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草鱼赤皮病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5198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草鱼的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草鱼赤皮病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草鱼是主要的淡水池塘养殖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肉味鲜美等优点,草鱼为食草动物,是很多养殖户喜欢养殖的优良品种,但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不高,对草鱼危害较大的,最常见的应当是草鱼的赤皮病,导致草鱼出血发炎、鳞片脱落,赤皮病为草鱼老三病之一,每年都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赤皮病的表现症状为: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衰弱和离群独游于水面,体表局部或大面积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鳍部充血,尾部烂掉,形成“蛀鳍”,且鱼的上下鄂及鳃盖部分充血,呈块状红斑,有时鳃盖烂去一块,呈小圆窗状,出现“开天窗”。在鳞片脱离和鳍条腐烂处往往出现水霉寄生,加重病势。发病几天后就会死亡。

目前的对于草鱼赤皮病的防治主要方法为采用化学物质撒入水中,采取消灭水中细菌的方式防治草鱼赤皮病,也因此造成化学物质用量过多,容易草鱼体内化学物质残留过多,进而影响食用人群的身体健康,而且由于现有土壤的化工污水和生活废水乱排放现象的发生,许多土壤被重金属污染,而一旦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养殖鱼类,不仅容易降低鱼类的抗病能力,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将重金属转移到消费者的身体内,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研究一种防草鱼赤皮病的养殖方法,提高草鱼的抗病能力且不影响食用人群身体健康的养殖技术具有广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草鱼赤皮病的养殖方法,该技术先通过在养殖池内种植蜈蚣草的技术手段,对养殖池的土壤进行改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然后通过在养殖池内种植水草和浮萍,并和草鱼进行混养的技术手段,使养殖池内形成微生物循环系统;最后通过对病鱼的管理,提高对草鱼赤皮病的治疗。本发明所采用的养殖方法能够高效降低降低赤皮病的发生率,提高赤皮病的治愈率的同时,还能显著减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该技术对于草鱼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草鱼赤皮病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的改良:深挖泥土,形成深度为1.5~1.8m,长度为65~80m,宽度为35~50m的养殖池,然后将养殖池底部的土块打碎,用水浸泡15~20天,再在土壤上按照40×60cm的规格种植蜈蚣草2~3年,除去蜈蚣草后,曝晒养殖池15~20天;

(2)混养管理:在养殖池底注入高度为20cm的池水,然后按照35×45cm的规格种植水草,待水草生长30~40天后,再往池内注入高度为1.0~1.5m的活水,保持水的流动速率为800~1000cm3/min,在养殖池内养殖占养殖池面积20%的浮萍,然后在池内放养0.8~1.2万尾鱼苗;

(3)病鱼管理:当在养殖池边发现浮于水面、反应迟钝、离群独游于水面、大面积出血发炎和鳞片脱落的草鱼,立即捞出,用生物消毒剂浸泡病鱼10~15min后,冲洗干净,然后放到已经添加了抗病剂的隔离池进行隔离养殖,待病鱼病愈2~3天后才能回到养殖池继续养殖。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步骤(3)所述的抗病剂由下述方法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50~100份柳叶、18~33份薄荷叶、1份银杏叶、5~10份黄连和5~20份叶下珠混合后放入破壁料理机中,以10000~20000r/min的速度搅拌30min后,加入20~30份粘结剂,继续搅拌3min,最后加入1000份质量分数为0.5~1%的醋酸溶液,经过超声波分散处理后,得到抗病剂。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粘结剂为阳离子淀粉-壳聚糖接枝共聚物。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步骤(3)所述的抗病剂的用量为0.05~0.15kg/m3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步骤(2)所述的水草为苦草、轮叶黑藻、小茨藻、细叶铁皇冠、迷你椒草和小水榕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步骤(3)所述的生物消毒剂由按重量比为20~30:400~650:3~7:1000的溶葡萄球菌酶、ε-聚赖氨酸、醋酸溶液和去离子水混合,ph值为4~4.5。

在本发明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醋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

部分原料的功能介绍如下:

蜈蚣草,是一种肾蕨科植物,蜈蚣草中的砷含量可达1~2%,而且多集中于地上部分,可改良土质土壤,在本发明中,蜈蚣草用作吸附养殖池内的重金属,改良养殖池的土壤。

浮萍,生于溪流或河流中的石上,或树根基部,常形成群落。在本发明中浮萍不仅用作草鱼的青饲料,还能遮住部分阳光,避免阳光直射,降低养殖池上层和下层的温度差。

柳叶、薄荷叶、银杏叶、黄连和叶下珠,在本发明中用作制备抗病剂的原料。

醋酸溶液,在本发明抗病剂的制备过程中用作溶解粘结剂的溶液体系,在生物消毒剂的制备过程中用作杀菌剂。

阳离子淀粉-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在本发明中用作粘结剂。

苦草、轮叶黑藻、小茨藻、细叶铁皇冠,迷你椒草和小水榕,在本发明中用作草鱼的青饲料。

溶葡萄球菌酶和ε-聚赖氨酸在本发明中用作制备生物消毒剂的原料。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抗病剂可高效杀灭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病菌,提高草鱼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本发明采用将具有杀菌作用的柳叶、薄荷叶、银杏叶、黄连和叶下珠等原料经过破壁料理机处理,各个原料在高速剪切作用下,使各个原料中的细胞壁能够被破坏,细胞内包含的物质能够充分释放出来,进而能够高效发挥柳叶、薄荷叶、银杏叶、黄连和叶下珠等原料的杀菌抗病作用;然后再通过阳离子淀粉-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在稀醋酸中的溶解作用,对经过破壁处理后各个原料的有效物质能够进行粘结成型;粘结有各个原料有效成分的阳离子淀粉-壳聚糖接枝共聚物能够通过草鱼的呼吸作用,进入草鱼的体内,不仅发挥原料中的杀菌抗病成分,而且阳离子淀粉-壳聚糖接枝共聚物中的壳聚糖也能配合原料杀灭草鱼体内的病菌,这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杀灭草鱼体内的有害病菌,进而提高治愈草鱼赤皮病的效率。而且本发明所制备的抗病剂产生的效果好,可长期使用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2.本发明充分利用空间养殖技术,采用草鱼与水草、浮萍混合养殖,利用水草、浮萍有效地将氨态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吸收,改善养殖池的生态系统,促进有机物循环,净化水质,强化草鱼的免疫系统,提高草鱼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本发明通过种植水草、浮萍,不但为草鱼提供了适度的青饲料,还能有效的吸收水中的氨态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促进水中微生物的发展,而水中微生物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展鱼的采食范围,促进鱼的生长,进而提高鱼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另一方面,生态系统的形成可以降低养殖池内温度的变化率,进而减少了由于温度变化巨大而引起的草鱼赤皮病的发生率。本发明通过科学合理的搭配,使草鱼、水草、浮萍和水中的微生物相互促进、相互作用,这几者组成鱼-草-水中微生物的生态系统能均衡发展,其产生的抗病效果比草鱼单独养殖的效果要好。

3.本发明采用种植蜈蚣草的方式改良养殖池的土壤,能够利用蜈蚣草对于重金属的高吸附性能,大幅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而为草鱼的生长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4.本发明所采用的生物消毒剂能够有效杀灭寄生在草鱼鳃丝上的病菌,提高赤皮病的治愈率。本发明中采用生物消毒剂和抗病剂相互配合的技术手段,能够大大提高草鱼赤皮病的治愈率,其产生的总体效果远远高于单个技术手段所产生效果的简单加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前期准备:

抗病剂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50份柳叶、18份薄荷叶、1份银杏叶、5份黄连和5份叶下珠混合后放入破壁料理机中,以10000r/min的速度搅拌30min后,加入20份阳离子淀粉-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继续搅拌3min,最后加入1000份质量分数为0.5%的醋酸溶液,经过超声波分散处理后,得到抗病剂。

生物消毒剂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20份溶葡萄球菌酶、400份ε-聚赖氨酸、3份质量分数为1%的醋酸溶液和1000份去离子水混合,调节ph值为4,得到生物消毒剂。

将上述前期制备而得的物质用于下述养殖方法上。

2.一种防草鱼赤皮病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的改良:深挖泥土,形成深度为1.5m,长度为65m,宽度为35m的养殖池,然后将养殖池底部的土块打碎,用水浸泡15天,再在土壤上按照40×60cm的规格种植蜈蚣草2年,除去蜈蚣草后,曝晒养殖池15天;经检测,经过改良后的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适合养殖草鱼;

(2)混养管理:在养殖池底注入高度为20cm的池水,然后按照35×45cm的规格种植苦草,待苦草生长30天后,再往池内注入高度为1.0m的活水,保持水的流动速率为800cm3/min,在养殖池内养殖占养殖池面积20%的浮萍,然后在池内放养0.8万尾鱼苗;

(3)病鱼管理:当在养殖池边发现浮于水面、反应迟钝、离群独游于水面、大面积出血发炎和鳞片脱落的草鱼,立即捞出,用生物消毒剂浸泡病鱼10min后,冲洗干净,然后放到已经添加了抗病剂的隔离池进行隔离养殖,抗病剂的用量为0.05kg/m3,待病鱼病愈2天后才能回到养殖池继续养殖。

实施例2:

1.前期准备:

抗病剂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56份柳叶、20份薄荷叶、1份银杏叶、6份黄连和7份叶下珠混合后放入破壁料理机中,以12000r/min的速度搅拌30min后,加入24份阳离子淀粉-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继续搅拌3min,最后加入1000份质量分数为0.6%的醋酸溶液,经过超声波分散处理后,得到抗病剂。

生物消毒剂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24份溶葡萄球菌酶、450份ε-聚赖氨酸、4份质量分数为1.2%的醋酸溶液和1000份去离子水混合,调节ph值为4.2,得到生物消毒剂。

将上述前期制备而得的物质用于下述养殖方法上。

2.一种防草鱼赤皮病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的改良:深挖泥土,形成深度为1.6m,长度为70m,宽度为38m的养殖池,然后将养殖池底部的土块打碎,用水浸泡18天,再在土壤上按照40×60cm的规格种植蜈蚣草2.5年,除去蜈蚣草后,曝晒养殖池18天;经检测,经过改良后的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适合养殖草鱼;

(2)混养管理:在养殖池底注入高度为20cm的池水,然后按照35×45cm的规格种植轮叶黑藻,待轮叶黑藻生长33天后,再往池内注入高度为1.1m的活水,保持水的流动速率为850cm3/min,在养殖池内养殖占养殖池面积20%的浮萍,然后在池内放养0.9万尾鱼苗;

(3)病鱼管理:当在养殖池边发现浮于水面、反应迟钝、离群独游于水面、大面积出血发炎和鳞片脱落的草鱼,立即捞出,用生物消毒剂浸泡病鱼12min后,冲洗干净,然后放到已经添加了抗病剂的隔离池进行隔离养殖,抗病剂的用量为0.07kg/m3,待病鱼病愈3天后才能回到养殖池继续养殖。

实施例3:

1.前期准备:

抗病剂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75份柳叶、24份薄荷叶、1份银杏叶、6份黄连和11份叶下珠混合后放入破壁料理机中,以14000r/min的速度搅拌30min后,加入26份阳离子淀粉-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继续搅拌3min,最后加入1000份质量分数为0.7%的醋酸溶液,经过超声波分散处理后,得到抗病剂。

生物消毒剂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28份溶葡萄球菌酶、500份ε-聚赖氨酸、5份质量分数为1.5%的醋酸溶液和1000份去离子水混合,调节ph值为4.3,得到生物消毒剂。

将上述前期制备而得的物质用于下述养殖方法上。

2.一种防草鱼赤皮病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的改良:深挖泥土,形成深度为1.7m,长度为70m,宽度为44m的养殖池,然后将养殖池底部的土块打碎,用水浸泡17天,再在土壤上按照40×60cm的规格种植蜈蚣草2.5年,除去蜈蚣草后,曝晒养殖池19天;经检测,经过改良后的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适合养殖草鱼;

(2)混养管理:在养殖池底注入高度为20cm的池水,然后按照35×45cm的规格种植小茨藻,待水草生长37天后,再往池内注入高度为1.4m的活水,保持水的流动速率为900cm3/min,在养殖池内养殖占养殖池面积20%的浮萍,然后在池内放养1万尾鱼苗;

(3)病鱼管理:当在养殖池边发现浮于水面、反应迟钝、离群独游于水面、大面积出血发炎和鳞片脱落的草鱼,立即捞出,用生物消毒剂浸泡病鱼11min后,冲洗干净,然后放到已经添加了抗病剂的隔离池进行隔离养殖,抗病剂的用量为0.09kg/m3,待病鱼病愈3天后才能回到养殖池继续养殖。

实施例4:

1.前期准备:

抗病剂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85份柳叶、30份薄荷叶、1份银杏叶、8份黄连和16份叶下珠混合后放入破壁料理机中,以17000r/min的速度搅拌30min后,加入26份阳离子淀粉-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继续搅拌3min,最后加入1000份质量分数为0.7%的醋酸溶液,经过超声波分散处理后,得到抗病剂。

生物消毒剂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23份溶葡萄球菌酶、550份ε-聚赖氨酸、6份质量分数为1.4%的醋酸溶液和1000份去离子水混合,调节ph值为4.4,得到生物消毒剂。

将上述前期制备而得的物质用于下述养殖方法上。

2.一种防草鱼赤皮病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的改良:深挖泥土,形成深度为1.6m,长度为72m,宽度为48m的养殖池,然后将养殖池底部的土块打碎,用水浸泡19天,再在土壤上按照40×60cm的规格种植蜈蚣草2年,除去蜈蚣草后,曝晒养殖池17天;经检测,经过改良后的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适合养殖草鱼;

(2)混养管理:在养殖池底注入高度为20cm的池水,然后按照35×45cm的规格种植细叶铁皇冠,待细叶铁皇冠生长32天后,再往池内注入高度为1.4m的活水,保持水的流动速率为950cm3/min,在养殖池内养殖占养殖池面积20%的浮萍,然后在池内放养0.9万尾鱼苗;

(3)病鱼管理:当在养殖池边发现浮于水面、反应迟钝、离群独游于水面、大面积出血发炎和鳞片脱落的草鱼,立即捞出,用生物消毒剂浸泡病鱼13min后,冲洗干净,然后放到已经添加了抗病剂的隔离池进行隔离养殖,抗病剂的用量为0.1kg/m3,待病鱼病愈3天后才能回到养殖池继续养殖。

实施例5:

1.前期准备:

抗病剂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90份柳叶、25份薄荷叶、1份银杏叶、8份黄连和14份叶下珠混合后放入破壁料理机中,以15000r/min的速度搅拌30min后,加入26份阳离子淀粉-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继续搅拌3min,最后加入1000份质量分数为0.9%的醋酸溶液,经过超声波分散处理后,得到抗病剂。

生物消毒剂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24份溶葡萄球菌酶、630份ε-聚赖氨酸、4份质量分数为1.3%的醋酸溶液和1000份去离子水混合,调节ph值为4.1,得到生物消毒剂。

将上述前期制备而得的物质用于下述养殖方法上。

2.一种防草鱼赤皮病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的改良:深挖泥土,形成深度为1.7m,长度为77m,宽度为45m的养殖池,然后将养殖池底部的土块打碎,用水浸泡18天,再在土壤上按照40×60cm的规格种植蜈蚣草2.5年,除去蜈蚣草后,曝晒养殖池17天;经检测,经过改良后的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适合养殖草鱼;

(2)混养管理:在养殖池底注入高度为20cm的池水,然后按照35×45cm的规格种植迷你椒草,待迷你椒草生长35天后,再往池内注入高度为1.1m的活水,保持水的流动速率为870cm3/min,在养殖池内养殖占养殖池面积20%的浮萍,然后在池内放养1.1万尾鱼苗;

(3)病鱼管理:当在养殖池边发现浮于水面、反应迟钝、离群独游于水面、大面积出血发炎和鳞片脱落的草鱼,立即捞出,用生物消毒剂浸泡病鱼14min后,冲洗干净,然后放到已经添加了抗病剂的隔离池进行隔离养殖,抗病剂的用量为0.13kg/m3,待病鱼病愈2天后才能回到养殖池继续养殖。

实施例6:

1.前期准备:

抗病剂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100份柳叶、33份薄荷叶、1份银杏叶、10份黄连和20份叶下珠混合后放入破壁料理机中,以20000r/min的速度搅拌30min后,加入30份阳离子淀粉-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继续搅拌3min,最后加入1000份质量分数为1%的醋酸溶液,经过超声波分散处理后,得到抗病剂。

生物消毒剂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30份溶葡萄球菌酶、650份ε-聚赖氨酸、7份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和1000份去离子水混合,调节ph值为4.5,得到生物消毒剂。

将上述前期制备而得的物质用于下述养殖方法上。

2.一种防草鱼赤皮病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的改良:深挖泥土,形成深度为1.8m,长度为80m,宽度为50m的养殖池,然后将养殖池底部的土块打碎,用水浸泡20天,再在土壤上按照40×60cm的规格种植蜈蚣草3年,除去蜈蚣草后,曝晒养殖池20天;经检测,经过改良后的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适合养殖草鱼;

(2)混养管理:在养殖池底注入高度为20cm的池水,然后按照35×45cm的规格种植小水榕,待小水榕生长40天后,再往池内注入高度为1.5m的活水,保持水的流动速率为1000cm3/min,在养殖池内养殖占养殖池面积20%的浮萍,然后在池内放养1.2万尾鱼苗;

(3)病鱼管理:当在养殖池边发现浮于水面、反应迟钝、离群独游于水面、大面积出血发炎和鳞片脱落的草鱼,立即捞出,用生物消毒剂浸泡病鱼15min后,冲洗干净,然后放到已经添加了抗病剂的隔离池进行隔离养殖,抗病剂的用量为0.15kg/m3,待病鱼病愈3天后才能回到养殖池继续养殖。

对比例1:防草鱼赤皮病养殖方法的具体步骤、原料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步骤(1)中没有种植蜈蚣草。

对比例2:防草鱼赤皮病养殖方法的具体步骤、原料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步骤(2)中没有种植水草。

对比例3:防草鱼赤皮病养殖方法的具体步骤、原料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步骤(3)中所采用的抗病剂为市面上所出售的五黄牌抗病毒液。

对比例4:防草鱼赤皮病养殖方法的具体步骤、原料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步骤(3)中所采用的消毒剂为市面上所出售的黄盖牌鱼菌清消毒剂。

对比试验1:

将对比例1-4与实施例1-6的养殖方法养殖草鱼12个月,检测草鱼在生长过程中草鱼赤皮病的发生率以及赤皮病的治愈率,计算检测结果,结果见表1。

对比试验2:

将对比例1-4与实施例1-6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土壤改良前后汞、铅和铬等重金属金属元素含量,计算汞、铅和铬金属含量的变化率,计算检测结果,结果见表1。

金属变化率=(改良前金属含量-改良后金属含量)/改良前金属含量×100%

表1:

表1的结果表明:赤皮病发生率越低,说明该养殖方法越有效。对比例3的赤皮病的发生率最高,实施例3的赤皮病的发生率最地,说明通过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抗病剂,可以大幅降低赤皮病的发生率,达到预防赤皮病的效果;

赤皮病治愈率越高,说明该养殖方法越有效。对比例3的赤皮病的治愈率最低,实施例3的赤皮病的治愈率最高,说明通过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抗病剂,可以大幅提升赤皮病的治愈率,达到治愈赤皮病的效果;

汞金属变化率、铅金属变化率和铬金属变化率的数值越高,说明土壤后的汞金属、铅金属和铬金属含量的变化最大,也说明土壤的改良效果越明显。对比例1中的汞金属、铅金属和铬金属变化率最低,实施例3中的汞金属、铅金属和铬金属的变化率最高,说明通过种植蜈蚣草,能够达到高效改良土壤的目的。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