冬,冬、春两季均可供应市场;香味浓厚,霜降雪盖后,柔软多汁,糖分增多,品质尤佳,故有“雪下乌菜赛羊肉”的农谚。其品种繁多,主要有黄心乌、黑心乌、宝塔乌、紫乌、白乌、麻乌等。传统的乌菜栽培方法通过向土地里施用有机肥肥料的养分种类较少,而且传统乌菜种植方法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土壤的透气性不好,乌菜根部的氧气含量不足,乌菜根部会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对乌菜根部有毒害作用,不利于乌菜的生长,降低了乌菜的成活率。针对上述问题,如何使土地养分种类丰富、增强土壤通气性和提高乌菜成活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制备的一种矿物质蔬菜土壤改良剂,使土地养分种类丰富、增强土壤通气性和提高乌菜成活率。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乌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翻土:播种前对土地进行翻土,并将粉碎后的豆根粉和甘蔗渣粉均匀撒落到土地,再对土地进行翻土处理;b、制作肥堆:将玉米秸和麦秸铡碎,并混匀,得到组分a,然后将组分a与质量为其两倍的畜粪和炭基肥料,搅拌均匀后,堆成圆锥状,记为肥堆;c、制作混合肥:将肥堆堆好后通过温度计对堆肥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堆积4~7d后翻倒肥堆,把大块打碎,粪草混匀,较干部分用热水进行浇灌,然后再堆成原来的肥堆,5~8d后再将肥堆翻倒1次,堆制完成,即得混合肥;d、播种和剔苗: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时将乌菜分批播种,出苗后局部苗过密要及时间苗,淘汰病弱苗;苗期内用菊脂类农药1200~1500倍液喷洒3~6次;e、移栽:当乌菜的苗龄18~25d、株高14~18cm时,将混合肥撒至土地,然后将乌菜移栽至土地;f、田间管理和采收:萌发真叶后3~6d对田间进行除草;定植成活后及时追肥;关注土地的情况,及时中耕培土和灌溉,成熟后即可完成采收。优选的,所述制作肥堆中所用的炭基肥料由动物骨头,植物根茎和动物粪便按照质量比1:2:11混合制成。优选的,所述制作混合肥中所用的热水温度为60℃。优选的,所述乌菜的种植密度为12~17万株/hm2。优选的,所述播种和剔苗中的菊酯类农药选用联苯菊酯。优选的,所述制作混合肥中的温度控制在65~75℃。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中翻土时向土地中撒如豆根粉和甘蔗渣,其中豆根粉中含有大量的根瘤菌,具有生物固氮的功能,为乌菜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n肥,减少了化肥上的花费,节约了成本;甘蔗渣的加入使得土壤的透气性更好,减小了乌菜根部因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几率,减小了酒精对乌菜根部的毒害作用,提高了乌菜的成活率。2、制作肥堆时加入了炭基肥料,炭基肥料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肥料含有k+和ca2+和多种无机盐,在肥堆制作的过程中,微生物会分解畜粪中的有机物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使得肥堆中的氧气逐渐减少,氧气的减少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从而也不利于畜粪中有机物的分解,而炭基肥料的加入使得肥堆中的氧气含量充足,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使畜粪中的分解速率更快、更彻底,增强土地的肥力。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乌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翻土:播种前对土地进行翻土,并将粉碎后的豆根粉和甘蔗渣粉均匀撒落到土地,再对土地进行翻土处理;b、制作肥堆:将玉米秸和麦秸铡碎,并混匀,得到组分a,然后将组分a与质量为其两倍的畜粪和炭基肥料,搅拌均匀后,堆成圆锥状,记为肥堆;c、制作混合肥:将肥堆堆好后通过温度计对堆肥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堆积4d后翻倒肥堆,把大块打碎,粪草混匀,较干部分用热水进行浇灌,然后再堆成原来的肥堆,5d后再将肥堆翻倒1次,堆制完成,即得混合肥;d、播种和剔苗: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时将乌菜分批播种,出苗后局部苗过密要及时间苗,淘汰病弱苗;苗期内用菊脂类农药1200倍液喷洒6次;e、移栽:当乌菜的苗龄18d、株高14cm时,将混合肥撒至土地,然后将乌菜移栽至土地;f、田间管理和采收:萌发真叶后4d对田间进行除草;定植成活后及时追肥;关注土地的情况,及时中耕培土和灌溉,成熟后即可完成采收。实施例2:一种乌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翻土:播种前对土地进行翻土,并将粉碎后的豆根粉和甘蔗渣粉均匀撒落到土地,再对土地进行翻土处理;b、制作肥堆:将玉米秸和麦秸铡碎,并混匀,得到组分a,然后将组分a与质量为其两倍的畜粪和炭基肥料,搅拌均匀后,堆成圆锥状,记为肥堆;c、制作混合肥:将肥堆堆好后通过温度计对堆肥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堆积5d后翻倒肥堆,把大块打碎,粪草混匀,较干部分用热水进行浇灌,然后再堆成原来的肥堆,6d后再将肥堆翻倒1次,堆制完成,即得混合肥;d、播种和剔苗: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时将乌菜分批播种,出苗后局部苗过密要及时间苗,淘汰病弱苗;苗期内用菊脂类农药1300倍液喷洒4次;e、移栽:当乌菜的苗龄20d、株高15cm时,将混合肥撒至土地,然后将乌菜移栽至土地;f、田间管理和采收:萌发真叶后3d对田间进行除草;定植成活后及时追肥;关注土地的情况,及时中耕培土和灌溉,成熟后即可完成采收。实施例3:一种乌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翻土:播种前对土地进行翻土,并将粉碎后的豆根粉和甘蔗渣粉均匀撒落到土地,再对土地进行翻土处理;b、制作肥堆:将玉米秸和麦秸铡碎,并混匀,得到组分a,然后将组分a与质量为其两倍的畜粪和炭基肥料,搅拌均匀后,堆成圆锥状,记为肥堆;c、制作混合肥:将肥堆堆好后通过温度计对堆肥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堆积7d后翻倒肥堆,把大块打碎,粪草混匀,较干部分用热水进行浇灌,然后再堆成原来的肥堆,7d后再将肥堆翻倒1次,堆制完成,即得混合肥;d、播种和剔苗: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时将乌菜分批播种,出苗后局部苗过密要及时间苗,淘汰病弱苗;苗期内用菊脂类农药1500倍液喷洒6次;e、移栽:当乌菜的苗龄23d、株高16cm时,将混合肥撒至土地,然后将乌菜移栽至土地;f、田间管理和采收:萌发真叶后6d对田间进行除草;定植成活后及时追肥;关注土地的情况,及时中耕培土和灌溉,成熟后即可完成采收。实施例4:一种乌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翻土:播种前对土地进行翻土,并将粉碎后的豆根粉和甘蔗渣粉均匀撒落到土地,再对土地进行翻土处理;b、制作肥堆:将玉米秸和麦秸铡碎,并混匀,得到组分a,然后将组分a与质量为其两倍的畜粪和炭基肥料,搅拌均匀后,堆成圆锥状,记为肥堆;c、制作混合肥:将肥堆堆好后通过温度计对堆肥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堆积6d后翻倒肥堆,把大块打碎,粪草混匀,较干部分用热水进行浇灌,然后再堆成原来的肥堆,8d后再将肥堆翻倒1次,堆制完成,即得混合肥;d、播种和剔苗: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时将乌菜分批播种,出苗后局部苗过密要及时间苗,淘汰病弱苗;苗期内用菊脂类农药1400倍液喷洒5次;e、移栽:当乌菜的苗龄25d、株高18cm时,将混合肥撒至土地,然后将乌菜移栽至土地;f、田间管理和采收:萌发真叶后5d对田间进行除草;定植成活后及时追肥;关注土地的情况,及时中耕培土和灌溉,成熟后即可完成采收。将本发明采用的乌菜种植方法与传统乌菜种植方法相比较,并将传统乌菜的种植方法得到的乌菜作为对照组,采用本发明种植的乌菜作为实验组,在相同条件和相同生长时间下,得到的每亩成活率增长率(以对照组作为单位)和每亩产量增加率(以对照组作为单位)如下表:每亩成活率增长率/%每亩产量增加率/%实施例135.437.8实施例232.736.4实施例331.934.8实施例433.635.9由表中数据可知,采用本发明种植的乌菜在成活率增长率和产量增加率均优于采用传统种植方法种植的乌菜。表明本发明制备工艺更完善,产品整体性能比对照组更佳,值得推广。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