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梅防落果药剂及其防止杨梅落果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5040阅读:100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杨梅防落果药剂及其防止杨梅落果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果树防落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杨梅防落果药剂及其防止杨梅落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杨梅是我国特色经济水果,由于杨梅成熟采收期与梅雨季节吻合,因此通常年份由于连续阴雨的影响,会导致杨梅大量落果,再加上杨梅果蝇等害虫、青霉病菌、绿霉病菌、白腐病菌对杨梅果实的危害,还有大风对杨梅果实的伤害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就造成了杨梅产量年年“采一半烂一半”的现状。

目前对于杨梅落果的防止,通常应用的药剂有2,4-滴钠盐,施用剂量超过20ppm会造成叶片卷曲等药害,因此对生产存在一定的风险。也有文章报道采用有噻苯隆可以有效控制杨梅落果,但是其残留风险未经过科学评估,其使用安全性仍然存在一定风险。此外也有文章报道采用网室栽培可有效防止杨梅落果,但由于网室栽培需要的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生产中不易推广应用。现有技术并没有一种更高效的杨梅防落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杨梅防落果药剂及其防止杨梅落果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杨梅防落果药剂防落果作用显著,且对氯苯氧乙酸钠消解迅速,安全性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梅防落果药剂,包括对氯苯氧乙酸钠。

优选的是,所述杨梅防落果药剂的剂型包括可溶性粉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止杨梅落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杨梅采收前15天,对杨梅果实喷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防落果药剂,所述的杨梅防落果药剂使用时对氯苯氧乙酸钠的浓度为10~30mg/kg。

优选的是,所述杨梅防落果药剂溶于水进行喷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梅防落果药剂及其防止杨梅落果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杨梅防落果药剂防落果作用显著,且对氯苯氧乙酸钠消解迅速,安全性高。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本发明的杨梅防落果药剂后,落果率由对照组的34.0%降低至17.6%,且采收时的杨梅均未检出对氯苯氧乙酸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对氯苯氧乙酸钠在不同浓度与施药间隔期条件下对杨梅采前落果效果比较结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对氯苯氧乙酸钠在杨梅上的消解动态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梅防落果药剂,包括对氯苯氧乙酸钠。本发明对杨梅防落果药剂中对氯苯氧乙酸钠的质量分数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浓度进行配置即可,如在实施例中,选取质量分数为8%的对氯苯氧乙酸钠进行应用。

本发明对所述杨梅防落果药剂的剂型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防落果药剂剂型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杨梅防落果药剂的剂型优选为可溶性粉剂。本发明对所述质量分数为8%的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剂的辅料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可溶性粉剂的常规添加辅料即可。

本发明对所述杨梅防落果药剂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不同剂型的常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止杨梅落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杨梅采收前15天,对杨梅果实喷施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杨梅防落果药剂,所述的杨梅防落果药剂使用时对氯苯氧乙酸钠的浓度为10~30mg/kg,更优选为30mg/kg。上述浓度为对氯苯氧乙酸钠相对于水中的浓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杨梅防落果药剂溶于水进行喷施。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杨梅防落果药剂及其防止杨梅落果的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试验方法

在浙江省黄岩开展了防落果药剂对氯苯氧乙酸钠对杨梅采前落果的影响。每棵杨梅树用水3.5kg(l),并且要与本发明杨梅防落果药剂和对照药剂分开使用,使药剂的干扰控制在最小程度,记录药剂施用的准确数据。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试验期间,记录当地降雨情况(降雨类型)和温度(日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以℃表示)的资料。整个试验期间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例如严重和长期干旱、暴雨等应记录。

调查方法、时间、次数

每个小区的每一株树都要调查。如果树势较小,可全树调查;树势较大时,可按东南西北四份方向,标定侧枝调查,每侧枝不应少于10~20个坐果枝条。

采收时调查落果数。

对作物的其他影响

观察作物是否有药害产生,如有药害要记录药害的程度,此外也应记录对作物的其他有益影响(如促进成熟、刺激生长等)。药害记录如下:

按照药害分级方法记录每小区的药害情况,以—,+,++,+++,++++表示。

—:无药害;

+:轻度药害,不影响正常生长;

++:明显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减产;

+++:高度药害,影响正常生长,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损失,一般要求补偿部分经济损失;

++++:药害严重,生长受阻,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必须补偿经济损失。

同时,应准确描述作物的药害症状(褪绿、畸形),并提供实物照片、录像等资料。

试验期间并没有观测到恶劣天气,天气情况如表1所示:

表12016年5~6月试验期间黄岩地区天气情况

作物并无药害产生。

本发明杨梅防落果药剂防止方案如表2所示:

表2对氯苯氧乙酸钠田间试验方案

试验结果

2016年试验结果如表3和图1所示:

表3对氯苯氧乙酸钠对东魁杨梅的采前防落果试验结果(浙江黄岩)

由表2可知,采收前15天使用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剂,施用剂量30mg/kg具有理想的防落果作用且消解迅速,采收间隔期为15天时的杨梅均未检出对氯苯氧乙酸钠。从残留量来看不会对人群造成慢性膳食暴露风险。

由图1和表2可知:对氯苯氧乙酸30mg/kg(采前15天)使用保果效果较好,落果率为17.6%,明显优于对照区的34.0%。

对田间对氯苯氧乙酸钠的残留量进行检测分析。

每组杨梅样品匀浆后称取15g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15ml乙腈,用多管振荡器2500r/min,涡漩1min,超声提取20min;向50ml离心管中加入1.00g氯化钠,4.00g无水硫酸镁,涡旋1min,8000r/min离心3min;提前称取c180.30g,psa0.30g,无水硫酸镁0.9g于15ml的离心管中,移取约5ml上述提取液至15ml净化管中,涡漩1min,8000r/min离心3min,取1.00ml净化液过0.22μm滤膜,待进lc-ms/ms;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条件(lc-msms)

kinetex2.6uxb-c18100a(100×2.1mm);流动相:0.1%甲酸:0.1%甲酸乙腈=20:80(v/v);柱温:30℃;进样量:2μl;流动相流速:0.25ml/min。

质谱条件:毛细管电压4.0kv(+)/3.0kv(-),雾化气流量3.0l/min,加热气流量10.0l/min,heatblock温度400℃,dl温度250℃,interface温度300℃。定量模式为mrm多反应监测模式,电离方式为esi(负离子模式)。定量离子为m/z185>126.95(碎裂电压14ev),定性离子为185>91(碎裂电压为36ev)。

对氯苯氧乙酸钠在田间的消解规律见图2所示,结果表明对氯苯氧乙酸钠在田间消解迅速,根据消解一级动力学拟合结果计算出消解半衰期t1/2为3.1天。

对氯苯氧乙酸钠在不同施药剂量(30mg/kg、20mg/kg、10mg/kg)和不同采收间隔期(15天、30天、40天)情况下的样品残留量均未检出。根据药效推荐施药剂量,施药浓度为30mg/kg,采收间隔期为15天时不会对儿童和成年人造成慢性膳食暴露风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