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3809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领域。



背景技术:

猕猴桃,也称奇异果,果形一般为椭圆状,早期外观呈绿褐色,成熟后呈红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红色的种子。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猕猴桃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幼苗期喜阴凉,忌阳光直射,成年树则喜充足光照,属于喜光不耐阴植物。在荫蔽的条件下,猕猴桃生长不良,也不能正常结果,而在生成果实阶段,若光照过强,也会引起日灼病的发生。

目前,大多数传统的猕猴种植对于植株的光照控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猕猴桃植株光合作用不充足或者造成植株大面积枯萎。使得产出的猕猴桃质量及口感不佳,另外产出量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使植株合理接受光照,并随着太阳的光照强度时刻改变透光性,已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照对植株造成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品种选择:选择长势好,移植成活率较高,生存能力较强的猕猴桃品种育苗;

步骤二:种植地选择:选择温润超潮湿的气候,且年平均温度应在11-16℃之间的地势作为猕猴桃种植首先地,选择土质肥沃、疏松的半阴半阳坡或者地势较高的山地中下腹搭建透光性好的种植大棚;

步骤三:种植前准备:对种植大棚进行种植区域性划分,以田字型结构将土地划分为种植区、过道和排洪沟,种植区和过道间歇划分,排洪沟紧挨种植区,对种植区土壤进行种前疏松、施肥,并提前挖设种植坑,在种植区上架设光照控制装置;

步骤四:移栽种植:每块种植区内下种5-7株植株,每株以土壤完全覆盖根茎部分为准,施加具有氮、磷、钾、镁、钙的肥料,为植物浇注水分;

步骤五:植株处理:

授粉:开花后对植株进行授粉;

修枝:每隔2-4个月对植株的生长进行观察记录,将已经结果的老枝或者枯死枝叶以及病虫枝叶疏除,多保留主蔓、结果母枝或者新枝;

施肥:每年2月底至3月初施1-2次催芽肥;

翻土:在植株周围松土,在深入翻入土中或者采取条拖,施入肥料后盖土;

步骤六:防冻防害:冬季在大棚内设置空调,以保证大棚内温度适宜猕猴桃植株生长,采果后进行清园,将果园中的病虫枝、残枝、死枝和挂在树上的残果、僵果以及散落在地上的落果、病虫果带出园外集中销毁,减少病虫侵染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光照控制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的机架、档位开关和高倍凸透镜,所述机架架设覆盖在种植区上,机架顶端还设有三层外形轮廓与机架相同的覆膜层,每层覆膜层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与电机同轴连接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每一层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之间连接有两条皮带,第二转动轴上卷有遮光膜,遮光膜连接有拉绳一端,拉绳另一端卷与第一转动轴上,还设有活塞缸内装有水的活塞,高倍凸透镜设置在活塞缸上,活塞连杆一端呈勾状,且延伸至覆膜层内,与档位开关对应设置,档位开关上设有控制电机转动方向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第一开关与设置在第一层覆膜层上的电机电连接,第二开关与设置在第二层覆膜层上的电机电连接,第三开关与设置在第三层上的电机电连接。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上午到中午这段时间内,太阳持续上升,高倍凸透镜将接收太阳光照射,将散射的阳光折射聚集到一块区域内。该区域位于活塞缸内,活塞缸内装有水,水受到阳光的持续高温加热,使其部分蒸发,此时活塞缸内水位的上方充满了蒸汽,形成了内强外弱的压强差,并持续推动活塞运动。运动过程中,活塞杆将触碰档位开关内的开关,进而使得与其连接的电机启动,电机启动将带动第一转动轴持续转动。由于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之间连接有两条皮带,故将带动第二转动轴同向转动,第一转动轴转动卷动拉绳一端,拉绳另一端连接遮光膜并顺着拉动方向一起运动,且将第二转动轴上成卷的遮光膜解卷,最终被拖动、覆盖到覆膜层顶端,形成机架的防晒层。到了中午,太阳升至最高点,高倍凸透镜正对太阳,从而吸收、聚集更多的阳光。相应的气缸内部水分将大部分蒸发,产生更多热气体。此时活塞产生更大的推动力,活塞杆将直接被推动到最远端,并逐一触碰档位开关内的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每一次开关的触碰,都将使得电机控制档位相对应的转动轴转动,从而在该层机架上覆盖上遮光膜。相反,由中午到下午这段时间内,太阳将逐渐降低,高倍凸透镜接收的阳关相应减少。此时,活塞缸内温度降低,使得热气体被重新凝结为水,水面上气体的减少,形成了内若外强的压强差,外部气体将逐渐压缩内部气体,并带动活塞杆向相反方向逐渐收回。由于活塞杆位于档位开关内一端呈现钩状,收回过程中将逐渐反向触碰第三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一开关转向。开关转向将控制相应的电机反转,睡得其控制第一转动轴反向转动。此时,由于皮带作用,第二转动将同时反向转动,并卷动位于第二转动轴上的遮光膜卷入到轴上。活塞杆持续收回过程中,将逐一触碰各个档位,每触碰一档位,都将完成该档位对应的第二转动轴回卷遮光膜,从而让植株接收到阳光光照。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利用每日太阳的逐渐升起,到逐渐下落的过程,通过在活塞上设置的高倍凸透镜,使其在白天每一时刻均能接收到不同强度的太阳光。也就是说,本方案能随着光照的增强,在机架上逐渐形成多层遮光膜;相反,能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逐渐收起遮光膜。一方面防止植株长时间受到强光光照,影响植株生长,另一方面,遮光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将部分光照反射出去,而不能将光照全部反射,故位于下面的植株也能接收到部分光照,以保证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另外,高倍凸透镜为活塞缸内的气体进行加热,光照越强,高倍凸透镜聚集的阳光越多,活塞缸内温度越高,相应的产生更多热气体;而光照的减弱又将使得活塞缸内温度降低,式气体凝结为水。充分利用水能蒸发、凝结的可逆性来控制档位开关,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通过感应光照的强弱来对开关进行控制,省去了人为对开关的控制。

进一步,所述步骤六中,在植物的根茎或者枝芽部分喷洒防冻剂。防冻剂一方面能在植株表面形成防冻保护层,抵御冷空气;另一方面可显著提高植株的抗低温、抗病,以及倒春寒的抗冻能力,有效地防止早晚霜袭击。另外,对于已被冻伤的植株喷洒防冻剂可使减短植株的恢复期。

进一步,所述步骤五中对植株授粉的方式是:选择花期略早、花粉较多,并与雌性品种亲和力强的雄株,采集其刚开放或者花药为开放的花,人工将采集的雄花轻轻在雌花的花头上涂抹。野生猕猴桃大多通过昆虫传播或者风力传播花粉来完成授粉,对于大棚内人工种植,若使用昆虫传播授粉,那么昆虫对植株的生长会造成影响;若使用风力传播授粉,难以控制风力强弱,风力过大,也会影响植株的枝叶脱落,折断;风力过小,不能使花粉充分与花接触。采用人工授粉,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的浇注方式具体为:在大棚内设有错综交横的水管系统,每两棵植株之间设有一个水龙头,水龙头呈滴流方式开启。猕猴桃植株属于需水怕涝植物,利用滴灌方式,既为植株提供了水分,也有效避免了水量过大或者过多,造成植株烂根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步骤六中的防冻措施具体还包括:在冬季来临前2-3个月,保持植株周围土壤湿润,且在土壤表层不积水。冬季随着温度降低,只需保证植株周围土壤湿润状态即可,避免土壤表层形成积水,也可以有效防止积水的冻结,从而冻伤植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猕猴桃种植方法中光照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

说明说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转动轴1、皮带2、第二转动轴3、第一开关4、活塞5、高倍凸透镜6、第二开关7、第三开关8。

实施例:本实施例是一种猕猴桃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品种选择:选择长势好,移植成活率较高,生存能力较强的猕猴桃品种育苗;

步骤二:种植地选择:选择温润超潮湿的气候,且年平均温度应在11-16℃之间的地势作为猕猴桃种植首先地,选择土质肥沃、疏松的半阴半阳坡或者地势较高的山地中下腹搭建透光性好的种植大棚;

步骤三:种植前准备:对种植大棚进行种植区域性划分,以田字型结构将土地划分为种植区、过道和排洪沟,种植区和过道间歇划分,排洪沟紧挨种植区,对种植区土壤进行种前疏松、施肥,并提前挖设种植坑,在种植区上架设光照控制装置;

步骤四:移栽种植:每块种植区内下种5-7株植株,每株以土壤完全覆盖根茎部分为准,施加具有氮、磷、钾、镁、钙的肥料,为植物浇注水分;

步骤五:植株处理:

授粉:开花后对植株进行授粉;

修枝:每隔2-4个月对植株的生长进行观察记录,将已经结果的老枝或者枯死枝叶以及病虫枝叶疏除,多保留主蔓、结果母枝或者新枝;

施肥:每年2月底至3月初施1-2次催芽肥;

翻土:现在植株周围松土,在深入翻入土中或者采取条拖,施入肥料后盖土;

步骤六:防冻防害:冬季在大棚内设置空调,以保证大棚内温度适宜猕猴桃植株生长,采果后进行清园,将果园中的病虫枝、残枝、死枝和挂在树上的残果、僵果以及散落在地上的落果、病虫果带出园外集中销毁,减少病虫侵染源。

由于猕猴桃品种繁多,包括翠玉猕猴桃、贵长猕猴桃、红阳猕猴桃、武植3号猕猴桃、龙藏红猕猴桃等,每种猕猴桃的的花期、萌芽期、长势以及抗旱防病虫能力都有区别。这里宜选用武植3号猕猴桃,该品种生长强势,萌芽率高,抗病抗旱能力强。对于人工种植,选地极为重要,猕猴桃适宜在年平均温度在11-16℃的环境下生存,选择土壤肥沃且疏松的土质作用猕猴桃种植地的首选,土壤肥沃保证了植株生长所需的养分,土质疏松一来能减少人工前期土壤开垦,二来有利于植株根部向更深的图层生长。种植土质确定后,应选择地处山地中下腹部的半阴半阳坡,半阴半阳能保证白天太阳光照的时刻变化,形成较大温差,从而增加果实的水分和糖分。之后搭建种植大棚,大棚宜采用透光性较强,透风性好的材料,对大棚内以田字结构进行种植地、过道和排洪沟的划分,进行种植坑的预挖,提前在种植坑内施加少量肥料。对于植株的种植,以每块种植地种植5-7棵为准,以保证植株间有充足间距,生长互不影响,充分接受光照。种植过程中,将植株放入预挖种植坑内,其中,应注意植株根部是否出现打绞、断根的情况,保证植株根部四散的情况下,逐渐填埋,以土壤完全覆盖根茎部分为准。填满完成后,可在枝叶繁茂、长势较好的植株周围种上少量野草,以加固植株周围土壤,保证土壤水分;对于幼苗或是有病虫的植株,宜在植株恢复长势后再种植少量野草。植株的水分来源一方面来根部吸水,一方面需进行人工给予,为避免烂根,本方法中采用传动的滴灌法,每天早、中、晚各进行10-15分钟的滴灌。另外,每年2月底至3月初施一次催芽肥,每隔1-2个月多植株周围土壤进行一次松土,然后撒拖,在翻入土中,也可以采用条拖,一般沟深20cm左右,施入肥料后盖土。每株施尿素0.1kg或者具有氮、磷、钾、镁、钙的肥料。定植后,每2-4个月对植株的生长进行观察记录,对植株进行修剪及授粉,植株冬天、夏天各需进行2-4次修剪,冬剪在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1个月期间进行,以疏剪为主,适量短剪,多留主蔓和结果母枝,剪去过密大枝、细弱枝、交叉枝和病虫枝;夏剪主要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进行,除萌、摘心、疏剪及绑缚,及时,抹去主干上的萌芽,安排枝蔓空间。授粉最好在每天的8:00-11:00对当天开放的雌花柱头上授粉,连续授3-5次,效果更好。冬季来临前,在大棚内设置空调,室温保持在15℃左右,还应设置空调,冬季应查看植株周围土壤湿润度,若在土壤表面形成积水,避免积水结冰、结霜。

值得注意的是,本种植方法中,注重每一步骤对植株的光照控制,具体是采用在种植区上设置一台光照控制装置来时刻改变光照量。本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横截面面积同种植区面积相同,且呈长方体的机架,该机架高为0.8-1m,机架顶端可设置3-4层覆膜层,覆膜层高度为0.1-0.15m,每层覆膜层两侧均设有第一转动轴1和卷有遮光膜的第二转动轴3,第一转动轴1与第二转动轴3之间连接有两条皮带2,且位于第二转动轴3上还卷有与遮光膜连接的拉绳,拉绳另一端则与第一转动轴1连接,第一转动轴1转各自与其对应的电机转动连接,电机与设置在下方的档位开关电连接,其中,档位开关内设有第一开关4、第二开关7和第三开关8,第一开关4与位于第一层覆膜层上的电机电连接,第二开关7与位于第二层覆膜层上的电机电连接,第三开关8与位于第二层覆膜层上的电机电连接。机架外部设有活塞5,其活塞5缸内装有水,活塞5缸表面设置有高倍凸透镜6,活塞5杆一端呈勾状,并延伸至机架内,且与档位开关对应设置。另外,在每层覆膜层上还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具体作用是档位开关控制,并控制第一转动轴1在每一转动方向内的转动时间,以避免第一转动轴1转动时间过长,将遮光膜卷入到轴内。

上午到中午这段时间内,太阳持续上升,高倍凸透镜6将接收太阳光照射,将散射的阳光折射聚集到一块区域内。该区域位于活塞5缸内,活塞5缸内装有水,水受到阳光的持续高温加热,使其部分蒸发,此时活塞5缸内水位的上方充满了蒸汽,形成了内强外弱的压强差,并持续推动活塞5运动。运动过程中,活塞5杆将触碰档位开关内的开关,进而使得与其连接的电机启动,电机启动将带动第一转动轴1持续转动。由于第一转动轴1与第二转动轴3之间连接有两条皮带2,故将带动第二转动轴3同向转动,第一转动轴1转动卷动拉绳一端,拉绳另一端连接遮光膜并顺着拉动方向一起运动,且将第二转动轴3上成卷的遮光膜解卷,最终被拖动、覆盖到覆膜层顶端,形成机架的防晒层。与此同时,需将所有控制器的控制时间预设为4-6秒,时间越长,第一转动轴1转动速度越慢,时间约端,第一转动轴1的转动速度越快,并始终能保证当遮光膜完全遮盖住机架时,第一转动轴1相应停止转动。到了中午,太阳升至最高点,高倍凸透镜6正对太阳,从而吸收、聚集更多的阳光。相应的气缸内部水分将大部分蒸发,产生更多热气体。此时活塞5产生更大的推动力,活塞5杆将直接被推动到最远端,并逐一触碰档位开关内的第二开关7和第三开关8,每一次开关的触碰,都将使得电机控制档位相对应的转动轴转动,从而在该层机架上覆盖上遮光膜。相反,由中午到下午这段时间内,太阳将逐渐降低,高倍凸透镜6接收的阳关相应减少。此时,活塞5缸内温度降低,使得热气体被重新凝结为水,水面上气体的减少,形成了内若外强的压强差,外部气体将逐渐压缩内部气体,并带动活塞5杆向相反方向逐渐收回。由于活塞5杆位于档位开关内一端呈现钩状,收回过程中将逐渐反向触碰第三开关8、第二开关7和第一开关4转向。开关转向将控制相应的电机反转,睡得其控制第一转动轴1反向转动。此时,由于皮带2作用,第二转动将同时反向转动,并卷动位于第二转动轴3上的遮光膜卷入到轴上。活塞5杆持续收回过程中,将逐一触碰各个档位,每触碰一档位,都将完成该档位对应的第二转动轴3回卷遮光膜,从而让植株接收到阳光光照。本装置,可根据太阳的方位以及光照强度,时刻进光照控制,既防止了植株因受到过强光照而影响生长,也保证了植株能正常接受到光照。在天气炎热,光照较强的天气环境下,对植株的健康生长起到了促进性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