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莴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莴笋产期为1-4月,原产中国华中或华北。地上茎可供食用,茎皮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一到二年生蔬菜,主要食用肉质嫩茎,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嫩叶也可食用。茎、叶中含莴苣素,内含莴苣素,味苦,有镇痛的作用,莴笋的适应性强,可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但目前莴笋种植过程中,其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结,而且保水保肥性差,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栽培方法科学合理,可以极大改善了莴笋对土壤的适应性,改良土壤品质,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同时可为莴笋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提高成品莴笋的质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整地施肥: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施入莴笋专用肥,施用量为170-180kg/667m2,深翻20-30cm;
s2、播种:将种子播散于地表,接着以细土覆盖,在细土覆盖层上盖上植物秸秆;
s3、定植:按35×38cm的株行距进行移栽,移栽时淘汰茎部已膨大的种苗;
s4、采收:当莴笋主茎顶端和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采收。
优选地,s1中,莴笋专用肥按重量份包括:腐熟农家肥40-100份,老陈醋10-2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8份,竹炭粉5-12份,草炭土20-40份,炉灰渣4-10份,土壤调理剂复合物30-40份。
优选地,土壤调理剂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升温水浴糊化,冷却至室温,加入土壤调理剂均质处理,喷雾干燥,加入o-羧甲基壳聚糖钠盐、水,采用丁二酸调节体系ph值为6.5-6.9,加入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加入琥珀酸酐,升温搅拌,喷雾干燥得到土壤调理剂复合物。
优选地,土壤调理剂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升温至92-96℃水浴糊化10-2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土壤调理剂均质处理4-8min,均质处理转速为11000-12000r/min,喷雾干燥,加入o-羧甲基壳聚糖钠盐、水,采用丁二酸调节体系ph值为6.5-6.9,加入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加入琥珀酸酐,升温至60-80℃搅拌4-8h,喷雾干燥得到土壤调理剂复合物。
优选地,土壤调理剂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8-14份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加入30-50份水中搅拌均匀,升温至92-96℃水浴糊化10-2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20-40份土壤调理剂均质处理4-8min,均质处理转速为11000-12000r/min,喷雾干燥,加入2-8份o-羧甲基壳聚糖钠盐、100-140份水,采用丁二酸调节体系ph值为6.5-6.9,加入20-50份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加入1-4份琥珀酸酐,升温至60-80℃搅拌4-8h,喷雾干燥得到土壤调理剂复合物。
优选地,s2中,种子播散密度为16-23g/667m2。
本发明莴笋的栽培方法科学合理,可以极大改善了莴笋对土壤的适应性,改良土壤品质,提高成品莴笋的质量。
莴笋专用肥采用腐熟农家肥、老陈醋、羧甲基纤维素钠、竹炭粉、草炭土、炉灰渣、土壤调理剂复合物复配,不仅营养元素丰富,而且能够改善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同时可为莴笋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换性及植物成活率;而土壤调理剂复合物中,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经过一定工艺预处理后,乳化、成膜、增稠剂水溶性优异,与土壤调理剂配合,可形成核壳界面,界面薄膜坚韧、连续且不易破裂,并具有较大内聚力,从而赋予土壤调理剂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在酸、碱性环境中都有很好的稳定性,与o-羧甲基壳聚糖钠盐分散后,与琥珀酸酐反应,从而含有羧基、氨基和大量的羟基,保水、水溶性和生物降解性好。
在试验田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栽培莴笋,无病虫害,每亩收成量比往年平均亩产量多250-300kg。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整地施肥: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施入莴笋专用肥,施用量为170kg/667m2,深翻30cm;
s2、播种:将种子播散于地表,接着以细土覆盖,在细土覆盖层上盖上植物秸秆;
s3、定植:按35×38cm的株行距进行移栽,移栽时淘汰茎部已膨大的种苗;
s4、采收:当莴笋主茎顶端和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采收。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整地施肥: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施入莴笋专用肥,施用量为180kg/667m2,深翻20cm;
莴笋专用肥按重量份包括:腐熟农家肥40份,老陈醋2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份,竹炭粉12份,草炭土20份,炉灰渣10份,土壤调理剂复合物30份;
土壤调理剂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升温水浴糊化,冷却至室温,加入土壤调理剂均质处理,喷雾干燥,加入o-羧甲基壳聚糖钠盐、水,采用丁二酸调节体系ph值为6.5-6.9,加入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加入琥珀酸酐,升温搅拌,喷雾干燥得到土壤调理剂复合物;
s2、播种:将种子播散于地表,种子播散密度为23g/667m2,接着以细土覆盖,在细土覆盖层上盖上植物秸秆;
s3、定植:按35×38cm的株行距进行移栽,移栽时淘汰茎部已膨大的种苗;
s4、采收:当莴笋主茎顶端和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采收。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整地施肥: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施入莴笋专用肥,施用量为173kg/667m2,深翻25cm;
莴笋专用肥按重量份包括:腐熟农家肥100份,老陈醋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8份,竹炭粉5份,草炭土40份,炉灰渣4份,土壤调理剂复合物40份;
土壤调理剂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升温至94℃水浴糊化15min,冷却至室温,加入土壤调理剂均质处理6min,均质处理转速为11500r/min,喷雾干燥,加入o-羧甲基壳聚糖钠盐、水,采用丁二酸调节体系ph值为6.5-6.9,加入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加入琥珀酸酐,升温至70℃搅拌6h,喷雾干燥得到土壤调理剂复合物;
s2、播种:将种子播散于地表,种子播散密度为16g/667m2,接着以细土覆盖,在细土覆盖层上盖上植物秸秆;
s3、定植:按35×38cm的株行距进行移栽,移栽时淘汰茎部已膨大的种苗;
s4、采收:当莴笋主茎顶端和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采收。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整地施肥: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施入莴笋专用肥,施用量为176kg/667m2,深翻22cm;
莴笋专用肥按重量份包括:腐熟农家肥60份,老陈醋1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4份,竹炭粉10份,草炭土25份,炉灰渣8份,土壤调理剂复合物32份;
土壤调理剂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8份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加入50份水中搅拌均匀,升温至92℃水浴糊化2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20份土壤调理剂均质处理8min,均质处理转速为11000r/min,喷雾干燥,加入8份o-羧甲基壳聚糖钠盐、100份水,采用丁二酸调节体系ph值为6.5-6.9,加入50份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加入1份琥珀酸酐,升温至80℃搅拌4h,喷雾干燥得到土壤调理剂复合物;
s2、播种:将种子播散于地表,种子播散密度为18g/667m2,接着以细土覆盖,在细土覆盖层上盖上植物秸秆;
s3、定植:按35×38cm的株行距进行移栽,移栽时淘汰茎部已膨大的种苗;
s4、采收:当莴笋主茎顶端和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采收。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整地施肥: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施入莴笋专用肥,施用量为174kg/667m2,深翻23cm;
莴笋专用肥按重量份包括:腐熟农家肥80份,老陈醋1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6份,竹炭粉8份,草炭土35份,炉灰渣6份,土壤调理剂复合物38份;
土壤调理剂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14份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加入30份水中搅拌均匀,升温至96℃水浴糊化1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40份土壤调理剂均质处理4min,均质处理转速为12000r/min,喷雾干燥,加入2份o-羧甲基壳聚糖钠盐、140份水,采用丁二酸调节体系ph值为6.5-6.9,加入20份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加入4份琥珀酸酐,升温至60℃搅拌8h,喷雾干燥得到土壤调理剂复合物;
s2、播种:将种子播散于地表,种子播散密度为22g/667m2,接着以细土覆盖,在细土覆盖层上盖上植物秸秆;
s3、定植:按35×38cm的株行距进行移栽,移栽时淘汰茎部已膨大的种苗;
s4、采收:当莴笋主茎顶端和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采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