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栽培大棚用害虫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527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栽培大棚用害虫诱捕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农业大棚除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栽培大棚用害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害虫的侵袭,导致减产减收,为此,如何对害虫进行防治,是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过去人们大多通过喷洒农药对害虫进行防治,这种方式不仅会使农药在农作物上残留,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在喷洒农药的同时,会使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而且危及到人体的健康安全和农业生产的优质高效,且农药在生产的过程中也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

目前常见的诱捕害虫方式有以下三种:1.采用蚊香燃烧熏染是农业害虫远离,大多只能驱远,不能彻底消诱捕害虫,同时会有气味产生,也不适合室外使用;2.化工合成的药物灭杀喷剂,成本较高,而且成分对人体有害,同时不适合室外使用;3.发光电热灭蚊器,此种产品普遍耗能较大,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灭蚊过程会产生噪音或难闻的气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栽培大棚用害虫诱捕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栽培大棚用害虫诱捕器,包括杯座,杯身和杯盖,所述杯座的上端和杯身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杯身上端和杯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杯身的周壁上设有若干漏斗式进虫管道,所述杯盖的下端中心处设有空心圆柱管,所述空心圆柱管内设有引虫灯,所述进虫管道内设有若干圈向内收缩的止回圈。

优选的,所述杯盖内设有光敏感应器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和光敏感应器、引虫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杯盖上端设有挂环。

优选的,所述圆柱管和杯身都为透明玻璃。

优选的,所述杯座内设有引虫液。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的一种栽培大棚用害虫诱捕器,用绳索穿过挂环将诱捕器挂在大棚中,在白天的时候,大棚中的害虫被引虫液的味道给吸引,引虫液的味道从进虫管道中露出来,这样,害虫就会从漏斗式的进虫管道中爬进去,向内收缩的止回圈和漏斗式的进虫管道会形成进口大出口小的现象,这样,在不影响害虫进去的同时,还能阻止里面的害虫跑出来,夜晚时,光敏感应器工作,开启引虫灯,在黑夜中,引虫灯会吸引害虫飞过来,配合着引虫液的吸引,将害虫从进虫管道爬进去,进入到诱捕器中的害虫不能出来,被困在诱捕器内,最终会掉落到引虫液中被淹死,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螺纹机构将杯座给卸下来,更换里面的引虫液,通过定时更换,保持诱捕器的捕虫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a-a方向的视图;

图3是本发明进虫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杯座,2-杯身,3-杯盖,4-进虫管道,5-空心圆柱管,6-引虫灯,7-止回圈,8-光敏感应器,9-蓄电池,10-挂环,11-引虫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3出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栽培大棚用害虫诱捕器,包括杯座1,杯身2和杯盖3,所述杯座1的上端和杯身2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杯身2上端和杯盖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杯身2的周壁上设有若干漏斗式进虫管道4,所述杯盖3的下端中心处设有空心圆柱管5,所述空心圆柱管5内设有引虫灯6,所述进虫管道4内设有若干圈向内收缩的止回圈7。

本实施例中,所述杯盖3内设有光敏感应器8和蓄电池9,所述蓄电池9和光敏感应器8、引虫灯6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杯盖3上端设有挂环10。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柱管和杯身2都为透明玻璃。

本实施例中,所述杯座1内设有引虫液11。

基于上述:本发明结构的一种栽培大棚用害虫诱捕器,用绳索穿过挂环10将诱捕器挂在大棚中,在白天的时候,大棚中的害虫被引虫液11的味道给吸引,引虫液11的味道从进虫管道4中露出来,这样,害虫就会从漏斗式的进虫管道4中爬进去,向内收缩的止回圈7和漏斗式的进虫管道4会形成进口大出口小的现象,这样,在不影响害虫进去的同时,还能阻止里面的害虫跑出来,夜晚时,光敏感应器8工作,开启引虫灯6,在黑夜中,引虫灯6会吸引害虫飞过来,配合着引虫液11的吸引,将害虫从进虫管道4爬进去,进入到诱捕器中的害虫不能出来,被困在诱捕器内,最终会掉落到引虫液11中被淹死,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螺纹机构将杯座1给卸下来,更换里面的引虫液11,通过定时更换,保持诱捕器的捕虫力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栽培大棚用害虫诱捕器,包括杯座,杯身和杯盖,所述杯座的上端和杯身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杯身上端和杯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杯身的周壁上设有若干漏斗式进虫管道,所述杯盖的下端中心处设有空心圆柱管,所述空心圆柱管内设有引虫灯,所述进虫管道内设有若干圈向内收缩的止回圈,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通过灯光和味道吸引虫子进入到诱捕器中,用多层次的方式消灭大棚中的害虫。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添;郑元庆;肖长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美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6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