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8172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动物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黄鳝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黄鳝是深受我国消费者欢迎的水产品种,其营养价值丰富,口感鲜美,它既是中老年人滋补的佳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摄取dha,促进大脑发育的佳品。近些年来,由于黄鳝的天然资源日益减少,黄鳝的价格也日渐上涨。国内市场价格一般在16-38元每千克。国外贸易价格更高,每千克16美元以上,因而饲养黄鳝已经成为一项经济回报高,和前景广阔的水产养殖项目。

目前黄鳝人工养殖的方法主要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和网箱养殖三种,不同的养殖模式在养殖的过程中均需要种植水草以遮蔽阳光,使池水的水温不至于因阳光照射而偏高。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黄鳝养殖方式,以便克服现有养殖方式存在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可提升黄鳝养殖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养殖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包括:

步骤s1、开沟;在四周建有水泥排水渠的竹林,开沟起垄,沟宽1米,深1.2米;在地下水位低处开沟,即可见20-30cm深水位;在排水渠和垄间沟相对位置分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排水口和用细眼纱布或密眼的聚乙烯网布覆盖,防治黄鳝逃逸;

在沟内侧面分布若干位置传感器、若干摄像装置,各位置传感器、各摄像装置分别连接主控制器;

步骤s2、放养;在排水渠和垄间沟设置消毒液泼洒装置,消毒液泼洒装置包括泼洒机构、泼洒机构驱动电机、泼洒机构滑动轨道,泼洒机构的一端设置于泼洒机构滑动轨道内,泼洒机构驱动电机连接泼洒机构,驱动泼洒机构在泼洒机构滑动轨道内滑动;

放养前,消毒液泼洒装置向全池泼洒生石灰水消毒,每平方米用0.2千克生石灰水,保持水深20-30厘米,7日后即放养鳝种,鳝种一次放足;要求无病无伤;每尾20-30g,规格一致,以免大小悬殊造成大吃小,初次放养每亩地放养80-100斤鳝苗;随后逐年增加放样量;

步骤s3、饵料投喂;在排水渠和垄间沟设置饵料投喂设备,饵料投喂设备包括投喂机、投喂驱动电机、投喂轨道;饵料投喂设备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获取各个位置传感器、各摄像装置获取的数据,并以此判断各个区域黄鳝的数量,并以此控制饵料投喂设备向各个区域投放饵料的数量;

鳝鱼喜食鲜活蚯蚓,河蚌肉、螺肉,昆虫,小鱼虾动物性饵料;黄鳝摄食有一定的固定性,突然改变种类会拒食;为季节饲料来源问题和提高增重,幼鳝应尽可能及早驯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饵料投喂在半晚进行,坚持四定原则,定时、定点、定量、定质;气温低、气压低时少投,天气晴好、气温高时多投,数量以2小时吃完不剩为准,投饵量为黄鳝体重2%-4%;可在竹林中黑光灯,即便于观察鳝鱼活动,又能引诱昆虫供黄鳝摄食,增加黄鳝的肉食性饵料;

步骤s4、管理;坚持早、晚巡查,观察黄鳝生长、防逃设施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尤其在暴风雨天,要注意做好其防逃工作;水质要求与养鱼相同,及时注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水质过肥发臭缺氧应及时换水;小大不能混养,投料后个体小的黄鳝不敢上前抢食,同一鳝池黄鳝大小个体悬殊不能超过一倍;

步骤s5、捕捞;11月下旬开始,有水时可用黄鳝笼诱捕,晚上7-8时放笼;第2天早晨3-4时收笼。

一种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包括:

步骤s1、开沟;在四周建有水泥排水渠的竹林,开沟起垄;在排水渠和垄间沟相对位置分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排水口和用细眼纱布或密眼的聚乙烯网布覆盖,防治黄鳝逃逸;

在沟内侧面分布若干位置传感器、若干摄像装置,各位置传感器、各摄像装置分别连接主控制器;

步骤s2、放养;在排水渠和垄间沟设置消毒液泼洒装置,消毒液泼洒装置包括泼洒机构、泼洒机构驱动电机、泼洒机构滑动轨道,泼洒机构的一端设置于泼洒机构滑动轨道内,泼洒机构驱动电机连接泼洒机构,驱动泼洒机构在泼洒机构滑动轨道内滑动;消毒后设定时间投放黄鳝;

步骤s3、饵料投喂;在排水渠和垄间沟设置饵料投喂设备,饵料投喂设备包括投喂机、投喂驱动电机、投喂轨道;饵料投喂设备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获取各个位置传感器、各摄像装置获取的数据,并以此判断各个区域黄鳝的数量,并以此控制饵料投喂设备向各个区域投放饵料的数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4、管理;坚持早、晚巡查,观察黄鳝生长、防逃设施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尤其在暴风雨天,要注意做好其防逃工作。水质要求与养鱼相同,及时注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水质过肥发臭缺氧应及时换水;小大不能混养,投料后个体小的黄鳝不敢上前抢食,同一鳝池黄鳝大小个体悬殊不能超过一倍;

步骤s5、捕捞;11月下旬开始,有水时可用黄鳝笼诱捕,晚上7-8时放笼;第2天早晨3-4时收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的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可提升黄鳝养殖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养殖效率。

(一)竹子对水分的要求高于对气温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为避免遇暴雨或梅雨季林间积水,常在竹林间开沟起垄,在竹林四周建排水渠,多余水分可通过垄间沟流入排水渠。

(二)竹林温暖湿润,遮阴通风,幽静含氧量高的特点,符合黄鳝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在竹林垄间沟能放养黄鳝,可以充分利用竹林的天然优势。常规养殖过程中,通过种植水草,频繁换水的,放养鲶鱼才能使环境符合黄鳝生长的要求。

(三)黄鳝养殖过程中,排出的粪便可以做竹笋生长的绿肥。春天可以用田里的小虫和飞蛾喂食黄鳝。实现黄鳝和竹林的互利共生。

(四)良好的经济效益。每亩竹林可开1米宽,1.2米深的垄间沟5条,每条垄间沟,面积约35平方米。每亩地可放养鳝种80-100斤。约可收益黄鳝500斤。黄鳝20元一斤,每亩可收入1万元。

在大力发展林下立体经济的政策下,竹林下开挖沟渠放养黄鳝,利用竹林的环境优势,既不用人工遮阴措施,也不需太多人工措施降低水温等。另一方面由于地下水位高,夏季温度高需要换水时,只需抽干沟渠的水,新的地下水会自然渗透沟渠。节省了重新往沟渠抽灌水的工时、工力。降低总体投入成本,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黄鳝排出大量的粪便,可以为竹笋生长提供天然的绿肥。形成生态循环链,维持可持续发展。

选择利用竹林开沟起垄,垄宽4米,垄间挖1米宽,沟深1.2m深的沟。垄上种植竹笋,沟内投放鳝种养殖黄鳝,田地四周用水泥建排水渠,可防止田间积水,和黄鳝逃逸。

上海地下水位高,1米以下沟深就可见水,是自然的地下水,水质干净。也方便换水,只要沟渠水抽干,地下水会自然渗透上来。充分利用地下水位高的优势,节约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竹林下黄鳝养殖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包括:

步骤s1、开沟;如图1所示,在四周建有水泥排水渠的竹林,开沟起垄,沟宽1米,深1.2米;在地下水位低处开沟,即可见20-30cm深水位;在排水渠和垄间沟相对位置分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排水口和用细眼纱布或密眼的聚乙烯网布覆盖,防治黄鳝逃逸;

在沟内侧面分布若干位置传感器、若干摄像装置,各位置传感器、各摄像装置分别连接主控制器;

步骤s2、放养;在排水渠和垄间沟设置消毒液泼洒装置,消毒液泼洒装置包括泼洒机构、泼洒机构驱动电机、泼洒机构滑动轨道,泼洒机构的一端设置于泼洒机构滑动轨道内,泼洒机构驱动电机连接泼洒机构,驱动泼洒机构在泼洒机构滑动轨道内滑动;

放养前,消毒液泼洒装置向全池泼洒生石灰水消毒,每平方米用0.2千克生石灰水,保持水深20-30厘米,7日后即放养鳝种,鳝种一次放足;要求无病无伤;每尾20-30g,规格一致,以免大小悬殊造成大吃小,初次放养每亩地放养80-100斤鳝苗;随后逐年增加放样量;

步骤s3、饵料投喂;在排水渠和垄间沟设置饵料投喂设备,饵料投喂设备包括投喂机、投喂驱动电机、投喂轨道;饵料投喂设备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获取各个位置传感器、各摄像装置获取的数据,并以此判断各个区域黄鳝的数量,并以此控制饵料投喂设备向各个区域投放饵料的数量;

鳝鱼喜食鲜活蚯蚓,河蚌肉、螺肉,昆虫,小鱼虾动物性饵料;黄鳝摄食有一定的固定性,突然改变种类会拒食;为季节饲料来源问题和提高增重,幼鳝应尽可能及早驯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饵料投喂在半晚进行,坚持四定原则,定时、定点、定量、定质;气温低、气压低时少投,天气晴好、气温高时多投,数量以2小时吃完不剩为准,投饵量为黄鳝体重2%-4%;可在竹林中黑光灯,即便于观察鳝鱼活动,又能引诱昆虫供黄鳝摄食,增加黄鳝的肉食性饵料;

步骤s4、管理;坚持早、晚巡查,观察黄鳝生长、防逃设施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尤其在暴风雨天,要注意做好其防逃工作;水质要求与养鱼相同,及时注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水质过肥发臭缺氧应及时换水;小大不能混养,投料后个体小的黄鳝不敢上前抢食,同一鳝池黄鳝大小个体悬殊不能超过一倍;

步骤s5、捕捞;11月下旬开始,有水时可用黄鳝笼诱捕,晚上7-8时放笼;第2天早晨3-4时收笼。

实施例二

一种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包括:

步骤s1、开沟;在四周建有水泥排水渠的竹林,开沟起垄;在排水渠和垄间沟相对位置分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排水口和用细眼纱布或密眼的聚乙烯网布覆盖,防治黄鳝逃逸;

在沟内侧面分布若干位置传感器、若干摄像装置,各位置传感器、各摄像装置分别连接主控制器;

步骤s2、放养;在排水渠和垄间沟设置消毒液泼洒装置,消毒液泼洒装置包括泼洒机构、泼洒机构驱动电机、泼洒机构滑动轨道,泼洒机构的一端设置于泼洒机构滑动轨道内,泼洒机构驱动电机连接泼洒机构,驱动泼洒机构在泼洒机构滑动轨道内滑动;消毒后设定时间投放黄鳝;

步骤s3、饵料投喂;在排水渠和垄间沟设置饵料投喂设备,饵料投喂设备包括投喂机、投喂驱动电机、投喂轨道;饵料投喂设备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获取各个位置传感器、各摄像装置获取的数据,并以此判断各个区域黄鳝的数量,并以此控制饵料投喂设备向各个区域投放饵料的数量。

实施例三

黄鳝喜欢栖息在松软且腐殖质多的浅水和静水淤泥中,离地面约30厘米营居生活,喜欢在光线较暗、水温差小、人为干扰少的地方栖息。

竹笋是从竹子幼嫩的芽,是中国的传统佳肴。竹子需要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温暖湿润,排水和通气性良好的土壤。竹子大多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水分的要求,高于对气温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为避免竹林积水,可在竹林间开沟起垄,在竹林四周建排水渠。在垄间沟内养殖黄鳝,既可充分利用农田耕地资源,又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试验表明紫外线对黄鳝具有伤害作用,昼伏夜出是黄鳝的栖息特性之一,也是其机体自身保护的需要。黄鳝养殖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其在阴暗安静的环境下生活。竹林天然的遮阴效果,可减少紫外线伤害,为黄鳝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适宜黄鳝生长的水温为15-30℃,最适合黄鳝生长繁殖的水温为21-28℃,当水温低于10℃或超过30℃,则停止摄食。长时间高温或低温易引发黄鳝死亡,此外黄鳝对水温的骤变也非常敏感。人工养殖黄鳝的过程的中,为避免夏季水温过高,往往需要频繁换水,费时费力。每公顷竹林蓄水1000吨,夏季增加空气湿度10%,降低温度5度。可以避免夏季温水过高,保持水温的恒定,避免水温过高对黄鳝的伤害。

在黄鳝养殖过程中,为增加水中溶氧,常在养鳝池中放养泥鳅,而放养泥鳅也会带来很多不可避免的弊端。通过在竹林中放养黄鳝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竹子的释氧量比其他植物多35%,竹林有天然氧吧之称。据有关部门检测,在茂密竹林每立方厘米就有10万以上负氧离子,在农村空间每立方厘米有500以上负氧离子,在城市每立方厘米只有200负氧离子。负氧离子有空气维生素之称,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多少,是空气清新与否的标志。黄鳝可直接呼吸自然界的空气,因而可离水较长时间而不会死亡。在夏季水温较高,黄鳝常将头伸出水面,直接进行呼吸。

黄鳝的食性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并有偏食、贪食的特性和饥饿时互相残食用的现象。因此养殖黄鳝必须有充足的饲料。饲料来源的情况直接影响到黄鳝养殖的成败的成本。每年春天一到,天气转暖,温度回升到15℃左右时,黄鳝就在农田里开始捉虫活动,根观察黄鳝一分钟能吃掉6只左右的飞蛾和小虫。有的专业户,在人工饲养时就收集黑光灯下的飞蛾和小虫子来喂养黄鳝。有报道称,此方法每天可为黄鳝提供30%的食物。黄鳝吃食蚯蚓、飞蛾、小虫、有机粮食辅料,排出大量的粪便,通过合适和方法制作,可以为竹笋生长提供天然的绿肥。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可提升黄鳝养殖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养殖效率。

(一)竹子对水分的要求高于对气温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为避免遇暴雨或梅雨季林间积水,常在竹林间开沟起垄,在竹林四周建排水渠,多余水分可通过垄间沟流入排水渠。

(二)竹林温暖湿润,遮阴通风,幽静含氧量高的特点,符合黄鳝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在竹林垄间沟能放养黄鳝,可以充分利用竹林的天然优势。常规养殖过程中,通过种植水草,频繁换水的,放养鲶鱼才能使环境符合黄鳝生长的要求。

(三)黄鳝养殖过程中,排出的粪便可以做竹笋生长的绿肥。春天可以用田里的小虫和飞蛾喂食黄鳝。实现黄鳝和竹林的互利共生。

(四)良好的经济效益。每亩竹林可开1米宽,1.2米深的垄间沟5条,每条垄间沟,面积约35平方米。每亩地可放养鳝种80-100斤。约可收益黄鳝500斤。黄鳝20元一斤,每亩可收入1万元。

在大力发展林下立体经济的政策下,竹林下开挖沟渠放养黄鳝,利用竹林的环境优势,既不用人工遮阴措施,也不需太多人工措施降低水温等。另一方面由于地下水位高,夏季温度高需要换水时,只需抽干沟渠的水,新的地下水会自然渗透沟渠。节省了重新往沟渠抽灌水的工时、工力。降低总体投入成本,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黄鳝排出大量的粪便,可以为竹笋生长提供天然的绿肥。形成生态循环链,维持可持续发展。

选择利用竹林开沟起垄,垄宽4米,垄间挖1米宽,沟深1.2m深的沟。垄上种植竹笋,沟内投放鳝种养殖黄鳝,田地四周用水泥建排水渠,可防止田间积水,和黄鳝逃逸。

上海地下水位高,1米以下沟深就可见水,是自然的地下水,水质干净。也方便换水,只要沟渠水抽干,地下水会自然渗透上来。充分利用地下水位高的优势,节约人工、成本。

这里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